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4~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肖雷;王凤双;张松建

    目的 了解2004~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9共发生麻疹413例,实验室确诊289例,临床诊断124例.3~5月发病占51.57%;天竺镇、仁和镇、城区、李桥镇、后沙峪镇发病占67.07%;<15岁年龄组病例占63.44%;流动病例中,8月龄~34岁各段年龄组发病构成均在15.27%~20.23%之间.<15岁病例未接种疫苗者中,不知道要接种的占32.09%,因病未接种的占20.90%.结论 流动人口聚集区为麻疹高发区域,<15岁人群麻疹高发.加强预防接种政策宣传,提高8月龄麻风疫苗接种及时率及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做好外来务工人员接种工作,加强麻疹监测是今后工作重点.

  • 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毛雯雯;王中战;兰蓓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丰台区一起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溯源,以指导今后的防控工作.方法 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发生一起麻疹点源暴发流行,发现病例2例.患者为1对双胞胎,潜伏期内曾一起回河南老家,相邻2d发病;临床共同表现为发热、出疹,1人有卡他症状,另1人伴咳嗽、结膜炎、柯氏斑;实验室检测2人急性期麻疹IgM抗体阳性,且均从咽拭子、尿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结论 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及外出史是可能造成此次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时开展一定范围的应急接种是控制暴发疫情扩散的有效手段.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研究

    作者:郎小霞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乙型肝炎病毒DNA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分别检测16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血清标志物和病毒DNA量.结果:以大于5×102拷贝数为阳性,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合里检出率为91%;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合里检出率为60%;HbsAg、HbcAb阳性组合里检出率为71%;HBsAg阳性组里检出率为38%;HBcAb阳性组里检出率为9%;HBsAb、HBeAb、HbcAb阳性组合里检出率为10%.结论:FQ-PCR直接检测HBV DNA是HBV复制可靠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 sFasL检测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刘玉峰;刘加洪;车文华;石玉桂

    目的 探讨sFasL对恶性胸腔积液与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32例恶性胸腔积液和4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FasL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sFasL(13.56±5.38ng/ml)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5.72±2.59 ng/ml),二者具显著性差异(P<0.001).以10ng/ml为临界值,胸腔积液中sFasL>10ng/ml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81.4%(35/43),特异性为81.3%(26/32),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1.4%(61/75).结论 sFasL对结核性、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 肺结核患者sFas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加洪;王英年;宫希涛;张春玲;许雁

    目的测定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培养上清液sFas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63例肺结核外周血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72 h上清液sFas的含量,选取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肺结核病人外周血及PBMC培养上清液sFas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67±2.05/2.21±0.54;P<0.01;46.64±12.44/15.97±3.51,P<0.001);有空洞病人高于无空洞病人(7.98±1.41/5.13±1.25,P<0.01;55.94±18.52/35.73±11.44,P<0.01);治疗前病人高于治疗后病人(6.83±1.39/5.68±1.23 P<0.01;52.37±14.55/39.43±6.97,P<0.01).结论 sFas紊乱可能参与了肺结核的发病机制,其外周血含量的变化有可能作为肺结核病情判断、预后估计的实验室指标.

  • ELISA检测抗结核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复方;郭晓玲;赵风云;韩顺利

    为提高结核病诊断率,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AS)检测了350份血清抗结核抗体,报告如下.

  • 改良式ELISA在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中的优势分析

    作者:徐静;陈小辉;慕进勇;宋斌斌

    目的 分析改良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在乙肝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 Ag) 、丙肝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抗体、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 TP) 抗体检测中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20 000份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传统ELISA和改良式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以确证试验结果为标准, 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确证试验结果证实, 20 000份血液样本中HBs Ag阳性104份、抗-HCV阳性94份、抗-HIV阳性55份、抗-TP阳性100份;改良式ELISA符合率分别为99.04%、97.87%、100.00%、100.00%, 均高于传统ELISA (93.27%、91.49%、94.55%、9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式ELISA的灵敏度为99.72%、准确度为99.43%, 均高于传统ELISA (94.00%、93.7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特异度为50.00%, 高于传统ELISA (3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HBs 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中, 改良式ELISA的效果比传统ELISA更佳, 值得在今后检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 109例不孕妇女血清抗透明带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常笑雪;黄鹂;张鑫;杨石强

    目的:探讨抗透明带抗体(AzpAb)在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间接法测定109例不孕妇女(包括原发和继发不孕)血清的AzpAb,47例早孕妇女做对照.结果:109例不孕妇女中AzpAb阳性者21例,阳性率为19.3%;47例对照组阳性1例,阳性率为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30岁组77例中AzpAb阳性者14例,阳性率18.2%;31~42岁组32例中AzpAb阳性者7例,阳性率21.9%.原发不孕组48例中AzpAb阳性者10例,阳性率20.8%;继发不孕组61例中AzpAb阳性者11例,阳性率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Z-pAb可以导致原发或继发不孕,且与年龄无关.

