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科学家开发出运输药物的新型肽类水凝胶

    作者:

    据Li IC 2016年6月2日(Biomacromolecules,2016 Jun 2.)报道,来自莱斯大学的生物工程师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牙齿间隙大的肽类,这种新型肽类或可将不溶解型药物有效运输至机体的准确部位。

  • RGD多肽修饰同种异体骨表面密度的放射性示踪研究

    作者:侯晓斌;胡永成;何锦泉

    目的 探讨应用125Ⅰ标记RGD多肽的放射性示踪方法测定RGD多肽在同种异体骨片表面的枝接密度的可行性.探寻RGD多肽反应浓度对表面密度的影响,获得RGD表面密度与反应浓度的关系曲线.方法 用放射性125Ⅰ对人工合成的含RGD八肽(EPRGDNYR)进行标记反应,并测算比放射性.将标记后的125Ⅰ-RGD作为放射性探针加入设计浓度分别为0.01 mg/ml、0.10 mg/ml、0.50 mg/ml、1.00 mg/ml、2.00 mg/ml、4.00 mg/ml的RGD反应液.以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预制的同种异体骨片置于不同设计浓度的RGD反应液中进行枝接反应.通过测定反应后的异体骨片的放射性和表面积,计算异体骨片表面RGD多肽的枝接密度,评价RGD多肽反应浓度对表面密度的影响并绘制二者的关系曲线.结果通过放射密度γ-计数器的测定发现,125Ⅰ能够成功标记于RGD多肽.以含有125Ⅰ-RGD的不同设计浓度的RGD反应液与预制的同种异体骨片进行枝接反应后,发现同种异体骨片具有放射性,说明RGD多肽已经成功枝接于异体骨片.经分析发现RGD多肽的表面密度随反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RGD多肽的表面密度与其反应浓度间定量相关,随反应浓度的增长,表面密度逐渐趋于饱和值.

  • RGD肽及其衍生物在肿瘤显像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浩;施培基;周晓靓;王荣先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外基质中,能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整合素并与之结合,从而介导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外源性RGD肽与肿瘤细胞表面整合素结合后,可作为体内RGD肽类物质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与迁移、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具有靶向性标记肿瘤显像以及作为抗肿瘤药物和基因治疗的靶向性传导系统的作用.

  • 放射性核素标记RGD多肽在整合素受体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陈素芸

    整合素受体αvβ3在新生血管及多种恶性肿瘤细胞表面有高水平的表达,在肿瘤的生长、局部浸润和转移中,特别是肿瘤诱导的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能够与受体特异性地识别结合,因此目前被逐渐应用于肿瘤整合素表达水平的受体显像中.

  • 放射性核素标记RGD序列多肽与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飞;张锦明;王洁磊;田嘉禾

    整合素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的相互黏附,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分化、转移、凋亡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和绝大多数正常器官系统中,整合素αvβ3受体表达缺乏或几乎不能被探及,但其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有强烈表达,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是整合素αvβ3受体的特异性识别位点,因此,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到含有RGD序列的肽类化合物上,用于整合素αvβ3受体显像,对于肿瘤早期和高特异性定位、定量诊断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对RGD肽的标记方法和αvβ3受体显像进行了研究.

