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疗效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趋向于高脂肪,营养摄入过剩,导致冠心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加,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如今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一种安全快捷的治疗手段,但是在术后存在的再狭窄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务工作者,尽管改进了一系列技术,但却始终无法根治.文章将围绕此问题进行粗略探讨.
-
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及瘘
目的:研究食管内支架在食管恶性狭窄及瘘治疗中的应用,置入操作要点及术后处理经验.方法:本组12例患者,(包括食管癌和食管癌并食管气管瘘)均采用镍钛合金支架,在X线监视下,经专用输送装置从口腔进行置入术.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置入成功.食管狭窄及瘘支架置入后,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食管瘘口封闭,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食管恶性狭窄及瘘采用内支架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该技术是食管恶性狭窄及瘘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失败一例
患者,女,66岁.病例号C785618,患者持续剧烈胸痛8小时,来急诊.查体:BP:105/70mmHg,HR:110~120次/分急性病容,皮肤湿冷,双下肺少量湿罗音,心电图示:V1-V5ST段抬高0.4~0.9mv,以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内科一般处理后由急诊送往导管室,术前口服波力维300mg,肠溶阿斯匹林300mg嚼服,
-
低分子肝素致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后患者腹壁大血肿的分析与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简称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如何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医护关注的重点.
-
气道支架介入加腔内照射治疗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观察
1997-12~1999-11我院对24例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施行气道支架介入后腔内照射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共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55.6岁(41~68岁).本组24例影像学检查均有可测量的肺部肿块.均经病理学或(和)细胞学检查证实,本组24例病人均为管内生长或管壁生长型肺癌并导致段支气管以上的气道狭窄.其中鳞癌1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7例,腺样囊性癌1例.24例中气管狭窄8例,左主支气管狭窄11例,右主支气管狭窄5例.24例共放置24枚气道支架,用国产记忆镍钛合金支架,直径分为1.8,1.6,1.4cm 3种规格,长度分为2,3,4,5,7,8cm7种规格,支架随温度降低(-4℃~0℃)自动缩小,随温度升高(33℃~36℃)自动恢复正常大小.
-
支架内再狭窄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支架介入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狭窄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却不可忽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不仅与支架-血管间柔顺性失配以及支架对血管的机械性支撑引起的应力有关,而且与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变化引起的内膜增生有关.回顾了狭窄血管置入支架的生物力学研究历史和现状;特别从固体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学者对狭窄血管置入支架的生物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支架内再狭窄的生物力学因素.从支架介入治疗过程来看,数值模拟技术可以为研究支架置入术和支架内再狭窄之间的关系提供很好的技术手段,对支架的设计以及介入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
急性食管破裂的外科介入治疗手段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食管破裂的外科及介入治疗手段的方式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自2010年10月至今统计的17例食管破裂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段急诊处理之病例的治疗体会。结果17例经外科或介入手段治疗的患者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影响外科治疗成效的主要因素是诊断的时效性和感染的严重程度;随着介入治疗的愈发成熟,食管支架、主动脉支架植入应用于食管破裂的治疗有创伤更小的优势。
-
晚期贲门癌支架介入治疗的术中舒适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晚期贲门癌支架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60例晚期贲门癌支架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0例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支架介入术中0、10、30、60 min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11.43、4.38、14.37,P<0.05).在支架植入时间、整个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6,P<0.05).结论 对于晚期贲门癌支架介入治疗患者,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鼻泪管阻塞支架介入治疗研究与进展
鼻泪管阻塞(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NDO)是常见眼科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溢泪,女性多见.治疗初主要采用泪囊鼻腔造口术(dacryocystrorhinostomy),其疗效在90%左右,但有一定损伤性,且并发症较多.后来有人采用单纯探针疏通术(single probing)与聚硅酮管插入法(silicone tube intubation)等,前者失败率高,疗效较差,后者开口较窄、易引起泪囊炎复发及周围肉芽肿形成,长期疗效也不尽人意.
-
颅内外缺血性多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选择
目的:通过选择性介入治疗颅内外缺血性多血管狭窄性病变,评价多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 50例颅内外缺血性多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①150例多血管病变者,双侧颈内动脉同时狭窄>70%者47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并单(或双)椎动脉狭窄>70%者61例;双侧椎动脉狭窄>70%者23例:单侧血管颅内外串联病变均需处理者19例.②共成功植入支架218枚,围手术期并发症5例(3.33%),126例患者术后6~12个月随访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新发脑梗死.结论:通过对颅内外缺血性多血管狭窄性病变的介入治疗选择,可减少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