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MIP-1β水平变化趋势

    作者:曹振环;柳雅立;马丽娜;郑燕红;王群;王俊丽;吴芳芳;陈新月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interferon, Peg-IFN)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 IHC)发生HBsAg清除与血清MIP-1β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经Peg-IFN治疗24周的IHC 20例,其中13例获得HBsAg清除(R组),7例未获得HBsAg清除(NR组).用Luminex技术检测IHC基线、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β, MIP-1β)水平.同时检测11例健康者(HC组)血清MIP-1β水平.通过比较R组与NR组基线血清MIP-1β水平及治疗后变化趋势,探讨血清MIP-1β与HBsAg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R组、NR组、HC组基线血清MIP-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0,P=0.729).R组经Peg-IFN治疗后MIP-1β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F=4.532,P=0.018).而NR组血清MIP-1β呈水平波动,较基线无显著变化(F=0.071, P=0.932).结论 经Peg-IFN治疗后,IHC的血清MIP-1β水平明显降低,表明该治疗可能有利于HBsAg的清除.

  • HBsAg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健;陈新月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目前认为HBsAg清除代表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本文将对HBsAg在慢性HBV感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王静月;陈新月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其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占慢性HBV感染者的比例正逐年升高,对我国的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建议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终点提升至HBsAg清除,但现有药物很难实现.本文将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现状及HBsAg清除相关优化治疗策略进展进行综述.

  •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作者:李思颖;胡梦琳;杨益大

    慢性乙型肝炎(CHB)仍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疾病,可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没有单一的可用药物可以诱导强烈的HBV DNA抑制和高比例的HBeAg和HBsAg清除.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寻求一些联合治疗方案,希望可以在有限的治疗过程后实现持续的病毒抑制和HBsAg阴转,实现临床治愈.该文就目前CHB单药治疗的缺陷、联合治疗主要方案的现状及进展进行概述.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和病毒相关特征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产后自发血清清除或转换的影响

    作者:王宇青;孟海霞

    目的 分析HBV血清学标志和病毒相关特征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产后自发血清清除或转换的影响.方法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500例,所有病例均在2015年1-12月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时是否发生HBeAg转换分为转换组和非转换组,两组分别在组内对比孕期和随访期间的血清HBsAg、HBV-DNA和G1896A突变率;组间对比血清HBeAg、HBV-DNA、HBsAg水平和基因型,并对比两组不同HBsAg、HBeAg、HBV-DNA水平之间的HBeAg转换差异.根据孕期是否发生HBsAg清除分为清除组和非清除组,对比两组的血清HBsAg、HBV-DNA水平和基因型.结果 500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随访过程中175例失访,325成功完成随访,随访成功率为65.00%.随访325例患者中,94例入组前已确认为HBeAg阳性,其中HBeAg转换51例,非转换43例;组内对比,转换组的血清HBsAg、HBV-DNA和G1896A突变率在孕期和随访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对比,转换组的血清HBeAg、HBV-DNA、HBsAg水平均较非转换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基因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HBV-DNA水平越低,HBeAg转换率越高.随访325例患者中,47例血清HBsAg清除,278例未清除;与非清除组对比,清除组除血清HBV-DNA (P>0.05)外,血清HBsAg水平和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较低水平的HBeAg和HBsAg有利于HBeAg转换和HBsAg清除.

  •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曹振环;柳雅立;马丽娜;鲁俊锋;金怡;何智敏;耿楠;郑燕红;陈新月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性临床研究.IHC按照个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HBV DNA<20 IU/mL者仅予Peg IFNα-2a,≥20~<2 000 IU/mL者予Peg IFNα-2a联合ADV,疗程96周.但若患者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治疗24周,总疗程虽不到96周,也可提前停药.两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影响HBsAg清除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入组184例IHC患者,治疗组112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治疗48周时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0.8%(32/104)、26.0%(27/104),96周时上升至45.2%(47/104)和38.5%(40/104);对照组治疗48及96周时HBsAg清除率均为1.5%(1/68),无HBsAg血清学转换者;治疗组HBsAg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066,P<0.01).基线(OR=2.313,95%CI:1.258~4.251,P=0.007)、治疗12周(OR=3.159,95%CI:1.826~5.466,P<0.01)及24周(OR=3.347,95%CI:2.050~5.465,P<0.01)的HBsAg定量,治疗12周(OR=5.343,95%CI:2.085~13.689,P<0.01)及24周(OR=4.855,95%CI:2.380~9.902,P<0.01)HBsAg下降幅度,治疗12周ALT是否升高(OR=3.520,95%CI:1.369~9.052,P=0.009),均是HBsAg清除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eg IFNα-2a治疗IHC可获得较高HBsAg清除率或血清学转换率,而且安全性良好.治疗12、24周HBsAg下降显著,同时伴有12周ALT升高,预示可获得较高的HBsAg清除率.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血清低水平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结局预测研究

