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甲酸诱导神经管发育缺陷相关基因表达验证

    作者:李新军;杨忠;曾义;徐宏;韩杨云;孙中书;李红丽;龙晓东;游潮

    目的 探讨维甲酸诱导下神经管发育缺陷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采用维甲酸喂服致神经管缺陷(NTDs)模型,通过收集提取健康与NTDs小鼠神经组织总RNA,用含有1 100余个已知基因的中密度芯片比较胚胎9.5d、10.5 d健康小鼠与同期NTDs小鼠神经管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 有8个差异表达基因在E9.5d、E10.5 d两个时相点呈一致变化,其中NeK7、IGFBP5、ZW10、Csf3r、PSMC6、Cdk5、Rb1在维甲酸处理后下调;Apoa-4在维甲酸处理后上调.结论 多类基因参与了NTDs的发生过程;为研究正常神经胚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益线索.

  • 维甲酸致神经管发育缺陷中相关基因的功能分类

    作者:李新军;韩杨云;徐宏;杨忠;曾义;孙中书;李红丽;龙晓东;游潮

    目的 探讨神经管发育缺陷(NTD)发生过程中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并作初步功能分类.方法 用含有1100余个已知基因的中密度芯片比较了胚胎9.5d、10.5d正常与同期NTD小鼠神经管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通过比较正常E9.5d与E10.5d获得138个差异表达基因,E9.5d-NTD获得20个差异,E10.5d-NTD获得29个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基因功能分类包括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基因,信号转导基因,转录与翻译调控,能量与代谢基因,热休克基因,基质与骨架蛋白等多种种类.结论 实验证实多类基因参与了NTD的发生、发展过程,对相关基因群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释NTD的发病机制.

  • p57kip2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差异

    作者:李新军;韩杨云;徐宏;杨忠;曾义;孙中书;李红丽;游潮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抑制因子p57kip2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Klootwijk等方法制作神经管缺陷(NTD)小鼠模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正常与NTD小鼠怀孕9.5 d和10.5 d胚胎的神经管组织中p57kip2基因表达的差异,并对其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 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小鼠正常神经胚围形成期(孕9.5和10.5 d)p57kip2表达显著上调,在维甲酸诱导致NTD的神经管组织中,包括怀孕9.5 d和10.5 d两个时相,p57kip2表达均呈现下调趋势.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均显示其变化趋势与芯片结果相同.结论 p57kip2可能参与正常神经管关闭的生理过程,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STAT3在小鼠胚胎神经系统发育中的表达

    作者:纪华;李泽桂;马路;丁震宇;蔡文琴;傅新元;常智杰;刘力

    目的观察STAT3在小鼠胚胎神经管发生和神经上皮分化迁移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为探讨STAT3在胚胎神经系统发生和发育过程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提供形态依据.方法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STAT3在神经胚形成和神经上皮分化迁移阶段的表达.结果①E8.75d整个鼠胚几乎没有观察到STAT3 mRNA的表达,在E9.5d,STAT3 mRNA在前脑泡急剧增多,到E10.5d,阳性信号出现在中脑泡,E11.5d时在后脑泡的一狭窄区域有STAT3mRNA的表达;②E13.5d,在侧脑室周围即未来大脑新皮层区域、间脑、发育中的视网膜、第四脑室周围的脑组织(未来的脑桥)、脊髓、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C1均可观察到较强的STAT3蛋白阳性信号,E14.5d和E15.5d时,大脑皮层、间脑、视网膜、第四脑室周围以及发育中的脑桥和脊髓等部位观察到中等强度的STAT3蛋白表达.结论STAT3可能参与了神经管的关闭和神经上皮的分化和迁移.

