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分枝杆菌rpsL和rrs基因突变与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关系

    作者:宋艳华;高孟秋;李琦;马丽萍;陆宇;刘荣梅;付育红;陈红梅

    目的 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Sm)、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的敏感性,了解其耐药程度和交叉耐药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耐药及交叉耐药与MTB的rrs和rpsL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平板Alamar Blue检测(MABA)法,检测64株选自北京胸科医院的MTB临床分离菌株的Sm、Km、Am和Cm的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并且对这些菌株rrs和rpsL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64株MTB临床分离株中,52株对Sm耐药,其中有42株(80.8%)发生rpsL基因突变,包括32株(76.2%)为128A→G(Lys43Arg),其MIC值均≥128μg/ml;9株(21.4%)263A→G(Lys88Arg),1株(2.4%)263A→T(Lys88Met),MIC值介于4~64μg/ml.9株菌rrs基因514A→C突变,其中,8株MIC值介于4~8 μg/ml,1株MIC值为2μg/ml.在2株Sm耐药株(MIC值是4μg/ml)中没有发现rpsL基因、rrs基因530区及rrs基因1400区突变.18株菌检测到rrs基因1401A→G突变,均对Km和Am高度耐药.其中,15株为rrs基因1401A→G单突变,3株合并rrs基因其他位点突变.18株菌对Sm、Km、Am均耐药,且对Km和Am均高度耐药.18株rrs基因1401A→G突变菌株中,13株菌对Km、Am、Cm均耐药,且均为Km、Am高度耐药耐合并Cm低度耐药;5株菌对Cm敏感(MIC值均为2.5 μg/ml).64株菌株均有rpsL基因363A→G突变,相应的密码子为121位AAA→AAG突变,其编码的氨基酸均为赖氨酸(Lys).结论 MTB的rpsL基因Lys43Arg、Lys88Arg/Met突变分别可能与Sm高度和中度耐药相关;rrs基因514A→C突变可能与Sm低度耐药相关.rrs基因1401A→G联合514A→C突变,或联合rpsL基因突变可能与Sm、Km、Am均耐药相关.rrs基因1401A→G是Km高度耐药及交叉耐药的分子基础,也可能是Km和Am与Cm部分交叉耐药的分子基础.

  • 新型抗结核多肽N22肽衍生物的稳定性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顾昊;徐佳佳;王鹤尧

    目的 研究多肽N22肽衍生物的稳定性以及体外抑菌活性,证实这种新型抗结核多肽的抑菌作用并且为进一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N22肽衍生物和异烟肼在37℃培养基中(PH7.2)0~6 d的含量变化.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及AlamarBlue法考察N22肽衍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HPLC的实验结果表明N22肽衍生物稳定性较异烟肼差.体外抑菌实验证实N22肽衍生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抑菌浓度(MIC)为50μg/ml,小于异烟肼的低抑菌浓度.同时该多肽对大肠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其MIC为130μg/ml,结论 N22肽衍生物在热、酸碱条件下不稳定、易降解,与对照药物异烟肼相比,N22肽衍生物体外抑菌效果较好、MIC较低,而且该多肽不仅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同样具有抑制作用.

  •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蛙皮抗菌肽的制备及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刘红玉;崔洪斌

    目的 从中国林蛙的皮肤中,提取纯化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物质,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的研究. 方法 用甲醇进行粗提取.对提取的甲醇浓度、甲醇用量、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蛋白含量作为指标,确定佳提取条件.得到的粗提物经Sephadex G-75、Sephadex G-50和Sephadex G-25凝胶过滤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抗菌肽.对抗菌肽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采用杯磲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 结果 提取林蛙抗菌肽的佳工艺条件:甲醇浓度80%、甲醇体积为蛙皮重量的6倍、提取时间24 h,提取次数3次.提取的粗提物经凝胶过滤后得到抗菌肽.抗菌肽的氨基酸组成中,碱性氨基酸占22.1%,酸性氨基酸占13.9%.抗菌肽对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枯草杆菌73.25μg/ml,金黄色葡萄球菌51.75 μg,/ml,大肠杆菌51.75μg/ml,铜绿假单胞菌51.75μg/ml. 结论 经甲醇提取和凝胶过滤可从中国林蛙皮肤得到抗菌肽,该抗菌肽为碱性多肽,对革兰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

  • 动物源性食品中多肽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孙兴权;李哲;林维宣

    多肤类抗生素作为抗菌药物,常用于畜禽疾病的防治,但往往因使用不当会在动物体内产生残留,对人体健康追成严重危害.综述了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中多肤美抗生素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 研究人员提醒,要避免这种药物组合

    作者:李达明

    我们曾经在之前报道过,长期使用鸦片活性肽类的处方止疼药,例如14-羟基二氢可待因酮(奥施康定),会导致依赖性、上瘾、摔倒,甚至是死亡等风险.英国医学会会刊《英国医学期刊(BMJ)》(周刊)于2017年3月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类鸦片活性肽使用人员而言,如果同时使用治疗睡眠或焦虑问题的苯二氮药物,例如阿普唑仑(三唑安定制剂),很有可能会突发疾病被送往急救室.

