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直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彦钦;沈虹;李墨丹;袁瑛

    微卫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bility ,MSI)又称复制错误( replication error ,RER),其意义是肿瘤细胞与同一个体的正常组织细胞DNA相比,肿瘤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单个、二个、三个或四个核苷酸组成的重复序列长度发生了改变[1-2]。初的研究认为, MSI 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特征性的分子变化,与人类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的种系突变有关。而后续研究发现一小部分的散发性大肠癌也存在着MSI现象,但这种MSI大都与hMLH1基因的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有关。

  • VHL综合征

    作者:金讯波;王刚刚;王正;夏庆华

    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MIM编号193300)是由VHL肿瘤抑制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的以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和腹部多发良恶性肿瘤及囊肿(如肾透明细胞癌、嗜铬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瘤、内淋巴囊肿瘤、肾脏和胰腺多发囊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显著的表型变异及年龄依赖性的外显率[1]。本文简要回顾了VHL综合征的流行病学、遗传学特征及相关分子发病机制,系统回顾了其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及相应的监测处理策略,为我国VHL综合征的诊断、检测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 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上皮型钙黏素基因种系突变的检测

    作者:姜勇;万远廉;王振军;赵博;朱静;黄莛庭

    目的研究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上皮型钙黏素基因(CDH1)种系突变情况.方法对符合初筛标准的5个胃癌家系(A、B、C、E、F)先证者取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方法扩增上皮型钙黏素基因的16个外显子,以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对可疑突变者双向测序.结果B家系先证者CDH1基因第10号外显子1507位碱基出现杂合性C→T转换,导致编码谷氨酸的密码子CAG转变为终止密码子UAG,从而产生截短蛋白.该先证者异时性患有乳腺侵润性小叶腺癌和弥漫型胃癌,免疫组化研究显示乳腺癌组织中上皮型钙黏素表达完全缺失,表明乳腺癌组织中CDH1基因完全失活.结论中国胃癌家系中存在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家系,并检测到一种新的CDH1基因种系截短突变,乳腺侵润性小叶腺癌可能系遗传性弥漫型胃癌肿瘤谱的一部分.

  • 应用第2代测序技术检测遗传性乳腺癌-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再发子宫浆液性腺癌患者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

    作者:吴霞;陈吉牟;狄文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在所有的卵巢癌患者中,高达10%~15%者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breast/ovarian cancer syndrome ,HBOC)患者[1]。目前已知,HBOC与BRCA1或BRCA2基因的种系突变有关。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是1种独特的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高,生物学行为与卵巢浆液性癌较为相似。UPSC在所有子宫内膜癌中所占比例不到10%,但超过50%的复发及死亡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UPSC[2]。已有研究表明,UPSC患者中BRCA1、2基因突变携带率极高[3-4]。本研究中的2例患者为同胞姐妹,姐姐患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妹妹先后患乳腺癌、UPSC;本研究应用第2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检测患者BRCA1、2基因全外显子突变情况,姐妹的BRCA1基因第20外显子均携带HBOC高风险错义突变p.A1752P;此外,采用常规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到乳腺癌+UPSC患者之女也携带该突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WT 1在儿童白血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文婷;汤静燕

    1 WT 1基因的作用WT 1基因(Wilms'tumor gene)位于11p13,编码是一种半胱氨酸-组氨酸锌指转录因子,分子量约为52-54 kD,在具有肾母细胞瘤遗传倾向和散在发病的儿童中被灭活.特异的杂合子显性失活突变时WT 1存在活性,此时与严重的肾脏和性分化异常有关[1].WT 1种系突变或缺失导致一系列泌尿生殖系的异常发育,两性畸形和儿童肾母细胞瘤的易感性增加[1].初认为它编码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如今发现WT 1相关的功能更偏向于一种参与肾脏发育和性决定的基因的转录激活因子.

  • 粤北地区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与CDH1种系突变关系初探

    作者:周学付;陈国星;彭晓飞

    目的 通过5例临床标准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HDGC)病人外周血细胞CDH1基因测序,探讨粤北地区HDGC形成与CDH1种系突变可能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病人425例,通过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筛选出符合国际胃癌联盟制定的临床标准HDGC病例5例.采集病人外周血提取DNA,对CDH1基因全部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 5例病人外周血细胞CDH1基因外显子测序未检测到明确致病性突变.结论 粤北地区HDGC形成与CDH1种系突变关系仍不清楚,有待更多大样本检测的进一步探究.