  • FGF8在神经胚形成和NTD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STAT3的关系研究

    作者:纪华;李泽桂;丁震宇;马路;李红丽;蔡文琴;常智杰;刘力;傅新元

    目的探讨FGF8在神经胚形成和神经管缺陷(NT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观察FGF8在胚胎神经胚形成中的表达;通过喂服过量的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NTD模型,观察NTD鼠胚FGF8和STAT3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在E8.75d整个鼠胚几乎没有FGF8的表达;到E9.5d、E10.5d,在前脑泡的前缘、脑峡部位和神经管的末端观察到较局限的紫蓝色阳性区域,但到E10.5d时,上述3个部位的染色较E9.5d减弱;E11.5d时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中脑部位.②FGF8在NTD鼠胚的表达,E9.5d时脑峡部位的染色减弱,前脑泡的前缘和神经管的尾端染色略有减弱;E10.5d,脑峡部位染色加深,且范围扩大,前脑泡的前缘和神经管的尾端染色较正常减弱.③STAT3在NTD鼠胚的表达,E9.5d和E10.5d时,STAT3的表达较正常鼠胚明显减少,在前脑泡和中脑泡均无明显的STAT3 mRNA表达的阳性信号.结论FGF8可能作为STAT3的上游分子,二者共同参与了神经管的关闭.

  • P57Kip2、CDK5在维甲酸致神经管发育缺陷模型中基因表达差异

    作者:李新军;韩杨云;徐宏;杨忠;曾义;孙中书;李红丽;龙晓东;游潮

    目的:探讨P57kip2、CDK5在神经管发育缺陷(NTD)发生过程中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为研究正常神经胚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用含有1100余个已知基因的中密度芯片比较胚胎(embryonic,E)9.5、10.5d正常与同期维甲酸(RA)诱导致NTD小鼠神经管组织的P57kip2、CDK5基因表达差异,并对芯片结果进行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通过比较P57kip2、CDK5基因在正常E9.5d与E10.5d、E9.5d-NTD、E10.5d-NTD的表达差异,发现在正常神经胚形成前后P57kip2、CDK5表达显著上调,在RA诱导致NTD(包括E9.5d与E10.5d两个时相)P57kip2、CDK5在RA作用后呈现下调趋势。结论P57kip2、CDK5参与了神经管发育缺陷的发生过程,为研究正常神经胚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有益线索。

  • 小鼠神经管发生中PCD与原癌基因bcl-2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李泽桂;蔡文琴

    神经胚形成neur ulation)中关键的形态学变化是神经管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正常PCD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神经管关闭过程中发生率很高的各种神经管关闭缺陷(neural tube closure defect,NTCD),大多数亦与凋亡异常有关.已知神经管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高度复杂的胚胎学事件,其中原癌基因bcl-2可能参与其中的关键环节.但关于bcl-2在正常神经管发生和神经管缺陷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和TUNEL染色对小鼠神经管发生中bcl-2 m RNA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研究,原位杂交对照实验用sense-bcl-2 cRNA探针代替anti-sense bcl-2 cRNA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显示 ,1)9.0dPC神经上皮细胞的凋亡率高,提示9.0dPC神经管的高细胞凋亡率有利于神经管的关闭.从空间分布看,神经管头端的凋亡细胞多于中段和尾段,提示颅侧的细胞凋亡率与脑泡的塑形有关.2)用全胚胎原位杂交研究了小鼠神经管形成过程中原癌基因b cl-2表达及与PCD的关系,7.5dPC鼠胚的bcl-2 mRNA杂交信号弥散于整个胚体,以原条区域较强,提示bcl-2有利于原条细胞向中胚层细胞的分化,8. 5dPC鼠胚bcl-2 mRNA升高,有助于神经上皮顺利进入有丝分裂.以后bcl -2 mRNA表达下降并伴有细胞凋亡率的升高,提示有利于神经上皮进入正常的细胞死亡而利于神经管的关闭.

