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缬沙坦和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纤溶平衡的影响

    作者:原向芝;许慧;王春玲;陈燕;鹿育萨

    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存在一定程度的纤溶功能低下,表现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活性增高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下降.也有资料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纤溶活性严重受损,血浆PAI-1活性升高尤为明显.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崔俊友;石源;李伟章;钱惠东;张华;苏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方法动态观察42例AMI患者溶栓后24h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临床判断42例总再通率83.3%,溶栓过程中未见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rt-PA用于临床治疗AMI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张文召;鲁夏冰;刘先娟

    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分为一般处理和特异性治疗,后者是针对缺血性损伤病理生理学机制中某一特定环节进行的干预,主要策略包括改善脑灌注和神经保护治疗[1].改善脑灌注只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证据充分,疗效肯定,但严格的治疗时间窗、众多的禁忌证、价格昂贵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2].2008年1月~2012年7月对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尿激酶改善脑灌注加依达拉奉神经保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茶多酚对高蛋氨酸饮食诱导大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损伤的影响

    作者:裴晶晶;郭帅;张翠丽;于丽华;朱振平;谢克勤;赵秀兰

    目的 研究茶多酚( tea polyphenols,TP)对蛋氨酸诱导大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TP低、中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喂饲正常基础饲料,模型组及TP组均喂饲3%高蛋氨酸饲料,同时TP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50、100和200 mg/kg的TP,灌胃体积均为0.5ml/100 9,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8周后断头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测定大鼠主动脉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type-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蛋白表达结果;ELISA法测定血浆中t-PA和PAI-1含量;RT-PCR法测定胸主动脉t-PA和PAI-1 mRNA水平。结果 实验结束后,对照组、模型组及TP低、中、高剂量组主动脉弓中t-PA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33.03±10.14、95.46±11.08、111.97±11.91、130.23±10.80、139.39±9.41 (F= 14.15,P<0.01),PAI-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90.91±8.67、166.76±12.18、139.63±12.71、134.66±13.19、109.49±10.82(F=31.44,P<0.01);血浆中tPA含量分别为(10.69±1.26)、(6.13±0.92)、(8.56±1.19)、(9.69±0.92)、(11.97±1.08) ng/ml(F=41.98,P<0.01),PAI-1含量分别为(6.31±0.81)、(16.98±1.27)、(11.39±0.82)、(8.46±0.67)、(8.08±0.91) ng/ml(F= 207.74,P<0.01);t-PA mRNA水平分别为1.12±0.02、0.75±0.14、1.01±0.09、0.95±0.08、1.05±0.13(F=5.77,P<0.05);PAI-1 mRNA水平分别为1.25±0.11、1.74±0.06、1.23±0.05、1.09±0.14、1.23±0.04(F=23.56,P<0.01)。结论 TP能够调节t-PA和PAI-1的转录及蛋白水平,维持t-PA和PAI-1的平衡状态,修复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大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损伤。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作者:张丽琨;李钢;杨家声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STEMl)的治疗原则是以迅速再灌注、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改善幸存者左心功能.本研究对我院1998年12月至2002年6月STEMI患者216例,进行了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direct coronary intervention,DCI)与静脉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比较,探讨两组在近期(30 d)的疗效.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王生池;杨惠君;刘瑞英;任巧华;张深栾

    们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并与同期应用尿激酶(UK)和未行溶栓治疗的老年人患者作一比较,以探讨小剂量rt-PA对70岁以上老年人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姜春莉;信宏;李晨然

    急性脑梗死大部分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子阻塞动脉所致,国内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溶栓治疗能有效地缩小梗死灶体积并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1],故急性脑梗死后首选急诊溶栓.目前我国多使用尿激酶动或静脉溶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因费用高、严格的限定时间、医源性等因素使用的较少.现将本院2000年以来应用rt-PA静脉溶栓的28例患者报道如下.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

    作者:李丽

    我院于2003年9月~2005年2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5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在43~65岁之间.

