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陈天洪;董霞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病例收集自2010年1月-2011年4月,共38例,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56-76岁,平均(66±10)岁,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1例,三部分骨折15例,单纯四部分骨折2例.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7.6±3.4个月.结果:患者分别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12例,良22例,中等2例,差2例,优良率89.4%.该组病例中伴有单纯基础疾病者18例,伴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16例.外展型者可将患肘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渐将前臂外展45度位;内收型者可将患肘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渐将前臂外展70度位.有内收倾向向前成角畸形者略向外展15°-25°,屈肘位,向前平举锻炼,内收型骨折禁内收活动.本组患者整复后发生再移位者4例(行二次整复者1例),畸形愈合2例均为四部分骨折患者,均无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结果:患者分别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12例,良22例,中等2例,差2例,优良率89.4%.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陈天洪;董霞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病例收集自2009年1月~2012年4月,共46例,其中男18例,女28例,年龄53~73岁,平均(63±10)岁,按照桡骨远端骨折的Gartland-Werley分类,Ⅰ型桡骨远端骨折6例,Ⅱ型桡骨远端骨折8例,Ⅲ型桡骨远端骨折30例,Ⅳ型桡骨远端骨折2例.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5±3.5个月.结果:患者分别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27例,良16例,中等2例,差1例,优良率93.47%.该组病例中伴有单纯基础疾病者21例,伴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13例.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作者:董霞;郑婷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采用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外伤病人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56~76岁,平均(66±10)岁.该组病例中伴有单纯基础疾病者16例,伴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16例.治疗前根据患者伴有的相关基础疾病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心电图等检查,请内科医生、麻醉师进行综合评估,在无治疗禁忌后开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患者坐位或者仰卧位,一助手经伤侧腋窝用布带与另一助手握患肘及腕沿肱骨纵轴做顺势对抗牵引.外展型者可将患肘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渐将上臂外展45度位;内收型者可将患肘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渐将上臂外展70度位.两助手进行拔伸牵引以矫正短缩旋转移位,手法整复者用手在折端用推拉、提按手法的同时,远端助手内收或外展,先矫正内外移位.向前成角者采用郑氏前屈过顶法将患肢上臂前屈上举过肩或过顶以矫正向前成角.向后成角者:手法整复者双手紧扣骨折端向前推挤的同时远端助手在牵引下后伸上臂纠正向后成角.复位后患肢在牵引下手法整复者双手握持断端,另助手将上臂缓缓放至于胸前或外展位,再扣击尺骨鹰嘴处使两折端互相嵌插,加强骨折整复后的稳定性.安置压垫后采用超肩小夹板及四根束带固定后,用钢丝托板固定患肢于屈肘90度前臂中立或旋后位,三角巾悬吊制动休息.骨位满意后即开始指导患者康复锻炼.结果: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7.6±3.4个月.本组患者整复后发生再移位者4例,行二次整复者1例,畸形愈合2例,均无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患者分别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12例,良20例,中等2例,差2例,优良率88.9%.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徐蔚宁;甄晓娜

    目的:探究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骨伤科救治的120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考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同时结合中药分期外用和内服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治愈时间和腕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时间和3个月后腕关节的活动功能恢复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同时结合中药分期外用和内服进行临床治疗,在促进骨折处愈合和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恢复上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明显要优于单纯的夹板外固定疗法.

  • 骨圆针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巍

    目的分析撬拔复位对跟骨骨折治疗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50例符合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本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骨圆针撬拨为主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练功和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通过对患者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跟骨Bohler角和跟骨角等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从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效果.结果两种方案治疗效果表示:①在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②在恢复Bohler角和纠正跟骨增宽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较好作用(P<0.05);③在治疗后总的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撬拔复位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疗法与切开复位相比具有方法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且治疗费用少等优点,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康复的评价

    作者:谢杰伟;林涌鹏

    目的:对照观察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腕关节功能康复情况.方法:将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2例行手法复位后予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20例(失访2例)行手法复位后予石膏外固定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3月采用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价2组患者的疼痛和腕关节功能.结果:PRWE评分在治疗后3月和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均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P<0.01).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可靠,患者腕部功能恢复满意.

