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粘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津铭;徐洪雨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结直肠巨大息肉样病变及早期肿瘤可以及时被发现并治疗。内镜粘膜剥离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是一项应用较早用于切除胃肠道粘膜肿瘤的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1]。但由于切除深度所限,对于直径较大、外形扁平的侧向生长肿瘤(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则难以一次切除,行完整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存在困难,肿瘤复发率高[2]。近年内镜粘膜下切除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应用使得深度达粘膜下层的肿瘤和LST可以一次性切除,并行完整的组织病理学检查[3]。因此ESD被认为是一种切除结肠直肠巨大息肉的有效方法。但ESD对于操作者技术要求高,术后延迟出血及穿孔风险高。笔者重点搜集世界各医疗机构使用ESD技术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及早期肿瘤的实例,来阐述现阶段ESD技术治疗结直肠巨大息肉的现状[4]。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黄金链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及粘膜剥离术( 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3例给予内镜黏膜剥离术( ESD术)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给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临床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内镜粘膜剥离术对食管动力和食管扩张度的影响

    作者:卜保国;令狐恩强;王向东;王红斌;杜红;郭荣斌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SD)已广泛用于胃肠上内肿瘤的治疗[1-4].ESD治疗食管上皮内肿瘤与传统外科食管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相比,能够整块地完全切除大的上皮内肿瘤[2].随着内镜技术的进展及内镜器械的改进,ESD的一些手术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均明显减少,但由于切除范围的增加术后狭窄的发生率和吞咽困难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这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尽管ESD术后狭窄发生的确切概率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与管腔环周切除范围有关,一些研究报道食管环周3/4以上粘膜切除,尤其是食管全周ESD是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1,5].

  • 利用经口隧道技术切除2.5cm以上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张永潮;金大庆;李卫民;孙庆跃

    虽然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技术用于切除食管癌前病变与早癌,但对于面积较大的食管病变,特别是直径大于2.5 cm以上的病变,使用经典的标记-环形切开病变边缘-剥离的方法,在环形切开边缘后,粘膜下再注射的抬举性明显不如环形切开前,导致剥离速度慢,有可能穿孔并发症发生率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09年总结了使用经口隧道技术剥离食管环周病变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将隧道技术用于食管病变大于2.5 cm以上粘膜的切除,该技术是否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赣南地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研究

    作者:江萌;刘苇婧;李虹

    目的:探讨赣南地区ESD治疗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整体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经普通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深度及层次,诊断为上消化道粘膜及粘膜下隆起性病变并接受ESD治疗的患者共103例,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治疗护理、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治疗,其中穿孔2例,1例用钛夹夹闭,另1例行尼龙绳荷包缝合术,术后胃肠减压、禁食禁饮和药物治疗后得到恢复.35例出现少许渗血,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冲洗或钛夹止血.56例用APC及电热活检钳电凝进行预防性止血处理.结论:综合运用完善手术前准备、采用严密的手术中配合和完善手术后的护理,可以促进手术的成功,确保其治疗效果得以实现.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作者:张毅;许东发

    目的应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广基息肉,与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的操作性及安全性对比,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消化道广基息肉分别进行常规的高频电切除和粘膜剥离术治疗,观察各方法的切除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84例,共85枚息肉,均成功切除,术后少量出血(≤200 ml)4例,均为即刻出血,予喷洒去甲肾上素或电凝止血后获得有效止血,发生率为4.8%.治疗组38例,共42枚息肉,均成功切除,无发生出血并发症.两组均无发生穿孔,气爆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对广基息肉,粘膜剥离术较高频电切除术操作性及安全性对比更好.