  • 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相关基因表达及突变分析

    作者:陈红;曹丽华;王述森;胡煜;罗阳

    目的 研究遗传性弥漫性胃癌相关基因表达及突变,探讨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家系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该家系先证者胃癌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SMAD4、TP53和ANXA10蛋白的表达情况,PCR扩增结合DNA测序筛查E-cadherin、SMAD4、P53和ANXA10基因的所有编码序列以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序列的种系突变情况.结果 与先证者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E-cadherin、SMAD4、TP53和ANXA10蛋白表达缺失,β-catenin表达降低.检测到SMAD4基因一个新的多态性位点即第1内含子24位碱基出现杂合性A>G的改变,E-cadherin基因和ANXA10基因只检测到一些已知多态,未发现种系突变,P53基因未发现任何突变.结论 E-cadherin、β-catenin、SMAD4和ANXA10蛋白异常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参与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家系的发病机制,但排除了E-cadherin、SMAD4和ANXA10基因外显子突变导致该病发病的可能性.

  • 胃癌/乳腺癌先证者家族性癌症综合征家系CDH1突变分析及病理学特征

    作者:朱正纲;于颖彦;张奕;计骏;张俊;刘炳亚;陈雪华;林言箴

    目的探讨CDH1基因种系突变与中国人家族性胃癌/乳腺癌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弥漫型胃癌/乳腺癌先证者及其一、二级亲属外周血,应用CDH1基因第1~16外显子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对电泳条带异常外显子的PCR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对先证者胃癌/乳腺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DH1编码蛋白E-cadherin表达检测.结果CDH1基因第13外显子在mRNA水平2200位点(序号:NM-004360)存在核苷酸C→T置换,导致编码序列GCC→GCT改变(Ala154Ala).先证者胃癌呈典型的弥漫型印戒细胞癌,左乳腺肿瘤为浸润性导管癌,两种肿瘤细胞均不同程度保留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以弥漫型胃癌/乳腺癌为先证者的中国人多发性癌症综合征家系发病年龄较轻,部分家系成员第13外显子存在的单核苷酸置换可能增加了对某些肿瘤的易感性.该家系中1例未患病的变异携带者已纳入定期随访范围.

  • 同时携带hMLH1与hMSH2基因种系突变的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家系及其致病意义

    作者:崔龙;金黑鹰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是其致病原因,目前已发现的错配修复基因有hMLH1、hMSH2、hMSH6、hPSM1、hPSM2、hMSH3、hMSH5等.

  • 疑诊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Noonan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林宇辰;彭智勇;李春富

    目的 探讨以伴类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样血液系统症状的Noonan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例出生后即出现白细胞、单核细胞增高伴肝脾肿大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性,出生即出现症状,3月龄时经指甲、头发毛囊、口腔脱落细胞、外周血、骨髓基因位点验证联合特殊面容及多器官先天缺陷确诊为PTPN11种系突变的Noonan综合征,仅予以低强度维持治疗和密切观察随访.随访至9月龄,患儿出现肝脾回缩、白细胞下降等血液学症状自发缓解趋势,而期间患儿外周血PTPN11突变持续存在.文献报道,Noonan综合征发病率低,其中伴发血液系统症状的更少,常难与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鉴别.Noonan综合征伴发的血液系统症状多有自限性,若无进展可予密切随访观察,无需特殊干预.结论 伴发血液系统症状的Noonan综合征容易与同基因突变类型的幼年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混淆,家族史、特殊外观、先天缺陷,结合多组织基因验证有助于诊断.

  • 无hMLH1/hMSH2生殖系突变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3家系报道

    作者:颜宏利;金黑鹰;陆一鸣;刘凡;刘飞;孟荣贵;孙树汉;崔龙

    目的:考察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hMLH1/hMSH2生殖系突变的情况.方法:选择13个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中的先证者,利用DNA 测序检测hMLH1/hMSH2基因突变情况.对其中不携带hMLH1/hMSH2生殖系突变的HNPCC 家系,利用免疫组化检测hMLH1/hMSH2基因表达、PCR-SSCP检测先证者肿瘤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果:13个HNPCC家系的先证者中有3例检测不到hMLH1/hMSH2的生殖系突变.3例无hMLH1/hMSH2突变的先证者中,肿瘤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均为MSI-H,免疫组化检测hMLH1/hMSH2基因表达正常.结论:3个严格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系中未发现hMLH1/hMSH2基因系突变,提示可能存在其他基因突变导致该3个家系HNPCC肿瘤发生.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外科治疗

