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乳头细胞多向分化的观察

    作者:庄姮;金岩;邹晓英;岳林;高学军

    目的:探讨牙乳头细胞中存在的前体细胞类型及其分化特性.方法:分离培养出生后4 d的SD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乳头细胞,检测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的表达.观察出生后1 d的SD仔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胚胎11 d的下颌突在肾被膜下生长2周后的情况.确定肾被膜下可作为移植区后,将牙乳头细胞团及与成釉器的复合体移植到肾被膜下,24 d后观察所形成的组织结构.结果:体外培养的牙乳头细胞可表达OCN和DSP.出生后1 d的SD仔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胚胎11 d的下颌突在肾被膜下可继续发育生长.经肾被膜下移植培养后,牙乳头细胞团可生成牙本质样结构和骨样结构,而与成釉器复合后只观察到紧邻支架的牙本质样结构.结论:牙乳头细胞中包含不同类型的前体细胞,其分化方向与所处微环境密切相关.

  • 次氯酸钠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月;梁宇红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NaOCl)冲洗溶液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人第三磨牙15颗,牙冠完整无龋坏,未经牙体或牙髓治疗,去除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600且砂纸打磨牙本质表面1 min,去离子水冲洗1 min,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后制作粘接试件:A组(阴性对照组),去离子水处理牙本质平面试件20 min;B组(2.50% NaOCl实验组),2.50% NaOCl溶液处理牙本质平面试件20 min,每5分钟更换1次新鲜溶液;C组(5.25% NaOCl实验组),5.25%NaOCl溶液处理牙本质平面试件20 min,每5分钟更换1次新鲜溶液.处理后所有试件表面均使用自酸蚀粘接剂SE bond进行粘接处理,上方堆塑5 mm高的AP-X复合树脂,分层固化后,粘接试件置于37℃去离子水中储存24 h后,使用金刚石切割机垂直于粘接界面切割,制作1.0 mm×1.0 mm条状试样(n=45).用微拉伸测试仪测试条状试样微拉伸粘接强度(MPa),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样断裂类型(界面破坏、内聚破坏及混合破坏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并用Post-hoc test (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的差异,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2.50% NaOCl实验组[(26.04±5.74)MPa]和5.25% NaOCl实验组[(24.46 ±3.77) MPa]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未经NaOCl溶液处理的阴性对照组[(48.71 ±7.77)MPa],P=0.00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50%和5.25% NaOCl实验组粘接强度分别下降了46.5%和50.2%,2.50%和5.25%NaOCl实验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4).不同实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324,P=0.000),阴性对照组试样断裂类型以混合破坏类型(68.9%)为主,界面破坏类型(24.4%)次之,内聚破坏类型(6.7%)少,2.50% NaOCl实验组与5.25% NaOCl实验组发生界面破坏类型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0),2.50% NaOCl实验组和5.25% NaOCl实验组间的断裂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且均未发现内聚破坏.结论:NaOCl处理过的牙本质与复合树脂的粘接强度明显降低.

  • 有机溶剂对牙本质表面残留根管封闭剂的清除效果

    作者:臧海玲;王月;梁宇红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过程中残留在牙本质表面的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对比不同有机溶剂对其清除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鲜无龋人第三磨牙离体牙25颗,切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试件.试件随机分为5组,每组5颗离体牙.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处理,不涂根管封闭剂,其他4个实验组试件牙本质表面涂布环氧树脂根管封闭剂AH-Plus 5 min后,采用不同的清除措施:阳性对照组使用干棉球擦拭;乙酸戊酯、丙酮及乙醇有机溶剂实验组,分别用蘸有99% (体积分数)乙酸戊酯、99. 5% (体积分数)丙酮及 95%(体积分数)乙醇的棉球擦拭牙本质表面,直至体视显微镜(× 10)下观察无残留AH-Plus,去离子水冲洗3 s.制备1.0 mm × 1.0 mm条状粘接树脂试样(n=45)用于测定微拉伸强度,体视镜下观察断裂类型.制备1.0 mm厚片状试样(n=4)用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的差异.结果:五组间粘接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棉球组 [(38.69 ±8.60)MPa]、乙醇组[(37.14±12.01)MPa]与阴性对照组[(43.86±7.99)MPa]相比,粘接强度明显降低(P <0.05).干棉球组与乙醇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26).丙酮组、乙酸戊酯组、阴性对照组三者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酮、乙酸戊酯清洁牙本质表面后粘接强度分别达到(45. 94 ± 10.37) MPa、(43.99 ±7.01) MPa.乙醇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丙酮组和乙酸戊酯组(P <0. 05).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干棉球组及乙醇组树脂突短小而稀疏,且在乙醇组的粘接界面可以看到残留的根管封闭剂;阴性对照组、乙酸戊酯组及丙酮组树脂突均匀致密.不同组之间断裂类型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环氧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残留使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下降.丙酮与乙酸戊酯对牙本质表面残留的AH-Plus的清除效果较好,优于乙醇及干棉球.