  • 新型细胞凋亡分子探针99Tcm-CP3-peptide的制备及在肺腺癌细胞系体内外的实验研究

    作者:孔琪;刘岩;刘治国;王晓慧;杨国仁

    目的 制备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DEVD)核心的多肽细胞凋亡分子探针99Tcm-CP3-peptide,研究其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化疗后体内外的生物学分布及SPECT显像.方法 采用双功能螯合法合成99Tcm-CP3-peptide,分别于标记后0、1、2、4、6h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放射性化学纯度.对经紫杉醇化疗的肺腺癌A549细胞进行体外细胞结合实验,对照组未经化疗,测量细胞内外放射性比值(Cin/Cout),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经紫杉醇化疗的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99Tcm-CP3-peptide 3.7 MBq,分别于5、15、30、60、120、240 min测其生物学分布,并行SPECT静态显像,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肿瘤/对侧正常肌肉组织的比值(T/NT).取显像后的肿瘤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学变化.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99Tcm-CP3-peptide在0、1、2、4和6h的放射化学纯度均>97%,合成率为(64.5±5.2)%.体外细胞结合实验结果表明,经紫杉醇化疗后24h,肿瘤细胞Cin/Cout为10.27±2.02,对照组Cin/Cout为1.09±0.03,化疗组为对照组的7.3倍.对同状态的肿瘤细胞行流式细胞检测,化疗组细胞凋亡率为(75.62±2.57)%,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3.42±0.32)%,化疗组和对照组Cin/Cout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凋亡细胞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r=0.970,P<0.05).荷瘤裸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显示,99Tcm-CP3-peptide在血液中清除速度较快,且主要经肾脏代谢;心脏、脾脏、肺等重要器官放射性摄取值均较低;但在肝脏中摄取稍高且代谢速度较慢;肿瘤组织摄取值在注射后1h达到峰值[(4.26±1.03)%ID/g].荷瘤小鼠给药后1h即可获得清晰图像,勾画ROI显示:化疗组T/NT为3.83±0.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7±0.0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9,P<0.05).病理结果显示化疗组肿瘤组织见大量核固缩、核碎裂及凋亡细胞;对照组仅见少量核固缩、核碎裂及少量凋亡细胞.结论 99Tcm-CP3-peptide是一种靶向caspase-3的显像剂,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分布,可应用于动物模型肿瘤组织凋亡显像,在监测化疗后肿瘤细胞凋亡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潜在价值.

  • 多肽类示踪技术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江波;刘璐

    核素分子诊治乳腺癌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是研究的热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多肽受体显像是核医学中年轻、有活力的分支领域.当前有代表性的前沿多肽类示踪药物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16α-18F-17β-雌二醇、血管活性肠肽、白细胞介素11类似物环九肽、顺式11β-甲氧基-17α-123I-碘乙烯雌二醇等数种.该文综述各种多肽类药物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新进展.

  • 084蜂王浆中的肽类对自发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

    作者:

  • 202贯叶金丝桃中的金丝桃素和贯叶金丝桃素对P-糖蛋白的抑制作用

    作者:宋利萍

    P-糖蛋白(P-gp)对许多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天然产物、毒物和肽类)的生物利用度、分布和功效有明显的影响.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研究现状

    作者:苏伟;毕金荣

    第一个转化酶抑制剂来自南美洲毒蛇液分离的肽类--壬肽抗压素(Tepratide,SQ20881),由于必须静脉给药,大大限制了临床使用.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解痉多肽和ERK表达的影响

    作者:穆标;刘之武;王志川;谢蓓;吕梦华;骆元正;雷晶;邢燕;崔海沫;秦怡男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Hp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中对胃黏膜上皮细胞解痉多肽(SP)以及细胞外信息相关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检测68例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染色评分的半定量法对Hp阳性组与阴性组、Hp根除前和根除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的SP和ERK的表达量进行检测比较.(2)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根治Hp感染.结果:(1)Hp阳性组SP和ERK的表达量较阴性组明显减少(P<0.05).(2)Hp根除后SP和ERK的表达量较根除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SP和ERK表达量的异常在Hp致胃黏膜损害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肾上腺髓质素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李海平;李云涛;陈丽芬;李勇;刘江惠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2例乳腺癌组织、癌旁2 cm及癌旁5 cm乳腺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的ADM蛋白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的ADM表达水平(1.234±0.456)高于癌旁2 cm乳腺组织(1.011±0.336,P<0.05)和癌旁5 cm乳腺组织(0.981±0.397,P<0.05),而癌旁2 cm和癌旁5 cm组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的ADM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0.930±0.141,P<0.01).ADM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相关(rs=0.552,P<0.01),组织学Ⅲ级的ADM表达水平(1.516±0.579)明显高于Ⅱ级(1.072±0.186,P<0.01)和Ⅰ级(0.956±0.223,P<0.05),Ⅱ级和Ⅰ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的ADM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ER/PR和C-erbB-2等临床病理指标无关联(P>0.05).结论:ADM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增高,肿瘤的组织学分化差者表达增强.

