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较

    作者:石蕴琦;李占全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2%,其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约占HCM的25.0%,从婴儿到老年整个生命进程中均可发病.20世纪90年代HCM的年死亡率为1.5%,目前降至0.5%[1],获益于现代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药物治疗是该病的基础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起搏器、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心脏移植等.双腔起搏于20世纪90年代被积极应用于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起搏器改善HCM患者症状的益处主要来自安慰剂效应[2].所以,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差的、有症状的HCM,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但因缺乏临床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哪种方法更加适合,证据尚不充足.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化学消融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化学消融疗效观察

    作者:李成洋;李占全;苏昊;石蕴琦;罗德锋

    目的: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PTSMA的近期(≤30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98-07至2013-06在我院实施PTSMA治疗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PTSM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两次行PTSMA的近期疗效和术中、术后近期(≤30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HOCM患者行PTSMA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PTSMA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接受PTSMA治疗的HOCM患者中术后症状复发再次接受PTSMA治疗的患者7例,第一次PTSMA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明显下降[(16.00±16.69)mmHg vs (66.29±27.26)mmHg;(46.43±28.39) mmHg vs (125.71±32.59) mmHg],第二次PTSMA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LVOTPG亦明显下降[(12.57±10.94)mmHg vs (60.86±43.65) mmHg;(50.43±35.66)mmHg vs (123.29±42.2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第二次与第一次PTSMA术前、术后静息及早搏后LVOTPG变化值比较无明显差异[Δ(48.29±36.71) mmHg vsΔ(50.29±25.96) mmHg,P=0.908;Δ(72.86±26.40) mmHg vsΔ(79.29±18.80) mmHg,P=0.609].两次PTSMA手术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1.000).结论:在PTSMA术后症状再次复发的部分HCOM患者再次行PTSMA可行.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丽稳;李星星;顾若曦;王效增;荆全民;王耿;赵昕;韩雅玲

    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疗效。
      方法:选择2001-10至2012-10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94例HOCM患者,回顾分析接受PTSMA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术后经超声心动图及导管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术后1个月、6个月、1年及以后每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跟踪随访。
      结果:消融术前LVOTG平均为(102.7±47.5)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6个月、远期随访(>6个月) LVOTG分别为(33.9±30.2) mmHg、(29.7±25.4) 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消融术前室间隔(IVS)厚度为(20.1士3.6) mm,术后6个月、远期随访IVS厚度分别为(17.5±2.9) mm、(16.4±3.6) 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01)。随访间期1~11年,平均随访(63.8±28.5)个月,失访26例,死亡2例(1例猝死,1例脑出血死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7例(17.5%),患者偶有胸闷、气短症状。存活38例患者均无心脏移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及其它恶性心律失常。
      结论:PTSMA能显著降低LVOTG及IVS厚度,改善临床症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着术后时间延长,PTSMA效果逐年显著,远期疗效可靠。

  • 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的安全性初探

    作者:李成洋;张薇薇;李占全;石蕴琦;罗德锋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探讨70岁以上HOCM患者行PTSMA的利与弊.方法:对1998-07至2010-07我院行PTSMA治疗的9例70岁以上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化学消融术中和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9例70岁以上HOCM患者中共8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降低(13.29±16.60 vs 77.71±45.51,P=0.006;42.25±21.98 vs 113.50±38.46,P=0.04),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0.05 vs 0.62±0.05,P=0.053).术中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急性心包填塞、死亡1例,急性左心衰竭、死亡1例.结论:70岁以上HOCM患者行PTSMA治疗是有效的,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因此70岁以上HOCM患者行PTSMA弊大于利,应谨慎施行.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易建华;陶谦民;陈君柱;樊友启;张芙荣;朱建华;郑良荣;邱原刚

    目的: 报告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中、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其原因和机制,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减少其发生.方法: 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用Sigwart法行化学消融术,观察术中、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中合并下壁急性心肌梗死2例,前壁心肌梗死1例;术后心室颤动1例;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1例;术中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栓塞1例.结论: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可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明确靶血管与消融心肌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一支或多支间隔支动脉行化学消融,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作者:乔树宾;袁建松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非全身或心脏因素引起的心室肥厚.其在各种族均有发病,男女比例类似.近年来,通过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有症状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机能和生活质量.

