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半坡博物馆馆藏六千年前人类牙弓形态研究

    作者:张璇;邵金陵;漆昱君;李洁

    目的:通过对西安半坡出土6000年前新石器时期人颌骨的相关研究,了解该时期人的牙弓特征.方法:选取保存较完整的上颌骨94个,下颌骨98个.对牙弓进行三维测量,并对牙弓形态进行观测.结果:报告了该批次标本上下颌牙弓形态的各项测量数据及非测量性状的观测结果.牙弓形态主要以椭圆形为主,Terra牙列指数分析上下牙弓均大于现代人,上颌牙弓宽度变化更为明显.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人类颌骨演化积累数据资料.

  • 牙列拥挤与前突病例拔牙矫正后牙弓宽度变化对比研究

    作者:张洁;王月红;唐瞻贵;刘欧胜;周静;张海霞;曹瑛

    目的:通过研究尖牙、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间宽度的变化,对比牙列拥挤和牙列前突病例以及年龄因素对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MBT矫治技术治疗患者,分为拥挤组和前突组及16岁以上组和16岁以下组进行对比研究,取治疗前后记存模型进行测量,并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拔除四个前磨牙病例矫治后,磨牙区牙弓宽度均减小,尖牙区牙弓宽度均增加;拥挤组及16岁以下组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更明显,磨牙区牙弓宽度减小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拔牙矫正后拥挤组及16岁以下组的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更明显,所以治疗后的保持需要时间更长.

  • 严重深覆(牙合)型AngleⅡ2错(牙合)牙弓宽度的测量分析

    作者:毕春英;陈国新;贺红;赵英利;东耀峻

    目的:分析严重深覆(牙合)型AngleⅡ2错(牙合)的牙弓形态特点。方法:严重深覆(牙合)型AngleⅡ2错(牙合)32副模型为实验组,对照组64副模型中Angle I错(牙合)和 Angle Ⅱ1错(牙合)各32副模型,分别测量上颌尖牙之间距离、上颌第一磨牙之间距离、下颌尖牙之间距离和下颌第一磨牙之间距离。结果:采用两样本t检验,四项指标中只有实验组的下颌前段牙弓宽度明显窄于对照组(P<0.001)。结论:除了下颌前部牙弓宽度变窄外,严重深覆(牙合)型AngleⅡ2错(牙合)牙弓形态基本正常。

  •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牙弓宽度变化的研究

    作者: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目的 分析研究安氏Ⅰ类错(牙合)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变化的特点.方法 分别测量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前后的牙(牙合)模型110副,其中拔牙组60副,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非拔牙组50副,得出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拔牙组矫治后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均减小,尖牙间宽度均增加,较矫治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非拔牙组矫治后的牙弓宽度除(上颌尖牙间宽度)均大于矫治前,较矫治前亦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矫治前两组上下颌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矫治后非拔牙组上下颌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大于拔牙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上颌尖牙间宽度拔牙组稍大于非拔牙组,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下颌尖牙间宽度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分别为28.06 mm和27.21 m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安氏Ⅰ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前部牙弓宽度不会减小,较非拔牙组反而稍有增加.

  • 安氏Ⅰ类Bolton指数不调错(牙合)者牙弓的长宽特征

    作者:孙海云;闫桂艳;赵同民;吴永生

    目的 分析安氏Ⅰ类Bolton指数不调错(牙合)者牙弓的宽度、长度特征.方法 从廊坊市3所大中专学校筛选祖籍河北且生长在河北的学生296例,其中正常(牙合)100例(N组)、Bolton指数偏大安氏Ⅰ类错(牙合)100例(BL组)、Bolton指数偏小安氏Ⅰ类错(牙合)96例(BS组),取模后分别测量上下颌模型牙弓前、中、后各段宽度(上、下颌双侧尖牙牙尖间的距离分别用UW1、LW1表示;上、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分别用UW2、LW2表示;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之间的距离分别用UW3、LW3表示)及牙弓总长度(上、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到双侧第2磨牙远中邻接点的连线的垂直距离分别用UL、LL表示).结果 ①牙弓长宽存在性别差异,正常(牙合)多为男性>女性(P<0.05);但错(牙合)者性别差异减弱.②安氏Ⅰ类Bolton指数不调错(牙合)者与正常(牙合)同性别比较存在部分牙弓段宽度狭窄或长度不足(P<0.05).③安氏Ⅰ类Bolton指数偏大组和偏小组牙弓长宽同性别比较,大多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正畸诊疗过程中需注意安氏Ⅰ类Bolton指数不调引起牙弓长宽的变化及男女牙弓的长宽差异.

