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钙素及运动对其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佑学;李国平;姚鸿恩

    骨钙素(osteocalcin)又称ν—羧基谷氨酸蛋白(bone ν—carboxyglutamic acid-containing protein,BGP)或骨依赖维生素K蛋白(bone vitamin K dependent protein)。它首先由Hauschka从鸡骨(1975年)、Price从小牛骨(1976年)中分离提取,并鉴定了该物质的化学结构,取名为骨钙素。本文仅就骨钙素的一般研究新进展及运动对其水平的影响作一综述。1 骨钙素的生物化学性质 骨钙素是由活跃的成熟成骨细胞所分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1],是成骨细胞分化的后表型的标志[2,3]。它由49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量为5.6kda-6.5kda[4,5],含有3个ν-羧基谷氨酸片段(分别在17,21,和24位上),是一种钙结合氨基酸[6]。3种基因编码骨钙素,其中骨钙素基因1(OG1)和骨钙素基因2(OG2)仅由成骨细胞所表达,骨钙素相关基因(ORG)在肾中被表达[7]。新合成的骨钙素必须依赖维生素K的翻译后修饰,引起特异谷氨酸片段的ν-羧基化,才具有生物活性,在人类仅仅在片段17位上被羧基化[8]。骨钙素结构有两个主要特征:(1)“谷氨酸螺旋”,一种紧密的Ca2+-依赖α-螺旋构像,很方便地吸附到羟磷灰石上;(2)C端β-折叠,与细胞受体及细胞外蛋白具有潜在的联系[9]。

  • 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胞外蛋白和膜蛋白

    作者:何秀云;庄玉辉;张小刚;李国利;丁勤学

    目的:建立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TB)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的方法. 方法:M.TB H37Rv菌株在苏通液体培养基培养3周后获得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第一相电泳用pH 3~10线性IPG预制胶条进行等电聚焦,第二相电泳用SDS-PAGE凝胶再分离蛋白.银染PAGE凝胶、干燥,用ImageScanner扫描凝胶,ImageMaster 2D Elite 3.1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2D图像. 结果: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907和681,两组蛋白的斑点大部分在酸性区域(pH<7.0).在极碱性区域(pH>9.0),胞外蛋白只有10个蛋白质斑点(占1.1%),而膜蛋白有52个蛋白质斑点(占7.6%);在极酸性区域(pH<4.0),膜蛋白只有15个蛋白质斑点(占2.2%),而胞外蛋白有99个蛋白质斑点(占10.9%).约50%的胞外蛋白和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30000. 结论:二维凝胶电泳分离M.TB蛋白是研究M.TB蛋白质组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 Dickkopf-1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池肇春

    2012年我国Shen等[1]首次报告Dickkopf-1( DKK-1)可与AFP互补提高肝细胞癌(HCC)诊断率,引起了广泛的反响.DKK-1是从非洲蟾蜍中编码的一种分泌蛋白,由25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40000的基因,该蛋白诱导胚胎的头部区,是胚胎时期头部形成的诱导子和Wnt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因子.以后发现许多动物和人也表达DKK-1.其与Wnt传导通路有关.但详细机理尚不十分清楚.Wnt是一个原癌基因家族,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Wnt信号传导通路除DKK-1外,还被许多细胞外蛋白分子调节,包括Fr2B/FRP、WIFI、Cerberus等.DKK-1除与肿瘤相关外,与许多疾病如骨疾病、药物代谢、神经退行性疾病、皮肤病、动脉硬化、肾病等均有复杂的相关性.本文仅就DKK-1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作用机理与研究进展作一评述.

  • 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中间普氏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

    作者:马晟利;王丹;闫闯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研究两者对中间普氏菌(P.i)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g)生物膜的作用.方法:通过低温超速离心,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外蛋白;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5除盐及透析的方法提取血链球菌胞内蛋白.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P.i及P.g的作用.观察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与胞外蛋白对P.i及P.g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作用.结果: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混合培养的P.i与P.g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小抑菌浓度为0.125 g/L;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P.i与P.g未见抑菌作用.P.i与P.g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在血链球菌胞内蛋白作用后,生物膜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血链球菌胞外蛋白作用后,生物膜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链球菌胞内蛋白对P.i和P.g及两者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血链球菌胞外蛋白对P.i和P.g及两者混合培养形成的生物膜无抑制作用.

  • 结核分枝杆菌强毒株和弱毒株的胞外蛋白比较分析

    作者:何秀云;庄玉辉;张晓刚;李国利

    目的通过结核分枝杆菌(M.TB)强毒株H37Rv和弱毒株H37Ra胞外蛋白表达的比较,寻找差异蛋白并为下一步研究M.TB的毒力因子提供思路.方法 M.TB H37Rv和H37Ra菌株分别在苏通液体培养基培养3周后提取胞外蛋白并定量,第一向电泳是用pH3~10线性IPG预制胶条进行等电聚焦,第二向电泳是用SDS-PAGE凝胶再分离蛋白.银染PAGE凝胶、干燥,用ImageScanner扫描凝胶,ImageMaster 2D Elite 3.1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2D图像.结果 H37Rv和H37Ra胞外蛋白的斑点大部分在酸性区域(pI小于7.0).在极碱性区域(pI大于9.0),两者胞外蛋白的斑点数极少.在小分子区域可明显发现H37Rv有3个蛋白斑点在H37Ra中缺失.结论二维凝胶电泳技术是目前有效分离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