  • 合并高血压与无高血压的60岁以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化学消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李成洋;李占全;赵颖军;石蕴琦

    目的:总结60岁以上合并高血压的老年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与无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近期(≤30天)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1998-07至2013-07实施PTSMA治疗的44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合并高血压的HOCM患者(合并高血压HOCM组)23例及无高血压的HOCM患者(无高血压HOCM组)21例行PTSMA近期疗效和术中、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60岁以上老年HOCM患者行PTSMA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合并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23例,其中22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12.27±10.18) mmHg vs(66.95±35.21) mmHg,(39.95±16.82) mmHg vs(115.32±32.86) mmHg,P均<0.01];无高血压HOCM组21例患者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亦明显下降[(17.81±20.73) mmHg vs(75.43±46.50) mmHg,(39.24±23.74) mmHg vs(133.19±48.76) mmHg,P均<0.01].两组术前后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变化值无明显差异[(⊿54.68±31.31)mmHg vs(⊿56.19±39.11)mmHg,P=0.889;(⊿75.36±32.05)rmHg vs(⊿93.95±41.63)mmHg,P=0.108].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2.2% vs47.6%,P=0.763),两组严重并发症(包括死亡、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 vs14.3%,P=0.202).合并高血压HOCM组≥70岁的老年HOCM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HOCM组患者(P=0.034).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与无高血压的老年HOCM患者对无水酒精行PTSMA治疗均有明显疗效,但合并高血压的70岁以上老年HOCM患者行PTSMA时更易出现较严重并发症,故对这部分患者施行PTSMA应谨慎.

  •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80例临床分析

    作者:金国珍;周子慧;陈绍良;刘志忠;徐兢

    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SMA)方法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经验,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到2012年5月8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接受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计算术前及术后经导管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以后每年随访一次,长为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结果 消融术前LVOTG平均为(88.7 ±25.4)mm Hg,消融术后6个月、1年、2年平均分别为(26.2±13.6) mm Hg、(26.2±13.4) mmHg、(26.1 ±13.5) 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前室间隔(IVS)厚度为(24.2±6.7) mm,消融术后6个月、1年、2年分别为(17.9±3.4)mm、(17.8 ±3.4)mm、(17.8±3.2)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观察1个月到5年,76例患者晕厥、头晕、心绞痛、心悸、气喘等症状消失或较术前改善,3例症状复发,1例术后因反复出现心力衰竭,经心脏超声检查考虑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扩张型心肌病相,后随访至2年时死于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PTSMA治疗HOCM能够显著降低IVS厚度及LVOTG,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这表明PTSMA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其近期疗效可靠.

  • 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丹;司春婴;王贺;罗明华;解金红;陈玉善;关怀敏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点的遗传性心血管病,易致晕厥甚至猝死。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肥厚性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例如安装起搏器,安装心脏除颤器,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以及其他新技术,临床应用各有特点,本文主要对肥厚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16例观察

    作者:颜景涛;杨文灿;游涛

    目的 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方法治疗肥厚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 1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5.8±11.0)岁;均在术前接受过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确定靶血管后,向球囊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无水乙醇,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及LVOTG的变化.所有患者术后均复查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16例患者中13例消融第一间隔支,3例消融第二间隔支,2例同时消融第一、二间隔支.无严重并发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术后2例心脏杂音完全消失,9例心脏杂音减轻1~2级.术后超声心动图均提示原先肥厚的室间隔心肌变薄,搏动减弱,LVOTG下降,SAM现象消失.结论 PTSMA是通过PTCA技术经导管向供应肥厚室间隔心肌的间隔支动脉内注入无水乙醇引起局灶性心肌梗死以达到缓解左室流出道梗阻的一种新技术,是一种治疗HOCM的有效方法.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阚通;郭俊;陈亮;崔玲;储国俊;章伟;赵仙先;秦永文

    目的 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接受PTSMA术治疗的HOCM患者共68例,分为老年患者组(观察组,n=30)和非老年患者组(对照组,n=38).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有创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PG)值(22.57±20.41) mmHg与术前(90.43±37.62) mm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患者术后有创LVOTPG值(21.34±22.20) mmHg与术前(84.82±34.59) mmHg相比明显下降(P<0.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有创LVOTPG变化值(67.87±39.97) mmHg对63.47±31.62)mmHg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1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6.67%对2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严重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生率(13.33%对0%,P=0.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结论 PTSMA术治疗老年HOCM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酒精用量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心脏重构的影响

