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反应蛋白与结肠癌发病关系分析

    作者:毛亮;袁彩君

    目的:研究结肠癌发病与C反应蛋白和之间的关系,用CRP是否能作为检测结肠癌的标志物.方法:2010年2月-2012年3月年以来对我院收治的200例结肠癌患者做为观察组,进行CRP检测,同时对20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也进行CRP检测,并按照吸烟与不吸烟进行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CRP升高,占90%,而在健康人中CRP升高,占2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烟的结肠癌患者中CRP升高的比例(99%)大于不吸烟者(88.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RP升高与结肠癌患者呈正相关;(2)对于结肠癌患者,尤其是吸烟的结肠癌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大于不吸烟者.

  • 检测内毒素与C反应蛋白在诊断肺结核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中的意义

    作者:李成行;李月翠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革兰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illi,G-)感染的患者检测血浆内毒素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根据240例肺结核患者全血细菌培养及痰细菌培养的G-菌生长情况,将患者分为G-菌生长组、革兰阳性菌(G-菌)(包括真菌)生长组及无细菌生长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及CRP定量水平差异.结果 G-菌生长组内毒素(317.34 pg/ml)、CRP水平(65.43 mg/L)高于G+菌(包括真菌)生长组(内毒素为34.78 pg/ml,CRP水平35.3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93,Z=-1.106,P值均<0.05);G-菌生长组内毒素、CRP水平高于无细菌生长组(内毒素为20.06 pg/ml,CRP水平15.34m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2.397,Z=-1.950;P值均<0.01).G-菌生长组内毒素变化与CRP的升高具有相关性(r=0.458,P<0.05).结论 检测血浆内毒素及CRP含量有助于快速判断肺结核患者是否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及时对症治疗.

  • 超敏C-反应蛋白和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和肿瘤胸腔积液

    作者:袁保东;王婷萍;肖勇;张炎林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鉴别结核性胸膜炎和肿瘤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收治的116例胸腔积液患者,患者分为结核组和肿瘤组,分别检测hs-CRP、ADA,并纳入受试者工作曲线,以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决定截断点.结果 结核组hs-CRP、ADA中位数为(56.76±16.62)mg/L和(47.89±12.97)IU/L,肿瘤组为(22.72±5.04)mg/L和(21.61±5.97)IU/L.结核组hs-CRP、AD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6%、97.6%和95.9%、95.2%,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9(0.998-1.001,95%CI)、0.993(0.982-1.003,95%CI).hs-CRP联合AD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98.7%.结论 hs-CRP和ADA对结核渗出性胸膜炎和肿瘤胸腔积液的鉴别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CRP优于ADA,联合检测意义更大.

  •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作者:许海霞;郭福东;芦军;倪志明;赵伟丽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后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冻于粉针剂治疗,以此为基准,观察组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认知行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认知功能明显改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中FIB和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8.00%.观察组为76.0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者,使用药物联合TMS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

    作者:何文俊;张涛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tatin C)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4组.比较各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tatin C).结果:软斑块组、混合性斑块组、硬斑块组hs-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组hs-CRP明显高于硬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斑块组Cystatin C水平高于硬斑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可有效地检测冠脉斑块的性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Cystatin C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关系密切.

  • 丹参通心络联用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柳渊洁;杨真娥

    目的:探讨丹参、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丹参通心络(治疗组A组)30例,静滴硝酸甘油治疗组(对照组B组)30例.4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两组冠心病超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参、通心络胶囊组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优于单纯对照组.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IL-6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胡烨;江守洪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hs-CRP、IL-6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46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8例.检测各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行冠脉内超声明确冠脉斑块情况.结果:UAP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高于SAP组(P均<0.05);UAP组发生易损斑块比例高于SAP组(P<0.01);IL-6与脂质斑块呈正相关(r=0.238,P<0.05).结论:UAP组IL-6水平明显高于SAP组,且其水平与脂质斑块正相关,IL-6可作为冠心病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 天津市某区体检老年人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肌肉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关系的研究

    作者:顾叶青;吴红梅;楚佳琪;鲍雪;牛凯军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肌肉力量及身体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设计,于2013年4—6月对天津市汉沽区113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CRP检测、肌肉力量及身体活动能力测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血清CRP浓度与肌肉力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CRP浓度三分位水平与身体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在536名男性中,调整混杂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身体活动、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贫血、肿瘤史和体力活动等因素后,血清CRP对数转换值与肌肉力量呈负相关(标准回归系数=-0.11,P<0.01),血清CRP浓度三分位水平与身体活动能力的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1.09(0.50,2.39)及2.70(1.34,5.66)(趋势性P值<0.01)。在595名女性中,CRP浓度与肌肉力量及身体活动能力的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男性中血清CRP浓度与肌肉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呈负相关,提示炎症信号通路在肌肉衰减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评价

