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内巨大恶性间叶瘤一例

    作者:熊长明;程显声;陈白屏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加重20天于2000年8月14日入 院.1998年7月始快步行走500米左右出现胸闷、气短、乏力,休息后缓解.199 9年11月上3层楼即感气短,并出现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高压.2000年7月26日快步上2楼时突感头晕,继而意识丧失,30分后清醒 ,此后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伴发作性胸痛.入院查体:血压:100/70 m mHg(1 mmHg=0.133 kPa) ,呼吸:20次/分,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80次/分,律齐,肺动脉瓣区第 2心音亢进、分裂,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肝脾无肿大, 双下肢无水肿.动脉血气:pH:7.5,二氧化碳分压(Pco2)[ BFQ :31.2?mmHg,氧分压(Po2):61. 4?mmHg,HCO3-:24.3?mmol/L,碱剩余(BE):+1.2?mmol/L.心电图:右心室肥厚,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 心动图:右心室舒张末内径:39?mm,右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舒张末内径:32?m m,右心室流出道可见占位性病变并向主肺动脉内延伸,并影响肺动脉瓣的开放,右心室收 缩压:86?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0.68.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检查:右肺未见显 影,左肺形态完整,未见明显放射性缺损区,考虑肺栓塞,累及右肺动脉主干.电子束计算 机断层摄影术(EBCT):右心室流出道、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 脉内大量肿块,边界清楚,主肺动脉内肿块可见分叶和分隔现象,考虑起源于肺动脉的肿瘤 .右心导管检查: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内阻塞性病变,右心室压力:120/25?mm Hg,肺动脉压力:70/25?mmHg.入院诊断:①肺动 脉内肿块性质待查,②肺动脉栓塞?患者于2000年9月行肺动脉肿块切除术.术中所 见:右 心房、室增大,右心室流出道及主肺动脉被白色肿物充塞,肿物坚韧,大小为12 cm×5 c m×5 cm,与血管内膜粘连紧密,远心端接近左右肺门,即肺动脉分叉处, 近心端达肺动脉 瓣下,肺动脉瓣受压损害,几乎完全缺如.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多样,有粘液瘤 样细胞、平滑肌瘤样细胞和血管周细胞瘤样结构,瘤细胞核大,胞浆呈空泡状.病理诊断: 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恶性间叶瘤,侵及肺动脉内、中膜.

  •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多项血清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向峰;梁瑛;高明哲;丁少方;徐洁

    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1].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肺动脉造影及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确诊该病,尚缺乏有效无创诊断方法.血清酶学诸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组别酸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HBDH)、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在PTE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于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迄今为止国内外罕见报道.我们通过测定46例PTE患者入院时多项血清酶的浓度及其与栓塞面积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血清酶学在PTE诊断及评价疾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的远期观察