  • 改良上颌快速扩大器对牙弓的影响

    作者:陈桂玲;王增全;曾华彬;余兴华

    目的 对比传统和改良上颌快速扩大器(RME)扩弓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替牙期或恒牙初期上颌牙弓狭窄或后牙反(牙合)患者2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和改良RME矫治装置进行扩弓.达到扩弓要求后,测量相关项目.结果 2组患者牙弓扩大和腭中缝扩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改良RME制作和戴入较容易,戴用舒适,容易清洁,不妨碍讲话,依从性较高.结论 改良RME扩弓效果同传统RME相同,但制作和戴入较容易,戴用较舒适.

  • 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对颊廊影响的研究

    作者:孙琪殷;邓利琴;翟佳羽

    目的 研究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对颊廊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安氏Ⅰ类错(牙合)拔牙矫治患者和不拔牙矫治患者各25例,在其矫治前后的牙(牙合)模型上,分别对上下尖牙区和磨牙区唇颊面突出的位置进行牙弓宽度的测量,同时在其矫治前后面部正位像上,测量笑容宽度和上颌可见牙列宽度,计算颊廊系数.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拔牙组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拔牙组矫治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分别增加了2.87 mm和1.30 mm(P<0.05),但上下颌磨牙间宽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颊廊系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拔牙和不拔牙矫治对颊廊均无明显的影响.

  • 自锁托槽矫治非拔牙病例排齐整平阶段牙弓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爱青;樊永杰;张继东;李利;缪羽

    目的 研究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治非拔牙病例排齐整平后牙弓变化的差异性,为自锁托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非拔牙病例56例,随机分为2组.28例采用Damon Q标准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器矫治,即自锁组;28例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技术,即传统组.在治疗前和排齐整平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以牙弓周长(UR和LR)增加量为因变量,以上下颌尖牙间距(WJ3和WL3)、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间距(WJ4和WL4)、上下颌第二前磨牙间距(WU5和WL5)、上下颌第一磨牙间距(WU6和WL6)、上下颌牙弓长度(UL和LL)的变化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比较两组矫治后牙弓周长增加量与牙弓宽度和长度增加量的关系,以及矫治后牙弓各项测量值变化量.结果 自锁组与传统组相关与回归结果显示牙弓周长增加量与牙弓宽度长度增加量有相关性,经回归方程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锁组牙弓宽度增加量对牙弓周长影响较大,自锁组与传统组各测量值的变化量t检验结果显示WU3、WU6、UL、UR、WL3、WL4、WL6、UL、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自锁组LR改变量为(4.28±0.77) mm,传统组为(3.54±0.63)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0,P<0.001);自锁组UR改变量为(4.10±0.81)mm,传统组为(3.60±0.85)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3,P =0.027).结论 Damon Q标准转矩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扩大上下颌牙弓宽度及下颌牙弓长度方面略占优势,可在合适的病例中推荐使用.

  •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后牙弓宽度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聂向真;姜萃长;李伟奇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矫治后的牙弓宽度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测量17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扩弓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磨牙间及尖牙间牙弓宽度.结果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扩弓治疗前后上下尖牙及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大(P<0.05),保持2年后上尖牙及磨牙宽度基本稳定,而下尖牙间宽度明显缩窄.结论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矫治后,好用舌侧保持器做永久保持.