  • 节球藻毒素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作者:张占英;俞顺章;陈传炜;卫国荣

    目的研究和探讨节球藻毒素在动物体内分布的靶器官及其在靶器官中的细胞水平定位.方法用核素125I标记节球藻毒素,将125I-节球藻毒素标记物注入小鼠体内,分别经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研究125I-节球藻毒素在小鼠体内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分布.结果核素示踪显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口服3种不同途径进入体内的125I-节球藻毒素,主要分布在肾脏,其次为肝脏.放射性自显影研究表明,125I-节球藻毒素在肾脏和肝脏内分别定位于肾皮质的肾细胞核内和肝细胞核内.结论肾脏和肝脏是节球藻毒素的2个靶器官.

    关键词: 肽类 细胞核 小鼠
  • 海洋胶原肽延缓腺嘌呤所致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

    作者:赵海峰;张召锋;李琼;赵明;李勇

    目的 研究海洋胶原肽对腺嘌呤所致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腺嘌呤100 mg/kg制备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模型,观察海洋胶原肽1.125 g/kg以及2.25 g/kg两个剂量对慢性肾功能损伤的影响.于实验的第0、1、3、5、8、12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水平,收集大鼠24 h的尿量,计算肌酐清除率.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体重增长的改变,实验结束时对肾脏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进行观察.实验持续12周.结果 实验5、8、12周时,模型组动物血清肌酐水平明显升高[(182.2±119.52)μmol/L、(308.17±88.37)μmol/L、(347.57±68.24)μmol/L],尿素氮水平也明显升高[(29.20±16.48)mmol/L、(63.03±18.68)mmol/L、(95.53±24.88)mmol/L],而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0.53±0.23)ml/min、(0.17±0.13)ml/min、(0.14±0.08)ml/min].海洋胶原肽2.25 g/kg干预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在相应的时间点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血清的相应指标,而肌酐清除率则明显高于模型组[5、8、12周时血清肌酐水平:(105.60±11.84)ml/min、(175.40±73.93)ml/min、(240.14±71.53)ml/min;尿素氮水平:(23.62±3.89)mmol/L、(41.90±23.78)mmol/L、(72.93±26.12)mmol/L;肌酐清除率:(0.99±0.35)ml/min、(0.45±0.28)ml/min、(0.26±0.06)ml/min].肾脏超微结构较模型组的损伤明显减轻.海洋胶原肽1.125 g/kg干预组较模型组比较也有改善趋势,但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洋胶原肽2.25 g/kg可以延缓腺嘌呤导致的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进程.

  • 海洋蛋白肽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睿悦;张召锋;裴新荣;韩晓龙;王军波;龙珠;沈小毅;李勇

    目的 探讨海洋蛋白肽(marine protein peptide,MPP)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0.22 g/kg、0.45 g/kg和1.35 g/kg)MPP对小鼠体重、免疫器官相对重量、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MPP 0.22 g/kg剂量组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0.33±0.21)和足跖肿胀度(0.36±0.11)mm,较对照组的相应两值(0.15±0.10)和(0.21±0.10)mm均有显著提高.溶血空斑数对数转换值在MPP 0.22 g/kg组(1.64±0.06)、0.45 g/kg组(1.59±0.05)和1.35 g/kg组(1.56±0.10)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8±0.10);血清半数溶血值在MPP 0.22 g/kg(141.00±23.00)和0.45 g/kg组(130.40±33.20)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30±19.40).MPP 0.22/kg组的NK细胞活性对数转换值(1.672±0.142)比对照组(1.392±0.182)明显升高.CD4+T辅助细胞(Th细胞)百分比在MPP 0.22 g/kg组(32.84±3.776)%和0.45 g/kg组(32.42±3.507)%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06±0.354)%.血清IL-2浓度在MPP 0.22 g/kg组181.06 pg/ml、0.45 g/kg组94.84 pg/ml和1.35 g/kg 102.61 pg/ml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0 pg/ml;血清IL-5浓度在MPP 0.22 g/kg组38.31 pg/ml中显著高于对照组0.50 pg/ml.结论 MPP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通过增强Th细胞功能以及刺激细胞因子分泌而实现.

