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重建的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玉玮;刘洪臣;蔡幼铨;梁燕;安维民;周继林

    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探讨三维重建影像与大体解剖结构的一致性,以证实该方法的准确性;分析该方法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小型猪颞下颌关节进行磁共振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小型猪进行解剖,观察其大体形态,将两者进行比较.对1名无症状志愿者及1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增强磁共振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小型猪磁共振三维重建影像与大体解剖形态基本一致.2名受检者的三维影像均可清晰再现颞下颌关节各结构的形态及相对位置关系.结论:磁共振三维重建方法能准确反映颞下颌关节解剖形态,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茎突过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高月彩

    目的:寻找一种诊断茎突过长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结果:20例怀疑茎突过长症的患者,均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确诊.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茎突过长症的诊断有重要作用,在有条件的医院值得推广使用.

  • 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在血尿诊断上的临床应用

    作者:任安;卢延;张雪哲;王武

    目的:对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血尿原因检查方面的临床价值做进一步探讨.材料和方法:对152例病人进行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血尿患者138例),其中非增强螺旋CT肾输尿管成像72例,排泄性CT泌尿系造影80例重建成像进行分析,包括:①结合临床检查结果确定诊断;②对照轴扫图像和影像检查资料主要是IVP,对重建成像效果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非增强肾输尿管成像72例中,发现输尿管结石45例(3例合并肾结石),膀胱结石7例;膀胱癌(1例合并肾盂癌)9例,腹膜后病变导致输尿管狭窄9例;未见明确异常7例.80例SCTU中,肾实质肿瘤侵犯肾盂22例,肾盂癌5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输尿管病变18例,后腹膜及盆腔肿瘤压迫输尿管7例,膀胱肿瘤7例,先天畸形5例,结核2例,肾脓肿3例,未见明确异常4例.SCTU与IVP对照,两者对泌尿系解剖部位的显示(肾盂,输尿管,膀胱)大致相当.所有IVP所提示的病变,SCTU均能发现.11例IVP不能确定者于SCTU明确诊断.结论:螺旋CT泌尿系统重建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取代IVP成为血尿原因检查的首选方法.

  • 数字化技术辅助的中国人髋臼朝向三维测量

    作者:张恒辉;曲扬;陈晓军;戴尅戎;王燎;艾松涛

    目的·开发一种精确可靠的三维测量技术,实现国人髋臼朝向的三维测量.方法·筛选60例(男女各30例)因非骨科疾患行双下肢CT扫描患者,获取CT数据,自主开发软件,验证其精确性和可靠性,实现骨盆三维建模,手工选点、迭代优化骨盆三维坐标系,基于模型表面实现髋臼参数的半自动测量,并描述中国人髋臼形态特征.结果·基于三维模型的髋臼测量技术有极好的可靠性(相关系数> 0.999)和精确性.男女性相比,女性髋臼前倾角显著大于男性(平均3.1°,95% CI 2.0°~4.2°,P =0.004),解剖学外展角亦显著大于男性(0.9°,95%CI0.4°~1.4°,P=0.028).髋臼朝向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个体双侧存在差异,前倾角相差大为9.1°,外展角大相差5.7°.结论·髋臼朝向在男女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上髋臼朝向变异范围较大,尤其是前倾角;个体髋臼朝向基本呈双侧对称.髋臼的三维测量及分析有助于髋关节疾患的诊治及假体设计.