  •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牙弓宽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柳;杜熹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牙弓较正常者狭窄,且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牙弓狭窄的情况自乳牙列期即已开始并持续至成年,不经正畸治疗不会自行调整.由于狭窄的上颌牙弓与宽度正常的下颌牙弓不匹配,上下颌牙弓后牙段存在横向关系不调.多数研究认为狭窄的上颌牙弓对下颌后缩有影响,但下颌是否处于功能性后退位尚无定论.

  • 3M SmartClip与Damon自锁托槽的扩弓效果比较

    作者:魏小婷;胡飞

    目的 观察3M SmartClip自锁托槽与Damon自锁托槽的扩弓效果.方法 4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减数四颗第一双尖牙治疗方案,再分别选择3M SmartClip或Damon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测量牙弓排齐前后记存模型,比较牙弓形态变化.结果 两种矫治技术排齐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较排齐前明显增大(P<0.01).3M SmartClip自锁托槽组排齐后上下颌第二前磨牙较排齐前减少(P<0.05),Damon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 SmartClip与Damon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病例排齐后牙弓宽度增加主要表现在尖牙区,二者的扩弓效果相似.

  • 自锁托槽与传统金属托槽行后牙段扩弓对牙弓、牙槽骨、基骨影响的CBCT对比研究

    作者:陶瑜;丁卫华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与传统金属托槽后牙段扩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82例正畸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研究组采用自锁托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锥形束CT(CBCT)测量的牙弓、牙槽骨、基骨等指标,并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健康情况.结果:扩弓后,两组第一磨牙牙弓宽度,第一、第二前磨牙牙弓宽度、尖牙宽度以及基骨宽度均显著增大,第一磨牙腭侧牙槽骨厚度明显增厚,第一磨牙颊侧牙槽骨厚度显著变薄,且第一磨牙倾斜度明显增大,牙周健康指数明显上升,与扩弓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前磨牙宽度增大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弓、基骨宽度、牙槽骨改变及牙周健康指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传统托槽与自锁托槽对牙弓、牙槽骨及基骨等牙弓形态及牙周健康的影响基本相当,正畸效果无明显差异.

  • 自锁托槽不拔牙矫治前牙拥挤的疗效分析

    作者:田忠奎;童斌;李胜富;杨采虹

    目的 探讨自锁托槽不拔牙矫治前牙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前牙拥挤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自锁托槽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MBT直丝弓托槽不拔牙矫治,自锁托槽组患者采用Quick自锁托槽不拔牙矫治,比较2组患者矫治前后的牙弓宽度、上前牙凸度、牙列排齐时间及矫治总时间.结果 对照组和自锁托槽组患者矫治后前磨牙间宽度水平与矫治前相比均有提高,但自锁托槽组患者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矫治后上前牙凸度水平均显著高于矫治前,但对照组患者提高程度大于自锁托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齐牙列所需时间及矫治总时间自锁托槽组较对照组均有所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锁托槽不拔牙矫治前牙拥挤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直丝弓托槽,通过扩展双尖区牙弓宽度来获得牙列排齐所需间隙,从而减小排齐过程中的前牙唇倾,明显缩短排齐牙列的时闻和总的矫治时间,提高了矫治效率,值得在不拔牙矫治病例中推广应用.

  •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分析年轻成人快速上颌扩弓后腭部表面形态的变化

    作者:寇波;李爱群;王春玲;郑效忠;唐伟

    目的 探讨年轻成人快速上颌扩弓后腭部表面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择15例年轻成人快速上颌扩弓患者为试验组,22例替牙期快速上颌扩弓患者为对照组.扩弓前(T1期)、扩弓后(T2期)分别制取患者高精度牙颌超硬石膏模型,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腭部表面形态的数字化模型,截取6+6腭部表面形态轮廓线,采用Handelman分析法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 1)快速上颌扩弓后腭龈缘水平宽度和腭中部宽度的增加以及腭顶宽度差两组相比较,前两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腭顶宽度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快速上颌扩弓后上颌第一恒磨牙(牙合)平面交角的减小和腭穹隆角的增加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成人快速上颌扩弓能够有效地扩展上颌牙弓的宽度,扩弓主要依靠上颌磨牙和牙槽骨的颊向倾斜移位.