  • 微囊藻毒素促肝癌过程中肝细胞bcl-2及bax基因表达研究

    作者:胡志坚;陈华;李一伟;高凌云;孙昌盛

    目的探讨微囊藻毒素(MC)促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二阶段致癌理论建立中期试验动物模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染色检验MC的促癌作用,并以免疫组化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精确测定大鼠肝脏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增加γ-GT阳性率,γ-GT染色的阳性率纯毒素组为100%,显著高于二乙基亚硝胺(DEN)对照组的22.22%.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bax基因的表达强度和面积,bax表达的强度和面积纯毒素组分别为0.028 3和0.007 3,显著高于强度和面积分别为0.065 5和0.024 4的DEN对照组.MC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增加大鼠肝脏bcl-2基因表达强度和面积,bcl-2表达的强度和面积纯毒素组分别为0.097 7和0.031 5,显著高于强度和面积分别为0.046 0和0.020 5的DEN对照组.结论进一步证明了MC具有促肝癌作用.调节与细胞凋亡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可能是MC促癌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

  • 微囊藻粗毒素染毒大鼠肝脏细胞的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周志俊;晏晓容;施玮;孙运光;俞顺章

    目的研究亚急性微囊藻毒素染毒后,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cl-2和p53基因在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探讨微囊藻毒素肝毒性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雌雄各10只,经35 d腹腔染毒后,剖杀、立即取肝脏,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亚急性染毒大鼠肝细胞凋亡,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发现在4 μg*kg-1*d-1剂量下,微囊藻毒素引起肝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但在8 μg*kg-1*d-1和12 μg*kg-1*d-1的染毒剂量下,微囊藻毒素可明显引起大鼠肝细胞凋亡,凋亡率分别为(2.90±0.81)%和(3.00±0.40)%;剂量12 μg*kg-1*d-1时,肝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弱;各染毒组P53蛋白的表达随着染毒剂量的增高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微囊藻粗毒素在较低剂量下主要引起肝细胞凋亡,Bcl-2和p53基因在其引起凋亡的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 海洋胶原肽抗皮肤老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裴新荣;杨睿悦;张召锋;许雅君;韩晓龙;王军波;李勇

    目的 探讨海洋胶原肽抗皮肤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大鼠,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0.125 g/kg)建立皮肤衰老模型,同时灌胃给予海洋胶原肽(0.225、0.450、1.350g/kg),连续进行90 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海洋胶原肽干预后,动物皮肤表皮变厚,真皮层中成纤维细胞增多且活跃,3个海洋胶原肽干预组血清中抗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为(455.52±11.39)U/ml、(460.15±18.09)U/ml、(468.59±27.25)U/ml,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SOD的活性(395.56±15.25)U/ml;0.225 g/kg和1.35 g/kg海洋胶原肽干预后大鼠血清中CAT的活性分别为(21.33±4.82)U/ml和(21.69±1.68)U/ml,与模型对照组CAT活性(17.14±2.81)U/ml相比明显升高,0.450 g/kg和1.350 g/kg海洋胶原肽干预后大鼠血清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分别(5.67±0.93)nmol/ml、(5.76±1.02)nmol/ml,与模型对照组(7.63±1.37)nmol/ml相比显著性降低.结论 海洋胶原肽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延缓D-半乳糖所致的皮肤衰老.

  • 微囊藻毒素LR对SD大鼠的短期毒效应研究

    作者:张占英;康苏娅;陈传伟;卫国荣;俞顺章

    目的研究和探讨微囊藻毒素(MCLR)对动物的短期毒效应作用.方法 SD大鼠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MCLR,分别于注射的1、7 d和停药后第7天(即第14天)采集大鼠的血清和肝、肾、心等组织标本,经酶学及病理学检验,观察其损伤效应.结果 122 μg/kg剂量组,注射后24 h可观察到大鼠心肌细胞肌浆溶解,核变性固缩,肌原纤维局部坏死;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与其他组相比显著升高;肾细胞变性,血清中肌酐(BCr )和尿素氮(BUN )亦显著升高;同时肝细胞片状出血、坏死,注射剂量为50 μg/kg和25 μg/kg时,仍出现肝细胞重度和轻度颗粒变性.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LDH)和AST显著上升.对照组大鼠的肝、肾、心等脏器均正常.结论 MCLR可引起SD大鼠肝、肾、心等脏器的短期毒效应,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损伤效应加重.

  • 藻毒素对fos、jun基因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赵金明;朱惠刚

    目的研究藻毒素对c-fos、c-jun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致癌机制.方法将经色谱柱纯化的微囊藻毒素样品加入到SHE细胞培养体系中,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于第1、3、6 h观察细胞c-fos 和c-jun蛋白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在第6、12、24 h不同时相的周期改变情况.结果微囊藻毒素可以诱导c-fos和c-jun持续高表达,6 h后增高至5~6倍,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藻毒素尚能介导G0/G1期细胞进入分裂状态,S、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24 h后有44.9%细胞进入S期.结论诱导细胞c-jun和c-fos异常表达并引起细胞过度增殖是微囊藻毒素可能的促癌机制之一.

