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D44v6及Ki-67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雯;杜洪;梁颜笑;刘国荣

    目的:探讨CD44v6及Ki-67在子宫腺肌病(AM)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D44v6、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1)AM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CD44v6的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AM异位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Ki一67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3)CD44v6与Ki-67在AM异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上调及Ki-67增殖活性的持续存在,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促使了AM的发生及发展.

  • sICAM-1、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楠;赵霞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主要累及育龄妇女,也罕见于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妇女.由于其发病机理不明,目前对这种性质良性而行为恶性的疾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尤其是缺乏有效的手段预防疾病的复发,姑息手术后的高复发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难题,其中单纯切除子宫者的复发率为24.1%,保守子宫者的复发率高达57.1%[1].

  • 月经性气胸二例误诊分析

    作者:张文贵;王淑兰

    1 病例资料[例1] 20岁.因反复发作胸闷、气急、呼吸困难,5年来以上症状反复发生7次,间隔3~6个月不等.均在月经来潮前2~12小时发生.曾诊断为先天性肺发育不良、自发性气胸.

  • 逐瘀消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厉华卿;贾晓航

    目的:探讨逐瘀消癌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组灌胃给药1个月,大体及光镜下观察异位内膜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大体观察可见,各药物治疗组异位内膜缩小,抑制率升高.光镜观察结果显示.各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见异位内膜呈萎缩性改变,异位内膜腺体数目变少,腺腔变小.达那唑组可见明显白细胞浸润.结论:逐瘀消癌汤能明显抑制异位内膜生长,阻止新血管的形成,抑制炎症反应.

  •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现状

    作者:冷金花;郎景和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良性疾病,但可以发生恶变.约80%的内异症恶变发生在卵巢(endometriosis-associated ovarian cancer,EAOC),主要的细胞类型为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目前卵巢内异症恶变的诊断标准为:(1)在同一卵巢中,内异症和癌并存;(2)内异症和癌的组织学关系相类似;(3)除外转移性恶性肿瘤;(4)有良性内异症向恶性组织过渡的组织形态.内异症与肿瘤在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方面均有相似之处,两者的发生有着相同的生物学基础.

  • 肥大细胞在雌激素介导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林开清;朱丽波;张信美;林俊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雌激素介导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24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按每天肌肉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大剂量组(雌激素200μg/kg+双卵巢切除)、小剂量组(雌激素100μg/kg+双卵巢切除)、模型对照组(仅作子宫内膜移植)。分别于造模后2周及4周后处死各组4只大鼠,采集血液和病灶组织标本,测量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大小,并对病灶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及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定造模是否成功。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病灶组织肥大细胞总数及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组织类胰蛋白酶、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两雌激素组2周和4周时血清雌二醇水平均大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4周时大剂量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大于模型对照组( P<0.05);两雌激素组2周和4周病灶体积均大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无论是2周还是4周,小剂量组甲苯胺蓝染色脱颗粒/肥大细胞总数比值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4周时大剂量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大于模型对照组( P<0.05)。结论: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相关,而后者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升高有关。

  • 色甘酸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作者:朱丽波;林开清;张信美;林俊

    目的:探讨色甘酸钠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周后根据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将大鼠分为4组:大剂量组(色甘酸钠20 mg/kg )、小剂量组(色甘酸钠10 mg/kg )、阴性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模型不作任何处理)。两周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液和病灶组织标本,测量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大小,并对病灶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及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定造模是否成功。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病灶肥大细胞总数及其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大剂量组活化的肥大细胞数少于阴性对照组( P<0.05),脱颗粒肥大细胞数/肥大细胞总数比值大剂量组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同时,该组血清TNF-α水平、病灶类胰蛋白酶表达均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但经色甘酸钠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色甘酸钠可能通过稳定肥大细胞抑制其脱颗粒,减少TNF-α、类胰蛋白酶的释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罗利平;赵富清;刘清秀;何娟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恶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远期预后与卵巢癌患者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集的EM S恶变卵巢癌患者(观察组)80例、非 EM S恶变卵巢癌患者(对照组)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50岁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5);Ⅲ + Ⅳ期、血清CA-125水平>1000 U/mL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68.75%(55/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40/8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30,P =0.016);以5年生存率为因变量,以年龄、阴道是否不规则出血、肿瘤直径、FIGO 分期、病理学类型、CA125、是否 EMS恶变作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GO高分期、浆液性腺癌、CA125>1000 IU/mL是卵巢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EM S恶变患者相对于非EM S恶变卵巢癌患者的预后较好(OR值为0.682,P <0.05).[结论]EM S恶性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非EM S恶变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明显,EM S恶变患者相对于非EM S恶变卵巢癌患者的预后较好.