  • 碳化二亚胺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张一;刘玉华;周永胜;钟国雄

    目的:探讨碳化二亚胺盐酸盐[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 carbodiimide,EDC]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即刻微拉伸粘接强度、断裂模式和粘接界面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称取不同质量EDC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配制不同浓度(2、1、0.3、0.1、0.01 mol/L)的EDC乙醇溶液。将28颗人离体第三磨牙随机平分为7组:5种浓度的EDC处理组、未处理组、乙醇溶剂处理组。在低速精密切割机下去除牙合面牙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35%(质量分数)磷酸凝胶酸蚀后根据不同分组对脱矿牙本质表面分别进行处理60 s,使用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 2)粘接处理后,堆塑复合树脂并固化。室温下保存24 h后,制备标准条形试件并测定微拉伸粘接强度,在体视显微镜下对试件的断裂模式进行观察。结果:2 mol/L组[(22.17±13.31) MPa]和1 mol/L组[(45.31±17.80) MPa]的粘接强度显著下降(P<0.05),粘接断裂模式发生的比例明显提高,分别为81.2%和41.3%。其余各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0.1和0.01 mol/L的EDC乙醇溶液表面处理对牙本质即刻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2 mol/L和1 mol/L的EDC乙醇溶液表面处理会显著降低牙本质即刻粘接强度。

  • 两种自酸蚀核树脂/水门汀与冠部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比较

    作者:张丽丽;罗铮;张一;刘玉华

    纤维桩树脂核技术因操作简便、颜色美观、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等诸多优势,在桩核冠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系统的核树脂及粘接剂,其中核树脂/水门汀系统因其可同时进行纤维桩粘接和树脂核重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效率,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青睐。

  • Er:YAG 激光用于比格犬牙髓切断术

    作者:郭怡丹;张笋

    目的:通过比格犬动物试验,观察铒钇铝石榴石(erbium:yttrium aluminium garnet,Er:YAG)激光去除比格犬冠髓后剩余牙髓的变化及牙本质桥形成情况,探索 Er:YAG 激光照射与牙髓反应及牙本桥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只12月龄雄性比格犬前磨牙为试验牙,共24颗,分别应用200 mJ/20 Hz Er:YAG 激光、100 mJ/20 Hz Er:YAG 激光及传统机械方法去除冠髓,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盖髓后充填。通过临床检查试验牙的动度和牙龈情况评价临床效果,拍摄试验牙平行投照 X 线根尖片评价影像学效果。试验术后1 d、2周、4周、8周拔牙,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下观察根髓情况及牙本质桥形成情况。结果:牙髓切断术后1 d、2周、4周、8周后机械去髓组和激光去髓组试验牙均无松动,牙龈无红肿瘘管等异常;X 线片发现机械去髓组和激光去髓组试验牙均未见牙周膜增宽、根尖周低密度影、牙根内外吸收等影像学异常表现;HE 染色组织学切片检查发现术后1 d、2周、4周、8周机械去髓组和激光去髓组试验牙根髓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2周时可见激光去髓组牙本质桥完全覆盖牙髓断面,而机械切髓组未见完整牙本质桥。结论:100 mJ/20 Hz 和200 mJ/20 Hz Er:YAG 激光去髓对剩余根髓未见影响。

