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实验研究
急性脑损伤常导致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iICP),而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变化对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极为重要.目前,颅内压主要通过有创监测获得,但大量研究表明通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以获知与压力变化相伴随的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后者与颅内压有较好的定量关系,颅内压增高与血压的改变也同样有较好的相关性[1-3].
-
用数学模型实现无创颅内压监测的现状与应用前景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严重时将导致脑疝,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监测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选择治疗措施,也是治疗合并颅内高压疾病(intracranial diseases combined with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DICH)的前提.
-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脑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脑水肿是神经科中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中毒性脑病患者中常见而严重的病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准确、及时地判断脑水肿的变化,评价脱水药物的使用时效,正确处理脑水肿情况,对患者预后极其重要.目前,脑水肿监测的常用手段主要为有创性和无创性颅内压监测,前者的应用受到限制;后者包括头颅CT和磁共振,虽可准确评价脑水肿程度和范围,但不能用于危重症患者床旁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军事医学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起引进BORN-BE型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重庆市博恩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测定脑水肿患者电阻抗扰动系数(即脑水肿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关键词: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0月~2014年2月适合行腰穿的患者40例,行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测压后立即行腰穿测压,分别记录数值,比较组间差异.另选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2015年5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参考无创颅内压监测、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给予治疗,对照组参考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传统方法给予治疗,出院后随访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前期实验中无创颅内压监测值为(185.75±11.31)mmH2O,腰穿测压值为(182.25±10.56)m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2,P>0.05),但两者存在相关性(r=0.951,P<0.01);后期实验组与对照组G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40,P<0.01),实验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值可准确反映患者颅内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其预后,且对典型危重颅脑疾病能够准确监测,应用前景广阔.
-
无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上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94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 例,对照组接受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VEP 进行颅内压监测.比较分析伤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GOS 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助于早期判断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颅内压增高是颅内疾病或颅内继发性病变的一种反映,颅内高压亦是神经科的危重症,如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导致脑疝形成,于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颅内压监测是颅脑疾病治疗的重要前提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连续性颅内压监测可作为"早期报警系统",有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高颅压症[1].
-
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13日-2016年11月13日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预后良好率为78.12%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及时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从而进行有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45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颅内出血但无急诊手术指征)的颅内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指导临床治疗。结果45例患者中及时复查 CT发现出血增加进行急诊手术17例;出血无增加给予保守治疗27例;出血未增加但水肿加重明显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例。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根据监测数据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在何时需复查头颅 CT、何时手术、脱水药物如何使用等问题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患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治疗,恢复良好。
-
PICCO监测在颅高压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普通监测组,研究组采用PICCO监测配合无创颅内压监测组.对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进行监测和观察,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研究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ICCO可以准确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合无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度颅脑损伤、颅高压病人救治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且操作简单,可靠性、安全性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早中期预后.
-
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治疗.按照颅内压监测结果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甲、乙、丙、丁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对患者颅内压监测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应用价值.结果:甲组、乙组的预后良好率均优于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405、7.3044,P<0.05);其余组间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为判断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预后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颅内压监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NICP监测技术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监测,同时评价NICP监测在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结果 随访3个月,按ADL评定标准,Ⅰ组42例,2.70≤ICP<5.30kPa,Ⅰ~Ⅲ级32例(71.1%),Ⅳ~Ⅴ级6例(14.3%),死亡4例;Ⅱ组23例,ICP≥5.30kPa,Ⅰ~Ⅲ级4例(17.4%),Ⅳ~Ⅴ级7例(30.4%),死亡12例.结论 早期手术降低颅内压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无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手术及判断预后.
-
无创颅内压监护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ICP)监护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无创ICP监测技术对患者的ICP进行动态监护,对ICP>3.20kPa、持续2小时以上患者,及时复查头颅CT并加强降颅压措施或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评价无创ICP监护在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ICP<2.0kPa的患者7例,预后良好6例,死亡1例;2.0kPa
5.30kPa的患者10例,预后差1例,死亡9例.4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者平均颅内压(2.23士0.39)kPa,预后差者平均颅内压为(3.89±0.57) kPa,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CP的高低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ICP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无创ICP监护可以简单、无创、较准确地反映颅内压,对判断患者的伤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颅脑损伤无创颅内压监测结合头颅CT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结合头颅CT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ICP监测仪对8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ICP监测,伤后3 d内重点监测,每次监测后行头颅CT检查并计分,分析CT演变过程,与ICP值对照。结果患者的ICP值和同期头颅CT计分比较,重型患者高于中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值与头颅CT计分呈显著相关(r=0.93,P<0.05)。经CT证实的21例迟发创伤性颅内血肿(DTIH),比较入院24 h ICP值,发现颅内血肿增大或一侧脑挫伤加重时,压力差也随之加大。结论 FVEP无创ICP监测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简单、无创、较准确反映ICP,对早期判断病情进展,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术后患者监护中的应用
2005年3月~2006年2月,我们对60例颅脑术后患者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80例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对80例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ICP)监测.结果 本组ICP监测有35例颅内压200mm H2O,颅内高压者发生率为43%,经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恢复良好出院共占80%.结论 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能及时观察到病情变化,使诊治及时,配合护理,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中的预警效果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中的预警效果.方法 1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按颅脑CT提示将患者分为血肿稳定组(HS)血肿扩大组(HE),比较2组患侧和健侧NICP差值(D值)、NICP值、脑灌注压(CPP值)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157例患者共发生血肿扩大54例,其中53例(98.2%)发生发病24 h内;2组入院时NICP值、D值以及CP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肿扩大或24 h后的复测中,HE组患者的NICP值和D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与H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PP值并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HE组(u>ua,P<0.05),其中HE组病死率和植物生存率显著高于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831,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后NICP值和D值快速变化,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可早期预警血肿扩大,且具有无创、动态监测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小骨窗显微手术结合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结合无创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术后使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进行无创颅内压监测,分析其治疗后的压力变化及疗效.结果 术后存活53例,存活率96.3%,死亡2例.存活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7 例,Ⅱ级 29 例,Ⅲ级 12 例,Ⅳ级 3 例,Ⅴ级 2 例.术后ICP 在24~48 h内有不同程度增高.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结合无创颅内压监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病后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
-
吡拉西坦注射液静滴对脑挫裂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对脑挫裂伤患者的降颅压作用及吡拉西坦对其GCS评分改善的临床观察.方法 2009-06~2010-12对我科收治除外视神经损伤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6~12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甘露醇和吡拉西坦,对照组单纯应用甘露醇,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2组患者颅内压情况,同时每日对患者进行GCS测评.结果 2组患者在首次应用甘露醇前和首次应用甘露醇后1h测得颅内压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甘露醇应用后3h颅内压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CS评分1~4 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7 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无创颅内压监测,吡拉西坦除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降颅压作用,和传统的降颅压药物甘露醇合用,可降低甘露醇的用量,减少甘露醇对肾功能的损害,吡拉西坦和甘露醇联合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降低颅内压和促进脑挫裂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后入住重症监护中心60例患者,其中30例行无创性动态颅内压监测为观察组,30例行有创性动态颅内压监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脱水剂用量及应用时间.结果 2组在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和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性颅内压检测仪可有效反映颅内压的变化,在指导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治疗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