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疾病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莹;于丹;郭源秩;井欢;赵金茹;王守岩;刘慧慧;赵丹玉;关洪全;王德山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脑组织TNF-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脑组织TNF-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眼针疗法具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TNF-α表达有关.

  • 眼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抗氧化机制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赵阳阳;王鹏琴

    [目的]观测眼针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抗氧化机制.[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6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20只,眼针治疗组20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眼针治疗组参照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栓塞2h后,拔除栓塞线,进行再灌注,再灌注时间为72h;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不施加任何干预;假手术组手术方式同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但不做栓塞,仅暴露出右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然后逐层缝合即可.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复制后,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眼针治疗组,模型复制成功后,再灌注即刻开始进行眼针针刺治疗,取13mm毫针,眼针组于大鼠眶周2mm处针刺,定位参照人体取穴方法,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针刺手法:从眼眶边缘2mm部位平刺,左眼按照顺时针方向(右侧按逆时针方向),从该穴区起始定位线向终止定位线进针,进行平刺操作,刺入真皮,达到皮下组织,进针3mm,到终止定位线为止.留针20min,留针10min时用刮柄进行刮针1次,刮针5下,2次/d,连续3d.观测MDA、SOD、GSH-PX指标、死亡率.[结果]死亡率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为0,脑缺血再灌注模型38.90%,眼针治疗组23.50%.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眼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眼针治疗组大鼠血清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眼针治疗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低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1);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眼针治疗组大鼠血清SOD和GSH-PX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眼针治疗组大鼠血清SOD和GSH-PX含量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1).[结论]眼针能通过调节抗氧化产物含量表达途径,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

  •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VEGF、Ang-1及内皮抑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峰;王欢;马贤德;孙宏伟;赵金茹;王德山;单德红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血管新生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体针组和眼针组.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和内皮抑素(ES)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其它三组的VEGF、Ang-1表达均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体针组和眼针组VEGF、Ang-1表达明显增加,ES表达显著下降;与体针组相比,眼针组VEGF和Ang-1表达上升,ES表达下降.[结论]眼针可能通过上调缺血区VEGF、Ang-1的表达,下调ES来引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管新生.

  • 眼针与普通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异同研究

    作者:王玉洁;邵妍;王健

    眼针是由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独创的一种微针疗法.眼针是以五轮八廓学说为基础,普通针灸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两种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的出发角度不同,但追本溯源,还是以中医理论思想作为指导.

  • 眼针疗法之穴区与脏腑相关性

    作者:周鸿飞;王健;王鹏琴;张明波;白丽

    眼针疗法的“八区十三穴”是观眼识证和眼针治疗的基础,穴区与脏腑相关性是眼针疗法的核心,眼针穴区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是一个区,一个面,不是一个点,不仅在白睛,而且在眼睑、眼眶,是以瞳孔为中心的一个扇形的面.通过从穴区的定位、物质基础、与经络的关系、临床适应症广、疗效肯定以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深度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证明眼针穴区与脏腑具有相关性.

  • 针刺治疗球麻痹概况

    作者:张博;王鹏琴

    球麻痹以声音嘶哑、饮水发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症状为表现.有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之分.中医属噎膈、瘖痱等范畴.无论真性还是假性球麻痹,中医辨证上可异病同治,近年来针刺治疗球麻痹发展迅速,有体针、头针、项针、舌针、眼针、电针等多种针刺疗法.

  • 眼针体针并用治疗痿证疗效观察

    作者:孙淑婷;王鹏琴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体针治疗痿证的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体针加眼针组,对照组为体针组.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配合体针治疗痿证的疗效优于单纯的体针.

    关键词: 痿证 眼针 体针
  • 眼针治疗中风病疗效的中医学机理探析

    作者:海英

    眼针疗法用于治疗中风病具有显著的疗效,旨在深入地挖掘眼针疗法的理论基础,认识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从脏腑辨证论治角度、五轮学说角度、三焦学说角度探讨眼针治疗中风病针刺处方的中医理论基础,探析眼针治疗中风病疗效的中医学机理.

