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与预混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本实验对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
双时相PET/CT检查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双时相PET/CT显像技术在膀胱癌及其术后复发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可疑膀胱癌或术后复发患者57例,全部进行PET/CT常规及延迟扫描,并对双时相扫描病变SUV值进行比较,据双时相病灶SUV值摄取程度、延迟前后SUV值变化情况、病灶形态变化、是否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诊断以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终依据.结果 延迟扫描较常规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常规扫描准确率71.9%,延迟扫描准确率93.0%.常规病变SUV与延迟病变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尿液组SUV与延迟尿液组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病变SUV与常规尿液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延迟病变SUV与延迟尿液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时相PET/CT检查技术简单易行,对膀胱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18F-FDGPET/CT 双时相 膀胱癌 诊断价值 -
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在鉴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8例原发性肺癌、18例消化系恶性肿瘤、13例其他恶性肿瘤和37例良性病变患者于静脉注射18F-FDG 185~370 MBq后45 min和2.5~3 h分别进行早期和延迟双时相PET/CT显像,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获得病灶区不同时相的平均SUV(SUVmean)和大SUV(SUVmax),并以延迟显像SUV值的变化大于10%判断为增高或减低.结果 在肺癌组28例中,早期显像24例SUV明显增高(85.7%),延迟显像除1例SUV值无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高,4例早期显像结节处为可疑阳性(SUVmax为1.5~2.1)者,延迟显像3例明显增高,1例SUV未见明显增加,延迟显像阳性率为96.4%;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8例,其中17例早期SUV升高(94.4%),1例为阴性,延迟显像18例均增高;其他肿瘤13例,早期均为阳性,延迟显像SUV进一步增高.37例良性病变早期有12例SUV增高(>2.5),延迟显像4例仍为阳性.本文病例早期显像总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67.6%、82.3%、68.4%和83.3%;延迟显像分别为98.3%、86.5%、93.8%、92.1%和97.0%.结论 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价值,几乎所有的早期显像为阳性的恶性肿瘤,延迟显像有进一步摄取增高,但部分良性病灶也具有相同特征.
关键词: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双时相 肿瘤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边缘型肝胆管癌
目的: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诊断边缘型肝胆管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边缘型肝胆管癌的螺旋CT资料.所有病例均于注药后30,65s分别获得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期图像.结果:肿块直径4.2~8.0cm,以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11例于双期出现肿块周边菲薄、不连续的环形增强,3例周边厚的连续环形增强,1例肝动脉期均匀增强,1例无明显增强.3例肿瘤内见线样分隔,12例在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无明显差异.结论:边缘型肝胆管癌的特征性CT表现为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菲薄、不连续的环形轻度增强,在双时相间变化不明显.
-
安全有效,方便实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的应用感悟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的特点:模拟自然我在使用之前先进行了一番研究.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是一种新型双时相(预混)人胰岛素的类似物制剂,由30%的可溶性门冬胰岛素和70%的精蛋白结晶门冬胰岛素组成.30%的可溶性门冬胰岛素能迅速起效,可在更接近用餐时如餐前O~10分钟给药,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70%的精蛋白结晶门冬胰岛素类似于中效人胰岛素,缓慢释放,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它的成分决定了它既具有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同时也具有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
IMPROVETM观察性研究: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70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2型糖尿病(T2DM)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OADs)联合治疗后,如依然不能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时,应适时启用胰岛素治疗.国际糖尿病联盟和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推荐在糖尿病起始治疗时就使用胰岛素,尤其是当HbA1c水平较高时(>10%).
-
解读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腺B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的进行性疾病.众所周知,良好的血糖控制对减少和控制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至关重要.为了减少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的严重后果,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HbA1c控制目标为小于7%[1].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诊治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旁腺瘤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近年已较多见,手术切除是主要方法[1].1993年3月至2004年3月我们对7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术前99mTc-seste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定位,并对其中2例甲状旁腺瘤患者行99mTc-sestemibi辅助识别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双时相显像在胰腺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和1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早注射FDG后50~60 min行早期显像,注射后120~150 min行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并计算SUV变化率(ΔSUV)。结果胰腺癌组SUV 早期显像=4.63±2.09,SUV 延迟显像=5.86±2.74,ΔSUV=(24.76±15.58)%,差异有显著性(t=7.94,P<0.01)。而胰腺良性病变SUV 早期显像=2.48±0.95,SUV 延迟显像=2.81±1.18,ΔSUV=(12.66±20.97)%,差异有显著性(t=2.67,P<0.05),且胰腺癌组SUV 延迟显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t=2.25,P<0.05)。结论胰腺恶性病变SUV 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高于良性病变,但黏液腺癌SUV 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低于良性病变,总体而言,双时相显像方法简便,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有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可以通过每日两次皮下注射而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故双时相胰岛素如诺和灵30R或诺和灵50R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
039 利用18F-FDG PET双时相显像法鉴别肿瘤与炎症病变
-
诺和锐-30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前临床有多种胰岛素制剂,从动物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人胰岛素是一大进步,诺和锐-30是一种双时相的胰岛素类似物,其临床疗效与双时相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相比有进一步改善.本文比较应用诺和锐-30及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报告如下.
