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对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与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53例,诊断年龄45~ 87岁,中位年龄65岁.用PCR和直接测序方法对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测定,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与生化无进展生存时间(biochemical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bPFS)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 结果 (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为14~32,中位长度为21.按(CAG)n中位长度分为(CAG)n≤21组33例和(CAG)n≥22组20例.中位随访36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CAG)n≥22组比较,(CAG)n≤21组患者的bPFS及OS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是影响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bPFS(HR 2.820,95%CI 1.466~ 5.427,P=0.002)和OS(HR 5.245,95%CI 1.293~21.273,P=0.020)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AR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可能影响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初始内分泌治疗的疗效;(CAG)n重复多态性长度≤21预示肿瘤预后不良.
-
体重指数对转移性前列腺癌去势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肥胖对转移性前列腺癌去势抵抗的影响.方法 纳入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2010 年1 月~2016 年6 月收治的41 例初诊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41 例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 并对其进行随访.体重指数( BMI) <25 kg/m2为正常体重组20 例, BMI≥25 kg/m2为肥胖组21 例.研究对象随访资料应用SPSS 16.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卡方检验分析体重指数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使用 Kaplan -Meier 法对该组人群进行生存相关分析, 统计量行 Log -rank 检验.预后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入组患者中位无进展时间为30 个月, 体重正常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4 个月, 肥胖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4 个月. Cox 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增加( HR 1. 879, 95% CI : 1. 073 ~2. 481, P = 0. 049 )是转移性前列腺癌去势抵抗的危险因素.结论 肥胖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经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内分泌治疗后易较早出现去势抵抗.
-
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DCs-CIK细胞免疫(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s-CIK)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确诊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泼尼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 CD4+、CD3+ CD8+、CD3CD56+、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T细胞(NKT)表达水平;使用QLQ-C30问卷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3.58%远高于对照组41.51%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3+ CD4+、CD3+ CD8+、CD3 CD56+、CD4+CD8+、NK、NKT表达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项指标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肝功受损,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有助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在明显改善患者免疫能力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转移性前列腺癌 细胞免疫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生活质量 -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化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采用多西紫杉醇化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46例作为观察对象,记录患者化疗前年龄、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值、血常规等基线情况及激素敏感时间。结果患者总生存时间为3~45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1.34±2.1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36个月;Cox回归结果提示,Gleason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激素敏感时间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RR值分别为1.782、2.363和2.012,且P<0.05。结论多西他赛化疗前Gleason评分、血红蛋白浓度及激素敏感时间,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
恩杂鲁胺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通过搜索Pubmed以及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包括ASCO会议摘要,回顾恩杂鲁胺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及其结果:恩杂鲁胺对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是一种有效的口服药,在化疗前和化疗后患者中均生存期获益,毒性温和,并获得NICE终指南推荐用于治疗多西他赛化疗后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本文就其有关方面情况作一综述.
-
循环肿瘤细胞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收集患者血液中CTCs数量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0~10级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研究.以总生存期(OS)为观察终点,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0篇英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组较CTCs阴性组在总生存期(OS)上预后差(HR=2.47,95%CI:2.02~3.02,P<0.00001),根据检测时间与检测方法进行亚组分析,CTCs阳性组比CTCs阴性组患者预后差.同时分析结果还提示CTCs阳性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OR=2.23,95%CI:1.41~3.53,P<0.04).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是否有骨外多发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CTCs阳性是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且与检测时间、检查方法无关.
-
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寻影响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预测因子.方法 纳入北京积水潭医院2006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此5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这些患者进行规律门诊和住院随访.将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患者的预后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34(9~83)个月.随访期间有17例患者进展为CRPC.患者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曲线结果显示: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4(9~83)个月,1、2及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58%及4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P =0.003)、基线PSA值(P=0.049)、碱性磷酸酶(P=0.021)、四肢骨转移(P =0.005)、内脏转移(P=0.006)为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进展为CRP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Gleason评分、基线PSA、碱性磷酸酶、四肢骨转移及内脏转移为激素敏感转移性前列腺癌进展为CRPC的独立预测因子.
-
凝血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前列腺抗原在转移性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凝血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血细胞参数及前列腺抗原等项目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6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30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血细胞参数、前列腺抗原、碱性磷酸酶及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指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患者组;前列腺癌转移患者组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指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患者组;前列腺癌转移患者中总前列腺抗原、游离前列腺抗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凝血功能、细胞参数及生化免疫指标在前列腺癌患者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间有一定差别,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的联合检测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转移性前列腺癌 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D-二聚体 -
腹腔镜根治术对于14例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围术期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对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14例确诊骨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围术期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切缘情况、术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变化及转移灶变化等指标.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在170 min,出血量平均为400 mL,直肠损伤7%(1/14),无膀胱输尿管损伤,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d,切缘阳性率57%(8/14),严重尿漏7%(1/14),淋巴漏50%(7/14).术后随访6个月,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80%,3个月为50%,6个月为0%.术后3月内无内分泌治疗的情况下,PS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切除前列腺原发灶对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这需要由丰富腔镜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操作,并且术前需要对手术患者进行充分的筛选.术后近期PS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
NEJM:阿比特龙在未接受过激素治疗的高危前列腺癌中的应用(STAMPEDE试验结果)
前列腺癌去势抵抗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甾体类前体可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转化为雄激素类甾体.CYP17是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合成的一种重要的酶,抑制CYP17与雄激素剥夺治疗联用可更为有效的降低雄激素.而醋酸阿比特龙是一种高选择性的、不可逆的CYP17抑制剂,已有研究表明,标准治疗联用醋酸阿比特龙和泼尼松可以延长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2017年6月3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JAMES ND,DE BONO JS,SPEARS MR,et al.Abiraterone for prostate cancer not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hormone therapy[J].NEJM,2017,377(4):338]文章,分析了STAMPEDE试验中初治、长期使用ADT治疗早期联用阿比特龙在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阿比特龙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LATITUDE试验中期结果发布
醋酸阿比特龙是一种口服的高亲和力、高选择性CYP17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在于不可逆抑制雄性激素合成途径的细胞色素P450 17A1 (CYP17A1),也被成为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该酶催化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为DHEA和雄烯二酮,在肾上腺、睾丸和前列腺合成雄激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大程度阻断内源性雄激素合成.作为一种新型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其联合泼尼松适用于转移性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治疗,可显著增加之前接受或未接受多西他赛化疗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