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三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病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工程院士高润霖教授和台湾著名的医学家李英雄教授发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台湾长庚医学院、长庚纪念医院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病学学术研讨于9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9月9日结束.大会期间两岸学者1 000余人在心血管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大陆地区在冠心病领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方面的研究,确证小剂量rt-PA50 mg在大陆地区溶栓同样有效;大陆地区生产重组葡萄球菌激酶(r-Sak)也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
全国脑血管病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主办,宁波解放军113医院脑外科协办的“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15日~18日在浙江宁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80篇。这些论文主要涉及脑血管外科诊断、治疗及手术等方面,反映了我国目前对脑血管病研究的新水平、新进展和新成果,国内许多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教授作了专题报告,许多代表踊跃发言、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忠诚教授作了特约发言,报告了“延髓血管母细胞瘤47例的治疗”,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欢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赵继宗教授就脑血管外科治疗的进展作了报告,重点介绍了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烟雾病和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进展。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定标教授介绍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马廉亭教授作了“头颈部动静脉瘘治疗方法错误的分析”报告,介绍了血管栓塞技术的发展,为动静脉瘘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新方法。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张光霁教授作了“重组葡萄球菌激酶和尿激酶对兔大脑中动脉栓塞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基因重组葡激酶在溶栓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专家的介绍,使代表们一致认为收益非浅。 大会共分颅内动脉瘤、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实验研究、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及其它等共八个专题进行了交流,使代表对各种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溶栓治疗
急性肺血栓栓塞(APE)的溶栓治疗始于30年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求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出血风险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随着优质溶栓药物的开发及溶栓方案、给药途径的改进,APE的溶栓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有溶栓剂主要有链激酶(SK)、尿激酶(UK)、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均为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具有启动-放大纤溶系统的有效药物.它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溶解血栓,使其降解成可溶性肽类.目前新一代溶栓剂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缺失突变体(r-PA)、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t-PA)、重组葡萄球菌激酶(r-Sak)等溶栓剂还在不断涌现.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组葡萄球菌激酶对血管再通的影响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研究重组葡萄球菌激酶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及比色分析法对再通组35例,未通组25例及正常组30例的CGRP,ET-1和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再通组溶栓后1 h血浆CGRP浓度(220.87±35.98)ng/L达峰值,是溶栓前的4倍以上;未通组各时间点CGRP含量均低于再通组,溶栓后1,3 h与再通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2处梗死者的CGRP浓度峰值(102.33±34.89)ng/L较1处梗死者(145.79±45.69)ng/L明显降低(P<0.05);再通组ET浓度较未通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AMI溶栓早期CGRP和ET浓度明显升高可能与梗死相关动脉再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