  • 长脉冲超声条件下脂质体微泡协同rt-PA溶解微血栓

    作者:陈向辉;Seunghan Ha;崔凯;查道刚;宾建平;李自成;刘伊丽

    目的 观察长脉冲超声(US)条件下脂质体微泡造影剂协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解微血栓的疗效.方法 采集6名健康受试者全血制备200~300 μm的微血栓,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单纯rt-PA组、rt-PA+低占空比US组(5000个循环)、rt-PA+高占空比US组(600 000个循环),另将仅US(600 000个循环)照射但无声学微泡协同作为单纯US组.根据辐照系统内压力减低程度评价溶栓的疗效.结果 单纯rt-PA组溶栓率与rt-PA+低占空比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A+高占空比US组溶栓率高于单纯rt-PA组和rt-PA+低占空比US组(P均<0.01).结论 长脉冲US声学微泡辅助rt-PA溶栓效果良好,但此协同作用需在低声压条件下依赖一定比例的占空比才能实现.

  • 抗栓与溶栓药物的血液学监测

    作者:许俊堂;丛玉隆

    血栓问题分为血栓性疾病和血栓相关性疾病。筛选和判断血栓高危人群,预防血栓形成;用溶栓和抗栓的方法实现和维持血管完全、持续通畅;降低近远期总死亡率和其他重要的心血管事件,是血栓或血栓相关性疾病现代预防和治疗的核心,因此溶栓、抗栓药物的实验室监测非常重要。溶栓疗法的监测 作为临床治疗常规,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不以血液指标作为是否溶栓的入选或排除标准,但应注意有无凝血障碍或出血性疾病病史。在不用静脉肝素抗凝的情况下,在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亦无需血液因子监测。 但长时间应用溶栓药物(超过2 h),则应进行血液监测,常用的监测指标有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维持正常的1.5~2.5倍。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和D-二聚体(D-D)等仅作为参考,与溶栓治疗的效果或安全性相关性并不好[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病人,如使用静脉肝素抗凝[如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则按肝素抗凝常规监测方法进行。有关肺栓塞溶栓后的抗凝问题,有学者在APTT降低至正常的1.5倍后开始使用静脉肝素。 如欲观察溶栓疗法对凝血系统激活的情况,则应选择凝血相关的指标,如纤维蛋白原片断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肽A(FPA)等[2]。抗栓疗法监测 所有凝血标志物和血小板激活标志物都可作为抗凝治疗的监测指标,有些指标与治疗的效果相关。 一、静脉肝素的监测 小剂量皮下肝素(小于12 500 U/d)不能可靠地产生抗因子Xa活性,无需监测,皮下应用超过12 500 U/d或静脉用药必须监测。肝素皮下应用时,APTT测定的采血时间应在注射后的4~6 h。 静脉肝素监测多采用APTT或活化的凝血时间(ACT),肝素浓度测定较好反映肝素的抗凝活性。由于肝素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还应常规血小板计数。连续静脉滴注肝素的病人,应常规定期查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不少于每日1次),以监测出血情况。1.APTT:APTT与肝素浓度有中度相关性。同剂量肝素测得的APTT受血浆肝素中和蛋白(如血小板第4因子)和因子VIII浓度的影响,而因子VIII常在急性反应,如妊娠、急性血栓形成、大手术时增高[3]。

  • 吸烟所致大鼠肺损伤时血浆中D-二聚体tPA与PAI-1变化情况的研究

    作者:庞宝森;王辰;翁心植;牛淑洁;毛燕玲;黄秀霞

    众所周知,血液的纤溶能力主要取决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快速抑制剂(PAI)的活性[1].目前,D-二聚体、tPA、PAI-1等纤溶与凝血能力指标已经成为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监测指标.但是,由吸烟引起大鼠肺损伤时,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国内外少见报道,现将本项研究报道如下.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杨源;王乐丰

    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可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我们对73例AMI的患者进行尿激酶(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于溶栓后9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评价两药的疗效。

  • 心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的现状

    作者:戴军;高润霖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有取代肝素之势;来自水蛭素的Hirulog多肽比肝素抗凝安全.根据国际正常化比值(INR)华法林应用十分重要.特异、高效的纤溶酶原激活剂增加溶栓的再通率.抗血小板G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介入治疗是目前突出的进展.