  • 7 种检测风疹IgG抗体的试剂盒的比较

    作者:侯林浦;安莉莎;张萌;孙大光;马旭

    目的:比较7种检测风疹IgG抗体试剂盒的效果.方法:7种试剂盒中2种为本室自制,其余5种为国外市售.取262例育龄妇女血清标本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测定.结果:7种试剂盒Kappa值和方法的可用度分别为0.21~1和24.1%~100%,检测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风疹抗体标准品时,曲线有很好的相关性(γ>0.85);试剂盒检测血清样本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范围分别为57.3%~93.3%,53.1%~96.1%.结论:7种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时有较大的差异,急需进行试剂盒的标准化研究,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无偿献血人群低水平乙肝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叶贤林;柏景乔

    目的 调查献血者中乙肝低水平感染的血清学分布情况,为寻找佳筛查手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进口和国产ELISA试剂进行血液筛查,对筛查出HBsAg阳性的样本进行确证实验、HBsAg滴度分析及常规"两对半"检测.用标准质控品考评检出限并评估试剂的稳定性和灵敏度.结果 在10 003份血样中共检出HBsAg阳性样本57例,确证阳性54例,深圳市无偿献血人群HBsAg真阳性率为0.54%,其中国产试剂检出33例,占61.1%,滴度在0.5μg/L以下阳性标本23例,占42.6%.结论 有必要重视低水平乙肝感染献血人群,提高国产试剂的灵敏度,以降低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

  • 50例大肠癌患者sICAM-1水平与大肠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英兰;石红梅;于哈娜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易发生转移.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大肠癌及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并分析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评价大肠癌转移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应用评价

    作者:孟峻;张保平;王永祥;董莉;冯新平;萨日那;易青

    目的 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HBsAg)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法,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HBsAg定值血清和200份待测血清标本同时测定,对GICA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GICA法的小检出量≥1.0ng/ml,ELISA法的小检出量≥0.5ng/ml,GICA法的敏感性低于ELISA法.与ELISA法相比,GICA法敏感度为91.1%,特异性为99.4%.结论 GICA法适用于HbsAg的急诊和初筛检查.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作者:黄芳;刘海林;韩莉莉;石伟先

    2003年3月1日,北京市出现首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我中心便正式开始了该病的实验室检测工作.2003年3~6月,共检测SARS标本数千份,有的标本病毒含量高达105拷贝;检测方法有细胞培养、电镜、PCR、实时荧光PCR、免疫荧光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由于条件所限,这些实验均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完成,甚至是早期的病毒分离、阳性毒株的培养及鉴定.由于我们实验室科学、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未出现人员感染、样品污染及环境污染等事故.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或心得,对今后出现的其他病原未明、传播机制不清、生物安全等级不明疾病的研究,尤其对那些尚无P3实验室的单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 MMP-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作为NSCLC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振宇

    本文主要是研究了MMP-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作为NSCLC相关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全自动立式洗板法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何露;刘丽;孔凡虹;曹敬丽;贾子琪;刘文松;许震;王雅杰

    目的 与传统手工洗板法、水平注液式洗板法相比较,评价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全自动立式洗板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评价全自动立式洗板法洗板机的性能,包括微孔中液体残留量测定、针头堵孔可能性检测、交叉污染可能性检测.收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的四组样本各3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原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检测,其中洗板步骤分别使用手工洗板法、水平注液式洗板法、全自动立式洗板法三种方法,由酶标仪读取结果,记录洗板时间,数据利用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全自动立式洗板法酶标板微孔中液体残留量均值为0.0087±0.0002μL,<0.01μL;全自动立式洗板机使用6个月(每周至少使用2次),96个针头未出现堵孔现象,洗板机6个月前后的直线水柱长度分别为6.53±0.27cm、6.58 ±0.31cm,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交叉检测,及阳性混合血清和阴性混合血清交叉检测未出现交叉污染现象.120例临床样本利用三种洗板法的定性检测结果一致,其中30例弱阳性样本,均有1例假阴性且来源于同一样本;三种洗板法检测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样本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洗板法、水平注液式洗板法、全自动立式洗板法的洗板时间分别为8min、5min、20s.结论 全自动立式洗板法可满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临床检测中洗板要求.

