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动脉流场改变对斑块稳定性影响及脑梗死分型特点分析

    作者:武晓玲;郝建萍;王淑珍;于红霞;迟路湘

    目的:探讨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斑块稳定性影响;分析脑梗死分型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关系,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64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 CTA)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CDFI)检查,部分经CTA证实为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者于脑梗死恢复期行DSA检查,根据其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将168例患者分成颈动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结合CDFI及CTA评价斑块性质及流场改变,对梗死灶进行急性脑梗塞的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 OCSP)分型,再根据CTA所示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皮质、基底节区、放射冠和后循环梗死4种亚型。观察流场改变对斑块稳定性影响并对比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脑梗死临床分型特点。结果168条责任血管,正常17.9%,轻度狭窄22.6%,中度狭窄30.9%,重度狭窄14.8%,闭塞14.3%,中度狭窄比例高。狭窄程度大于50%即可导致流场改变,血流速度增快,湍流形成,斑块不稳定性增加,以脂质斑及混合斑比例高。临床部分前循环梗死( PACI)多见,重度狭窄及闭塞组颈动脉斑块以混合斑多见,临床以分水岭梗死多见。轻度狭窄组,多为纤维斑块,临床以腔隙性梗死( LI)多见。结论颈动脉中度狭窄因特殊的血流流场变化导致斑块不稳定性增高,易发生动脉-动脉栓塞。

  • 天水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住院患者诊疗现状调查

    作者:刘洋;王莉霞

    目的:调查天水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构成及诊疗现状.方法:分析4350例住院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析本地区患病构成情况;随机选取50例不稳定性斑块患者,对比评价治疗前、治疗3月、6月后效果.结果:1.4350例患者中无内膜增厚及斑块8.3%,仅单纯内膜增厚18.2%,斑块73.5%.斑块致血管狭窄分别为狭窄率<50%者3050例、50%-69%者69例、70%-99%者34例、闭塞者20例,分别占斑块患者的95.4%、2.9%、1.1%、0.6%;2.不稳定性斑块患者2029例、稳定性斑块患者1167例,分别占斑块患者的63.5%、36.5%;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治疗6月后不稳定性斑块的积分及转归情况,F=4.73,P<0.05;x2=22.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市住院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例大,不稳定性斑块多,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明显有效,但常规3个月的治疗周期效果不明显,要达到理想的疗效,应坚持6个月及以上的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疗效观察

    作者:杨永瑞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效果。方法: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瘀胶囊。结果:软斑消退、软斑转化为硬斑和软斑数目减少等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好(P<0.05);治疗6、12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复发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效果较好。

  • 中西医诊治易损斑块研究进展

    作者:傅良;王营;于燕燕

    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即不稳定斑块,是指冠脉粥样斑块中不稳定、易于破裂、易形成血栓而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斑块,其破裂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急症的主要原因,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现就易损斑块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与炎性生化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甘露;焦娇

    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无症状人群占很大比重,因此强调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意义重大,目前还缺乏对这部分人群有效的监测手段.研究证实绝大多数的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是由斑块的稳定性而非管腔的狭窄程度决定的.粥样硬化病变是一种炎性病变,炎性因子的作用贯穿病变始终,且病变的发展也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期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调控.已有研究表明监测外周血中生化标记物水平可预测粥样斑块的进展和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运用CTA评价冠脉不稳定斑块的价值及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袁鹏超

    目的:探讨运用CT冠脉造影(CTA)评价冠脉不稳定斑块的价值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有CHD危险因素、由于胸痛、胸闷等原因前来我院检查的90例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各30例.统计三组患者各类斑块数量及比例.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共检出42个斑块,其中钙化斑块(61.90%)占比高,显著高于软斑块(14.29%)和中间型斑块(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共检出46个斑块,其中中间型斑块(30.43%)占比高,显著高于软斑块(39.13%)和钙化斑块(3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共检出52个斑块,其中软斑块(46.15%)占比高,显著高于钙化斑块(15.38%)和中间型斑块(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能较为客观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有效检出不稳定斑块,可为冠心病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探讨