  • 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突变体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许莉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NK突变体(rhTNK-tPA)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2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分为5个剂量组:0.1 mg/kg (n=2)、0.2 mg/kg(n=8)、0.4 mg/kg(n=8)、0.6 mg/kg(n=2)、20 mg/次(n=6),分别单次静脉给予相应剂量的rhTNK-tPA。0.2 mg/kg、0.4 mg/kg、0.6 mg/kg、20 mg/次组的受试者在进行耐受性试验的同时完成药代动力学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浆rhTNK-tPA浓度。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对凝血、纤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关婷;陈纪林;赵秀文;张峻;陈在嘉

    目的: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探索溶栓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与否对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烷B2(TXB2)、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物(PAI-1)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周内加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8)和对照组(n=8).试验组先予乙酰水杨酸水溶片(巴米尔)0.3 g口服及依诺肝素钠(克赛)30mg静脉注射+1 mg/kg皮下注射,1小时后再予尿激酶50万IU静脉滴注60分.对照组入院即予尿激酶50万IU静脉滴注60分,溶栓前不给予低分子肝素,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50 mg口服.两组分别于溶栓前及溶栓开始后2、4、12、24小时各采静脉血检测FPA、TXB2浓度和t-PA、PAI-1活性.结果:①试验组溶栓前后FPA浓度无显著差异;两组间比较FPA浓度在治疗前无差异,溶栓后2小时在对照组出现FPA浓度反弹性增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同期相比试验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②试验组溶栓后4小时TXB2浓度明显下降;对照组溶栓前后TXB2浓度无显著差异.两组间比较,溶栓后2~12小时试验组TXB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间各时间段PAI-1和t-PA活性的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溶栓后2小时与治疗前比较,PAI-1活性明显降低而t-PA活性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能明显激活纤溶活性,不增加血小板聚集性,溶栓前未充分抗凝仍会引起凝血酶的激活,但可被预先充分抗凝血酶治疗所抑制,可能有利于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溶栓后心脏事件的发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作者:何威;于棉荣;姚晓华

    目的 探讨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有适应证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入急诊室0.2~1.0 h内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所有入选患者在就诊30 min内开始治疗.rt-PA 8 mg静脉注射,继之以42 mg在90 min内静脉滴注,并观察血管再通率、过敏反应、低血压、出血倾向、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及血管再闭塞情况.结果 本组54例患者溶栓距发病时间为(4.6±1.6)h.冠状动脉再通成功45例(83.4%).发病3 h以内溶栓的40例中,36例(90.9%)血管再通成功;发病3~6 h溶栓的8例,6例(75.0%)冠状动脉再通成功;>7 h 6例,3例(50.O%)冠状动脉再通成功.54例溶栓患者中,40~50岁12例,冠状动脉冉通成功10例(83.3%);51~60岁16例,冠状动脉再通成功15例(93.8%);61~70岁9例,冠状动脉再通成功8例(88.9%);71~80岁10例,冠状动脉再通成功6例(60.O%);81~90岁7例,再通成功6例(85.7%).2例出现一过性牙龈出血,末见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AMI采用rt-PA静脉溶栓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性好.

  • 肺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出血风险对比研究

    作者:刘心甜;刘成伟;吴明祥;张治平;杨遇春;许志勇

    目的 比较溶栓与抗凝治疗对解剖学大面积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和出血风险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解剖学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患者共68例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普通肝素治疗2d,其中41例给予50 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溶栓组),余27例仅用肝素治疗(抗凝组),2d后复查64排CT,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秩和检验分别比较溶栓与抗凝的疗效和出血风险差异.结果 溶栓组患者与抗凝组比较年龄[(62.0±10.7)岁比(67.8±9.3)岁,P=0.026]、高血压[39.0%(16/41)比70.4%(19/27),P=0.011]、冠心病[14.6% (6/41)比37.0%(10/27),P=0.033]、心房颤动[2.4%(1/41)比22.2%(6/27),P=0.013]、不吸氧时指脉氧饱和度[(91.1%±4.0%)比(93.8%±2.8%),P<0.001]均低于抗凝组;溶栓组患者就诊时心率[(91.5±15.9)次/min比(73.2 +13.0)次/min,P<0.001]、D-二聚体[5.0(3.4,7.2) μg/ml比3.3(1.7,5.4) μg/ml,P=0.016]、V1~V4导联T波倒置比例[61.0% (25/41)比14.8% (4/27),P<0.001]均高于抗凝组.溶栓组治疗有效率为85.4%(35/41),抗凝组为59.3%(16/27),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上述混杂因素后,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6.423,P=0.015).在出血并发症上溶栓与抗凝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50 mg rtPA溶栓治疗解剖学大面积急性肺栓塞效果良好,优于抗凝治疗,且不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的远期观察