    作者:金亚平;秦光明;张松照;李崇剑;徐耕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341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可能伴有的危险因素进行询问和检测.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病变者214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病变者127例.两组的年龄、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TC/HDL-C)、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b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病变者其病变积分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依次排列为hs-CRP、Lp(a)、TC/HDL-C、Fbg、高脂血症史、TC、LDL-C和甘油三酯(r=0.338、0.250、0.241、0.207、0.167、0.147、0.140和0.139).(3)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与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结果依次为hs-CRP、TC/HDL-C、Lp(a)、Fbg、LDL-C、高脂血症史,其ROC曲线下面积比分别是0.810、0.669、0.626、0.625、0.619和0.618.结论高脂血症史是冠心病发生的预告信号,脂质检查项目中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以TC/HDL-C和Lp(a)为优;提示当前冠状动脉炎性损伤以hs-CRP为优.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测定

    作者:廖伟娇;黎毅敏;陈涛;何为群;林勇平;李宁

    目的探讨血清中补体C3和C4、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诊断价值.方法透射比浊法检测54例临床诊断的SARS患者、20例其他肺炎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C3、C4、CRP和PA的含量.结果 SARS组C3为(1.18±0.42)g/L,C4为(1.15±0.56)g/L,CRP为(10.52±8.77)mg/L,PA为(107±34)mg/L;对照组C3为(1.11±0.56)g/L,C4为(0.38±0.26)g/L,CRP为(0.42±0.26)mg/L,PA为(376±74)mg/L;肺炎组C3为(1.30±0.46)g/L,C4为(0.57±0.31)g/L,CRP为(0.88±0.43)mg/L,PA为(291±76)mg/L.SARS患者PA明显降低,C4和CRP则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各组C3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检测急性时相蛋白C4、CRP和PA有助于SARS的早期鉴别诊断.

  • 青年男性肥胖者相关血浆蛋白标志物的筛查

    作者:王俊;于微;徐健;冯里茹;杨慧;刘小立

    目的 利用脱胶电泳-差异蛋白质组学法,筛选与青年男性肥胖相关的蛋白标志物.方法 选择10例18~44岁男性肥胖者,结合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1∶1配对对照组,采集其空腹8h以上的静脉血2ml;血浆样品经高特异性的免疫亲和法去除白蛋白和IgG后,进行溶液酶切,对多肽混合样品进行脱胶电泳;利用二维纳流液相色谱-芯片-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对按等电点分离的多肽样品进一步分离和质谱鉴定,比较两组样本中的差异蛋白质.结果 肥胖组与对照组分别分离鉴定出了332、301种蛋白质.两组共有43种差异蛋白质,其中对照组有特异蛋白质17种,肥胖组有特异蛋白质26种.蛋白注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血浆蛋白质相比,肥胖者血浆中脂联素水平较低,而C反应蛋白以及3种磷酸酶的水平较高.结论 脂联素、C反应蛋白及3种磷酸酶与青年男性肥胖密切相关.

  • 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超敏C反应蛋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

    作者:罗杰斯;殷召雪;吕跃斌;王静雷;施小明

    目的: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关系。方法数据来自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目,于2012年选择8个中国长寿之乡进行调查,共调查2352名≥65岁老年人,排除ADL测试结果或血样检测结果缺失者后,终共计纳入2227名。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ADL、血压、血脂、生物标志物等信息。将能够独立完成反映生活自理能力6个项目(洗澡、穿衣、室内活动、上厕所、吃饭、控制大小便)的老年人分为ADL正常组,不能独立完成者分为ADL受损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DL受损的相关因素。结果2227名调查对象中,ADL正常组1674名(75.2%),受损组553名(24.8%)。全体调查对象中ADL正常组hs-CRP水平的P50(P25~P75)为0.88(0.38~2.29)mg/L,低于受损组[1.27(0.47~4.28)mg/L](Z=-4.71,P<0.001);hs-CRP升高率为12.8%(214),低于受损组[22.6%(125)](χ2=31.0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ADL受损的风险增加1.08倍[OR(95%CI)=1.08(1.07~1.10),P<0.001];同时,hs-CRP升高、汉族、患脑卒中者ADL受损风险较高[OR(95%CI)值分别为1.42(1.04~1.94)、1.87(1.13~3.08)、2.81(1.87~4.23),P值均<0.05],而参加休闲活动者ADL受损风险较低[OR(95%CI)=0.29(0.22~0.38),P<0.001]。结论老年人的hs-CRP水平与ADL相关,hs-CRP升高者ADL受损风险较高。