  • 非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改变的模型测量分析

    作者:田军;杜平功;武传君

    目的 研究非拔牙矫治患者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方法 选取牙弓轻度拥挤、采用非拔牙简单排齐的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77例,在模型上测量矫治前后尖牙间及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并将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矫治后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加(1.00+1.79)mm,下颌尖牙间宽度增加(0.51±1.66)mm,矫治前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上颌磨牙间宽度增加(0.23±1.36)mm,下颌磨牙间宽度增加(0.14±1.53)mm,矫治前后上、下颌磨牙间宽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I类非拔牙矫治患者矫治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均有增加,而上、下颌磨牙间宽度相对稳定.

  •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牙弓形态特征分析

    作者:孙留振;范向飞;肖丹娜;高辉

    目的 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牙弓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47例为实验组,个别正常(牙合)50例为对照组,在石膏模型上测量与牙弓形态特征相关的7个项目,计算上下颌相应测量项目之差,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实验组的上颌牙弓前段长度小于对照组,上颌尖牙角大于对照组(P<05);男性实验组的上下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之差大于对照组,牙弓前段长度之差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牙弓宽度基本正常,但牙弓前段长度不足,且前段弓形较为平直.

  • 四圈簧矫治器扩弓效果长期稳定病例报告

    作者:赖文莉;森田修一;山添清文;花田晃治

    患者女性,17岁7个月,日本籍.主诉牙排列不齐,咀嚼障碍.因先天性左侧唇腭裂于4个月时行口唇修补术,1岁4个月行腭裂修补术.由于先天性唇腭裂致上颌发育不足,尤其是横向发育较差,牙弓宽度不足致牙量大于骨量,牙拥挤及反.

  • 3B自锁托槽对上颌牙弓的扩弓效果

    作者:秦波;陆廷茂;徐卫华

    目的:观察3B自锁托槽对上颌牙弓的扩弓效果.方法:安氏I类错颌牙列拥挤患者40例,随机分为3B自锁托槽组和Damon自锁托槽组,分别采用相应的非拔牙矫治方案治疗,测量矫治前和牙列排齐整平后牙弓宽度共7项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矫治效果.结果:两种矫治技术治疗后错颌患者上颌尖牙间宽度,前磨牙间宽度较排齐前明显增大(P<0.05),Damon自锁托槽组与3B自锁托槽组排齐整平后牙弓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B自锁托槽治疗错牙合能使牙弓宽度增加,主要表现在尖牙和前磨牙区,效果与Da-mon自锁托槽相当.

  • 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牙弓宽度改变的比较分析

    作者:果利;尤欣;殷忠平;王银玉;张彬;王铁瑛

    目的 回顾性研究安氏Ⅰ类错畸形在拔牙(牙合)不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并对两种矫治方法所致牙弓宽度改变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50例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 (牙合)例拔牙矫治,25例不拔牙矫治),记录矫治前后上下牙弓尖牙问和磨牙问牙弓宽度,分别采用配对t榆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内和组间的结果差异.结果 矫治前拔牙组和不拔牙组患者上下牙弓尖牙间和磨牙间牙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矫治结束后两组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矫治组上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减少,不拔牙矫治组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时上下牙弓尖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但不拔牙组上下牙弓磨牙间牙弓宽度改变比拔牙组显著.结论 拔牙矫治和不拔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田畸形均会(牙合)牙弓前段宽度增加,拔牙矫治与不拔牙矫治均不会导致牙弓明显缩窄.

  • 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的分析

    作者:余帅童

    目的:评价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同时总结可以改善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患临床指征的治疗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口腔科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33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患(实验组),随机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33例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病患为对照组,观察2组病患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结果:发现2组病患在面骨骼及牙弓宽度方面表现出区别(P<0.05).结论:基于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病患而言,其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均表现出狭窄状,须予以扩弓治疗,从而有效控制其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

118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