    作者:王晖;徐东杰;吴恒芳;朱铁兵;王连生;戴振华;杨迪;杨志健;曹克将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适酒精使用剂量.方法:连续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低剂量酒精(≤2.0 ml)消融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10例;按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0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较大剂量酒精(>2.0 ml)消融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历史对照组,分别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心脏重构的影响.结果:低剂量和对照组术后即刻(28.0±8.8) mmHg和(27.5±7.2) mmHg、术后3个月(29.5±6.6) mmHg和(28.1±5.0) mmHg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均较基线时(69.9±13.1) mmHg和(70.6±13.4)mmHg显著性下降(P<0.01),术后室间隔厚度明显减小(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无变化;而两组间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LVOTPG水平及下降幅度均无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酒精用量分别与术后即刻LVOTPG以及术后3个月LVOTPG、室间隔厚度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等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小剂量酒精消融同样导致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结构的改善.

  • 改良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作者:江隆福;陈玉峰;陈国方;王虹;冯海明;闵宗延;刘维波

    目的观察改良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 5例患者在常规PTSMA治疗HOCM方法基础上,改良如下操作:1.简化测压方法:采用大一号动脉鞘与小一号猪尾管同步测股动脉与左室流入道压.2.酒精用量指导:采用球囊闭塞靶间隔支后造影能充分显示间隔支血管供血范围(即造影剂呈云雾状渗入心肌)所需的造影剂量,指导消融酒精用量.3.尽量避开靶间隔支高位靠右分支(右前斜位30°观察)消融.结果 5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即刻心导管测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的(78.4±25.2)mmHg降至(11.6±4.7)mmHg.酒精用量为3~9(4.8±2.3)ml,2例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术后半年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由术前的(19.2±2.3)mm减至(16.1±2.4)mm.结论适当改良的PTSMA方法简便,指导消融酒精用量充分,消融疗效肯定,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化学消融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伴冠心病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李成洋;石蕴琦;李占全;龙猛

    目的:总结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伴冠心病(CHD)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HOCM伴CHD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同期行PTSMA联合PCI的围术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术后胸痛、气短症状消失,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明显降低( 27.00±7.68∶75.4±13.98,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7±0.03∶0.65±0.08,P>0.05).5例术中均发生胸痛,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结论:HOCM伴CHD患者同期行PTSMA联合PCI是安全、有效的.

  • 女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围术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

    作者:李成洋;李占全;石蕴琦

    目的:总结女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00-01-2015-04实施PTSMA治疗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总结绝经后女性和未绝经女性HOCM患者行PTSMA的术中、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临床疗效,探讨女性HOCM患者行PTSMA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07例女性HOCM患者中共106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17.76±22.42)mmHg:(74.28±38.03)mmHg,P=0.000;(38.70±21.04)mmHg:(117.48±39.75)mmHg,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绝经后女性共72例,其中71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17.19±20.38)mmHg:(75.49±37.51) mmHg,P=0.000;(40.44±23.27) mmHg:(120.98±37.28) mmHg,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未绝经女性共35例,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亦明显下降[(18.97±26.64)mmHg:(71.65±39.63)mmHg,P=0.000;(33.74±11.92)mmHg:(107.21±43.03)mmHg,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后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变化值无明显变化[△(58.37±30.36) mmHg:△(52.68±27.06)mmHg,P=0.374;△(83.21±32.07) mmHg:△(74.00±38.70)mmHg,P=0.313],两组无水酒精用量无统计学差异[(1.83±0.70)ml:(1.89±0.74)ml,P=0.697].术中及术后绝经后女性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绝经女性(23.61%:5.71%,P=0.035),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绝经并非较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HOCM患者无论是否绝经行PTSMA治疗均是有效的.绝经的患者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绝经并非独立的危险因素.