  • 中老年人群中高敏C反应蛋白对外周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研究

    作者:侯金泓;李俊娟;王剑利;鲁德江;王茹;黄金杰;陆春红;周靖;吴寿岭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中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对外周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于2009年12月在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职工中,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 852名作为观察队列,终纳入符合队列标准者5 440名.本研究选取参加2012—2013年进行的健康体检的队列人群为调查对象,按照纳入标准终选取调查对象3 978名,其中男性2 282名,女性1 696名,基线年龄为(53.80±11.14)岁.选取其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资料进行分析.依据基线hsCRP四分位水平进行基线资料的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sCRP与踝臂脉搏波波速(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之间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hsCRP对外周动脉硬化的预测能力.结果 随着hsCRP增加,调查对象的基线baPWV呈增加趋势,分别为(1 445.49±300.55)、(1 494.46±307.94)、(1 547.67±320.34)、(1 621.32±342.53)cm/s,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经对数转换的hsCRP(lghsCRP)、收缩压、空腹血糖每增加1单位,baPWV分别增加266.47、58.00、5.02、39.79 cm/s(P值均<0.001);而BMI每增加1单位,baPWV下降9.52 cm/s(P=0.030).hsCRP对外周动脉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lghsCRP的AUC(95%CI)为0.59(0.57~0.61),低于年龄及收缩压的AUC(95%CI)[分别为0.69(0.67~0.71)、0.75(0.73~0.77)].结论 hsCRP尚不能单独预测外周动脉硬化,联合年龄及收缩压水平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社区人群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陆宏虹;郭志荣;胡晓抒;武鸣;周明浩;周正元

    目的 探讨基线血压正常人群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随访期间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2000年4月“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建立的队列人群为基础.在2006年6月开始对其中调查满5年者进行随访,共随访到2035名研究对象,测定其血中hs-CRP.将基线血压正常者按hs-CRP值进行四分位分组(<1.3、1.3~1.9、2.0 ~3.2和≥3.3 mg/L组,分别为514、498、515、508名),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水平hs-CRP、基线血压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2035名研究对象(男926名,女1109名)中位随访时间为6.39人年.hs-CRP<1.3、1.3~1.9、2.0~3.2和≥3.3 mg/L组的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2378/10万人年、2942/10万人年、3693/10万人年、4390/10万人年.调整性别、年龄、基线血压、BMI、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心肌梗死和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后,与hs-CRP< 1.3 mg/L相比,hs-CRP为1.3~1.9、2.0~3.2和≥3.3 mg/L组的RR(95% CI)值分别为1.22(0.87~ 1.72)、1.43(1.03 ~2.00)和1.70(1.21~2.41).将基线血压四分位分层后,仍然发现各组的高血压发病率随着hs-CRP水平的增高而增高,在基线SBP<110 mm Hg(1 mm Hg=0.133 kPa)组,与hs-CRP<1.3 mg/L相比,hs-CRP为1.3~1.9、2.0~3.2和≥3.3 mg/L组的RR(95% CI)值分别为2.24(1.32 ~4.03)、2.57(1.57 ~4.57)、3.57(2.54 ~5.90);在基线DBP<65 mm Hg组,RR(95%CI)值分别为1.78(1.03~3.24)、2.74(1.63 ~4.93)、4.13(2.35 ~7.27).结论 炎症是高血压形成发展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发热患者中监测4种血清感染指标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簕;杨波;尹飚;张志;张亮;唐龙;娄爱菊

    目的:评价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热患者血清PCT、CRP、ESR水平,以及WBC计数在诊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并在术后早期(术后10d内)出现发热症状的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将58例患者分为发热并感染组(A组)和发热非感染组(B组),其中A组26例,B组32例.收集临床数据,比较两组间血清PCT、CRP、ESR,以及WBC计数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诊断术后早期发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中的作用.结果:A组PCT、CRP、ESR高于B组(P<0.05),但是B组CRP、ESR仍高于正常范围.同时在A组中,PCT在鉴别感染类型方面要优于CRP和ESR.各指标ROC曲线分析示,PCT曲线下面积大,CI 95%为0.81~0.98,WBC计数对应的ROC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应各指标的截断点,CRP特异度高为90.27%,ESR的灵敏度高为88.50%.结论:对于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发热患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合理选取监测指标对于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感染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其中PCT受手术影响较小,在鉴别感染类型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RP和ESR可作为初筛检测指标,WBC计数意义有限.

