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磨牙根折40例临床分析
牙根折裂指发生于牙根的从根管延伸到牙周膜的折裂,是一种非龋性疾病,其原因有外伤性、医源性及病理性.牙根折多见于3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41~60岁更为常见[1].发生的部位多在磨牙,以第一磨牙发病率高,且多发生在近中根或近中颊根,也可以发生在双尖牙.磨牙根折不同于前牙根折,在临床上往往难以发现,主要由于磨牙根折部位隐蔽,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部分根折或非横断性根折更难作出诊断,一般在拔牙后才被发现而确诊.本研究观察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患者的40颗磨牙牙根折裂,就牙根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根折原因
根折是指单纯发生在牙根的折断或折裂,是牙根折与裂的统称[1].根折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随着保存患牙手段的广泛应用,逐渐被深入研究和认识.牙根折多见于3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41~60岁更为常见[2].发生的部位多在磨牙,以第一磨牙发病率高,且多发生在近中根或近中颊根,也可以发生在双尖牙.充分了解根折的原因对于患牙的保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
下颌双侧侧切牙及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多根管一例
人类恒牙的根管系统结构复杂,在不同牙齿和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本组发现并收治了一例患者,下颌双侧侧切牙均为两个根管,上颌双侧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均为多根管,报告如下.
-
上颌第二磨牙第四根管口的解剖定位方法研究
目的 本文将探讨上颌第二磨牙第四根管口解剖定位,从而提高临床根管治疗效果,终提高牙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100颗上颌第二磨牙标本进行预处理后,使用游标卡尺对标本各不同部位距离进行测定,之后使用日本Olympus耳鼻喉内窥镜系统对标本进行观察,并垂直于标本髓室底拍摄各髓室底图,将所拍摄图像存入计算机内进行角度测量.结果 100颗上颌第二磨牙标本发生第四根管口几率为39.00%、发生腭侧根双管几率为1.00%;上颌第二磨牙第四根管口位于近中颊侧(MB)根管口舌侧,腭侧根管口中心点到近颊根管口中心点连线(MB-P)近中.结论 对患者进行上颌第二磨牙第四根管口明确定位,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根管治疗失败率,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canal简称MB2)的临床发现率.方法 在数年来进行根管治疗的135例135颗上颌第一恒磨牙中进行分析.结果 存在MB2的患牙为30颗(22.22%).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MB2的临床发现率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对MB2有足够的重视,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和远期效果.
-
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MB2根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方法采用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肉眼发现率.结果60例患者的64颗上颌第二磨牙中有19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29.7%.结论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
中国人群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取138颗离体上颌磨牙,截去牙冠,完全暴露髓室底,用08#号K锉疏通近中颊根MB及MB2至根尖孔,并扩大至15#号,对单根管但存在两个根尖孔的牙齿,从根尖孔方向用08#号K锉逆行通畅根管,术前术后分别用数字X线机从近远中方向和颊腭向行诊断丝平行投照.结果在138颗离体牙中除了2颗因根管钙化近中颊根MB不能完全用08#号K锉疏通,其余136颗离体牙中近中颊根Ⅰ型根管有47颗(34.6%)、Ⅱ型根管有46颗(33.8%)、Ⅲ型根管有28颗(20.6%)、Ⅳ型根管有9颗(5.8%)、Ⅴ型根管有6颗(4.4%).结论中国人群中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发生率为65..4%.提示上颌磨牙近中颊根MB2发生率很高,因此掌握其解剖形态对临床完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
上颌第一磨牙5根管1例
患者,男,60岁,2006年10月22日因牙疼来我科求治.主诉:左上后牙反复疼痛1年余,近1个月疼痛加重要求拔除.检查:左侧面部无肿胀,开口型开口度无异常,左上6|无龋坏,牙周袋深5mm,牙槽骨严重吸收,探(-)冷热(-)松(++)叩(-),全口牙齿结石Ⅱ度,牙龈红肿.X线片示髓腔根管影像模糊,近中根根尖阴影1cm×1cm,远中根根尖阴影0.5cm×0.6cm,腭侧根根尖无明显阴影.诊断:慢性根尖炎伴牙周炎.处理:消炎三天后在局麻下拔除患牙,牙槽窝空虚,牙根完整,牙根为三根: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腭根.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现及扩通.方法在25例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上寻找MB2,若无法找到,使用超声根管异物清除工作尖10P清理髓底及慢速圆钻去除预计位置部分牙本质,再次寻找.找到后通畅根管,若无法扩通,使用慢速圆钻在MB2根管口处向根方去除少量牙本质,结合使用EDTA再次通畅根管.结果25颗治疗齿中有13颗找到MB2(52%),其中2颗是在超声根管锉清理髓室底后发现的,4颗在进一步去除MB2根管口位置的牙本质后发现.8颗治疗齿的MB2通畅(32%),其中3颗自然扩通,5颗在去除MB2根管口处部分牙本质并使用EDTA后通畅.结论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现率为52%,扩通率为32%.掌握MB2的解剖位置,使用超声方法以及EDTA可提高MB2的发现率和扩通率.
-
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128例临床体会
目的 评估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技术特点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8例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的上颌第一恒磨牙为实验对象,每个患牙均摄术前平行和偏移投照根尖X线片,采用逐步后退法常规进行根管预备,标准牙胶尖侧向加压充填.结果 128病例中,适充91例(71.09%),欠充32例(占25.00%),超充5例(3.91%).128例128个患牙中,存在MB2的患牙为24个(18.75%).结论 常规根管治疗技术治疗上颌第一恒磨牙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平行和偏移投照根尖片有助于寻找和确诊MB2根管的存在.
