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秦云良;郑怡璋

    目的:观察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5例心脏病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后行二尖瓣置换,对照组切除二尖瓣全瓣后行二尖瓣置换.结果:观察组在缩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对心脏瓣膜术后改善左心功能优于常规二尖瓣置换术.

  • 右胸骨旁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20例

    作者:刘言一;刘以尧;李海慧;姜亦瑶;申国争

    目的 探讨右胸骨旁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的可行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采用右胸骨旁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39~72(55±3.8)岁.均通过右胸骨旁第四肋间6~10 cm横切口进胸,股动脉插管、右房房腔管引流建立体外循环,经胸直视下阻断升主动脉,心脏停跳后经左房入路行二尖瓣置换.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18~205(150.3±37.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8~189(133.5±27.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1.1±10.4)h,ICU停留时间(1.3±0.5)d,住院时间(7.3±1.7)d.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1.7)月,瓣膜位置均良好、启闭功能正常,无瓣周漏发生及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结论 作为向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过渡的一种微创术式,右胸骨旁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安全、可靠,早期临床效果确切.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换瓣前后左右心室的功能

    作者:肖雨雄;万仁平;姜月平;范锐斌

    目的 采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量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换瓣手术前后心脏二、三尖瓣环各时相运动速度,分析心肌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4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5例,心功能Ⅰ~Ⅱ级,X线平片心胸比值<0.65;B组20例心功能Ⅲ~Ⅳ级,X线平片心胸比值≥0.65.健康对照组25例.测量A、B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2~5个月的心脏功能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1)A、B两组术前心脏各腔室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LVEF、LVFS、RVEF、Sm、Em、St、Et较正常显著减低.(2)A组上述心功能指标术后1个月内开始明显改善(P<0.05).B组术后1个月内上述心功能指标进一步降低,术后2~5个月右室的大部分收缩舒张功能指标开始升高.结论 QTVI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术后心功能观察提供了一个新的无创评价手段.

  • 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

    作者:张纯

    目的 探讨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即分为人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教育、跟踪随访教育5个阶段,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教育后状态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配合程度较对照组好,PT延长率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阶段性健康教育能减轻病人的焦虑症状,使其更加配合接受治疗,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 超声评价二尖瓣环重构与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作者:童晓明;赵强;张秀明;于海凤;赵云鹤

    目的 探讨二尖瓣环重构与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6例二尖瓣反流(MR)患者分为轻度二尖瓣反流(Ⅰ)组,中度(Ⅱ)组和重度(Ⅲ)组,另选取46例无二尖瓣反流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选取标准胸骨旁长轴、心尖四腔心和二腔心切面,于心脏收缩和舒张末期检测二尖瓣瓣环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体表面积,并采用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反流速度、反流时间和有效反流口面积计算反流容积.结果 206例二尖瓣反流患者中轻度二尖瓣反流76例、中度67例和重度63例;按照二尖瓣反流发病机制分类130例中度和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中73例为冠心病缺血性二尖瓣反流,19例为非缺血性二尖瓣反流,38例为过度瓣叶运动、二尖瓣叶木连枷样运动或脱垂非缺血性二尖瓣反流.随着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增加,在舒张期和收缩期测量的瓣环内径呈对称性扩大趋势,左心室和左心房内径均有相关一致的增大.二尖瓣有效反流口面积、反流面积、射流紧缩宽度、大反流面积、反流面积与左心房面积比值和反流长度与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78、0.76、0.40、0.73、0.69和0.74(P<0.01).结论 不论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机制如何,二尖瓣环重构呈轴对称性扩张.慢性二尖瓣反流的心脏重构不仅限于二尖瓣环的重构,还涉及到左心室和左心房的重构变化.

  • 温-冷-温技术在双瓣置换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侃;胡玲;韩冬

    自2001-10~2003-04我们在双瓣膜置换术(DVR)中应用"温-冷-温"技术,观察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并与单纯冷血高钾跳液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温-冷-温"技术较果较好,报告如下.

  • 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5例围术期的护理

    作者:王春笋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加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方法 对5例风心病伴心房颤动的患者给予术前护理和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呼吸及循环系统的管理、抗凝治疗的观察、基础护理等.结果 5例患者出院时转为窦性心律.结论 对风心病二尖瓣伴心房颤动的患者行二尖瓣置换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心脏瓣膜置换术120例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

    作者:李永芹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CPB)下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的护理配合,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结果 120例CPB期间无意外发生.结论 灌注师之间的密切配合才是完成CPB的关键所在.

  • 心脏瓣膜置换术6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鲁庆杰;陈洋;李秀敏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68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8例患者生存65例,死亡3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监护,能有效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心脏瓣膜术后呼吸机集束干预347例的护理

    作者:孙景茹;刘宏;刘永敏

    目的 呼吸机集柬化干预策略在预防先心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护理分析.方法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自2010-08-2011-06入住ICU的34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部管理.结果 通过实施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管理,心脏术后VAP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效降低心脏术后VAP的发生.