  • 穴位透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王德敬;吴爱芳;王玉萍;刁尚芝;战文翔

    目的:观察粗针透刺膻中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传统毫针组、粗针透刺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常规抗感染、雾化吸入平喘、抗炎、化痰药物及支持、对症治疗;传统毫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毫针(直径0.4 mm)紫宫穴透刺膻中穴,每次进针100 mm,留针3 h;粗针透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粗针(直径0.8 mm)紫宫穴透刺膻中穴,每次进针100 mm,留针3 h;3组均治疗10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0 d后血清CRP的变化情况。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组患者血清CRP检测结果为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均数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的血清CRP分别为(2.111±0.207)mg/L和(1.676±0.3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57, P<0.01);传统毫针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血清CRP分别为(2.033±0.204)mg/L和(1.255±0.193)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06,P<0.01);粗针透刺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血清CRP分别为(2.096±0.230)mg/L和(0.601±0.09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42,P<0.01)。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03,P>0.05);治疗10 d后经方差分析,3组患者血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705,P<0.01),经两两比较,传统毫针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3,P<0.01);粗针透刺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3, P<0.01);粗针透刺组和毫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50,P<0.01)。结论穴位透刺膻中穴比对照组能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CRP,改善患者呼吸系统及全身症状,粗针透刺法比传统毫针透刺法降低的更明显,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 参七脉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陈晚娇;雷静

    目的:探讨参七脉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住院,且确诊为AMI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阿司匹林组25例,乙组:阿司匹林加参七脉心通胶囊组25例,分别测定两组用药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并作对比分析,另外选择我院健康体检者25例为丙组(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甲组、乙组较丙组hs-CRP[(9.98±1.00)mg/L;(10.33±0.79)mg/L; (0.81±0.20)mg/L]、SICAM-1[(443.73±20.79)ng/ml;(458.30±28.26)ng/ml;(121.22±15.95)ng/ml]水平显著升高(P<0.01).治疗7d后,甲组、乙组较治疗前hs-CRP[(6.69±0.73 )mg/L;(9.98±1.00 )mg/L;(5.20±0.76 )mg/L;(10.33±0.79 )mg/L]、SICAM-1[(273.71±12.48)ng/ml;(443.73±20.79)ng/ml;(231.80±21.13)ng/ml; (458.30±28.26)ng/ml]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乙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参七脉心通胶囊可减轻动脉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结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邱秀兰;张华平;黄凤凤;曾秀玉;翁月萍;林丽玲;陈夏容

    目的:研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采用不消毒直接进行皮试方法的优越性及安全可行性。方法采用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需要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的成年住院患者2515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直接注射组8371例无预处理直接进行皮试,乙醇组8356例采取75%乙醇消毒后皮试,0.9%氯化钠溶液组8426例采用0.9%氯化钠溶液擦拭后皮试。比较3组预处理方法对皮试的结果以及皮试相关性感染情况。结果皮肤试验阳性乙醇组、0.9%氯化钠溶液组、直接注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试验假阳性乙醇组、0.9%氯化钠溶液组、直接注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试后72 h观察,3组均未发生注射处皮肤感染及潜在全身感染。结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采用不消毒直接进行皮试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膝关节置换术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影响

    作者:佟冰渡;高娜;刘佳;姜英;陈亚萍;王晓杰;徐园;邓海波;马玉芬

    目的 描述膝关节置换术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趋势,探讨下肢DVT风险评估佳时机.方法 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 316例,观察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DVT组(n=297)与非DVT组(n=1 019).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7 d、术后14 d 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1 316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DVT 297例,DVT发生率为22.57%,其中34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症状性DVT,263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非症状性DVT.DVT组患者自术后第3天开始,C反应蛋白水平持续高于非DV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生DVT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未发生DVT患者,医务人员应动态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以利于早期识别DVT.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穆鑫;秦绪波;周素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2]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患者的C-RP浓度以探讨C-RP与CHD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2004 条记录 1/101 页 « 12345678...10010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