    作者:顾德智;金根培;周爱民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由于第5号染色体上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种系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过在1例Gardner综合征患者发现的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FAP致病基因被定位于5q21-22,并被克隆[1].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患病者从青春期开始结直肠黏膜出现成百上千的腺瘤性息肉,此病的严重性在于癌变率高,而且癌变常不限于一处,为多中心.婴幼儿时期并不发病,好发于青年期,一般15~20岁开始出现症状,30岁左右为明显,如不及时治疗,40~60岁时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癌变.因此对于FAP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作者对1995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12例F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问题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 家族性胃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牛洪欣;徐忠法;石会勇;王丽丽;张梅

    目的:探讨家族性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利于该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随访2个家族性胃癌家系,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家系中共发现6例胃癌患者,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家系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文献报道相符合.结论:家族性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发病早;预后差;可同时或异时伴发其他器官肿瘤;CDH1基因种系突变携带者外显率高;病理多为弥漫浸润型,分化程度低,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同一家系中患者病变部位较一致等.

  • 性别对HNPCC家系中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风险的影响

    作者:张渊智;张志芳;盛剑秋;李世荣;张帆;任艳敏;杨姝;高慧芳;冯燕

    目的 探讨性别对HNPCC家系中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累积风险度的影响.方法 对14个HNPCC家系的94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采用Kaplan-Meier法、Cox风险比例模型和对数秩检验等方法估计种系突变携带者分别在30岁、40岁、50岁、60岁等时的患癌累积风险度及分析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大明显增高,男性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肿瘤、结直肠癌等的风险度明显高于女性(P<0.01),但在60岁时两者基本趋于一致,均达90%以上;男性与女性携带者发生胃癌的累积风险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风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别与HNPCC家系中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尤其是结直肠癌)风险度密切相关,但中国人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年龄较西方人提前;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无明显差异.

  • MSH6在大肠癌中的种系突变情况及特征荟萃分析

    作者:翟景花;韩冰;王帆;赵亚双

    目的 了解错配修复基因MSH6在不同形式大肠癌人群中的种系突变频率及特征,提供真正的突变热点.方法 收集1997-2005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提取信息,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 MSH6在大肠癌总人群、HNPCC、可疑HNPCC和散发大肠癌人群中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39%、4.23%、5.61%和1.10%;男性、女性大肠癌患者MSH6种系突变频率4.49%、7.00%.碱基插入、缺失、置换分别占22.8%、22.8%、54.5%;女性携带MSH6突变的大肠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1岁,男性为46.3岁.结论 错配修复基因MSH6在不同形式大肠癌人群中的突变率较低;突变种类以碱基置换较多;大肠癌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偏晚.

  • 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hMLH1和hMSH2及hMSH6种系突变与hMLH1启动子甲基化检测

    作者:倪敏;金黑鹰;丁义江;刘飞;丁曙晴;樊志敏;王业皇

    目的 探究微卫星不稳定(MSI)结直肠癌患者的hMLH1、hMSH2和hMSH6种系突变特征和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 对前瞻性收集的34例MSI结直肠癌患者检测其hMLH1、hMSH2和hMSH6种系突变.并研究其肿瘤的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 34例MSI结直肠癌中,共检测到MLH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19例(55.9%).19例MSI-H结直肠癌中检测到MLHI基因的甲基化14例(73.7%);15例MSI-L结直肠癌检测到MLH1基因的甲基化5例(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共发现8个hMSH2和hMSH6基因的突变,其中hMSH6基因突变3个.hMSH2基因突变5个.结论 中国人MSI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未测到MLH1基因14突变)和MLH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出率可能有别于国外MSI结直肠癌.