    作者:杨京华;梁瑛;胡尚基;米宏志;王金城;宗华;何善娴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PTE治疗的大进展之一是急性期的溶栓治疗,国内外研究重点多在溶栓后即刻的肺血流恢复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对溶栓后远期的观察研究甚少,国内也尚无PTE治疗后的临床病程资料.为此,我们对41例急性PTE患者在溶栓及抗凝治疗后7、30及180 d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我科在1997年8月~2000年8月共收治PTE患者65例,排除病程超过2周的PTE患者20例及在慢性PTE基础上发生急性PTE患者4例.我们前瞻性观察了41例病程在2周之内的急性PTE患者,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9~74岁,平均50岁,合并有心肺血管疾病者28例(68%),有下肢静脉疾病者30例(73%),核素肺灌注栓塞面积>75%13例(32%),42%~75%28例(68%).诊断按照PIOPED[1]的肺灌注/通气扫描的诊断标准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1)治疗方法:溶栓加抗凝组(溶栓组)26例,适应证为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出现在2周之内且栓塞2个肺叶以上的急性PTE患者.随机给予尿激酶(UK,南京大学制药厂或广州天普制药公司)2万U/kg体重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0 mg 2 h静脉溶栓后待部分促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PTT)回缩至正常对照1.5~2.5倍时静脉滴注肝素每小时500~1000 U或低分子肝素钠/钙0.3~0.6 ml,12 h皮下注射7 d,后3 d并用华法林.有溶栓禁忌证或拒绝溶栓治疗者单用肝素和华法林治疗,为抗凝组,共15例.(2)随访方法和时间: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检查D-二聚体(D-dimer),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状态),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UCG),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ECT)及双下肢静脉造影.治疗后7、30、180 d重复上述检查,在此期间口服华法林,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调整剂量,使PT延长到国际标准比值(INR)2~3倍之间.(3)疗效评价指标: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好转,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UCG估测肺动脉收缩压降低,ECT示缺损肺段减少.(4)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卧位静脉注射99mTc-MAA(多聚合人血清白蛋白)370 MBq,5 min后采用γ-照相机行肺灌注显像,24 h后雾化吸入99mTc-GP(葡糖磷脂)1 480 MBq,8~10 min后行肺通气检查.肺灌注/通气扫描均采集8个体位,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左、右前斜位,左、右后斜位.两肺共18个肺段,肺血流恢复的评价根据放射性分布缺损的肺段及放射稀疏程度相结合的半定量打分法[2],如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为3分,缺损在25%~75%为2分,<25%为1分,后分数由各个缺损的肺段的分数累积获得.检查结果由两位核医学诊断医师分别打分,如不一致,取平均值为后分数.

  • 急性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抢救成功二例

    作者:刘双;李勇;刘傲亚;张京岚;李志忠;陈方;艾辉;白树功

    例1 患者男性,53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1年,加重2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10年.父于4年前猝死.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90 kg,身高170 cm,心肺无异常,下肢无浮肿.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左前降支近端管壁不规则,回旋支大致正常.右冠脉中段狭窄约50%.术后24 h患者下地时突然头晕、重度喘憋、末梢及颜面口唇紫绀、冷汗淋漓,血压50~70/30~40 mm Hg,呼吸30~40次/min,心率140次/min,双肺哮鸣音,右下肢较左下肢粗4 cm.动脉血气分析:pH:7.361,PaO2:47.3 mm Hg,PaCO2:32.2 mm Hg,血氧饱和度(SaO2):0.81,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60.5 mm Hg.根据病情考虑急性大块肺血栓栓塞可能性大.即刻给予面罩吸氧,疗效不好,改用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滴注肝素5 000 U,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 mg静脉滴注,90 mg 2 h静脉滴注,注意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治疗中做心电图显示: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图1).超声心动图(UCG):入院时左心内径正常高限,余无异常;溶栓中提示右室增大,右房轻大,室间隔部分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主肺动脉根部扩张,右室收缩功能降低.

  • 老年脑梗死溶栓治疗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贺茂林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是当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要课题.1995年,美国NINDS临床试验[1]的结果表明,对经过谨慎选择的发病3 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卒中患者的死亡及严重残疾的危险性,而且还可以大大改善生存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开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新纪元.

272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