  • 自酸蚀和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界面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师保江;张琛;侯本祥

    目的探讨5种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及1种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学特点.方法选择无龋人离体磨牙,片切冠部牙釉质,暴露牙本质,按说明书要求分别使用5种牙本质自酸蚀剂(FL-Bond、Adper Prompt、Cleaxfil SE Bond、Xena、One-UP Bond F)和1种牙本质全酸蚀剂(Frime & Bond NT),表面充填树脂,厚2 mm.光固化后平行牙长轴方向将其片切,制备扫描电镜试样,观察各种粘接剂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结果自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的混合层较薄,但均匀一致,树脂突与管周牙本质结合紧密,无裂隙出现;全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的混合层较厚,其下方有裂隙及断裂的树脂突出现.结论自酸蚀组牙本质小管口封闭良好;全酸蚀Prime & Bond NT组,可见树脂突的断裂,牙本质小管暴露,封闭不严密.自酸蚀粘接系统在引起术后敏感方面优于全酸蚀粘接系统.

  • 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进展

    作者:任春娟

    牙本质过敏症在我国人群中很常见,主要表现为刺激痛,当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发生酸痛,尤其对机械刺激为敏感.根据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机制对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必须封闭牙本质小管,即减少或避免牙髓神经的兴奋,避免疼痛产生.现从氟化物、树脂类脱敏剂、生物玻璃、锶盐、钾盐、激光六个方面介绍牙本质过敏症的常用治疗方法.

    关键词: 牙本质 敏感 脱敏
  • 慢性氟中毒对大鼠硬组织氟含量的影响

    作者:韩爱军;刘盘龙;梅予锋

    目的 研究慢性氟中毒Wistar大鼠不同组织和性别氟含量的变化,探讨釉质与牙本质氟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只Wistar大鼠,按性别分雌雄各两组.饮氟组分为雌雄各一亚组,饮用含100 mg/L 氟离子的氟化钠双蒸水;余单纯饮用双蒸水组为对照组,7周后处死.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各组氟含量的变化.结果 饮氟组骨氟及牙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不同性别间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氟牙症牙本质氟含量与釉质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氟对硬组织具有特殊亲和力,氟对牙本质亲和力高于釉质;相同氟暴露情况下,性别对大鼠氟牙症的氟含量无明显影响.

  • ROOT ZX根测仪在乳牙根管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邓俊青;卢忠林

    乳牙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一种口腔科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乳牙牙髓的神经纤维还未成熟,其分布相对恒牙较为稀疏,达到矿化牙本质的神经纤维不明显,所以乳牙感觉不是非常敏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造成临床上就诊的患者多数已发展成为根尖周脓肿以及慢性根尖炎[1]。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乳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方法为根管治疗术,其中准确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是治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常规X线片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不高[2]。本研究分析ROOT ZX根测仪在乳牙根管工作长度测量以及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 三种不同漂白方法应用于老年无髓变色牙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刘莹;王亦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因外伤或龋齿造成的死髓牙牙冠变色就会突显出来,其发生率较高[1]。对于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仪表的老年人来说,前牙的美观也受到重视。因此,如何选择一种保守的、不破坏牙体应用于老年人变色牙的美白方法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牙齿变色的原因是在牙髓坏死过程中残留根髓的渗血导致炎性根尖周病变的渗出,从而导致牙冠的变色[2]。传统的内漂白技术因效果难以预料、牙颈部效果不佳而存在争议。 Beyond冷光美白技术是目前公认的主流外漂白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无髓变色牙的外漂白中。由于无髓牙的内源性变色涉及的部位一般在牙釉质深层或牙本质内,有时冷光美白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本实验中我们将Beyond 冷光美白技术与内漂白技术相结合,应用于老年无髓变色牙的治疗,对其美白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完善无髓变色牙的美白治疗提供参考。

  • 牙齿固连的发生与治疗分析

    作者:张弘

    牙齿固连(ToothAnkylosis)反映的是生长发育期儿童的患牙不能保持其与邻牙一致的位置水平的一种普遍解释.固连描述的是牙骨质和/或牙本质与牙槽骨解剖学意义上融合的现象.但也有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牙齿固连的病例都能在临床上或组织学上得到证实[1].

