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气流速受限(EFL)与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观察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对COPD患者EFL的影响.方法采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NEP)检测33例COPD患者支气管扩张试验前、后(吸入沙丁胺醇400 μg)EFL情况,其中男31例,女2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8)岁.结果 33例COPD患者中23例(70%)出现EFL,其中11例(33%)仅仰卧位出现EFL,12例(36%)仰卧位及坐位均出现EFL.无EFL患者与EFL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分别为(66±16)%和(3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1、P<0.01),仰卧位及坐位均出现EFL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低[(24±7)%].3分法和5分法EFL均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836和-0.818,P均<0.01).3分法和5分法EFL均与医学研究委员会(MRC)推荐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评分标准(简称MRC呼吸困难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03和0.912,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分法EFL和FEV1对MRC呼吸困难评分的预测性均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79、-0.265,P分别为<0.01、0.029),但5分法EFL比FEV1对MRC呼吸困难评分的预测性更强.23例吸入沙丁胺醇前存在EFL患者,吸入后全部患者EFL仍然存在.结论与FEV1比较,EFL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预测性更强,可作为评价COPD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更可靠的客观指标.COPD患者的EFL不能被吸入支气管扩张剂逆转,即表现为EFL的不可逆性.
-
呼气流速受限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可行性
1994年Valta等[1]首次提出了不需患者主动配合用力呼吸而仅在潮气呼吸下进行的呼气相气道内负压(NEP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EFL)的方法,目前采用NEP法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EFL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EFL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能更敏感反映COPD和哮喘患者呼吸困难和病情的严重程度[2-4].但目前有关NEP法检测EFL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可行性尚不明确.我们采用NEP法检测COPD和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前、后EFL的变化,并与常规FEV1判断指标进行比较,探讨NEP法检测EFL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可行性.
-
呼气相气道内负压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上气道塌陷性增加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夜间呼吸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NEP)技术检测呼气气流受限(EFL)可以评估OSAHS患者的上气道塌陷性,而且EFL与OSAH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我们采用NEP技术检测了33例OSAHS患者EFL情况,现报道如下.
-
呼气流速受限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气道反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自2004年开始我们进行了呼气相气道内负压(NEP)检测呼气流速受限的系列研究[1-3],初步证实NEP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能作为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病情和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简单、有效方法,并可应用于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评估气道阻塞可逆性的判断指标.但目前有关NEP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可行性尚不明确,为此,我们探讨NEP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作为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判断指标的可行性.
-
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应用于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可行性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前、后呼气流速受限(EFL)情况,并与常规的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作为判断指标的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探讨EFL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30例患儿,采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NEP)法检测患儿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前、后EFL情况.结果 3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阳性者(BPT阳性组)19例,阴性者(BPT阴性组)11例.BPT阳性患儿激发前、后FEV1分别为(1. 71±0. 52) L和(1. 21±0. 34) L,FEV1pred%下降率为(29. 04±7. 49)%,19例BPT阳性患儿激发前和激发后分别有1例和3例出现卧位EFL,坐位时均无EFL,患儿3分法EFL和5分法EFL激发前(分别为1. 05±0. 23和0. 05±0. 22)与激发后(分别为1. 16±0. 37和0. 26±0. 6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 455和1. 714,P分别为0. 163和0. 104).BPT阴性患儿激发前、后FEV1分别为(1. 89±0. 80) L和(1. 79±0. 78) L,FEV1pred%下降率为(6. 09±5. 29)%,11例BPT阴性患儿激发前与激发后均无EFL.结论 NEP法检测EFL不能敏感反映传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判断标准(FEV1pred%下降≥20%)的变化,其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可行性和阳性判断标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应用于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可行性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前、后呼气流速受限(EFL)情况,并与常规的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作为判断指标的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探讨EFL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30例患儿,采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NEP)法检测患儿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前、后EFL情况.结果 3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息儿中,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阳性者(BPT阳性组)19例,阴性者(BPT阴性组)11例.BPT阳性患儿激发前、后FEV1分别为(1.71±0.52)L和(1.21±0.34)L,FEV1下降率为(29.04±7.49)%,19例BPT阳性患儿激发前和激发后分别有1例和3例出现卧位EFL,坐位时均无EFL,患儿3分法EFL和5分法EFL激发前(分别为1.05±0.23和0.05±0.22)与激发后(分别为1.16±0.37和0.26±0.6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55和1.714,P分别为0.163和0.104).BPT阴性患儿激发前、后FEV1分别为(1.89±0.80)L和(1.79±0.78)L,FEV1下降率为(6.09±5.29)%,11例BPT阴性患儿激发前与激发后均无EFL.结论 NEP法检测EFL不能敏感反映传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判断标准(FEV1下降≥20%)的变化,其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可行性和阳性判断标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