    作者:史罗明;周根法;孙冬林

    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治疗低水平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结局及其血清HBsAg水平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就诊的低水平HBsAg阳性的CHB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入组前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接受恩替卡韦和Peg-IFNα-2a联合治疗48 w.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基线HBsAg水平预测HBsAg清除的效能.结果 在治疗48 w末,观察组血清HBsAg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1.5±0.3)lg U/ml和(0.1±0.1)lg U/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2)lg U/ml和(1.3±0.3)lg U/ml(P<0.05),观察组HBsAg清除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32.5%和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和55.0%(P<0.05);基线HBsAg水平是HBsAg清除的独立相关因素(OR:0.337,95%CI:0.026~0.652, P/0.05);经ROC曲线分析,以基线HBsAg水平等于2.0 lg U/mL为截断点,基线HBsAg水平预测治疗48 w血清HBsAg清除的AUC为0.77,敏感度为0.85,特异度为0.68,阳性预测值为67.2%,阴性预测值为85.3%,正确性为72.5%.结论 应用peg-IFN-α-2a治疗已经NAs治疗获得低水平HBsAg阳性的CHB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基线HBsAg水平能预测治疗结束时血清HBsAg清除情况.

  • 非活动HBsAg携带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获得HBsAg清除与Th1及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振环;王俊丽;吴芳芳;郑燕红;陈新月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 IFN)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nactive hepatitis S antigen carries,IHC)发生HBsAg清除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Th2类细胞因子:IL-10、IL-1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2012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4例IHC患者,全部患者为初治,未曾使用过抗病毒药物.给予Peg IFN治疗(Peg IFNα 2a 135 μg,皮下注射,1次/周)24周,获得HBsAg清除者(R组)17例,未获得清除者7例(NR组),同时纳入11例健康者(HC组).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健康者及IHC患者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血清IL-2、IFN-γ、TNF-α、IL-10、IL-13水平.结果 IHC的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水平均低于健康者(P=0.033;P=0.003;P<0.001),而Th2类细胞因子(IL-10、IL-13)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01;P=0.001).R组患者经Peg IFN治疗后,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升高明显,之后24周有所下降:IL-2水平从(4.82±3.08) pg/ml升高至(12.46±5.33) pg/ml (P=0.021),之后下降至(3.43±2.44) pg/ml (P=0.007);IFN-γ基线水平(81.27±35.50) pg/rnl,12周升高到(113.35±33.73) pg/ml (P=0.005),24周下降至(60.37±24.07) pg/ml (P<0.001).NR组患者无此现象.R组患者Peg IFN治疗后,Th2类细胞因子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02),基线为(23.13±19.76) pg/ml,12周下降至(16.11±8.69) pg/ml,24周下降至(8.25±4.19) pg/ml.24周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NR组无此变化.R组与NR组患者IL-13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g IFN治疗IHC,Th1类细胞因子升高、Th2类细胞因子下降可能预示着HBsAg清除.

  • 96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核苷类似物初始联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药治疗

    作者:闫一杰;鲁俊锋;曹振环;金怡;何智敏;耿楠;任姗;柳雅立;陈新月

    目的 开展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抗病毒优化治疗,以提高HBsAg清除率.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20例HBeAg阴性CHB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案分组:核苷或核苷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组(56例),简称NA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s,Peg-IFN)组(53例),简称Peg-IFN组;Peg-IFN+ NA联合治疗组(111例),简称联合组.疗程96周,随访至120周以评估疗效.结果 120周时HBV DNA不可检测率:联合组达到100% (107/107),明显优于Peg-IFN组68.6% (35 /51),P<0.001;也高于NA组的92.9% (52 /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0周时HBsAg清除率:联合组28.9% (31/107),明显优于Peg-IFN组7.8% (4/51)及NA组1.8% (1/56),P均<0.001.不良反应:联合组及Peg-IFN组发热、头痛、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NA组(P均<0.05),联合组与Peg-IFN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P均>0.05).结论 96周长疗程Peg-IFN α-2a联合NA治疗HBeAg阴性CHB,可获得较高的HBsAg清除率和HBVDNA不可检测率,疗效明显优于Peg-IFN单药及NA单药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