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棘突-侧块锁定法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泉;周长嵩;陈挺霖;崔为良

    目的 设计并评价棘突-侧块锁定法改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在尸体上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门轴一侧的侧块及棘突基底处分别钻孔,开门后用普通钛质皮质骨螺钉通过棘突孔和侧块孔将其固定,使椎板维持在开门状态.经尸体上试验成功后于2009-01-2013-06对13例脊髓型颈椎病行该手术.结果 13例获得6~36个月,平均14.6个月的随访.无患者出现颈项部及肩背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棘突-侧块锁定法改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维持“开门”确切,近中期疗效满意.

  • 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楠;王国胜;王婧瑶;田发明;刘子洪;刘志奎

    目的 总结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切口感染病例共26例,按照1∶2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时期未感染病例52例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吸烟饮酒史、营养状况(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否使用内固定物、手术时间是否≥120 min、术中失血、术中输血、是否存在脑脊液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等14项可能影响因素,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切口感染感染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否使用内固定物、手术时间是否≥120 min相关(P<0.05,P<0.01);而与性别、年龄、BMI、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肥胖、吸烟/酗酒、术中失血≥200 ml、术中输血、术后引流时间≥4d、术前营养状况差等无相关性(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未使用内固定物、手术持续时间≥120 min是影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5,P<0.01).结论 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术中使用内固定物、手术持续时间是影响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

  • 基于数字化CT的颈椎单开门术C7椎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戚麟;刘浩;陈华;戎鑫;武文杰;龚全;宋跃明

    目的 探讨应用Centerpiece微型钢板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并借助数字化CT的方法探究颈椎单开门手术中C7椎佳的开槽数据,为精确化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1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Centerpiece内固定术患者.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随访时点的神经功能评估结果(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Pavlov值、椎管横截面积及不同位置、角度、深度C7椎板开槽数据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58例患者,其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2.9vs.14.7±2.6,t=11.417,P=0.000).末次随访时椎管矢状径(21.3±2.1 mm vs.9.7±2.1 mm,t=27.737,P=0.000)、Pavlov值(0.92±0.13vs.0.44±0.12,t=30.621,P=0.000)及椎管横截面积(276±37 mm2 vs.129±25mm2,t=-32.104,P=0.000)明显大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11.5 vs.9.3±11.7,t=-1.713,P=0.000).C7椎板开门侧理想开槽位置和角度与手术实际开槽位置和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7椎板铰链侧理想开槽位置和角度与手术实际开槽位置和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理想开槽深度与手术实际开槽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nterpiece微型钢板应用于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椎板固定无螺钉松动和钢板断裂,能有效维持椎板的开门状态,防止再关门的发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佳.

  • 带线锚钉在颈椎管狭窄单开门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张同华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在颈椎管狭窄单开门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01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颈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并在术中应用带线锚钉系统,记录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记录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改变.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7.23±7.60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97.23±25.75 ml,治疗后80例患者中显效32例(40.00%),有效42例(52.50%),无效6例(7.50%),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后,颈椎功能明显改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椎管狭窄单开门术中引入带线锚钉辅助治疗方法,能够确保患者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性,操作简单,快捷.

  •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

    作者:陈果(综述);王清(审校)

    Hirabayashi[1-2]分别在1978年、1983年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症取得良好效果。随着手术技术提高改进,手术器材不断精细,目前该技术已用于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包括发育性、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ier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等,在近期和远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取得良好且稳定的临床疗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属于间接减压,通过椎板开门成形增大椎管前后径和椎管内容积,使脊髓向后方漂移,解除脊髓前、后方压迫,为神经恢复提供良好条件。脊髓减压后,弓弦作用使脊髓轴性张力减小,脊髓微循环得到改善,达到减压目的。虽然该技术比全椎板切除术、Z形椎管成形术等椎管成形方式操作更加安全简单,疗效更加可靠,但其出现的并发症仍不容忽视,现就此作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