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治疗策略

    作者:乔天宇;谢磊;王贵玉

    低位直肠癌的发病率约占所有直肠癌的70%,而随着对直肠癌的生理、病理、解剖及淋巴循环引流研究的不断深入,直肠癌的保肛率及预后也不断提高.低位吻合指的是吻合口至齿状线的距离为2~5cm,超低位吻合是指吻合口至齿状线的距离小于2cm;伴随着直肠癌的低位、超低位吻合在临床中的应用,低位、超低位吻合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也引起了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由于吻合位置低且距离齿状线较近,因此其吻合口漏的风险高,发生后处理起来也较为麻烦.影响吻合口的发生也有许多相关因素,比如患者的自身状况、疾病本身的因素、术前是否进行过新辅助治疗、医生的技术及经验、术中的吻合方式、是否预防性造瘘、术后的监测与用药等.对于吻合口的治疗,早期发现显得尤为重要,一旦确认发生吻合口漏,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每日扩肛.由于系低位、超低位吻合,只要引流充分,均可考虑行引流管冲洗引流,期待自然愈合;对于局部瘘口引流较多、患者感染症状较重者可以采取回肠双腔造口等方式,减少下方渗液.

  • 高龄高危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式探讨

    作者:王刚成;韩广森;任莹坤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高龄(>80岁)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距肛门3~5cm)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Dixons术+横结肠造瘘组)、B组(Hartmann术组)和C组(Miles术组).检测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分析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盆腔积液感染和住院周期.结果 术后24h和48h患者血清IL-6水平监测结果,各治疗组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24h,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各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术后24h,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C组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和48h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其中C组升高的幅度大,B组次之,A组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但C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术中术后出血、盆腔积液明显少于B组和C组.A组肠道排气早于B组和C组.A组住院周期短于B和C组.结论 超低位吻合并横结肠预防造瘘术较其他术式并发症少,康复快,可作为高龄高危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 超低位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恩宏;LIU Zhiman;甄小兰;YANG Zongwei

    目的:研究利用超低位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住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肿瘤距齿状线2~4cm的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治疗,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结肠直肠超低位吻合.术后按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分为3组,齿状线组19例,0~1cm组33例,1~2cm组39例.观察3组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病死率,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81.4%、71.2%;经统计学检验,三组间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评定:齿状线组77.8%,0~1cm组90.3%,1~2cm组94.3%.结论:对于患者强烈要求保肛的低位直肠癌,在手术技巧娴熟的基础上,利用单吻合器在齿状线上2cm内甚至齿状线处实施超低位吻合的保肛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可行性.

  • 单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吻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恩宏;肖丽君;万立野;赵恩山;赵连志

    目的:研究利用单吻合器对低位直肠癌实施超低位吻合保肛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132例肿瘤距齿状线2cm-5cm的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治疗,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利用单吻合器实施超低位吻合.术后按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分为3组,齿状线组31例,0-1 cm组49例,1-2 cm组52例,观察3组生存率、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组无手术病死率,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2%、72.7%,局部复发率6.8%;经统计学检验,三组间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三组肛门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7.5%、93.9%、100%.结论:对于患者强烈要求保肛的低位直肠癌,在手术技巧娴熟的基础上,利用单吻合器在齿状线上2 cm内甚至齿状线处实施超低位吻合的保肛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可行性.

  • "U"型肠袢代储袋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天忠;李书强;宿怡;徐万鹏;段全红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应用U型结肠袢成形代储袋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40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均行直肠前切除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1年,分别于术后3、6、9个月按徐忠法"五项十分制"肛门排便功能评价标准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胃肠外营养后愈合;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3/40).术后3、6、9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0.0%、77.5%、87.5%.结论 在中下段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术中应用"U"型结肠袢成形代储袋对术后半年内肛门排便功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亦未增加手术难度.