  • 转染重组bcl-2基因缓解RA介导NTCD的电镜观察

    作者:孙榆;李泽桂;蔡文琴

    神经胚形成(neurulation)中关键的形态学变化是神经管的形成,在此过程中, 正常PCD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神经管关闭过程中发生率很高的各种神经管关闭缺陷 (neural tube closure defect,NTCD),大多数亦与凋亡异常有关.研究发现PCD广泛存在于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其意义在于对神经系统进行雕塑 ,终使人神经系统的发育达到结构的高度精细和功能的尽善尽美.但目前关于早期神经管发育中的PCD及与原癌基因bcl-2的关系研究极少.为此本实验用电镜技术结合全胚胎培养技术和重组基因转染技术研究转染bcl-2基因能否减轻PA介导NTCD中的细胞凋亡,旨在揭示bcl-2在神经管缺陷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正常神经管上皮细胞呈未分化状态,核浆比例大,胞质内细胞器少,主要为核糖体.在RA介导的神经管缺陷组,电镜下神经上皮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早期为染色质的边聚,以后核膜发生凹陷和皱缩,进一步是核在胞浆内的断裂,后形成凋亡小体.在凋亡的全部过程中,细胞膜一直保持完整.我们还观察到,在凋亡的早期有大量空泡(vacuoles)出现在胞浆 ,高倍电镜下这些空泡是由于线粒体内膜嵴的断裂而导致线粒体的气球样变(balloo ned)而形成.经转染正义bcl-2基因后,虽然也偶见凋亡早期的细胞,但多数基本呈现正常的结构,与正常全胚胎培养的鼠胚神经管上皮细胞形态接近.我们将全胚胎培养的正常鼠胚转染反义bcl-2基因后,神经管上皮又呈现出细胞凋亡特征,如核的断裂、线粒体嵴的崩解和空泡形成.过去认为线粒体在凋亡中基本没有变化,故人们即使观察到凋亡细胞内的大量空泡,也不知道这种空泡的来源和意义.这一现象由Sasaki等于199 7年首次描述,认为线粒体的空泡形成是细胞凋亡级联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观察到线粒体的破坏和凋亡现象共存在于RA介导的细胞凋亡.转染bcl-2基因后,能缓解部分细胞的凋亡,随之线粒体的损伤也缓解.故我们认为转染外源性bcl-2基因能通过维持线粒体膜的稳定来抑制凋亡.

  • 低氧诱导因子-1在小鼠胚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发育学表达

    作者:丁震宇;李泽桂;星懿展;纪华;马路

    为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小鼠胚胎神经胚形成阶段的时空表达规律,探讨HIF-1在胚胎神经系统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HIF-1α cRNA为探针,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观察HIF-1α在神经胚形成阶段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在髓.5 d,整个鼠胚神经管的头端和尾端均可观察到HIF-1α mRNA的表达,此时表达较弱.在E9.5 d,随着神经管的逐渐关闭,HIF-1α mRNA在前脑泡、第一鳃弓、第二鳃弓、后脑泡处急剧增多,并在发育中的眼部有较强的表达;此外在中脑泡以及心脏原基有较弱的表达.到E10.5 d,阳性信号除在E9.5 d检测到的部位继续富集外,在端脑、间脑、发育中的肢芽以及尾部也出现较强的HIF-1α mRNA的表达,且在心脏原基的表达亦进一步增强.E11.5 d时在连合板、喙区、第一鳃弓、第二鳃弓、后脑、延脑、发育中的肢芽以及尾部末端可检测到HIF-1α mRNA的明显表达.以上结果提示HIF-1可能参与了小鼠神经胚形成的发育过程.

  • 基因芯片分析NTD小鼠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李新军;韩杨云;徐宏;杨忠;曾义;孙中书;李红丽;龙晓东;游潮

    目的 筛选神经管缺陷(NTD)发生过程中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并作初步功能分析.方法 用含有1 100余个已知基因的中密度芯片比较了胚胎9.5d、10.5 d正常与同期NTD小鼠神经管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通过比较正常E9.5d与E10.5 d获得138个差异表达基因,E9.5 d-NTD获得20个差异,El0.5 d-NTD获得29个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基因功能分类包括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基因,信号转导基因,转录与翻译调控,能量与代谢基因,热休克基因,基质与骨架蛋白等多种种类.而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分别占差异基因的25.80%(32/124),45.00%(9/20)及28.57%(8/28).结论 实验证实多类基因参与了NTD的发生、发展过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在神经管异常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该相关基因群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释NTD的发病机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