  • 40例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MRI影像表现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卞光利;冯丽丽;杨陆军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临床特点、MRI影像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确诊的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MRI影像学及治疗相关资料,通过与非DIE人群比较总结DIE临床特点,观察DIE患者MRI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85例患者中病理证实DIE 40例,DIE组重度痛经、性交痛、附件囊肿活动度、宫骶韧带结节发生率分别为92.5%、65.0%、72.5%、67.5%显著高于非DIE组(n=45)的33.3%、11.1%、42.2%、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E组阴道直肠隔结节5例,后穹窿蓝色结节15例,而非DIE组无.MRI显示DIE患者累及子宫宫骶韧带27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两侧不对称或韧带内结节);T1WI、T2WI序列多以高信号为主.治疗总有效率90.6%;术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评分、CA125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DIE患者以重度痛经、性交痛为其典型临床症状,阴道直肠隔结节、后穹窿蓝色结节为DIE判断敏感表现;MRI对DIE病变范围准确显示,在DIE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根据临床症状及MRI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 MMP-9及TIM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巧燕;方小玲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金属蛋白的组织抑制因子-3(TIM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以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EMs患者的异位内膜(28例,A组)、在位内膜(20例,B组)和正常子宫内膜(22例,C组)中 MMP-9、TIMP-3的表达,并用银染法观察腺上皮基底膜的完整性.[结果]A组MMP-9的表达高于B组和C组,B组高于C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TIMP-3的表达低于B组和C组,B组低于C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腺上皮的基底膜银染结果显示:MMP-9的染色强度比值与基底膜的完整性呈负相关趋势(P<0.01),TIMP-3的染色强度比值与基底膜的完整性呈正相关趋势(P<0.01).在位内膜腺上皮基底膜完整率低于C组子宫内膜.[结论]①MMP-9的高表达和TIMP-3的低表达可能参与EMs的发病.②MMP-9与TIMP-3的平衡失调可能是EMs的发病原因之一.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唐嗣信;方小玲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4例内异症患者(Ⅰ~Ⅱ期12例,Ⅲ~Ⅳ期22例)和30例非内异症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其血清及腹腔液中EPO的表达,分析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EPO的相关性.[结果]①内异症组血清及腹腔液中EPO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Ⅰ~Ⅱ期内异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EPO的表达与Ⅲ~Ⅳ期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内异症组EPO在血清中表达与腹腔液中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内异症患者血液及腹腔液中EPO过度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内异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为内异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补肾活血中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

    作者:沈洪沁;洪波;张薇;邹移海;关慧云;魏龙星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内服加活血散结栓塞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体液免疫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那唑阳性对照组及不同剂量补肾调经汤灌胃或加用和单独使用活血散结栓塞肛治疗7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均复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然后分别给药,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IgG、IgM、IgA抗体和补体C3、C4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进行胸腺、卵巢、子宫、异位移植物及肝、肾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大鼠内异症模型手术4周后,异位的子宫内膜生长良好,IgG、C3水平升高,IgM下降子宫、卵巢增大;中药及丹那唑治疗后均可使异位的内膜萎缩,3倍人用剂量中药灌胃加塞肛或5倍量组IgG值下降,5倍量中药塞肛或加灌胃组C3值下降,5倍量中药灌胃加塞肛组子宫和卵巢缩小;丹那唑对模型动物的性周期有抑制作用,而中药组均无此作用;各给药组均对大鼠的ALT无明显影响.[结论]补肾调经汤内服加活血散结栓塞肛可使内异症模型大鼠的子宫内膜萎缩,改善其体液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