  • 人CPNE5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作者:靳雁斌;丁学锋;司慧远;吴彦瑞;王晓文;范文红;范明

    制备人CPNE5的多克隆抗体.将CPNE5基因中423bp(626-1048bp)的片段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IPTG诱导下表达蛋白,经SDS-PAGE分离纯化得到抗原肽段,质谱法鉴定后常规免疫家兔.用CL-4B柱纯化抗体.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人CPNE5抗原肽段;ELISA显示抗血清具有高亲合性,Western blot检测表明抗体能特异性识别CPNE5.本文制备的抗体经检验证实为高亲合性和特异性的兔抗人CPNE5多克隆抗体.

  • 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

    作者:刘丽;何露;孔凡虹;曹敬丽;贾子琪;刘文松;许震;王雅杰

    目的 利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操作流程,通过缩短孵育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收集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高值样本30例、阳性中值样本30例、阳性临界值样本30例、阴性样本30例,使用ELISA试剂盒说明书推荐方法和快速孵育法同时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 使用酶标板孵育器将孵育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2、1/3时,ELISA试剂盒说明书推荐方法、快速孵育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符合率100%;当孵育时间缩短至原来时间的1/4时,两种方法与化学发光法阴性、高值和中值样本检测结果符合率100%;临界值样本检测时,ELISA试剂盒说明书推荐方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符合率100%,快速孵育法与化学发光法结果6例不一致,检测结果符合率80%.结论 通过实验证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时,快速孵育法可满足临床检测,可将孵育时间缩短至原试剂盒推荐时间的1/3或1/2,可提高工作效率.

  • 抗日本血吸虫SEA纳米抗体制备与分析

    作者:郑斌;陈睿;楼涤;丁建祖;孔庆明;童群波;付益修;陆绍红

    利用制备的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免疫健康双峰驼Bactrian camel,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利用RT-PCR扩增骆驼重链抗体IgG可变区(VHH)基因片段,将VHH片段与载体pMECS连接后电转入大肠杆菌TG1构建纳米抗体文库.经亲和筛选、phage-ELISA以及测序分析后,挑取阳性克隆,抽提质粒,电转入大肠杆菌WK6诱导表达纳米抗体.通过间接ELISA分析纳米抗体VHH-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纳米抗体文库容量为2.3 ×108,测序分析显示,所获得的纳米抗体文库具有良好的多态性.经NI-NTA和AKTA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纳米抗体.ELISA分析表明所获得的纳米抗体VHH-1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开展纳米抗体在日本血吸虫诊治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道香;王昭;林榕榕;王晓琳;王旖旎

    本研究旨在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水平及临床意义.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30例HPS患者临床资料,同时以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分析TNF-α和IFN-γ水平与HPS原发病的关系,并于当日检测血红蛋白、铁蛋白、甘油三酯、NK细胞活性、sCD25水平,并对HPS患者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PS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肿瘤相关性HPS组和风湿免疫相关HPS组血清TNF-α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25,r=-0.558),与其余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高水平的TNF-α和IFN-γ参与了HPS的发生发展,TNF-α可能是导致HPS血红蛋白降低的主要因素.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技术应用评价研究

    作者:姜晓林;张晓梅;逄博;孙大鹏;王显军;丁淑军

    目的 比较不同检测技术对不同时期采集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观察病毒核酸、IgM抗体、IgG抗体的动态特征,为疾病的诊断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SFTS疑似病例早期和确诊病例康复后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病毒特异性核酸和IgM抗体、IgG抗体,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检出结果及与采集时间的关系,观察病毒核酸及特异性抗体的动态特征.结果 87份SFTS疑似患者血清,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3.41%,IgM抗体阳性率为31.03%,IgG抗体阳性率为3.41%.其中55份SFTS确诊病例标本,病毒核酸和IgM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36.36%,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 =6.82,P=0.009),kappa值=-0.257.核酸检测阳性标本采集与发病时间间隔均在12d以内,其中7~9d采集标本阳性检出率高(100%),经统计学分析,不同时间采集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5,P=0.016).34份SFTS恢复期血标本,核酸检测均为阴性,IgM抗体阳性率为41.18%,与急性期(38.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IgG抗体阳性率为94.12%,明显高于急性期IgG抗体阳性率(0%).IgM和IgG抗体动态特征观察发现,IgM抗体在发病第2天即可检出,晚检出时间为发病后第74天,30~60 d时间组吸光度均值和抗体检出率高.IgG抗体早检出时间为发病后第12天,晚检出时间为发病后100 d.30 d内采集标本IgG抗体检出率仅为2.78%,30~ 60 d时间组IgG抗体检出率为100%.结论 发病2周内采集的SFTS疑似患者血标本,可优先考虑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等检测病毒核酸或检测IgM抗体.IgM抗体虽可在发病2d后检出,但检出高峰出现时间多较晚,因此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诊断.IgG抗体在恢复期标本中阳转率高,可作为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

271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