  • 雷火灸结合眼针治疗眼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野;白一辰

    目的:比较雷火灸结合眼针疗法和单纯雷火灸、单纯眼针疗法对眼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价针灸并用疗法的治疗优势.方法:将60例眼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组2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眼针治疗,两个对照组分别采用单纯雷火灸和单纯眼针治疗.3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3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痉挛级别变化及复发率等.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1和对照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5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3组患者痉挛级别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痉挛级别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随访过程中治疗组复发率为15%,对照组1和对照组2复发率分别为30%和4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眼针疗法治疗眼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雷火灸和单纯眼针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 眼针八区八穴对急性脑梗死Keap1-Nrf2/ARE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杜韬;张威

    目的:探讨眼针八区八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Keap1-Nrf2/ARE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40例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改善脑功能、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眼针八区八穴治疗,以上焦区穴及下焦区穴作为主穴,以肾区穴、肝区穴作为配穴,每10 min行针1次,针刺时间为20 min,每日针刺1次.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Keap1、NQO1、ARE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NIHSS量表评分、Keap1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及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NQO1、ARE和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5%,经Z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眼针八区八穴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这可能与眼针八区八穴提高NQO1、ARE和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Keap1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Keap1-Nrf2/ARE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对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等有关.

  • 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作者:毛亮;张威;张明波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两组均10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眼针加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芍药甘草汤的疗效,其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体针组治疗.

  • 田维柱教授眼针分区定穴经验总结

    作者:张威;海英;黄春元;车戬;田维柱

    全国名医针灸专家田维柱教授在对眼针理论反复研习的基础上,参照八卦具体方位对照衡量,通过多年大量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并完善了眼针分区定穴.

  •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中SOD、MDA及BDNF含量的影响

    作者:贾晓杰;谢鑫;王哲;王德山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24、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SOD、MDA含量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中BDN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大鼠血清SOD含量增多,MDA含量减少,BDNF含量增多(P<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大鼠血清SOD、MDA及BDNF变化有关.

  • 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作者:鞠庆波;王健;周鸿飞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2例中度或中重度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52例和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效果,对2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结论:眼针配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确切.

  • 从历代主要中医眼科专著中挖掘彭氏眼针形成的理论基础

    作者:秦微;王彩霞;王健

    彭静山教授依据历代医家关于眼与脏腑、气血、经络等联系的论述,受到有关五轮、八廓八卦学说的启发,创立了眼针疗法,其理论的精髓就是"眼(目)与脏腑经络相关",这和历代中医眼科著作如<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银海精微>、<目经大成>、<眼科金镜>等具有共同的一脉的理论,挖掘其中相关经典论述,寻找彭氏眼针理论独创之处.

  • 眼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脑电图观察

    作者:江红;高兵兵;金英爱

    目的:观察眼针、体针与思尔明(以下简称药物)对血管性痴呆(简称VD)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VD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体针组和药物组.检测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前MMSE、ADL、BB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SI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眼针组、体针组、药物组α波频和波幅、θ波频均有增加(P<0.01),θ波幅减低(P<0.01),说明眼针组、体针组与药物组都可以改善VD患者的脑电图;同时在α波频和波幅、θ波频、波幅方面的效果眼针组和体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副反应EI评分组间对比,眼针组、体针组与药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眼针、体针、思尔明对VD均有明显治疗作用;眼针、体针疗效优于思尔明,且副反应少于思尔明;眼针、体针疗效相比无特殊性差异.

  • 刺睛通窍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周宁;赵钧

    目的:观察刺睛通窍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标准的瘀血阻络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刺睛通窍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86%)(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程度及发作天数均有明显改变,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推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并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治疗组血浆5-HT水平升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睛通窍疗法治疗瘀血阻络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 眼针对高血压左心功能影响180例观察

    作者:田维柱

    眼针治疗高血压病使血压下降后,没有出现象应用某些降压药造成血压急剧下降所引起的不适感,而且也免除了使用降压药的一系列副作用.发现有些房早、室早或束支阻滞的病人经眼针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也说明了眼针对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指出眼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痛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调整作用,它使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失和的病理状态得以平衡协调,使其趋于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而得以康复.

  • 眼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徐锦平;王健;周鸿飞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IVCD)随机分为眼针治疗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26例),分别观察其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结果:眼针治疗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总有效率为94.1%,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为70.6%,对照组分别为84.6%、46.1%,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眼针疗法能有效降低血浆ET水平,其治疗前后相差显著(P<0.01).结论:眼针疗法可以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含量.

  • 眼针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春元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舌针及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舌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语言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舌针治疗.

323 条记录 9/17 页 « 12...6789101112...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