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血管患者的中医护理论治

    作者:麦小兰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指导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中医学.中医护理学历史久远,记载中医护理早的文献是<内经>,现在的中医护理概念涵盖基础护理和临床各科的专科护理.现代医学中的心血管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多属胸痹心痛范围,属中医学胸痛、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减少或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症的发生,是辨证施护的重要环节.

  • 胸痹心痛类病证古代方药的计算机统计及研究

    作者:方力行;黄瑛;何燕;高峰;王胜昔;梁慧凤

    冠心病是当今社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加剧,本病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冠心病心绞痛在古代中医主要归属于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开发积累年代久远的中医古代文献中相关病证方剂,对探求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有效方药具有实用价值.本课题以计算机技术为辅助,对相关方药进行了统计分析及研究.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瓜蒌中铅、镉和汞的含量测定

    作者:阚连娣;巢志茂

    常用中药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和双边栝楼T.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1].

  • 基于关联规则方法探讨胸痹心痛方中十八反药对的应用规律

    作者:张玉华;华浩明;范欣生;王崇骏;段金廒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探讨胸痹心痛方中十八反药对的用药规律.方法:建立古今胸痹心痛方数据库,筛选含有十八反同用的胸痹心痛方剂,用频繁项集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年代、药对、药物性味及剂型.结果:收集到胸痹心痛方剂共850首,其中含反药的方剂88首,占总方数的10.3%;古今含反药胸痹心痛方的使用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古代使用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东晋和唐代,现代方中使用比例较低;方中常见的反药对为附子—半夏、川乌—半夏;反药的性味关系密切的是苦寒;剂型以汤剂为多.结论:在胸痹心痛方中十八反同用方约占一成,胸痹心痛方反药的配伍应用有一定的规律.

  • 浅析活血化瘀方治疗胸痹心痛病疗效观察

    作者:郭素芬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96例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活血化瘀方治疗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96例患者中显效38例(39.6%),有效53例(55.2%),无效5例(5.2%);治疗后37例(38.5%)心电图T波和ST段完全恢复正常,56例(58.3%)心电图T波和ST段有所改善,3例(3.1%)心电图T波和ST段无明显改善或较前加重.结论:活血化瘀方在治疗胸痹心痛病患者方面临床效果明显,而且能有效改善心功能状况,该方法安全可靠.

  • 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67例疗效分析

    作者:谢小强;谢天方;章丽;谢惠敏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患者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7例胸痹心痛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调查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结果:治疗效果显著的有51例,占76.1%;有效10例,占14.9%;无效6例,占9.0%,总有效率为91.0%。治疗后存在唇甲青紫、心跳加快、心电图ST段降低、心悸症状的患者明显少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病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邵静辨治胸痹心痛经验举要

    作者:王亮;张慧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邵静主任医师从医30年来,诊疗经验宏丰,尤擅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举邵静医师验案一则,以总结邵师经验.

    关键词: 胸痹心痛 经验
  • 血府逐瘀汤治疗40例胸痹心痛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琳琳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胸痹心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为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率6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胸痹心痛患者,能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胸痹心痛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应用

    作者:乔东鸽

    对126例胸痹心痛的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疗效有着重要作用.

  • 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6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帆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接诊的120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的针刺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91.7%)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3399,P=0.9524).实验组患者的临床复发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9041,P=0.0268).结论:表明采用穴位贴敷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

  • 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多中心实施效果评价

    作者:张会超;韩丽华;王振涛;赵晓阳;芮浩淼

    目的:通过多中心同期临床对照研究,对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其进一步优化及推广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支撑.方法:采取同期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天数、治疗费用、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评价、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评估本路径的实施效果.结果:路径组与常规组的心电图有效率(26% VS 2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候有效率(82% VS 71%)、中医证候有效率(81% VS 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常规组的治疗天数[(16±2)d VS (18±5)d]、治疗总费用[(384.93±56.26)元VS (416.36±89.25)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费用[(24.01±1.81)元VS (24.52±2.69)元]比较,差异禾见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常规组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72.57±7.66) VS (68.42±10.76)]、心绞痛发作情况[(91.44±11.67) VS (83.56±16.85)]、治疗满意程度[(76.41±10.05) VS (71.76±11.23)]、心绞痛稳定状态[(86.39±18.80) VS(79.44±22.04)]、疾病认知程度[(66.30±8.65) VS (62.78±9.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缩短诊疗天数,降低诊疗费用,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胸痹心痛从脾胃论治

    作者:王根军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阳微阴弦”虽是胸痹心痛的总病机,脾胃功能失调却是“阳微阴弦”之本,其主要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不能上奉心阳而为“阳微”,诸邪因虚上乘阳位而成“阴弦”。提出升阳健脾,养心通络或祛邪升阳,宣痹通络法治之。并附验案一则。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瘀血痹阻型)的疗效观察

    作者:惠玲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瘀血痹阻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9月来我院治疗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24h动态心电图关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痹阻型胸痹心痛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对提高治疗效果也有明显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艳亚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又给予了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汤剂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实验组的TG、TC、LD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HDL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使用益气养血、破瘀消积汤剂可以显著改善胸痹心痛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冠心病与虚气留滞理论的探究

    作者:李晓辉;赵妍;张娇;李鹏飞;刘爱东

    王永炎教授总结多年脑病临床经验,首次提出“虚气流滞”的理论.虚气留滞,即元气虚衰、气血津液等流动物质发生郁滞的病理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已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冠心病的发病率、致死率日渐升高.现代医家不断总结临床经验,提高对冠心病发病的认识及治疗手段,以减少冠心病不良事件的发生.中医胸痹心痛,以膻中或左胸部阵发性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相当于冠心病,所以可以从中医角度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导师刘爱东教授根据多年心血管临床经验,指出冠心病病机的根本亦在于虚气留滞,因气虚、阳虚致气滞、痰阻、血瘀;通过对虚气留滞理论的探究及运用,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以虚气留滞为理论,以阳虚、气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分析冠心病发病机制.通过对近年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总结,发现虚气留滞理论在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无固定的因果和时序关系,形成了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模式;而且此理论已潜移默化的深入临床研究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关于胸痹心痛之郁热伤络病机

    作者:李晓;姜萍

    冠心病心绞痛一般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对其病因多认为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病机为本虚标实,实者有寒凝、血瘀、痰阻、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据此辨治,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对冠心病的治法来源于长期的临床经验,随着生活水平及方式的变化,胸痹心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应该有新的变化.

  • 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60例

    作者:宋红莉

    胸痹指胸阳不振,气血痹阻而言,症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心痛则由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形成,症以心胸疼痛为主,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而致,加之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的特点,属单纯血瘀实证者甚微,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等夹杂证候[1].在临床治疗胸痹心痛过程中,发现气虚血瘀证占很大比例,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60例,现总结如下.

  • 郭维琴辨治冠心病经验

    作者:梁晋普;王亚红

    郭维琴(1940-),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亲著名中医郭士魁先生学习.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高脂血症及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头痛、失眠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主持局级以上课题2项,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主编参编著作7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胸痹心痛症状与疗效分析

    作者:李跃

    一般认为"胸痹"、"心痛"病位在心,与脾、肾关系密切.笔者认为,此与肝胆也有密切关系,采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胸痹"、"心痛"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 参芪汤对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馨刚;许炎

    参芪汤是依据中医学基础理论,结合临床经验,针对临床上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之症,以气阴两虚、兼淤血内阻为常见证型而组方.我院于1998~2009年用参芪汤治疗胸痹心痛之症,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525 条记录 5/27 页 « 12345678...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