    作者:万学云;宋宿杭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由炎性细胞分泌的,以 Zn2+为辅因子的肽链内切酶。其具有降解包括胶原在内的几乎所有细胞外基质组分的作用。根据 MMPs 作用底物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组:胶原酶类、明胶酶类、基质溶解素和膜型 MMPs。MMPs 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通过降解 AS 斑块纤维骨架中的多种成分以及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和转化影响斑块的稳定性,与斑块破裂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关于 MMPs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对各种类型 MMPs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不稳定心绞痛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作者:黄绍湘;闫玉娟

    1 西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和研究进展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介干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征候群[1].冠心病[2]的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冠状动脉痉挛[3]不稳定型心纹痛者,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被称为“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易破裂,是决定其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不稳定斑块的特性,内皮损伤、斑块破裂及随后的血小板聚集、凝血机制增强、抗纤溶机能减弱、缩血管作用增强或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纹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也是急性冠脉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欧洲学者们则主张炎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心环节.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急性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浓度增加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时更为常见.认为似乎炎症引起的冠状动脉斑块裂缝形成、破裂或侵蚀以及继之而来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的终步骤[4].Hoffmeister[5]研究以患者急性期和急性期后的凝血指标和激肽释放酶激肽和纤溶指标时发现,以患者冠脉内血栓形成时处于高凝状态,且高凝状态持续存在,可能有再发生冠脉事件的危险.T0SS等[6]1997年研究UAP患者FG血水平提示,如FG持续在高水平而不降,预示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和反复血栓形成,提示预后不良.国内陈在嘉指出不稳定性心绞痛产生心肌缺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血原发性减少所致.因此,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除了抗血小扳、抗凝和抗冠状动脉痉挛的措施外,还应该包括新的治疗目标,即:①阻止粥样硬化病变加重:②稳定斑块[7],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国内外对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研究治疗有了很大进展.

  • MMP-9、TIMP-1对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李璇;王海曙;林宪如;王守东;吴娜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在诊断不稳定性冠脉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2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对ACS中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亚组及SAP组患者血清MMP-9及TIMP-1水平与冠脉病变Califf危险积分作相关分析,计算MMP-9及TIMP-1设定值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ACS组患者MMP-9较SAP组明显增高(P<0.01),而TIMP-1则较S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和SAP组患者血清MMP-9与冠脉病变积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两组患者血清TIMP-1与冠脉病变积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1);若以MMP-9> 500ng/ml或TIMP-1< 200ng/ml作为诊断ACS的指标,则诊断的敏感性均为85.7%,特异性均为82.8%.结论:MMP-9、TIMP-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可作为鉴别冠心病患者斑块是否稳定的诊断指标之一.

  •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栓治疗的病例分析

    作者:汪汝渊

    患者男性,76岁。诊断为1.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1心功能Ⅲ级(killip分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3.脑梗塞。
      患者为老年患者,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有脑梗塞病史11年。平素喜食高盐高脂饮食。由此可知,该患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高危人群。此次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冠脉造影提示LAD近段完全闭塞,LCX 近中段偏心狭窄80%,RCA 远段狭窄50%,心脏彩超提示心尖重构,左心收缩功能不全(EF27%),因此,该患者有很高的危险再次发病,因此需要积极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其中就包括积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另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局部血管内皮受损及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粥样斑块局部会形成突起,这会导致血流发生改变,这会加重患者血栓风险。而且对于不稳定斑块,其容易发生破裂出血,破裂的斑块随血流前进,会导致其他部位的栓塞,同时出血局部会导致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因子激活,诱发血栓形成,加患者血栓事件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抗栓治疗[1]。该患者此次入院,急诊于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同时因为其年龄大,心肌梗死面积大,为了避免其发生心源性休克,还植入了IABP泵,术后患者还需要卧床一段时间,这些都会大大增加患者的血栓的风险,因此术后在积极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抗凝治疗,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70 条记录 14/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