  • ERCP后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董宁欣;杨振燕;詹松华;郑少强;戴工华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a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后应用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胆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对26例行ERCP术后的患者行SCT扫描,对扫描所得的数据行后处理再进行CTVE重建.结果选择适当的阈值应用CTVE技术观察,胆管、胆囊未见明显异常5例,表现为胆管内径匀称,壁光整;胆系结石14例,表现为胆管或胆囊内的光整的隆起性改变,病变周围的管壁亦光整;胆系癌肿5例,表现为表面不光整的腔内隆起性改变,周围管壁凹凸不平;胆总管炎性狭窄2例,表现为胆总管腔渐进性狭窄,内壁光整.结论ERCP后CTVE较为满意地显示了胆系疾病的腔内改变的细节,获得类似于内窥镜效果的图像,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 直接数字摄影技术在前磨牙邻面龋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梅;王铎;王旭霞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摄影系统图像处理技术在邻面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邻面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邻面龋的患者拍摄数字化X线片,经过降噪处理,按患者的计算机编号随机排列,每次由3位观察者选用1种图像格局(共有正片、负片、伪3D和伪彩4种格局)共同阅片,不同图像格局的阅片间隔1周以上,以排除记忆干扰.将4种格局的阅片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第一前磨牙:4种图像处理格局下邻面龋的检出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②第二前磨牙:负片和伪彩图像格局下邻面龋的检出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③正片和伪3D图像格局检出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低(P<0.01).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用于邻面龋临床辅助诊断.

  • 实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作者:胡遒生;曹国刚;潘林;徐鹏宇;鲍旭东;王林

    目的:研究开发临床实用的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软件.方法:以Windows98为开发平台,Visual C++6.0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 为数据库后台,开发能运行于Windows98/2000系统的软件.结果:研制开发出了由使用者直接在屏幕上确定标志点,由计算机自动测量出结果的头影测量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能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锐化边缘、直方图均衡等预处理,还可随时进行图像放大、亮度/对比度调节、软硬组织增强等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标志点定位的精确性.该软件预置了六种常用的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并且可由使用者自定义50种分析方法和100项测量项目和标志点,完全可以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求.结论:该软件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符合临床实用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WinCeph 7.0分析系统与硫酸纸描图法头影测量的等效性研究

    作者:胡飞;刘从华;兰泽栋;区运运;周磊

    目的比较WinCeph 7.0头影测量分析系统与硫酸纸描图法头影测量的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102张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做常规硫酸纸描图测绘;再将X线片扫描入计算机系统,使用WinCeph 7.0头影测量分析系统进行定点、测绘.将二者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等效性检验.结果运用WinCeph 7.0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对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分析的数据与传统硫酸纸描图法相比,除L1-MP,MP-SN,FH-MP外的13项指标均具有等效性.结论 WinCeph 7.0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对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的数据可供临床参考.

  • 应用Photoshop进行X线头影测量的可靠性研究

    作者:钟小龙;陈松龄;连克乾;石枕泉

    目的对用Photoshop进行X线头影测量的测量值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正畸病例的X线头颅侧位片20张,用Photoshop 6.0软件对常用角度和线距进行测量,与传统手工绘测法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同时以量角器和直尺的标称值作为对照,以确定系统误差.结果 Photoshop测量法系统误差小.应用在X线头影测量上与传统手工绘测法相比,大部分指标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小部分指标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L1-MP值P<0.05,前牙覆盖、Ptm-ANS值P<0.01),但差异无临床意义.结论 Photoshop用于 X线头影测量准确、可靠,值得基层推广.

  • 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

    作者:傅栋;靳安民;田京;宋志会;于博;钟世镇

    目的 寻求建立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方法.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头颅中部至第3胸椎下缘连续CTA动脉造影,MR脊髓造影(MRM)及臂丛神经薄层MRI连续扫描断层图像,Mimics软件基于不同组织阈值对骨骼,动脉,静脉,脊髓等组织用半自动方法进行分割和重建,神经管道编辑器和MedCAD(医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对颈丛,臂丛神经,颈肌进行重建,三维化显示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结果 建立颈段脊柱前路手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显示骨性结构、主动脉、上腔静脉、甲状腺、舌骨、喉软骨、气管、肺、12组颈肌和脊髓、脊神经、颈丛、臂丛神经、颈椎间盘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结论 在颈前部解剖结构三维模型基础上,参照解剖学层次逐层显示该手术相关重要结构,为解剖教学、手术培训提供医疗教学平台.

