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良乌十三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刘少庭;李向波;查方勇;祝河霞;徐军;周城林;张友青

    [目的]观察良乌十三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维酶素片,0.2 g/次,3次/d.治疗组30例良乌十三味方(良姜8g,乌药10g,元胡15g,川梀子12g,白芍15g,柴胡12g,白术、薏苡仁、厚朴各15g,砂仁后下6g,麦芽、丹参各15g,炙草10g),180mL/次,2次/d,早晚空腹服用.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胃镜、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两组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乌十三味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作者:陈泉峰

    糖尿病胃轻瘫可归属“痞满”“呕吐”范畴.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糖尿病胃轻瘫病机亦为本虚标实.辨证分为四型,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呕,参苓白术散;胃阴不足:养阴益胃,麦门冬汤;肝胃不和:疏肝和胃,降逆止呕,越鞠丸合半夏厚朴汤;痰湿中阻:健脾祛痰,小半夏合苓桂术甘汤.

  •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敷脐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李巧云;韦少玲;黄子珪;农大雄;刘翠叶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敷脐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饮食,运动,控制血糖、血压.对照组50例吗叮啉,10mg/次,3次/d,餐前30min口服.治疗组50例壮医药线点灸:酒精灯、壮医药线,分3组穴位:四肢部穴位:双侧之内关、公孙及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腹部穴位: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及双侧天枢;背部穴位:双侧之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大肠俞;轮流使用,1组/d;2号药线(直径0.7mm)点灸,3壮/穴,1次/d.中药敷脐(黄芪、茯苓各20g,山药、丹参各15g,砂仁、木香、肉桂、高良姜、莪术、花粉、葛根、苍术、半夏、甘草各5 g),研末置布袋,敷脐,热敷30min/次,早中晚各一次.2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积分、FBG、PBG、MOT、SS、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2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敷脐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针刺联合调脾通肠汤治疗脾肠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周延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调脾通肠汤治疗脾肠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多潘立酮,10mg/次,3次/d;雷尼替丁,0.15g/次,2次/d;维生素B1,20mg/次,3次/d.治疗组36例调脾通肠汤(槟榔15g,云木香8g,党参、茯苓各20g,厚朴15g,白术、枳实各20g,甘草炙12g,干姜8g,麦芽2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100mL/次;针刺,取足三里、中脘、气海、公孙、内关、阴陵泉,行平补手法,留针20~.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调脾通肠汤治疗脾肠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简况

    作者:张军;李虹;丁国宁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脾胃,影响因素包括素体虚弱、感受六淫、饮食不慎、情志不畅等,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中焦气机失调而致病.病变初期湿浊阻滞中焦、郁而化热、气机不畅为主;久则湿热伤及气阴或脾气虚弱;进一步发展,因中焦气机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阴虚不能濡养胃络,至血瘀,痰浊淤血互结成毒.病机与脾虚、寒湿、湿热、阴亏、气滞、血瘀紧密相关.现代医学认为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年龄、饮食习惯、自体免疫因素及遗传等因素相关.中医药可逆转腺体萎缩及不完全性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对机体综合调理,可长期服药,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较高;有辨证分型、专方、中西医结合等.

  • 慢性胃炎证型及胃黏膜表现研究概况

    作者:吴清林;李学军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病因多为脾胃虚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终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不能受纳腐熟水谷.脾胃气虚是发病基础,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免疫力低下,易感毒及产生瘀血、食滞、痰饮等病理产物,致脏腑气机失调,经脉不通,局部组织失养而形成慢性炎症.张仲景根据“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原则辨其虚实,确定证治大法.辨证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脾胃虚寒、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湿热中阻、瘀血停胃、胃阴亏耗等.胃镜下黏膜表现作为中医望诊延伸,是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各证型和胃黏膜变化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对CG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及证型与胃镜下黏膜表现的相关性等方面概括,表明结合内镜下微观辨证对诊治CG具有明显优势,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

  • 中医药治疗胃黏膜损伤研究概况

    作者:许晓蓓;王威;李瑞根;卜维静

    胃黏膜损伤是所有胃病共有的基本病理表现,中药可预防胃黏膜损伤及引起的相关疾病,不良反应较少.口服中药汤剂,可改善胃黏膜损伤引起的不适.实验研究证实中药能调整胃肠运动,抗溃疡、抗菌、抗炎,改善表皮生长因子影响,调节免疫功能,常用黄连、黄柏、苦参、蒲公英、甘草、鸡内金等.针刺可改善胃黏膜血流量、调整胃酸分泌,增强胃壁屏障、影响胃肠激素分泌,促进胃黏膜损伤后修复.艾灸可激活胃黏膜内源性保护因子,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和愈合,起到保护作用.中医药调整胃肠功能,激活保护胃黏膜相关因子,预防胃黏膜损伤引起相关疾病已被充分证明.脾胃健旺,元气充足,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能扶助正气,抵抗邪气,防止疾病发生,治胃病,可防未病,治未病,能防胃病,两者相辅相成.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理刺激也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应根据个人体质,找到合适、安全有效的方法,预防胃病.

