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虎杖、当归醇提工艺研究

    作者:周文龙;耿强;夏新华

    目的 确定虎杖、当归的佳醇提工艺条件.方法 以浸膏得率和虎杖苷浸出量为指标,对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结果 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6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加醇量分别为10,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 h.结论 优选的提取_T-艺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 炒白术和炒枳实混合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及GC-MS分析

    作者:尹慧晶;濮存海

    目的 研究炒白术和炒枳实超临界CO2混合萃取佳工艺及其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的佳工艺条件并进行GC-MS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3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27 L/h,萃取时间60 min.所得萃取物主要成分为γ-榄香烯.结论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炒白术和炒枳实,可以缩短萃取时间,明显提高收率.

  • 正交设计优选解酒肝康颗粒的提取工艺

    作者:李彬;任海华

    目的 对解酒肝康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设计研究.方法 以人参、丹参等醇提得膏率,山楂等水提得膏率,丹参酮Ⅱ A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解酒肝康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人参、丹参等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山楂、人参、丹参残渣等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设计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 正交优选法考察荆芥内酯聚乳酸纳米球的制备工艺

    作者:朱悦;袭锴;贾叙东;丁安伟

    目的探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荆芥内酯聚乳酸纳米球的佳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纳米球的粒径、分散度和药物包封率为指标,选定3个因素进行正交设计,优选制备工艺.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聚乳酸和荆芥内酯的投料比、水油体积比是影响制备工艺的主要因素.结论荆芥内酯聚乳酸纳米球的佳制备工艺是:聚乳酸用量为50 mg,荆芥内酯药物用量为5 mg,聚乙烯醇浓度为0.3%,水相体积为20 mL,油相二氯甲烷为2mL.

  • SFE-CO2和超声法提取丹参药渣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明;刘汉清;韩晓珂;马俊华;马继永

    目的 探讨不同提取工艺提取丹参药渣中丹参酮Ⅱ A成分含量,以便对丹参药渣综合利用.方法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丹参酮Ⅱ A,并与超声提取法相比较.结果 SFE-CO2萃取的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夹带荆乙醇用量为100%,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含量高达3.87 mg;而超声提取法只有2.89 mg.结论 用SFE-CO2萃取丹参药渣中丹参酮Ⅱ A,其提取率及纯度均高于超声提取法,且丹参药渣可以综合利用.

  • 青兰浸膏片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谢阳;谭辉群

    目的 优选青兰浸膏片处方及制粒压片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颗粒粒度、片芯硬度、脆碎度、崩解度为考察指标,对青兰浸膏片处方及制粒压片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佳工艺为青兰浸膏粉与淀粉、糊精的比例(kg)为25:4:1,用青兰浸膏混和粉0.25倍(kg)95%乙醇湿润搅拌8 min制软材.结论 用优选出的工艺参数制得的片剂综合评分好,工艺科学合理.

  • 正交法优选沙烫骨碎补佳炮制工艺

    作者:张静;雷海民;李飞;王志斌

    目的优化选择沙烫骨碎补的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沙烫骨碎补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每100kg骨碎补用500kg沙子,沙温180℃,烫制1 min为佳工艺.结论本实验为进一步制定骨碎补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 芩柏软膏中黄芩提取工艺的考察

    作者:赵小伟;李卫敏;周娅琳;郑立红;佟燕萍

    目的 通过提取工艺的研究,寻求芩柏软膏中黄芩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以黄芩苷为指标,HPLC法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黄芩的提取工艺.结果 乙醇浓度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及时间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芩柏软膏中黄芩提取工艺为:黄芩饮片,60%乙醇提取3次,时间分别为1、1、0.5 h,每次溶剂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

  • 榕树叶黄酮类的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胡芳;陈虞苏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物质,并具有特殊的保健及疗效功能.本文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榕树叶中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 表明,四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分别是: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提取法佳工艺为:70%乙醇,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温度60℃.提取1h.

  • 扶正颗粒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于秀娟;郑文吉

    目的:优化扶正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应用正交实验筛选扶正颗粒剂原药材提取工艺的佳条件,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扶正颗粒剂的醇提佳工艺为A2B1C3D3即70%乙醇溶液,6倍加液量,每次提取2小时,回流提取3次.

  • 磷酸可待因缓释片处方正交设计法研究

    作者:张多;徐启安

    1引言磷酸可待因是一种麻醉性镇咳、镇痛药,常用的剂型为含磷酸可待因的复方片剂或口服溶液剂,单方制剂应用较少,主要因其半衰期较短需反复用药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提高药物利用率.

  • 板蓝根切制工艺的优选及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研究

    作者:李友;马莉;龚慕辛;关怀

    目的: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工艺条件;通过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客观反应润药切制对药材总体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药材软化时加水量、润制时间和饮片切制厚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10μL.对板蓝根粗粉和水润切制后的饮片进行HPLC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板蓝根软化切制的佳工艺为:0.6倍量的水,浸润24 h,饮片厚度为2 mm;结论:建立了板蓝根药材醋酸乙酯萃取物HPLC指纹图谱.板蓝根在切制前后,指纹图谱对照谱图差异明显,切制后中等极性部分损失较多.

