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西孟旦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胜利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辅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正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左西盂旦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米力农静脉注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BNP、LVE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BNP与LVE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LVEF水平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1.3%,对照组6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效果肯定.

  •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在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

    作者:郭玮;吴炯;张春燕;彭颖斐;周琰;宋斌斌;潘柏申

    目的:研究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在心功能分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疾病患者204例(年龄12~90岁),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年龄25~65岁).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将患者分为4组,其中NYHA I级33例, NYHA II级45例, NYHA III级90例, NYHA IV级36例.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与NYHA分级和LVEF的关系. 结果:区分健康人群组和NYHA I级疾病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为136.8 ng·L-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1%和90.9%;区分NYHAI~II级和NYHAIII~IV级疾病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为768.8 ng·L-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4%和87.2%.将对照组和疾病组分别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统计,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别区分健康人群组和NYHA 分级疾病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有所变化,65岁以上各组NT-proBNP水平的截点值显著高于65岁以下同组水平.疾病组LVEF值和血清NT-proBNP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699,P<0.01).结论:血清NT-proBNP可用于NYHA分级.在不同年龄段使用相应的cut-off 值,可提高NYHA分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联合使用NT-proBNP和LVEF值对于NYHA分级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作者:王志瑾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行综合药物治疗,测定患者BNP和LVEF(左心射血分数)水平.结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BNP水平,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II、III、IV组,三组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水平随着BN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后,BN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作为诊断CHF的重要指标,同时该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测定意义研究

    作者:张九斌;安翠

    目的 通过检测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15)水平来探讨其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关系,并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比较其在CH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12月—2013年4月共观察CHF患者100例,作为CHF组,正常对照组40例,来自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4ml,GDF-15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采用床旁Tria BNP测定仪 测定同期血清BNP的含量.肝、肾功能结果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查:入院后2d 做超声心动图,使用为美国ACUSON公司生产XP128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0 MHz),受试者仰卧位,按标准方法取左心长轴切面及心尖五腔切面,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HF组GDF-15(2 565.3±798.8)ng/L,对照组(801.6 ±218.4)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B、C、D期患者GDF-15浓度与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呈升高趋势(P<0.05).CHF组血清GDF-15浓度与血清BNP浓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735,P<0.05);与EF值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671,P<0.05).结论 检测GDF-15浓度是诊断CHF重要的实验室指标,可作为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5例效果分析

    作者:文媛;兰为群;刘如泉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芪苈强心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芪苈强心组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3次/d,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uality of life index,QL-index)评分、6个月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LVEF芪苈强心组(52.9±5.1)%,对照组(41.2±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INDEX评分芪苈强心组(8.05±2.07)分,对照组(7.24±1.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CH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NT-ProBNP 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郑文;刘新风;王德景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脑钠肽前体蛋白( NT-proBNP )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心衰患者15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血清NT-proBNP,彩色超声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BNP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中,NYHA分级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清NT-proBNP依次升高(P均<0.01),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NT-proBNP与心衰分级呈正相关(r=0.81,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9,P<0.01)。结论随着病情加重,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越明显;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有助于心衰的早期诊断及心功能评估。

  •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对照研究

    作者:张令杰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均接受溶栓、扩容、调脂、抗凝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检测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射血分数,及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末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左心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18.42,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在接受溶栓、扩容、调脂、抗凝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效果显著且相当,但联合缬沙坦安全性更高.

  • 益气温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林焕辉

    目的:探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益气温阳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南水镇卫生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中医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中医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益气温阳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中医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也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益气温阳汤可以有效确保患者临床疗效.

  • 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静;李飞;高峰;白怀生;李晓莉

    目的 研究冻干重组人脑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bBN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急诊PCI治疗+冻干rbBNP,n=60)和对照组(单纯急诊PCI治疗,n=60).观察两组在急诊PCI治疗中TIMI血流分级,判定无复流现象发生的情况,监测两组术前及术后血浆BNP浓度,观察两组术后及第30天的LVEF,以及术后住院期间及30 d内MACE的发生率.结果 在急诊PCI治疗中,实验组TIMI血流及TIMI血流计帧(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及第30天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3.3%)及随访30 d内MACE的发生率(1.67%)均低于对照组(15%和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同时静脉使用冻干rhBNP,可以减少患者在急诊PCI治疗中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降低术后BNP浓度,增加术后及第30天的LVEF且可以减少住院期间及后期随访30 d内MACE的发生率.

  • 己酮可可碱在阿霉素心肌病大鼠中的抗炎症作用

    作者:袁晓峰;臧志军;袁群芳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在阿霉素心肌病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①生理盐水组;②阿霉素(ADR)组;③阿霉素(ADR)+己酮可可碱(PTX)组.动物药物处理3周后,取大鼠的心脏组织作病理学分析并提取RN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0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磨心肌组织,提取蛋白,ELISA检测TNF-α、IL-1β、IL-10的表达情况.并且采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评价实验中各组心脏收缩功能.[结果]组织病理学表明PTX能缓解ADR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ADR+PTX组的心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比ADR组减轻.RT-PCR、心肌ELISA检测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ADR组TNF-α、IL-1β表达量增加,而PTX处理组显著降低其炎症因子的表达;与ADR组相比,ADR+PTX组中IL-10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同样与ADR组相比较,ADR+PTX组的左心射血分数升高、左心室长轴缩短率增加.[结论]PTX对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对IL-10表达调控来实现的.PTX可能成为临床治疗阿霉素心肌病的有效的选择药物.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晚泉;方长庚;涂军荣;郑晓东;梁建光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照疾病类别将收治的433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210例,永久性房颤223例)及同期住院的452例非房颤患者的一般资料、服药情况、心脏彩超及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阵发性房颤患者、永久性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阵发性房颤患者及永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尿酸及hs-CRP均高于非房颤患者.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使用β受体阻滞剂、LVEF、LAD及尿酸、hs-CRP水平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012,95% CI1.502 ~2.674,P<0.01)、LVEF(OR=2.105,95% CI1.674~2.536,P<0.01)及尿酸(OR=1.424,95% CI1.071~1.777,P<0.01)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且随着患病年限的增加,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R2=0.657,P<0.01).结论 尿酸水平升高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尿酸的升高与房颤的患病年限相关.

  • 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于江月

    目的 探讨在临床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胺碘酮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7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胺碘酮片.比较两组左心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心律失常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LEEF与6MW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胺碘酮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的超声检测可靠性研究

    作者:高小萌

    [目的]探讨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的超声检测可靠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某院收治的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50例,均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测法检测左心射血分数,同时采用MR测定二尖瓣反流容积.分别按照常规方法计算左心射血分数;常规方法结合MR反流容积修正计算左心射血分数,将两种检测结果分别与临床症状、胸部正位片、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符合性检查,综合评价超声检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的射血分数在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价的可靠性. [结果]常规超声检测结合MR检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与胸部正位片、临床症状、心电图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常规超声检测.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常规超声检测联合MR检测,对二尖瓣中、重度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测定,所得结果可靠性强,可以真实反应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

  •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何翠霞

    目的 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1例,均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左心射血分数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左心射血分数正常者(n=50),观察组为左心射血分数低于正常值者(n=51),利用心脏彩超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射血值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36.09±10.99)与治疗后(59.83±7.47)后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采用心脏彩超诊断并无特异性,虽不可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但可提供科学性高的左心射血分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