  • 牙本质过敏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万一

    牙本质过敏是牙本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科自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分别采用氟化钠甘油、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牙本质 过敏 疗效
  • 爱诺赛光固化复合体用于深龋盖髓200例效果观察

    作者:吴士群;陈旗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一般不危及生命,不易受到人们重视,直到病变进展到牙本质深层即深龋,遇冷、热和化学刺激疼痛时才来就诊,而此时病变已接近牙髓.

  • 三明治技术修复牙楔状缺损疗效观察

    作者:詹惠瑾

    楔状缺损是牙齿的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1],多见于中老年人,患病率高达90%以上[2],以前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两者各有优缺点.近年来,将此两种材料联合使用,起到互补作用,目前认为是较好的牙本质修复体系,此联合修复叫夹层技术,又叫三明治技术[2].本组使用三明治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

  • 90例根管治疗术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姚亚辉;姚杰

    根管治疗术的过程是医生用根管治疗专用的器械通过和化学方法,清除根管内的炎症性内容物,以消除根管内的彻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质和毒性分解产物,严大部分感染.第二步是根管消毒,通过物理和化学(药物)方密填塞根管,隔绝细萧进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变的法彻底消除根管内的残余感染.

  • Er:YAG激光处理对牙本质粘接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艳玲;林琪

    Er:YAG激光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牙体治疗激光,以其能够高效、精确地切割牙体硬组织而成为近年来激光牙医学的研究热点,该激光避免了传统涡轮机钻震动、噪音的缺点,其应用于临床牙体切割的生物安全性目前已被大量研究认可[1].因龋病、外伤、磨耗、发育不全等导致的牙体缺损,通常需要清除失去支持的病变牙体组织,选用适当的修复材料恢复至正常的牙体外形和功能,各种修复材料需要借助粘接剂才能达到有效的固位.然而,Er:YAG激光照射后牙本质的表面形貌、成分及结构均发生了改变,关于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修复材料的粘接,已有众多学者展开了研究.本文拟就Er:YAG激光处理后牙体组织与修复材料粘结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 脉冲CO2激光与氟化氨银联合处理对人牙本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琪;赵继志;吴效民

    目的 观察脉冲CO2激光和38%氟化氨银联合处理对人牙本质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人离体前磨牙预备成相同的4块牙本质标本,分为对照组(不处理)、激光照射组、氟化氨银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的超微结构.结果 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的牙本质小管结构明显,切面不整齐呈杂乱锐利的断茬样结构;激光照射组牙本质表面熔融平坦,牙本质小管完全封闭;氟化氨银组牙本质表面有泡状结构隆起,覆盖牙本质表面,牙本质小管完全封闭;联合处理组与氟化氨银组表现相似,但泡状结构萎陷平坦,牙本质小管完全封闭.结论 应用脉冲CO2激光或38%氟化氨银处理均可封闭牙本质小管开口,两者联合使用可形成协同作用.

  • "三明治"技术修复牙本质缺损临床应用

    作者:王新梅;彩莲

    本文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楔状缺损及牙本质缺损,经临床应用观察,治疗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1、从我科临床治疗患者中随机选择140例,其中女性64例,男性76例,年龄40-70岁,患牙共154颗.

  • 几种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即刻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温有才

    目的 比较3种药物对牙本质脱敏治疗的即刻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氢氧化钙糊剂、Prime & Bond NT粘结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患者51例,共161颗患牙,对比观察3组的即刻及远期疗效.结果 即刻疗效:75%氯化钠甘油糊剂组为70.31%,氢氧化钙糊剂组为63.26%,Prime & Bond NT粘结剂组为93.10%;远期疗效:75%氟化钠甘油糊剂组为63.46%,氢氧化钙糊剂组为65.31%,Prime & Bond NT粘结剂组为63.64%.结论 Prime & Bond NT粘结剂用于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有较好的即刻疗效.3种药物对牙本质脱敏治疗的远期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623 条记录 7/32 页 « 12...45678910...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