  • 粘连性阑尾炎浆膜下剥离切除 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吕智尉;刘玉祥

    目的探讨严重粘连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 36例严重粘连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浆膜下剥离切除方法,顺阑尾长轴方向纵形切开阑尾浆膜层肌层,沿浆膜肌层下向阑尾远端慢慢剥离,直至将阑尾粘膜从浆肌层下全部剥离,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结果 36例全部治愈,无 1例发生血管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阑尾残端瘘、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阑尾浆膜下剥离切除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创伤小、一次治愈、无并发症,能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故本法尤适用于阑尾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严重、不易分离的患者。

    关键词: 阑尾炎 粘膜剥离术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粘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短期疗效评估

    作者:贺琼;李国珍

    目的:考察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粘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癌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消化道早癌患者80例,分别采取 ESD(40例)和 EMR(40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术中出血率、术中穿孔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 ESD 组整块切除率和完全切除率分别为97.5%和92.5%,显著高于 EMR 组的77.5%和70.0%(P <0.01)。EMR 组术中出血率为2.5%,显著低于 ESD 组的7.5%(P <0.05)。ESD 组穿孔率为0,与 EMR 组(2.5%)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间术后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 ﹥0.05)。ESD 组患者出现1例切口感染,EMR 组无明显术后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ESD 组1年内复发率为2.5%,显著低于 EMR 组的7.5%(P <0.05)。结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临床疗效更优。

  • 内镜下直肠类癌粘膜剥离术后病人的胃肠道护理

    作者:王玉民;曾巧莹;肖球

    通过总结10例内镜下直肠类癌粘膜剥离术后患者的胃肠道护理,认识到剥离术后采取针对性的禁食和饮食的调节、心理护理、保持大便的通畅,以及腹痛和大便等情况的观察,对预防术后肠出血和肠穿孔具有重要意义.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作者:金茜;尧登华;李政文;李萍;关静;彭晓兰

    随着内镜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逐渐成为多种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治疗手段,如消化道早期癌症、粘膜下病变、巨大广基息肉等均可以行ESD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部位,切除深度可包含粘膜层,粘膜肌层,粘膜下层,能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与复发率.现将我科2009年3月至9月行ESD治疗的27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早期胃癌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黄政;邓辉;贾业贵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6例经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资料,术后并发迟发性出血的19例为出血组,未出现迟发性出血的18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胃癌位置、病变大小、病变深度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总结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组病变直径≥3 cm及病变深达黏膜下层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发生于胃窦、术中出血量>800 ml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所有患者经内镜下止血治疗以及合理、积极的护理后好转,未出现出血性休克等较严重的病例.结论 病变直径≥3 cm、深达黏膜下层、胃窦部病变、术中出血量>800 ml的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积极、合理的护理是防治出血的重要措施.

  • 1例结肠ESD术后肠穿孔患者的护理

    作者:高玲

    内镜粘膜剥离术(ESD)是由内镜下切除术(EMR)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将大块病灶完整切除还具有创伤小、且安全等有点,其治疗效果不仅与外科手术大致相同,还避免了传统手术的风险[1],因此,近年来学者成功的采用ESD切除胃肠道粘膜下肿瘤,明显降低肿瘤的残留和复发[2,3]。我科于2013年12月收治1例降结肠隆起性病变行ESD,术后患者出现了肠穿孔、痛风等并发症,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吴永梅;王君;邱枫;苟冬梅

    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病,也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死于消化道肿瘤的病人高达数百万.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治疗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近年来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从单纯的检查诊断进入到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时期.由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发展而来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目前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病变如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中,适用于处理无蒂或扁平的局限于浅表层(粘膜或粘膜下)的消化道赘生物.EMR是一种微创内镜技术,明显优于创伤大的传统外科手术,并且可将切除的完整的大块病灶提供病理组织学研究.

  • 临床护理路径对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作者:田春英;杨慧敏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浅析1例胃镜下早期胃癌粘膜下剥离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孙琛;杨艳

    目的:探讨和分析胃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例胃镜下早期胃癌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患者在接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时,同时接受针对性护理,手术成功且无复发,患者及其家属均满意护理。结论:对胃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是 ESD 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对提高ESD患者的康复率、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