  • Ⅱ类洞龈壁位置对Palodent重建邻接关系影响的数字模型研究

    作者:黎耀荣;周禹雄;刘瑜容

    目的:体外研究Ⅱ类洞龈壁相对邻牙位置的差异对使用Palodent重建邻接关系效果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一典型Ⅱ类病损的下颌第一磨牙患例,经印模并翻制得7个模型。以龈壁外上缘近远中凸点和邻牙邻面近远中凸点为测量参照点定水平间距(X)和垂直间距(Y),模型龈壁行树脂修整以符合3组9种条件(其中2种为重复):A组,参照点Y取0 mm,X分别取0、1、2 mm;B组,参照点Y取0 mm,X分别取1、0、-1 mm;C组,参照点X取1 mm,Y分别取1、0、-1 mm。模型修整后行三维扫描得数字化模型母本,数字模型母本按分组复制,每组12个体共108样本,记录并存档后掩盖原编码,重新随机编号,由一独立医师作数字计算机虚拟修复,第2位医师审核,两位医师共同评估修复操作难度后,第3位高年资医师评估邻接关系重建质量。比较各龈壁条件成形效果构成及修复操作难度。结果 X0 Y0、X0 Y-1、X1 Y-1试验组成形效果优于 X1 Y0、X2 Y0、X0 Y1、X1 Y1试验组(P均<0.05)。结论Ⅱ类洞龈壁位置可对Palodent重建邻接关系形成显著影响,试验条件下理想成形龈壁位置条件包括X0 Y0、X0 Y-1、X1 Y-1。

  • 超声射频信号时域分析大鼠脂肪肝的初步研究

    作者:全杰荣;谢秀群;林江莉;陈仪;凌文武;卢强;范玉亭;罗燕

    目的 探讨超声射频信号多参数诊断SD大鼠脂肪肝价值.方法 32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8)和脂肪肝组(n=24),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用高频超声探头以40 MHz的采样频率获取肝脏的16位超声数字射频信号,再在MATLAB7.0软件上计算感兴趣区域内射频信号包络的均值(Mean)、均值/标准差(MSR)、偏态量(SK)、峰态量(KU)4个参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这些参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并与常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比较.结果 脂肪肝组Mean、MSR高于对照组(P<0.05),SK、KU低于对照组(P<0.05).Mean、MSR、SK、KU诊断脂肪肝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96、0.98、0.98,临界值为38.67,1.75,1.08,1.43,诊断脂肪肝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88.9%、87.5%和100%、95.8%和100%、95.8%和100%,而常规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8.2%和66.7%.结论 与常规超声相比,基于超声射频信号包络的参数MSR、SK、KU诊断脂肪肝准确性更高,可用于脂肪肝的辅助定量分析.

  • 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计算机图像分析

    作者:陈一怀;王惠芸;马轩祥;冯庆辉;于龙

    目的:研究正常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的基本规律.方法:采集35名正常受试者牙尖交错位硅橡胶记录,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量.结果:75.0%的前牙有80μm 间距离,仅3.3%的前牙接触.后牙区接触数为71.4±7.4,磨牙区占70%以上,以第一磨牙多. 接触人群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其中仅4人一侧接触数目超过总数60%.86.1%的后牙接触为稳定型,9.6%为不稳定型,4.3%没有接触(均为前磨牙).结论:前牙不接触,有利于前牙免受移位性冲击.

  • PACS影像后处理系统准确性的评估

    作者:王福龙;刘爱军;王海括;王韬

    目的:评估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产品影像后处理系统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国内3家PACS厂商的单机版产品,分别评估其CT值测量、长度测量、角度测量及面积测量4种功能,并与北美放射协会影像处理软件eFilm2.1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使用CT对针管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针管内径并与实际值对比。结果:eFilm2.1系统与各厂商的CT值测量结果一致;角度测量结果较为准确;长度、面积测量结果和三维重建后的长度测量结果均有误差。结论:PACS影像后处理系统的长度、面积和三维重建后的长度测量结果准确性较低,在临床诊断中仅可起到参考作用。各厂商需对PACS影像后处理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优化,以满足医疗活动的需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