  • 微囊藻毒素-LR特异性RNA配基体外筛选探讨

    作者:谷康定;Michael Famulok

    目的利用大容量寡核苷酸库筛选富集具有分子识别、能与微囊藻毒素-LR特异结合的RNA配基. 方法将一段中间为40个随机核苷酸排列、两端为恒定区域的DNA库转录成RNA随机库,然后将RNA随机库与共价结合在琼脂糖上的微囊藻毒素-LR反应、洗脱、收集能与靶分子特异结合的微量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如此重复,经13轮筛选富集,再对筛选核酸配基克隆、测序,进一步比较各克隆RNA配基的亲和性.结果能与靶分子特异结合的微量RNA经过每轮筛选逐步增加,到第11~13轮进入平台期;60个克隆产物中有38个成功测定序列和分析,将其分成3组5对,所有克隆序列中未发现组间共有保守序列.选择有代表性的克隆RNA配基,比较其对靶分子的亲和力,克隆RNA配基:MC1、MC25、MC17和MC32对靶分子微囊藻毒素-LR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他们与不同浓度系列的靶分子反应,经数学模型外推克隆MC1、MC25、MC17和MC32 RNA配基以及RNA随机库对微囊藻毒素-LR的解离常数值分别为8.4、4.6、5.7、9.1和>25.6 μmol/L,其中MC25检测微囊藻毒素-LR低下限至少可达0.5 μmol/L.结论从大容量RNA随机库中分离富集到一类能够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微囊藻毒素-LR的配基,为研究与检测环境中藻类毒素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 肽类 寡核苷酸类
  • 微囊藻毒素LR对DNA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损伤效应研究

    作者:张占英;俞顺章;陈传炜

    目的研究和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 LR,MCLR)的致癌和促癌机制.方法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和3H-TdR释放法研究了MCLR对大鼠DNA及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损伤效应.结果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MCLR均可引起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其DNA迁移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注射时间的延长对DNA的损伤效应未发现明显剂量反应关系;且在停止注射后DNA的损伤很快可得到修复.同时体内和体外动物试验还显示,MCLR可降低小鼠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别有显著性.结论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阐明MCLR的促癌、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饮料中纽甜的研究

    作者:杨大进;方从容;赵凯;王竹天;陈波

    纽甜是一种新型、高效、非营养型甜味剂,它是由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和法国里昂大学合作开发的第2代肽类甜味剂[1].纽甜分子式为C20H30N2O5,化学名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1-甲酯[2],CA编号:165450-17-9.

  • 心肌肽素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

    作者:吴辉;李立环;陈雷;黄爱杰

    目的 研究新药心肌肽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及其在离子通道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心肌肽素对Ito的影响.结果 心肌肽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心肌肽素浓度(mg/L)为10、50、100、250和500时分别使Ito降低(%)4、13、22、32和38.心肌肽素50 mg/L使Ito电流密度-电压曲线下移,但不改变曲线的形状,也不改变Ito稳态激活曲线.结论 心肌肽素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 肽类药物及其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微;白丽

    在抗肿瘤治疗中,抗肿瘤肽类药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分子量小、不良反应低、抗肿瘤特异性高及免疫原性低,并且易于合成和改造,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将具有重要价值.

  • 血管紧张素对雄性大鼠下丘脑g-谷氨酰转肽酶活性与GnRH 含量的影响

    作者:马虹宇;曹兴福;王京花;张丽敏;王玮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II(AngII)能促进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在人和动物的下丘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g-谷氨酰转肽酶(GGT),其作用是促进氨基酸转运至细胞内,参与肽类或蛋白质的合成.本实验旨在观察雄性大鼠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的AngII,下丘脑组织GGT活性与GnRH含量的变化,以探讨两者间的关系.

  • 青霉源抗菌肽类霉肽素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杨炜华;高培基

    目的 研究抗菌肽类霉肽素(AF)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通过抑菌圈法和二倍稀释法检测AF的抗菌谱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通过检测在AF中传代菌的敏感性确定细菌是否容易对AF产生抗药菌;将AF和细菌在不同温度和pH环境作用后检测抑菌活性,明确AF发挥活性的适温度和pH值.结果 AF对大部分供试细菌和抗药菌有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8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在AF中传代200代后敏感性不变.在14℃到30℃之间AF的抑菌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pH 3到pH 10之间AF的活性随pH值升高而降低.结论 AF是一种对抗性菌有效的广谱抗菌肽,而且不容易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

418 条记录 1/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