-
99m Tc-MIBI 双时相显像诊断原发性异位甲状旁腺亢进性腺瘤伴对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例
原发性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腺瘤临床少见,而同时伴发甲状腺乳头状癌者更为罕见,本文现报道1例经99m Tc-MIBI 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诊断原发性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腺瘤同时伴有对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
-
门冬胰岛素30的三种用法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简称门冬胰岛素30)是由30%的速效门冬胰岛素和70%的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组成的一种新型胰岛素.它兼有短效胰岛素起效迅速和中效胰岛素作用时间较长的特点.门冬胰岛素30一般在注射10~20分钟后即可起效,此药血药浓度的高峰可持续1~3个小时,总药效可持续3~5个小时,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的血糖水平,而且引发低血糖的几率极小.
-
双时相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 显像在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背景与目的:葡萄糖肿瘤代谢显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双时相显像技术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肿瘤的葡萄糖代谢情况,更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探讨双时相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胸部CT检查发现肺占位性病变患者28例。被检查者注射显像剂40~60 min后行胸部早期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延迟显像于静脉注射显像剂后2~3 h进行。计算早期及延时两次显像病灶部位(T)与正常部位(N)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1/N1及T2/N2,并计算T/N的变化率ΔT/N。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T1/N1、T2/N2及ΔT/N的诊断阈值,应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评价早期显像和双时相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早期显像T1/N1的诊断阈值为2.650,AUC为0.767,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30.0%,准确度为64.3%。延时显像T2/N2的诊断阈值为3.140, AUC为0.847,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60.0%,准确度为82.1%。ΔT/N的诊断阈值为16.9%, AUC为0.950,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71.4%,准确度为86.2%。结论:双时相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与常规一次显像相比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特异度,但仍存在假阳性,应结合患者CT图像特征及临床病史综合分析。
-
双时相PET显像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摘要)
-
一氧化氮参与心肌预处理第二保护窗的研究进展
缺血预处理保护存在双时相效应,即经典预处理和第二保护窗[1].经典预处理(即早发效应)在缺血预刺激后即刻生效,持续近2 h;第二保护窗,也称延迟效应,出现在缺血预刺激12~24 h之后,持续3 d[2].
-
99TcmO-4甲状腺双时相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桥本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的甲亢期均表现甲状腺高功能状态,临床表现相似,不易区别.本研究测定了甲状腺血流相5 min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获得时间-放射性曲线,结合20 min静态甲状腺像进行定量分析,可提供更多的鉴别诊断信息.
-
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部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部占位性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延迟扫描对该类病变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诊断不明确的肺部占位性病变分别进行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测量两次显像中病变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每个病灶的SUVmax滞留指数(RI)及不同RI区间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利用ROC曲线下面积来分析各组间的诊断效能.结果 71例患者共检出88个病灶,良性36个,恶性52个.良、恶性病灶的延迟相与早期相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当SUVmax>2.5且RI >0%时,延迟相显像对病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早期相.当20%<RI≤30%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5,为各组大,且双时相显像对病灶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3.3%、88.9%和83.3%.结论 双时相PET/CT显像可以作为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必要辅助手段,以SUVmax>2.5且20%< RI≤30%作为诊断肺部病变恶性的标准,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性.
-
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的成本效果评价
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负责展开的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20~70岁人口中,中国男性、女性和总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0%、9.5%和10.5%,糖尿病患者的总量已高达6000多万[1].伴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日益沉重,<经济学人>发表的一篇研究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由糖尿病导致的经济负担为205亿美元,占中国卫生总费用的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