  • 宿半夏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的研究

    作者:张爱民;卢河东;薛建平;陶兴魁;薛涛;盛玮;朱艳芳

    目的:研究宿半夏SRAP-PCR分子标记技术的优化体系.方法:采用L16(54)正交设计对宿半夏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了5因素(dNTPs,Mg2+,模板DNA,引物,Taq酶)4水平优化筛选.结果:半夏SRAP适合的正向引物是5’-TGAGTCCAAACCGGAAG-3’,反向引物为5’-GACTGCGTACGAATTACG-3’.优化的反应体系为25 μL反应体系中含有70 ngDNA模板,0.9μmol·L-引物,0.2 mmoL·L-1 dNTPs,1.5~2.0mmol· L-1Mg2+,2.0 UTaq酶.结论:宿半夏SRAP-PCR体系的建立为今后构建半夏SRAP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 喷雾干燥法制备月见草油微球的工艺研究

    作者:郭建鹏;薛红

    目的:探索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月见草油微球的佳工艺参数.方法:利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γ-亚麻酸甲酯含量;以收率和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佳工艺参数为进料速度3 mL·min-1,雾化压力100 kPa,进风温度105℃.结论:月见草油微球质量符合预期要求;影响微球成型的主要因素为进料速度;喷雾干燥法制备月见草油微球工艺合理、可行.

  • 药效学相互作用的定量计算方法与模拟研究

    作者:陈君超;潘友俊;李兴珊;孙杰;刘红霞;孙瑞元;郑青山

    目的:建立一种药效学相互作用的定量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用以分析复方的配伍规律.方法:根据复方的组分数,采用相应的正交设计;1水平为"高剂量",2水平为"低剂量".并用一个实例对此模型进行了考证;模拟偏倚由两种散点图结合评价.结果:本法可计算各组分不同剂量水平对复方药效贡献大小,从而确定佳的组方;还可分析各配伍组的相互作用性质和交互效应;采用的复方效应模型,可对不同剂量水平组合的复方进行药效模拟,由散点图来评价预测的准确程度.结论:本法将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具有可行性,能为同类研究和二次文献分析等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 正交设计优选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

    作者:韩旭阳;边宝林;李娆娆;张志杰;麻印莲;原思通

    目的:研究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为该辅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L_9(3~4)正交表设计试验,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成分的含量,以加权系数法分析实验结果,确定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结果:吴茱萸汁的制备工艺为煎煮3次,首次煎煮加水量为12倍,浸泡30 min后煎煮45 min,第2次煎煮加水量8倍,煎煮20 min,第3次煎煮加水量6倍,煎煮20 min.经6个产地10批样品中试验证,辅料质量稳定.结论:该工艺方法简便,能够为该辅料的规范化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 肝得宁片中五味子、女贞子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潘五九;肖小河;肖雪;袁海龙;赵艳玲

    目的:为肝得宁片优化五味子、女贞子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五味子甲素转移率和得膏率为主要指标,结合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对超临界cO2萃取法、醇提法、水煮法等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醇提工艺条件.结果:3种提取方法以醇提法为佳,醇提工艺正交设计优化结果为:乙醇浓度90%,回流次数2次,时间为1 h,溶媒用量为6倍.结论:本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提取五味子、女贞子生产工艺作参考.

  • SPSS正交设计在福建金线莲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作者:张福生;郭顺星

    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福建金线莲茎尖与茎段生长及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福建金线莲的茎尖与茎段为材料,采用SPSS正交设计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对茎尖的叶片数、茎节数、侧枝数、株高,茎段的侧枝数、茎节数等的影响,并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结论:首次报道了NAA对福建金线莲的促生长作用在低质量浓度(<1 mg·L~(-1))和高质量浓度(>1 mg·L~(-1)时各不相同.Ms+NAA 0.5 mg·L~(-1)+6-BA 1 mg·L~(-1)适宜福建金线莲茎尖的生长;Ms+NAA 1 mg·L~(-1)+6-BA 2 mg·L~(-1)适宜茎尖与茎段芽分化及侧枝形成.NAA与6-BA的不同浓度水平组合,对福建金线莲茎尖与茎段生长及分化的影响不同,两激素间存在着较强的交互效应.

  • 贮库组成对青蒿琥酯经皮渗透的影响

    作者:周莉玲;侯海霞;李锐

    目的:通过对青蒿琥酯在不同贮库基质中的经皮渗透研究,确定影响其经皮渗透的主要因素,为青蒿琥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制提供有效数据.方法:以透皮吸收速率常数和12 h累积渗透量为考察指标,应用正交设计追加试验法,探讨不同比例组成的IPA/Water/IPM、药物浓度及pH值对青蒿琥酯经皮渗透影响.结果:药物浓度和pH值对青蒿琥酯的经皮渗透产生主要影响.结论:适当组成的贮库基质可较好地促进青蒿琥酯的经皮渗透,若对其进一步研究,青蒿琥酯有望制成透皮吸收制剂.

  • 综合评分法优化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制剂处方

    作者:胡容峰;朱家壁;彭代银;汤继辉;周安

    目的:优化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处方,制备中药口服速释固体制剂.方法:以颗粒的流动性、片剂的崩解时间、片剂的硬度和片剂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综合评分法优化干法制粒制备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微晶纤维素40%,羧甲基淀粉钠10%,糊精约15%.以此处方制备的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在崩解时间不超过3 min,硬度为4.5 kg,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参数T50为5 min.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合理稳定,复方丹参口腔速溶片具有明显的速释特征.

2372 条记录 9/119 页 « 12...6789101112...1181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