  •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概况

    作者:廖雪芬

    从病因病机及解毒、化痰、化瘀、养阴、健脾、中成药、中西医结合、针灸、腹针、穴位埋线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概况.出今后应在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指导下证候分型,体现辨证论治,注重临床实际存在的证候类型;重视中西医结合,注重大样本,从多角度(如基因角度等)的实验研究,使中医药的良好疗效提高可信度;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医药作用机理,剂型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研究概况

    作者:刘昕;孙乐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对FD治疗效果肯定.多数学者认为病机系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肝郁脾虚等,湿热内蕴、痰浊阻滞、淤血阻滞、寒热错杂也有不少医家提及.辨证治疗以健脾理气、疏肝健脾、理气化瘀、化浊降逆、清热化湿为主.目前辨证分型、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中西医治疗多强调药物,鲜有心理干预,未能将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研究结合,今后应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作用机制,开展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提高疗效可重复性.

  • 中医药治疗胃上皮异型增生分子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李芳;韩吉

    中医药治疗胃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hyperplasia,GE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基因调控的特点,抑制原癌基因(CerbB-2原癌基因、Bcl-2蛋白),调控抑癌基因(p53、p16),下调增殖相关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等改善细胞免疫,改善胃黏膜炎症,达到治疗目的.中药逆转GED机制相当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并非是现代药理学某种机制能全部解释的.主要问题①缺乏科学和客观观察指标、疗效评价、诊断及辨证施治标准;②缺乏符合RCT设计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③远期疗效不明,随访研究较少提及.

  • 汤建光辨证论治痞满

    作者:张运希

    汤建光教授认为饮食、气、痰、湿、热、虚致病因素作用,导致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常,发为痞满,病位在胃脘;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调和脾胃、行气消痞;在组方遣药配伍中体现驱邪扶正,平调寒热;治疗同时注意顾及胃阴,用药不可过于滋腻,以防阻滞气机.

  • 顾自悦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治疗脾胃病

    作者:张小健

    顾自悦教授认为脾胃病虽病机多样,但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脾虚胃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久病则气滞血瘀,虚在脾,实在胃;遵从“顺脾土之所喜,投其所好”的古训,各有所得者愈,各有所恶,各随其不喜者为病,应顺脏腑之性,投其所好.应用百合乌药汤合平胃散治疗,兼顾脾虚湿重,胃热夹湿,气滞血瘀;在组方遣药配伍中体现凉与温的侧重,注意升降、润而不滞,辛而不燥;结合经验应用萆薢,给邪以出路,从小便去之.

  • 尹华荣平胃香连疏肝汤辨证论治胃痞(胃神经官能症)

    作者:王新

    尹华荣教授认为脾胃内伤、情志失和等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胃失和降,发为痞满;提出“健脾和胃,疏肝解郁”的独到见解,以经验方平胃香连疏肝汤为主,辨证加减,注重调和脾胃、疏肝行气.

  • 自拟清胆利湿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35例

    作者:张仲银

    [目的]观察自拟清胆利湿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胆利湿汤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一般治疗1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胆利湿汤结合西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显.

  • 枳实导滞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杨铭;付海强

    [目的]观察枳实导滞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西沙比利10mg/次,3次/d,口服,并按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枳实导滞丸(黄芪30g,焦白术、茯苓各15g,炙甘草6g,枳实10~15g,酒军6~10g,黄芩10g,黄连6g,神曲20g,槟榔10~20g,莱菔子20g,莪术15g,厚朴10~ 20g,丹参2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3次餐前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痞满症状积分.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痞满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导滞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金丹

    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与饮食、情志、脾胃虚弱等息息相关,“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虚实并存、寒热错杂、本虚标实,气机阻滞为标、脾胃虚弱为本,气机逆乱,升降失常.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基本病机.“辛以散之,苦以泻之”,辛开苦降,“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代表方剂,也是方剂学隶属于和解剂,调和胃肠代表方剂,“疗寒以热、治热以寒”,平调寒热、虚实兼顾、辛开苦降、温清并用,随证加减.

  •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慢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王欢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慢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饮食避免过度油腻、生冷刺激性较大、消化困难等食物,禁止吸烟酗酒,规律休息和睡眠,做好胃部保暖措施,发病时根据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对相关并发症进行科学预防.护理组41例中医特色护理(调整饮食、起居、情志)+辨证施护.连续护理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治疗依从性、满意度、不良反应.护理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护理组痊愈17例,好转20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0.24%;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13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63.41%;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技术水平评分、专业知识评分、护理效果评分、总体满意度评分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1).[绪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慢性胃炎,疗效满意,患者依从性高,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益气健脾和胃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42例

    作者:李冠麟

    [目的]观察益气和胃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方法]对42例糖尿病胃轻瘫在西药降糖或(和)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基础上,使用益气和胃中药进行治疗,治疗30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痊愈19例,显效21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益气和胃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

  • 自拟疏肝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5例

    作者:万娉娉

    [目的]观察中药疏肝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予中药汤剂疏肝降逆汤口服治疗,治疗组25例予以埃索美拉唑40mg,qd,吗丁啉10mg,Tid口服.[结果]治疗组35例,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时照组.[结论]中药疏肝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疗效.

  • 刘献琳教授治疗消化系疾病学术经验撷菁

    作者:陶汉华

    根据胃的生理病理特性,提出治疗胃病以燥湿理气、燥润结合为原则,以平胃散或陈平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治疗痞满以理气消导、攻补兼施为原则,以香砂六君子汤化裁治之.以化痰行瘀、益气润降法治疗噎膈.

317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