  • 小夹板外固定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干螺旋形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志明;邝立鹏;齐新文;赵俊延;肖宇

    目的:对比小夹板外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干螺旋形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1例老年性肱骨干螺旋形骨折患者,小夹板组15例,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髓内钉组16例,采用肱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恢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评定肘关节、肩关节功能.结果:Hb、HCT恢复时间小夹板组(8.87±2.53)天,髓内钉组(22.88±2.8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小夹板组(12.40±1.84)周,髓内钉组(13.63±2.02)周,小夹板组Neers肩关节评分、HSS肘关节评分优良率均为93.3%,髓内钉组分别为87.5%、93.7%,以上指标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周,2组肩、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4、8、16周,2组肩关节、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干螺旋形骨折疗效相当,都是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创伤更小,更适合老年患者.

  • 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李亦明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及每2周均予X线检查确认恢复情况;并记录2组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58%,对照组为78.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恢复优率观察组为43.75%,对照组为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0.42%,对照组为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骨折临床对位良好,临床症状恢复迅速,并能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活动,减少临床并发症.

  •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谢延华;蔡国雄;王爱民;张学全;黄少泉;林潮炫;赖冬青;叶聪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观察2组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低、临床疗效显著的特点.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作者:黄伟东;唐凯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切开复位方案,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2.1±8.2)d,对照组为(56.8±8.6)d,且观察组骨折治疗效果和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相比常规的切开复位法明显要好,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作者:邢鸿基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方案,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复位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复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和80%、(42.1±8.2) d和(56.8±8.6) d、4%和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常规切开复位法好,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伟国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小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疗效组整复后小夹板固定,另60例对照组整复后石膏固定,观察两者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小夹板固定组和石膏固定组两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5%和8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中医小夹板固定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简便、易换药等优点.

  • 中西结合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160例的疗效评价

    作者:曾炎辉

    目的探讨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正骨疗法.方法收集了我科1995年至2003年共160例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结果160例中优良者142例,占88.75%,15例疗效尚可,占9.37%,总有效率98%以上.结论跟骨牵引、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满意.

  • 切开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干骺端骨折

    作者:杨炯;何伟

    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一般都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但对于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经手术复位失败或陈旧性骨折位置不能达到功能要求时则需行手术治疗,复位、矫形后多同时行内固定.我科自2004年始采用单纯开放探查修复血管、神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不使用内固定治疗儿童干骺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兵

    目的 探讨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和骨科手法复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石膏外固定,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VAS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优于石膏外固定,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 钢板内固定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比较

    作者:赖汝洽;杨洁;彭翔

    目的 比较钢板内固定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愈合后,A组患者的掌倾角、 桡骨高、 尺偏角等骨折状况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7±2.3)d,显著长于B组的(11.5±2.1)d(P<0.05).两组患者愈合后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骨折复位效果优于小夹板外固定,但骨折愈合时间相对延长,二者在愈合后对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无差别.

  •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林智

    目的 分析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以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方法联合施治.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肩关节功能判定优良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更佳,且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有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应在临床治疗中普及应用.

  • 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 近期临床疗效

    作者:冉川;张学亮;刘佳;冉春;蒋本涛;曾洁琼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患者分为手法复位38例参照组和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38例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参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经检验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良事件发生少,临床效果显著.

  • 硬纸壳托过屈位肘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黄有荣;王大伟;安连生

    目的:对比观察硬纸壳托过屈位肘固定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以硬纸壳托过屈位肘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40例,与同期应用小夹板外固定的40例作对比分析.治疗4周评定疗效.随访6个月~2年观察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近期临床疗效硬纸壳托组均优于小夹板组(P<0.05).随访所见肘内翻发生率,硬纸壳托组为5%,小夹板组为22.5%(P<0.05).结论:硬纸壳托过屈肘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地防止前臂旋转与整复后的再移位,减少出现张力性水泡,有利于骨折愈合.

  • 螺钉加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斜行或螺旋形骨折21例

    作者:范文思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常见,以往多采用牵引及小夹板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尤其是儿童股骨干长斜行或螺旋形骨折更甚,近年来随着创伤外科的发展和骨折观念的更新,手术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1996~2000年,我们采用螺钉和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斜行或螺旋形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95 条记录 11/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