-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3个根管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0岁,于2007年11月来我科就诊.主诉:左上后牙咀嚼痛1个月.检查:26殆面见银汞充填体,叩(+),不松,颊侧偏远中牙龈见瘘管,无脓液溢出.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探讨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方法 采用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肉眼发现率.结果 20例患者的24颗上颌第一磨牙中有14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58.3%.结论 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定位
目的通过对77颗离体牙根管数目的检查,对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MB2)与近中颊根管口(MB)腭侧根管口(P)的相对位置分布的规律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7颗上颌离体牙,其中上颌第一磨牙35颗,上颌第二磨牙42颗,截冠后寻找近中颊根及其第二根管,并取得上颌恒磨牙根管口间距及根管口连线夹角等数据.结果上颌第一、二恒磨牙近中颊根存在第二根管的有36颗,占总数的46.75%,其中有1 5颗牙近中颊第二根管钙化不通,23颗牙近中颊根的第二根管口位于腭侧与近中颊第一根管口连线的近中处,近中颊根管口至近中颊第二根管口的距离为1.28±0.35 mm,腭侧根管口至近中颊根管口的距离为2.98±0.47 mm,近中颊第二根管口至P-MB线的垂直距离为0.63±0.12 mm,P-MB线与MB-MB2线的夹角为25.14°±8.03°.结论在上颌恒磨牙根管治疗时应注意根管系统的变异,改进开髓洞形,掌握查找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方法,以免遗漏根管.
-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的定位研究
目的:通过上颌恒磨牙近颊根与髓底参数的测量研究寻找近颊根(MB2)根管定位的方法,为上颌磨牙四边形髓腔入口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上颌第一恒磨牙36颗,沿髓底平面截除牙冠,测量髓底参数,记录近中颊根根面外形,于MB1与MB2根管中插针示折摄X-线片,记录根管分型,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根管分型与根形相适应:2-1型根管的近颊根多为扁斜根(85.71%),2-2型根管的近颊根多为宽扁根(80%).MB1-MB2根管口距离在1~3 mm之间,平均距离为1.93 mm.2-1型与2-2型根管其MB1与MB2根管口的平均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MB1与MB2根管口至近颊根近中根面颈缘的垂直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可采用改进的四边形髓腔入口,在MB1根管口的腭侧、近中方向距MB1根管口1~3 mm 处,沿经过MB1根管口的与近中颈缘平行的直线上寻找MB2根管口.
-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管间峡区及其在牙髓显微外科手术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的管间峡区分布情况,并讨论其在牙髓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二磨牙275颗,横切近中颊根,记录各截面的根管数和管间峡区分布情况.结果近中颊根双根管率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88.89%和54.04%;管间峡区在距根尖3~5 mm水平出现率高,4mm水平率近100%.结论使用手术显微镜和牙髓显微外科手术,可提高管间峡区的出现率,从而提高上颌磨牙牙髓外科手术成功率.
-
牙根纵裂诊治进展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简称"根裂",其裂隙仅发生于牙根,从根管向外贯通到牙周膜,涉及到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是一种较严重的牙科疾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常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牙根纵裂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指未进行牙体牙髓治疗的牙根所发生的纵裂,后者是指牙齿曾被行牙体充填修复术或牙髓治疗术后所发生的牙根纵裂.由于牙根纵裂位于牙龈的根方,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一旦诊断,则患牙只有拔除或纵裂根采用截根术或牙半切除术.因此错误的诊断将产生严重的治疗后果.
-
贵阳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的研究
人类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s )在口腔中承担主要的咀嚼功能,素有“牙合关键”之称。由于其萌出早、解剖结构特殊是牙髓病、根尖病及牙周病的高发牙位。常常需要采取根管治疗(root ca-nal therapy RCT )以保存患牙。但上颌第一磨牙也是口颌系统里根管系统为复杂的牙位,尤其是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the mesiobuccal root ,MBR)根管结构的复杂性,使其成为根管治疗失败率高的牙位[1,2]。因此了解MBR的根管分型可以提高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临床治疗中,认识和掌握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的根管系统特征,对提高该牙的根管治疗成功率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肉眼直视法及透明标本法,研究贵州贵阳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治疗及参考依据。
-
上颌第一磨牙残冠美容修复一例
上颌磨牙的根管系统解剖复杂,近中颊根往往狭窄弯曲,其中近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为50%~90%[1],为根管治疗增加了难度.解放军第323医院在临床上遇到1例上颌第一磨牙存在钙化的近颊第二根管病例,现进行报道.1临床资料某男,52岁,因左上第一磨牙牙体缺损于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23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1年前自觉左上后牙有洞,院外曾充填治疗,后补物脱落.
-
改良髓腔入口对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临床发现率的影响
目的:改良髓腔入口方式探究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方法:采用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研究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肉眼发现率.结果:553例患者的574颗上颌第一磨牙中有356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62.02%;529例患者637颗上颌第二磨牙中有294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46.15%.结论: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的第二根管.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肉眼发现率的临床研究
选择临床209例上颌第一磨牙,采用改良髓腔入路探查并治疗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MB2),研究其临床发现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9例上颌第一磨牙MB2临床肉眼发现率为45.9%,年龄及再治疗对其发现率有显著影响.MB2在上颌第一磨牙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年轻患者及未经治疗病例在临床肉眼操作下更易发现MB2根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