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预存耐药变异与基因型的关系

    作者:汪莉萍;程笑;李春杨;戴明佳;韩方正;颜学兵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预存耐药变异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112例从没用过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LC患者外周血HBVDNA逆转录酶区基因序列.结果 112例LC患者中发生与拉米夫定相关的耐药变异13例(11.61%,13/112),与阿德福韦酯相关的耐药变异15例(13.39%,15/112),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均相关的耐药变异l例.上述耐药变异均发生在C基因型中,B基因型中没有发现有预存耐药的发生.结论 本地区乙型肝炎LC患者中存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的预存耐药变异,预存耐药容易发生在C基因型中.

  • 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区预存耐药研究

    作者:罗新月;韩峰;张琳

    目的 探讨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 P基因逆转录(RT)区准种异质性及预存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病毒治疗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住院的60例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检测HBV PRT区准种异质性及预存耐药情况;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乙型肝炎病毒载量测定采用Tag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HBV P RT准种异质性及预存耐药检测应用克隆测序法.结果 60例患者中32例(53.3%)检测出RT区基因变异,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乙肝肝硬化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HBV RT 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共发现31种变异模式.拉米夫定预存耐药8例(1.33%)、恩替卡韦预存耐药5例(0.83%),阿德福韦酯预存耐药7例(116%).乙肝肝硬化组准种复杂性(38.3%)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2.83%)和乙肝病毒携带者(1.33%).e抗原(HBeAg)阳性组RT区变异发生率为52.6%,阴性组为5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 逆转录酶区核苷(酸)预存耐药天然存在,变异模式多种多样.HBV不同感染阶段RT区各耐药位点变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乙肝肝硬化组准种复杂性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eAg阳性和阴性HBV感染者RT区基因变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对核苷(酸)类似物预存耐药变异的研究

    作者:孙静怡;贾蓓;黄文祥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HCC)术后患者在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As)前是否存在预存耐药、预存耐药对其预后是否产生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观察204例HBV相关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诊疗情况,术前均未使用NAs抗病毒治疗.收集患者病史、相关检查资料及观察肿瘤复发及总体生存时间;收集患者血清,进行试验前、试验终点时两次耐药突变位点检测.将患者分为预存耐药组、NAs不耐药组及未使用NAs组.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两两比较其数据差异.结果 在共检测的204病例中,存在预存耐药的患者39例,占19.12%,其中33例患者因NAs选用不当导致预后不佳.预存耐药组患者的肝功能、病毒控制、无瘤生存期等预后指标均逊于NAs不耐药组和未使用NAs组(P<0.05).结论 HBV相关性HCC术后患者在NAs治疗之前检测耐药位点,根据耐药结果合理选用NAs,对其疾病的控制、预后的改善均有重要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存耐药和抗病毒治疗后耐药情况分析

    作者:饶友义;寇国先;马庆阳;杨敏

    目的:了解预存耐药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绵阳地区6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前进行预存耐药检测,对照组不检测,观察两组患者48周的耐药率、血清学应答情况。结果预存耐药检出率为14.57%,抗病毒治疗后,治疗组24、48周耐药率及48周总耐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患者48周 HBV DNA 转阴率、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存耐药与核苷(酸)类药物耐药、及血清学应答密切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前进行预存耐药,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药物,实现抗病毒治疗个体化,经治疗后跟踪患者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NS3/4A蛋白酶抑制剂预存耐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展翼;严颖;刘莹;蔡庆贤;赵志新

    [目的]了解我国华南地区从未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慢丙肝)患者NS3/4A蛋白酶抑制剂相关耐药位点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包括其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方法]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对183例慢丙肝患者的NS3/4A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耐药位点采用自行设计型别特异性引物行巢式PCR,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法鉴定,有变异的患者为变异组(125例),无变异的患者为野生组(3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的持续病毒应答率等进行分析. [结果]183例患者中162例患者样本的NS3区扩增成功,其中125例(77.16%)患者检出耐药相关的变异位点266个,其中HCV 1b型A156S变异率为18.33%(11/60),T54S为5.00%(3/60);HCV 2a型V36L变异率为100.00%(14/14),A156S为64.29%(9/14);HCV 6a型Q80K变异率为95.45%(84/88),V36L为4.55%(4/88),D168E为2.27%(2/88),变异组患者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的持续病毒性应答率为81.60%(102/125),而野生组的为81.03%(30/37),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943).[结论]我国不同基因型的慢丙肝患者对NS3/4A蛋白酶抑制剂存在不同的预存耐药,耐药变异对慢丙肝患者疾病状态包括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无影响.预存耐药的存在警示我们未来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分析病毒基因型及预存耐药变异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好的病毒学监测及优的治疗方案.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预存耐药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王庆昌;范天利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预存耐药情况,并对预存耐药的相关因素HBsAg、HBeAg、HBeAb、HBVDNA、ALT、AST、性别、年龄等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5例,提取血清进行HBVDNA载量、HBsAg定量、HBeAg、HBeAb半定量及ALT、AST生化检测.同时对HBV逆转录酶(RT)基因所有控苷(酸)类似物预存耐药突变有关的10个位点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进行DNA测序,数据分析采用PSQ-96MA型焦磷酸测序仪配套的分析软件进行.结果 405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363例未发生预存耐药变异,42例发生预存耐药变异,检出率为10.37%.突变位点和突变形式均以M204V/I/S为主,相关耐药主要为拉米夫定(LAM)、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发生预存耐药者与未发生预存耐药者比较,HBVDNA载量、HBsAg定量、ALT、AST、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预存耐药者HBeAg、HBeAb的S/CO值均低于未发生预存耐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确存在预存耐药相关突变,预存耐药与相关因素HBVDNA载量、HBsAg定量、ALT、AST、性别及年龄等无显著相关性,与HBeAg及HBeAb相关.因此,抗病毒治疗前进行多住点耐药突变检测,并对预存耐药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使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