  • 多肽的电泳分离

    作者:左爱军;梁东春;郭刚;王宝刚;张镜宇

    目的:对4种PAGE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出适用于分离小分子质量多肽的电沪方法.方法:用常规SDS-PAGE、低分子质量Tricine-SDS-PAGE、多肽SDS-PAGE以及含尿素的多肽SDS-PAGE4种方法对相同的样品进行电泳分离,并对分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SDS-PAGE不适合分离小分子质量多肽,TricineSDS-PAGE对分子质量小于10ku的样品效果不佳.多肽SDS-PAGE能分离分子质量在5~20ku的多肽,含尿素的多肽SDS-PAGE对分子质量小于5.0ku的多肽也能很好的分离.结论:含尿素的多肽SDS-PAGE对小分子质量多肽的分离效果好,可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电泳方式.

  • 人类白细胞抗原-DRB基因多态性与IgE介导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玉环;赵宏丽;李云;孙晓慧;冯静;刘云霞;李凤荣

    目的:探讨IgE介导综合征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HLA-DRB等位基因与血清总IgE(TIgE)间的关系.方法:用引物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扩增HLA-DRB等位基因,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TIgE,用皮肤过敏实验进行皮肤过敏原检测.结果:HLA-DRB等位基因在男女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DR3基因频率患者组为13.41%,对照组为3.75%(P<0.01,RR4.52).而DR6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为0,对照组为8.75%(P<0.01).DR1等位基因与TIgE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低浓度有关.28例皮肤过敏原检测结果显示尘螨的检出率高.结论:推测DR3基因位点是天津地区汉族IgE介导综合征的易感基因,DR6基因位点是天津地区汉族IgE介导综合征的抗性基因.HLA-DR1基因与血清TIgE有关.尘螨可能是诱发和加重该病的变应原.

    关键词: HLA抗原 肽类 基因
  • 心肌肽素对大鼠心肌匀浆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孔祥平;万华印;杨联萍;李茹冰

    目的:观察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心肌肽素对心肌匀浆孵育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制备5%(质量体积浓度)大鼠新鲜心肌匀浆液。取1.9ml匀浆液,分别加入0.1ml生理盐水及不同浓度心肌肽素,使心肌肽素终浓度分别为5,10,20 μg/ml,置37℃水浴振荡60min。分别以硫代巴比妥酸法和光化学扩增法检测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MDA的含量及细胞内SOD活性。结果:心肌肽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心肌匀浆中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结论:心肌肽素有抗心肌旨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 氨基酸构型对多肽纳米纤维体内分布的影响

    作者:徐宏艳;张玉民;杨翠红;刘金剑;褚丽萍;闫玉军;刘鉴峰;宋娜玲

    目的:比较由L构型和D构型氨基酸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在体内分布的差异,为不同构型氨基酸自组装纳米多肽的体内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Nap-GFFYGRGD(L-肽)和Nap-GDFDFDYGRGD (D-肽),利用核磁和质谱对多肽分子进行结构表征。多肽溶液通过煮沸、冷却、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L-纤维和D-纤维),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125I标记多肽分子后,由其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通过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分别在1、3、6和12 h采血并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肌肉、脑等主要器官,用γ计数仪测量其放射性强度。结果 L-肽和D-肽均可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纤维直径约为10~20 nm,且两者微观形貌无明显差异。两种纳米纤维在体内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纤维在注射后1 h的血液浓度为(8.17±0.32)%ID/g,但较迅速地从血液中清除;L-纤维浓度为(5.96±0.30)%ID/g,在注射后6 h基本保持不变。D-纤维主要分布于肝中而L纤维主要分布在胃中。结论氨基酸构型(D/L)对多肽纳米纤维在体内的分布影响显著,在未来的医学应用中考虑氨基酸构型对体内分布的影响有可能更好地指导多肽纳米纤维的应用。