    作者:杨京华;梁瑛;胡尚基;米宏志;王金城;宗华;何善娴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PTE治疗的大进展之一是急性期的溶栓治疗,国内外研究重点多在溶栓后即刻的肺血流恢复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对溶栓后远期的观察研究甚少,国内也尚无PTE治疗后的临床病程资料.为此,我们对41例急性PTE患者在溶栓及抗凝治疗后7、30及180 d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我科在1997年8月~2000年8月共收治PTE患者65例,排除病程超过2周的PTE患者20例及在慢性PTE基础上发生急性PTE患者4例.我们前瞻性观察了41例病程在2周之内的急性PTE患者,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19~74岁,平均50岁,合并有心肺血管疾病者28例(68%),有下肢静脉疾病者30例(73%),核素肺灌注栓塞面积>75%13例(32%),42%~75%28例(68%).诊断按照PIOPED[1]的肺灌注/通气扫描的诊断标准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1)治疗方法:溶栓加抗凝组(溶栓组)26例,适应证为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出现在2周之内且栓塞2个肺叶以上的急性PTE患者.随机给予尿激酶(UK,南京大学制药厂或广州天普制药公司)2万U/kg体重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0 mg 2 h静脉溶栓后待部分促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PTT)回缩至正常对照1.5~2.5倍时静脉滴注肝素每小时500~1000 U或低分子肝素钠/钙0.3~0.6 ml,12 h皮下注射7 d,后3 d并用华法林.有溶栓禁忌证或拒绝溶栓治疗者单用肝素和华法林治疗,为抗凝组,共15例.(2)随访方法和时间: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检查D-二聚体(D-dimer),动脉血气分析(未吸氧状态),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UCG),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ECT)及双下肢静脉造影.治疗后7、30、180 d重复上述检查,在此期间口服华法林,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调整剂量,使PT延长到国际标准比值(INR)2~3倍之间.(3)疗效评价指标:呼吸困难、胸痛症状好转,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UCG估测肺动脉收缩压降低,ECT示缺损肺段减少.(4)核素肺灌注/通气扫描:卧位静脉注射99mTc-MAA(多聚合人血清白蛋白)370 MBq,5 min后采用γ-照相机行肺灌注显像,24 h后雾化吸入99mTc-GP(葡糖磷脂)1 480 MBq,8~10 min后行肺通气检查.肺灌注/通气扫描均采集8个体位,前后位,后前位,左、右侧位,左、右前斜位,左、右后斜位.两肺共18个肺段,肺血流恢复的评价根据放射性分布缺损的肺段及放射稀疏程度相结合的半定量打分法[2],如一个肺段灌注完全缺损为3分,缺损在25%~75%为2分,<25%为1分,后分数由各个缺损的肺段的分数累积获得.检查结果由两位核医学诊断医师分别打分,如不一致,取平均值为后分数.

  • 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诊断右房黏液瘤致肺栓塞一例

    作者:朱峰;王跃涛;鹿存芝;王冠民

    患者女,5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半月,加重3 h"入院.患者半个月前于活动后感胸闷、憋喘,休息后可缓解.入院当日晨于安静时胸闷憋喘再次发作,难以忍受.病程中患者无晕厥、胸痛、发热、恶心、呕吐、头晕.无COPD病史.5年前曾行左乳腺癌手术.门诊B超:心包少量积液.心电图:Ⅲ、aVF导联异常Q波.门诊拟诊:心包积液: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可能;肺栓塞可能,收住入院.

  • 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诊断右房黏液瘤致肺栓塞一例

    作者:朱峰;王跃涛;鹿存芝;王冠民;傅宁

    患者女,5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喘半个月,加重3 h入院.患者半个月前于活动后感胸闷、憋喘,休息后可缓解.外院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入院当日晨安静时胸闷憋喘再次发作,难以忍受.

  • 核素肺灌注显像诊断右肺动脉主干栓塞一例

    作者:陈正国;王自正;姚薇萱;王峰;曹艳;孟庆乐

    患者女,46岁,l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量白黏液),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X线胸片诊断为支气管炎,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2 d后右下肋部出现针刺样疼痛感,遂到本院门诊.

  • 肺血栓栓塞症30例诊治体会

    作者:李爱凤;刘海宁;刘锡强;阎爱国

    肺血栓栓塞症(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特征.2008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PTE患者30例.现将其诊治体会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患者30例,均根据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V/Q)显像、下肢静脉造影及D-二聚体检查等证实.

  • 核素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术后肺功能

    作者:黄淼龙;罗德源;龙荣尊;万仁平;林拓;方先来

    目的:用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术后肺功能,以指导肺癌手术方式的设计.方法: 将22例肺癌患者在手术前作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结合患者术前1s用力呼气容积预测的结果,设计给患者作全肺切除,或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结果:用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法预测患者术后肺功能,22例患者无1例出现肺功能不全,术后3月患者作常规肺功能检查.结果实测值与核素肺灌注显像的预测值呈显著相关.结论:核素肺灌注显像用于预测患者术后肺功能,指导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设计有临床实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