  • 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变异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金黑鹰;崔龙;高军;孟荣贵;徐洪莲;姚航;喻德洪

    目的探讨 hMLH1及 hMSH2基因启动子变异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PCR法扩增 25例 HNPCC患者、 2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和 10例非肿瘤患者的 hMLH1及 hMSH2基因启动子序列,对 PCR产物进行测序.对发现携带突变患者的肿瘤标本进行 hMLH1及 hMSH2基因表达研究和微卫星不稳定( MSI)检测,同时用测序方法检测该患者 hMLH1及 hMSH2基因编码序列的改变.结果 55例检测样本中, C3.1及 C3.2发现 hMLH1启动子在-342位和-337位 2处 A插入变异,免疫组化检测该患者 hMLH1表达阴性,肿瘤 MSI检测为 MSI-H,而编码序列的检测未发现异常.结论 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种系突变可能导致该基因的不表达,从而导致 HNPCC结直肠癌的发生.错配修复基因编码序列正常的 HNPCC患者中可能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突变.

  • 中国人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种系突变研究

    作者:张进;黄翼然;潘家骅;刘东明;周立新;薛蔚;陈奇

    目的 探讨中国人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 种系突变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个VHL家系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扩增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其中的21位成员进行VHL基因种系突变研究.结果 在6个家系中,5个Ⅰ型家系,1个ⅡA型家系.6种不同的VHL基因种系突变被确定,其中包括错义突变4个,无义突变1个,缺失突变1个.4个分布在第1外显子、1个在第2外显子和1个在第3外显子.21人接受基因检测的个体中,14人存在VHL基因种系突变,其中包括10例均符合VHL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例疑似VHL患者和3例致病基因携带者.结论 中国汉族人VHL患者存在基因种系突变且第1外显子的后1/3可能为主要的突变区域;VHL基因种系突变检测在疾病诊断和早期发现无症状患者及致病基因携带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肿瘤易感性、风险评价与预防(续3)