  • 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心脏肿瘤切除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潇;李春兰;王春笋

    心脏原发性肿瘤中良性占75%, 恶性占25%,其中心脏黏液瘤占原发性心脏肿瘤的50%.心脏瓣膜置换并心脏肿瘤切除手术复杂、风险高.2008-07-2010-10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心脏肿瘤切除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 1例妊娠心衰行瓣膜置换及引产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冉丹丹

    报告了1例妊娠心衰行瓣膜置换术及引产术患者护理,认为术后早期循环、呼吸及泌尿系统监测及护理十分重要,由于患者同时行引产术,密切观察产科情况,加强引产中监护,做好引产后护理,患者行抗凝治疗特剐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做好会阴部清洁消毒工作,防止因产褥感染引发心内膜炎.患者术后18d康复出院.

  • 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外科治疗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肖映平;黄红

    对46例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实施了人工瓣膜置换术外科治疗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针对老年钙化性主动脉辩患者的特点,制定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包括做好术前护理评估、老年心理护理、术后合并症的观察和护理;使89.1%的患者安全、顺利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恢复满意.认为对于老年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实施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建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流程是提高手术安全性、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 重症白塞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作者:洪丽霞;华平;吴惠文

    总结了2例重症白塞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加强术后电解质的监测、皮肤黏膜的护理、抗凝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应用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2例患者终均痊愈出院.

  • 7例巨大左心室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交替脉的护理

    作者:刘小燕;刘宝玉;周凯

    回顾分析7例巨大左心室行主动脉辩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的观察与护理.7例术后出现交替脉,提示血容量不足.采取了以下观察及处理措施:严密监测有创测压波形、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快速充分补液,先输入晶体液,再输入胶体液,补液速度先快后慢;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经及时有效处理,7例交替脉消失,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后2~3周均痊愈出院.

  • 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骆艳;孔江华;林宝华;骆爱聪

    总结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抢救的护理配合经验.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征变化,早期发现心包填塞,及时吸除心包积血,快速补充血容量,抗体克,给予呼吸支持及气道护理,保护脑神经,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患者病情稳定,痊愈出院.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内膜炎行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陆小英;张婷婷;曹杰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造心脏瓣膜心内膜炎(PVE)行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PVE接受再次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掌握病情判断原则,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预防赘生物脱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有效防治低心排综合征,严防感染复发,并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存活8例(占72.73%),死亡3例;晚期死亡1例.随访痊愈出院的7例患者2个月至8年,无死亡,无再次复发心内膜炎.结论:加强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单纯瓣膜置换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临床预后

    作者:徐先增;周婷;谢晓勇;雷宾峰;冯旭;郑宝石

    目的 探究单纯瓣膜置换术(heart valve prosthesis implantation,HVPI)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2013年收治的400例HVP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一周内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是否≥34.2 μmol/L分成A组(高胆红素血症,124例)、B组(非高胆红素血症,27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术前及术后等相关变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VPI术后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两组患者的ICU滞留天数、呼吸机应用时间及病死率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A、B两组在术前因素包括总胆红素水平(t=8.433,P<0.001)、丙氨酸转氨酶水平Q=2.871,P=0.004)、左室射血分数0=2.413,P=0.016)、肺动脉收缩压(t=2.686,P=0.008)、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15.825,P< 0.001),术后因素包括WBC 0=2.577,P=0.010)、血小板计数(t=2.000,P=0.046)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总胆红素水平(OR:4.212;95%CI:2.538~6.988;r=31.730;P< 0.001)、是否有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OR:1.945;95%CI:1.015~ 3.727;x2=6.311;P=0.010)及丙氨酸转氨酶(OR:3.810;95%CI:1.705 ~ 8.511;x2=11.593;P< 0.001)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A组患者ICU滞留天数>2d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r=4.861、5.513,P=0.027、0.019),而两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 24h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930,P=0.335). 结论 HVPI 术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增加,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否存在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等是高胆红素血症与的独立相关因素.且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和ICU滞留时间延长.

  • 心房颤动对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脏重构的影响

    作者:白文娟;唐红;赵景宏;肖锡俊;朱鹏;饶莉;黄鹤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房颤动对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左心瓣膜置换术的二尖瓣或双瓣(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于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随访,93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38例为窦性心律,55例为心房颤动.超声测量并计算左、右心房容积(LAV、RAV)、左、右心室射血分数(LVEF、RVEF),按照测量时间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术后窦性心律组(SR组)和心房颤动组(AF组)患者左、右心房容积均较术前减小(P<0.05);手术前后AF组的左、右心房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大于SR组(P<0.05).结论 二尖瓣或双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较窦性心律患者重,术后左心功能和双房大小的恢复较窦性心律患者差.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规律和影响

    作者:杨霄;杨再珍;杨霞;谢辉;李玉杰

    目的:探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规律和影响.方法:连续完成初次瓣膜置换手术256例,其中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单瓣膜置换21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43例;风湿性病变145例,非风湿性病变111例.术前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术后第1周反复复查血小板计数,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3个月随访血小板计数.结果:①术后1周内发生血小板减少(< 100×109/L) 113例,发生率43.7%,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滞留时间较非血小板减少者延长;②生物瓣单瓣膜置换35例,血小板减少28例,发生率80%,机械瓣单瓣膜置换178例,发生62例,比率34.8%,两组比较,P=0.000;③双机械瓣膜置换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3.5%,与单机械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④风湿性病变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54.5%,非风湿性病变组发生率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⑤血小板减少组死亡2例,非血小板减少组无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94);⑥术后3~6个月共随访到252例患者,占应随访的99.2%,均未见血小板减少.结论:体外循环时间延长、使用生物瓣、双瓣膜置换、风湿性病变易发生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更长.

341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