  • 泮托拉唑对应激损伤大鼠胃黏膜修复作用的研究

    作者:华建平;李俊美;马桂凤;李志军

    目的:观察急性损伤的胃黏膜雌激素诱导基因相关肽(TFF1)表达及应用泮托拉唑后的变化,探讨,TFF1在应激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造模组及造模干预组,各造模组制作大鼠水浸-束缚应激(WRS)模型,其中单纯造模组分为单纯造模1组(造模后即刻)、单纯造模2组(造模后4h)、单纯造模3组(造模后8 h),造模干预组分为造模十预1组(造模后即刻)、造模干预2组(造模后4 h)、造模干预3组(造模后8 h),观察胄黏膜损伤指数(UI)及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FF1蛋白的表达.结果:水浸束缚应激后胃黏膜广泛损伤:单纯造模组UI升高,TFF1表达降低.予泮托拉唑干预后,与相应单纯造模组相比UI降低(单纯造模1组与造模干预1组69.13±1.97 vs 23.38±1.30,单纯造模2组与造模干预2组57.50±8.81vs 10..38±3.02,单纯造模3组与造模干预3组43.50±6.76vs 5.88±1.25,均P<0.01).TFF1染色计分增加(单纯造模1组与造模干预1组0.55±0.11vs 0.92±0.15,单纯造模2组与造模十预2组0.76±0.24vs 1.36±0.21,单纯造模3组与造模干预3组1.12±0.16vs 1.65±0.11,均P<0.01).结论:TFF1可能参与胃黏膜保护,促进溃疡修复;泮托拉唑还可能通过上调雌激素诱导基因参与胃黏膜的防御屏障.

  • β-磷酸三钙表面吸附P-15多肽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作者:赵军;沈文文;樊洪

    目的:在体外研究△-磷酸三钙(β-TCP)吸附15肽(P-15)后对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将冻存的鼠成肌细胞系C2C12进行复苏,待细胞正常生长后向培养基中加入骨形成蛋白2(BMP2)刺激C2C12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使用200μg/L BMP2刺激的C2C12细胞;在β-TCP/P-15和β-TCP上分别培养BMP2诱导的C2C12细胞6 d,分别于培养2、4和6 d取材,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BCA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β-TCP组与β-TCP/P-15组的细胞增殖情况与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β-TCP/P-15组较β-TCP组各相同时点细胞增殖及蛋白含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2d时均未检测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培养4、6 d β-TCP/P-15组较β-TCP组各相同时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TCP吸附P-15后生物相容性提高.

  •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衍生物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虹丽;丁晓颖;邱明才;田桂杰;王德心

    目的:探讨成骨生长肽羧基端片段衍生物G38I、G38K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和骨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各指标间相互关系.方法:将3个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设假手术组(S组)和双侧卵巢切除(OVX)模型组(M组)为阴性对照,其余3组行OVX后分别予G38I、G38K和阿仑膦酸钠(ALN)治疗.术后60d处死,测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量腰椎体和股骨骨密度(BMD),骨灰重/干重比值和骨力学指标.结果:与S组比较,M组血钙、磷升高,骨灰重/干重比值降低,经G38I、G38K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至S组水平,并显著升高腰椎体BMD,提高股骨弹性应力和大应力,而股骨和腰椎体弹性模量呈升高趋势.灰重/干重比值与BMD呈正相关,BMD和力学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G38I或G38K的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减轻去卵巢大鼠的骨丢失,改善骨力学性能,评价抗骨质疏松药物疗效应同时关注骨量和骨质量.

  • 细菌细胞壁组分复合物对小鼠细菌感染的作用

    作者:魏骏飞;王志锐;徐昭;陈锦英

    目的:探讨双歧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BbWPG)和细菌裂解物(BbBL)分别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的细菌裂解物优化组合成复合物对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化学提取法、超声破碎法及酶解法获得细菌细胞壁组分.用大肠埃希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经BbWPG组和BbBL组复合物免疫的小鼠,记录小鼠存活情况,并作病理检查.结果:BbWPG组和BbBL组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6/10、11/12和7/10、8/11,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复合物都能刺激脾脏的淋巴小结活跃增生.结论:2组细菌细胞壁组分复合物都具有对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418 条记录 7/21 页 « 12...45678910...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