    作者:薛开先

    上接1999年第3期封四)表5. 人类癌症的易感因素目前已发现有35种家族性癌综合征,有25种为常染色体显性,6种为常染色体隐性,还有4种遗传方式有待确定,还有一些遗传病亦易患癌,考虑到这些内容国内已有评述,本节归类简述如下.1 显性遗传综合征显性遗传综合征由单个常染色体基因所决定,例如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受累个体在青春期长出成千上万的结肠息肉,其中一部分将恶变,除非做预防性结肠切除,在30~40岁间不可逆的发展成结肠癌.决定FAP的抑癌基因是APC,定位于5q21-q22.突变APC基因携带者的后代将有50%发展FAP的危险性.FAP的发生率约是1/6 000-1/13 000. 罕见的家族性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遗传有抑癌基因P53一个缺陷的等位基因,他们有很高的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30岁时达50%,70岁可高达90%.约在一半的该综合征的家族中可检出P53基因的突变,大部分突变发生在P53基因的外显子5~8.这些肿瘤用放射线治疗时,增加放疗诱发二次肿瘤的机会. 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是婴幼儿恶性胚胎瘤,起源视网膜母细胞,Rb的发生率为1/3 500-1/25 000,60%的为单侧非遗传的,15%为单侧遗传的,25%为双侧遗传的,男女同样受累及,在占总数40%遗传性Rb中,约20%~30%患者为新的种系突变.决定Rb的抑癌基因为RB1,定位于13q14,有7个外显子,长度超过180 Kb,转录mRNA长约4.7 Kb,其蛋白产物约为928氨基酸,是细胞生长的调控因子,它是通过隔离细胞周期演进所必须 DNA转录因子(各种核蛋白)而发挥作用的. 近年研究较多的遗传性乳腺/卵巢癌和遗传性乳腺/其他癌综合征,分别由抑癌基因BRCA1(17q21)和BRCA2(13q21-q23)所决定,其发病率因人群不同而不同,总体上约占全部乳腺和卵巢癌的6%~10%.据估计,携带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的妇女,有70%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遗传性非息肉型结肠癌(HNPCC),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目前已鉴定的抑癌基因有hMLH1(3p21.3),hMSH2(2P22-P21),hPMS1(2q31-q33),hPMS2(7q22)和hMSH6,这种基因产物都构成多聚DNA错配修复复合体.在已研究的HNPCC家族中,90%以上的种系突变是来自hMLH1和hMSH2.上述种系突变基因的携带者80%将发生大肠癌,HNPCC约占全部大肠癌的6%~10% .2 隐性遗传综合征这一类常染色体基因隐性综合征,多因DNA修复缺陷、DNA复制时无效"校对”,以及染色体的不稳定性等增加了自发突变率,从而使缺陷基因纯合子易患癌,同时缺陷基因的杂合子在人群中的数量相当可观,其中某些缺陷基因的杂合子亦易患肿瘤,故这些综合征在肿瘤防治也有重要意义.罕见的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发病率在1/30 000~1/100 000.在地中海地区的人群中较多,约10%的纯合子少儿时期患淋巴瘤、网织肉瘤和白血病等;杂合子携带者患癌风险虽比纯合子低得多,但由于这一基因型在人群中较常见(14‰),据估计在美国与7%或更多的乳腺癌发生有关.AT综合征基因为ATM(11q22.3),互补群A、C、D和E世界性分布,A=55%,C=28%,D=14%,E=3%,这些互补组所有的突变都定位在一个基因上.应引起注意,AT患者通常对电离辐射敏感,用常规剂量的放射线治癌可能是致命的. 着色性干皮病(XP)患者的细胞,不能对UV引起的DNA嘧啶二聚体进行切除修复,该综合征已发现有7个互补组(A-G),有相应的基因XpA-XpG. 它们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已发现的各种突变多为点突变.XP发病率随人种不同而异,如美国为1/1 000 000,而日本为1/40 000.XP患者对阳光中UV过敏,在20岁前比一般人群增加2 000倍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癌的发病率,常为多发性肿瘤.第一个皮肤肿瘤发生的平均年龄为9岁,其他发生的肿瘤有黑色素瘤,肉瘤也偶有报告. 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综合征还有Bloom 综合征(BLM), 在犹太人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特点为生长障碍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免疫功能下降,1/6 BLM 患者将患白血病及各种肿瘤.BLM基因定位于15q26.1,推测是DNA解旋酶.Fanconi贫血(FA)表现为进行性骨髓衰竭,纯合子患儿多死于全血减少性疾病,幸存者常患急非淋白血病、肝细胞肝癌以及头颈部、食管等的鳞癌.已确定FA有5个互补组,5种相应基因已有3种已定位于不同染色体上.3 染色体异常病一些遗传性染色体异常病可伴有肿瘤易感性的增加,例如先天性愚型(Down氏综合征)为21染色体3体,患儿智力低下,易患多种肿瘤.与同龄儿童相比,白血病发病率高出20倍.原发性小睾丸症(Klinefetor综合征)为男性多一条X染色体,患者睾丸发育不全,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男性乳腺癌发病率几乎与女性相同.在一家族性肾母细胞癌,患者体细胞均有特异性易位t(3;8)(p21,q24)(体质性染色体异常),具有这种染色体异常的家族成员有较高的患癌风险,如该家族中有特异性易位的3名携带者,出生后6个月出现肿瘤. 遗传性癌相关基因的研究明显有助于理解非遗传、散发性癌存在的体细胞突变.通常遗传性癌和散发性癌有着类似的遗传学改变,例如引起Li-Fraumeni综合征的P53基因突变,同时存在于约一半散发性癌中.不同的是,遗传性癌已从遗传获得一个突变的基因,使一些个体处于癌变的"快车道”上,而另一些人则要通过两次体细胞P53突变,才能启动癌变,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有如种系APC基因的腺素、丙三烯、生物胺等的生物转换。Ⅱ相代谢酶能催化内、外源物质经氧化代谢产生的活性中间产物,与多种由内源性分子如谷胱甘肽、葡糖醛酸甙或硫酸2 代谢酶遗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代谢酶遗传多态性表现在酶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等的差异,这是由于其构成蛋白中氨基酸组成甚至仅是个别氨基酸的改变所致,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是由编码该酶基因的多态性所决定.所谓遗传多态性,即在一确定的人群中,在同一基因位点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基因多态性不同于突变,它在人群中的出现频率比突变所能维持的要高,一般超过1%.在一些情况下多态性并不影响氨基酸的组成,但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来,基因的多态性仅对功能有中等度以下的影响.在进化过程中,若多态的等位基因对人体有显著有害的作用,会被淘汰,不可能在人类基因库中长期保持较高的频率.根据对外源物代谢的程度,遗传多态性与三类表型相关,高效代谢(extensive metabolism, EM)是正常人群的特征;低效代谢(poor metabolism,PM)使特定外源物积累,为典型的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是该位点正常等位基因突变或缺失的结果;超效代谢(ultraextensive metabolism,UEM)较正常增加了对外源物的代谢,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是相关基因扩增的结果.这样检测代谢酶的多态性可从表型与基因型两个水平上进行检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