  • 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

    作者:王翔;邵永孚;周志祥;高纪东;兰忠民

    目的探讨经过选择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施行前切除术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对距肛缘4~6 cm的隆起型或溃疡型直肠癌,肿瘤直径在3 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行超低位前切除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6.3%),吻合口狭窄16例(25.4%);术后局部复发6例,其中2例为吻合口复发,4例为盆腔复发,总局部复发率为9.5%.全组5年生存率为74%.结论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因双吻合器的熟练使用而得以实施,使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避免了人工肛门所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若适应证选择得当,可部分替代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而不降低疗效.

  •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与自主神经功能保护(附75例报告)

    作者:刘伟中;廖传文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及其手术方式.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75例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术后吻合口瘘情况、排便、排尿、性功能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吻合瘘8例(2例直肠阴道瘘),局部复发8例.其中,Dukes B期5例,C期3例,肝转移10例.本组5年生存率为62%,Dukes A、B、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61%、和28%.病人术后1个月内排便功能普遍较差,6个月后趋于正常,排尿及性功能无障碍.结论 对于Dukes A、B期.组织学分化良好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可以行保肛手术.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9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满生;雍铁山;严太平;彭艺;肖维木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佳治疗术式.方法 (1)经腹和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和肛管齿状线吻合13例;(2)超低位双吻合器吻合6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渗漏,经局部引流治愈.术后12~15周对排气和排便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随访6个月~6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17/19)、66.67%(12/18)、42.86%(6/14).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根据直肠肿瘤临床分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超低位双吻合术和经腹、肛门齿状线切除直肠下段癌,行乙状结肠与肛管齿状线吻合均不失为良好的保肛术式.

  • 支撑捆扎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梁国刚;韩方海;吴凌云;李相阳;孙永信

    目的 探讨支撑捆扎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对117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患者均在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且经直肠腔内B超、盆腔CT及MRI排除肿瘤侵犯肛提肌和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 结果 117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手术期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漏2例,1例局部引流治愈,1例直肠阴道瘘行横结肠造瘘转流手术.未发生吻合口狭窄,术后3月排便功能评价:优29例,良44例,一般31例,差13例,优良率为62.4%(73/117). 结论 支撑捆扎法用于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安全、可行,可以完成从肛提肌内口到括约肌间沟的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效果良好.

  • 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标准建立的意义与思考

    作者:王锡山

    近年来,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改善了直肠癌病人的治疗效果,但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随着功能外科时代的出现,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的比例越来越高,亟待建立和完善手术标准.

  • 乙状结肠成形在超低位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志祥;邵永孚;赵平;白晓枫;王滨

    目的评价乙状结肠成形在超低位直肠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乙状结肠成形超低位直肠吻合术(观察组,35例)和乙状结肠-直肠超低位吻合术(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17.1%,对照组 2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12个月,观察组患者每日大便 1~5.5次(平均 2次 /d),对照组 1~9次(平均 3.5次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大便控制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患者的自我满意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1;术后肛门功能得分观察组 2.57分,对照组 7.21分,两组比较,P< 0.01.结论乙状结肠成形应用在超低位直肠吻合术中,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结肠直肠直接吻合术.

  • 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2例分析

    作者:邹宗礼;马永书;左开林

    目的:交流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防治经验,以更好防治吻合口瘘.方法:对已行的156例直肠癌超低位吻合术及出现吻合瘘1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2例吻合口瘘患者经保守治疗,10~30 d后瘘口均愈合.结论:根据吻合口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预防吻合口瘘有效的方法.

  • 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作者:韩松;陈伟;吕永亮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通过完整的切除盆筋膜脏层包绕的直肠及其周围淋巴、脂肪和血管,同时切除的直肠系膜达提肛肌水平,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分离耻骨直肠肌、外括约肌深部与内括约肌间隙,游离外括约肌全层达齿状线.采用双吻合技术,完成吻合.结果 78例低位直肠癌成功地完成了前切除超低位吻合保留肛门的手术,预防性造瘘9例,4例吻合口瘘,3例局部复发,1例腰椎转移,5例肝脏转移.随访1~5年,控便情况:完全自制56例,便频11例,排气失禁4例,偶尔漏稀便3例,因便频不能耐受而手术3例,局部复发而手术1例.结论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达到了根治的目的,成功保留了肛门及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效果尚满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