  • 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化学消融的疗效及围术期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李成洋;石蕴琦

    目的:总结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入选实施PTSMA治疗的HOCM患者237例,对其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分析,总结PTSMA术中、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18个月临床随访情况.结果:术后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明显下降[静息:(15.78士18.80)mmHg∶(67.02±36.87)mmHg;期前收缩后:(40.09±22.40)mmHg∶(119.02士39.80)mmHg;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为严重并发症(包括死亡、心肌梗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休克、急性左心衰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独立的相关危险因素(r=3.610,P=0.008).18个月临床随访:21例胸闷、气促症状复发,20例经强化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行化学消融治疗后好转;1例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死亡.结论:化学消融治疗HOCM临床有效,但高血压是HOCM患者行PTSMA的独立危险因素.部分术后症状复发的病例,经强化药物治疗大部分症状缓解,症状不缓解者可行二次化学消融,仍可取得明显疗效.

  • 老年S状室间隔与非S状室间隔患者行化学消融的比较

    作者:李成洋;于红;石蕴崎;罗德锋;李占全

    目的:总结60岁以上老年S状室间隔患者与老年非S状室间隔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07-2013-06实施PTSMA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S状室间隔患者与老年非S状室间隔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4例老年S状室间隔患者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11.5 mmHg∶56.5 mmHg,P=0.037;32.5 mmHg∶121.5 mmHg,P=0.037).老年非S状室间隔HOCM患者共15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亦明显下降(11.0 mmHg∶67.0 mmHg,P=0.001;42.0mmHg∶123.0mmHg,P=0.000).老年S状室间隔患者与老年非S状室间隔HOCM患者手术前后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变化值无明显差异(△45.0 mmHg∶△50.0mmHg,P=0.874;△84.5 mmHg∶△80.0 mmHg,P=0.874).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1.000).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无新发死亡患者,无心力衰竭加重,无心肌梗死发生,无再次行PTSMA治疗患者.结论:老年S状室间隔患者可能同老年非S状室间隔HOCM患者一样,行PTSMA治疗均有明显疗效.

  • 老年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冠脉病变与无冠脉病变行化学消融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李成洋;李占全;石蕴琦;赵颖军

    目的:总结60岁以上合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老年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与无冠脉病变的老年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近期(≤30 d)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1998-07-2013-10实施PTSMA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合并冠脉病变及无冠脉病变的老年HOCM患者行PTSMA近期疗效和术中、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60岁以上老年HOCM患者行PTSMA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合并有冠脉病变的老年HOCM患者16例,其中15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下降[0(0~21.0)mmHg∶ 70.0(30.0~100.0)mmHg,P=0.000;50.0(30.0~56.0)mmHg∶ 120.0(100.0~146.0) mmHg,P=0.000];无冠脉病变的老年HOCM患者28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比术前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亦明显下降[15.0(5.0~23.0) mmHg∶72.5(38.0~110.0) mmHg,P=0.000;34.0(21.0~48.0)mmHg∶117.5(90.0~160.0) mmHg,p=0.000].两组术前后静息及期前收缩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变化值无明显差异[⊿50.0(25.0~90.0) mmHg∶⊿55.0(23.0~90.0)mmHg,P=0.898;⊿80.0(50.0~110.0)mmHg∶⊿79.0(55.0~115.0)mmHg,P=0.960].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6.3%∶46.4%,P=0.531),两组严重并发症(包括死亡、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1.3%%∶17.9%,P=0.308).结论:合并冠脉病变的老年HOCM患者与无冠脉病变的老年HOCM患者对无水酒精行PTSMA治疗均有明显疗效,合并冠脉病变的HOC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无冠脉病变者相当.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莉

    总结了对34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病人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认为心肌消融术是通过介入手段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良好的非外科手术疗法,能明显缓解病人临床症状,伤害性小,但术后导致心肌损伤引起的心律失常种类多且较严重,故要求护士掌握手术原理,具备较强的心电分析能力,密切观察并能敏锐地预见到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进行干预,保障病人安全.

  •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LVOTG及室间隔厚度的影响

    作者:李正义;康瑜;李伟;吴伦宽;段艳;金叔宣;何奔

    目的:评价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疗效.方法:对23例HOCM患者行PTSMA治疗,了解术中靶血管选择情况,观察消融效果,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及室间隔厚度,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观察LVOTG、室间隔厚度及有无复发.结果:22例HOCM患者间隔支均起源于前降支,1例起源于回旋支;23例患者行PTSMA治疗均成功,即刻消融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导管测定LVOTG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1年后随访超声心动图LVOTG及室间隔厚度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无死亡病例、传导阻滞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结论:PTSMA治疗HOCM近期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低,能有效降低患者LVOTG,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