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颈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真云;盛修贵;秦中平;李秀敏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剂量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接受全程SMAR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肿瘤靶区(GTV) 2.2~2.4 Gy/次,计划靶区(PTV)1.8~2.0 Gy/次.同时设计该32例患者的3DCRT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受照射剂量.随机选取36例行3DCRT治疗的子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比较SMART和3DCRT的靶区剂量、治疗时间、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作用.结果:32例患者均完成全程SMART,照射靶区内GTV剂量为(64.5±4.4) Gy,PTV剂量为(50.0±2.0)Gy,95%的等剂量曲线可以覆盖99%的PTV体积,SMART与拟行3DCRT计划比较,SMART组小肠(t=5.045,P=0.000)、膀胱(t=16.76,P=0.000)、直肠(t=10.432,P=0.000)、股骨头(t=3.654,P=0.002)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SMART组与3DCRT组比较,治疗时间明显缩短,t=3.654,P=0.002;靶区剂量明显提高,GTV:t=13.997,P=0.000,PTV:t=6.785,P=0.000.SMART组的消化道反应(x2 =9.999,P=0.019)、泌尿系统(x2=10.705,P=0.013)、骨髓抑制(x2=9.321,P=0.025)的急性毒副作用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9,P=0.093;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7,P=0.011;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9,P=0.035.结论:SMART对子宫颈癌术后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无需缩野可获得根治性剂量,缩短了治疗时间,邻近危险器官得到保护,临床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

  • 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真云;李秀敏;盛修贵;丁风娜;李晓红

    目的 子宫颈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是较理想和有效的选择.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放疗方法在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 modulated accelerated radiotherapy,SMART)和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对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剂量学差异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 12-01-2015-06-30临沂市肿瘤医院68例接受SMART和65例行CRT的ⅡB~ⅢB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SMART计划:PTV达到处方剂量50.4~52.2 Gy/28~29次,1.8~1.85 Gy/次,同时给予P-GTV 61.6~67.2 Gy/28~29次,2.2~2.4 Gy/次,计划进行18次给予缩野.CRT计划:5次/周,1.8~1.9 Gy/次,照射剂量达30 Gy后,中间档铅4 cm照射,4次/周,1.8~2.0 Gy/次,至全盆总量达48.2~53.2 Gy;盆腔淋巴结转移侧加量至54.2~58.2 Gy.体外放疗同时给予一体化后装放疗及静脉化疗.比较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近期疗效、急慢性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比较,SMART组中位P-GTV剂量64.7 Gy,CRT组的体外放疗中位剂量(全盆十四野十淋巴结区缩野后)55.4 Gy,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17,P<0.001.SMART与拟行CRT计划比较,SMART组小肠(t=12.888,P<0.001)、结肠(t=11.828,P<0.001)、膀胱(t=12.135,P<0.001)、脊髓(t=3.523,P=0.002)、股骨头(t=3.545,P=0.002)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SMART组的急性消化道反应(x2=9.965,P=0.019)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x2=11.092,P=0.011)及骨髓抑制(x2 =9.071,P=0.028)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ART组的慢性消化道(x2=7.226,P=0.027)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x2 =9.344,P=0.025)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ART与CRT组的CR(87.7% vs72.1%,P=0.029)及近期有效率(98.5% vs 86.9%,P=0.01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SMART组明显提高.SMART组总的生存率(P=0.014)及无瘤生存率(P=0.001)均明显提高;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257,P=0.612;3年生存率(x2 =5.399,P=0.020)和5年生存率(x2=5.965,P=0.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ART组明显提高.结论 SMART比较CRT,对中晚期宫颈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靶区可获得根治性剂量,邻近危及器官得到保护,急慢性毒副作用明显降低,完全缓解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

  • 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温翠侠;孙凌飞;胡翔;吴承俊

    目的:评价不同的治疗计划对食管胸上段癌放射治疗疗效及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食管胸上段癌患者,根据治疗计划不同分成两组: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组与常规调强放射治疗(IMRT)组.结果:①两组间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间急性放射性肺炎有统计学差异,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计划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毒副反应.

  • 鼻咽癌静态IMRT与VMAT同步加量放疗剂量学比较

    作者:唐正中;吴爱东;钱立庭;刘磊;周解平

    选择21例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鼻咽癌患者,在计划系统中以相同处方剂量和目标限量要求分别设计9野静态调强(sIMRT)和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满足95%靶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以及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计划靶区大、小剂量以及均匀性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VMAT靶区的适形指数(CI)显著提高(t=-3.86,P<0.05),转移淋巴结计划靶体积(PGTVnd)、高危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1)和预防照射淋巴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2)的平均剂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脑干、脊髓和视交叉大剂量以及双侧腮腺的60%体积受到的剂量(D60%)都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正常组织受照5Gy体积(V5),V10和V15略高于sIMRT计划值(P>0.05),但V20、V25、V30、V35、V40、V45、V50和平均剂量统计明显小于sIMRT计划相应剂量(P <0.05,P<0.01);VMAT计划平均总MU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约14.2%和68.8%.

  •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温翠侠;任洪荣;丁纪;于大海;管峦;朱峰;章龙珍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B组)和3D-CRT计划(C组),评价3种放疗计划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A、B、C组G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2±0.03、0.72±0.02、0.65±0.02,C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64±0.03、0.64±0.02、0.53±0.03,GTV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4±0.02、1.15±0.02、1.12±0.02,经检验A、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5分别为53.41±4.90、56.09±4.61、55.87±4.27,V10分别为33.56±4.02、35.95±3.35、36.36±3.57,经检验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20分别为23.47±2.10、25.69±2.15、27.69±2.07,V30分别为15.19±2.59、16.10±2.57、17.23±2.35,MLD(Gy)分别为12.58±1.23、13.62±1.19、14.21±1.20,食管V55分别为14.44±1.99、15.29±2.52、16.12±2.50,脊髓Dmax分别为37.45±2.39、39.38±2.78、40.13±2.52,经检验,A、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SMART计划能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有效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

  •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美萍;王晓莉;李康明;鞠云鹤

    目的 观察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放疗为外照射加后装腔内照射,后装治疗A点DT30 Gy/5 f;外照射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靶区包括GTVnd(阳性淋巴结)及CTV(包括子宫、宫颈、部分阴道及其旁组织,和盆腔淋巴结引流区).两靶区的总剂量及分割剂量分别为PGTVnd:62.4 Gy/26 f,2.4 Gy/f;PTV:46.8 Gy/26 f,1.8 Gy/f.结果 治疗近期疗效评价:CR (44/49) 89.8%,PR (4/49) 8.2%,SD (1/49)2%.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9/49) 18.4%,重度肠道反应发生率(3/49) 6%.结论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并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