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豆黄酮对去势大鼠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戚本玲;成蓓;吴剑平

    目的:动物实验观察大豆黄酮对去势大鼠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去势组:(P组,n=20);②去势+大豆黄酮治疗组(D组,n=20);③假手术组:(C组,n=20).分别于术前,术后或治疗后采血测定血脂水平,雌二醇(E2),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结果:去势后,血脂水平升高,E2降低,NO低,ET-1升高(p<0.05);大豆黄酮治疗后,E2,血脂水平,NO恢复(p>0.05),ET-1降低.结论:大豆黄酮通过恢复去势大鼠雌激素水平而使血脂水平恢复正常,并可升高N0,降低ET-1,改善内皮功能,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及血脂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有才;韩新生;吕建瑞;李伟;薛荣亮;雷晓明;张延均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用于全麻诱导对皮质醇、血糖、心率变异性及血脂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插管病人随机分为TCI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分六步诱导给药,B组用2.5%硫喷妥钠.两组分别于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时,插管后lmin,3min,5min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皮质醇,并同时记录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后lmin、5min的HRV变化.A组在诱导前、输注丙泊酚10ml以上和停药后2h抽取静脉血测血脂全套.结果:A组HR、SpO2、DBP、血糖和皮质醇各时点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HRV、SBP各时点明显低于诱导前(P<0.05),但插管前后无明显差异.血脂中甘油三酯明显高于诱导前(P<0.05),其余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B组在意识消失时、插管时的HR、BP明显低于诱导前和插管后的lmin、3min、5min,也明显低于A组各时点(P<0.05),插管后lmin的TP、HF、血糖、皮质醇明显高于诱导前、插管前和A组(P<0.05).而LF/HF明显低于诱导前、意识消失时、插管后5min及A组(P<0.05).结论:丙泊酚TCI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机体的应激反应小,可明显抑制交感神经张力,诱导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但可使血脂中甘油三酯明显增加,而停用后可迅速降至正常.

  • 康脉胶囊对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令根;徐恒;赵钢;李日恒;张毅奎

    目的:观察康脉胶囊对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建立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并通过康脉胶囊治疗,观察对其血脂变化的影响.结果:康脉胶囊能够明显调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家兔的脂质代谢,且优于对照组.结论:康脉胶囊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对AS0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血脂和总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立敏;陈斌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和总蛋白的变化与甲状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34例甲减组和3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游离T3、游离T4及生化仪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FT3、FT4成反比关系,总蛋白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变化与FT3、FT4浓度有关.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明显升高而总蛋白含量降低,可作判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情和疗效指标之一.

  •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水平及肥胖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艳红

    目的:研究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的变化,探讨其与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47例作为病例组,按1∶1比例与47名同性别、同身高、同年龄的正常儿童配对.同时测定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单纯性肥胖组儿童的体重、BMI指数、腰围(WC)、臀围(HC)和腰/臀指数(W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同时血脂谱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P<0.05),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载脂蛋白A(apoA)则较正常组儿童为低(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中的TC、TG、LDL-C分别与儿童W、BMI、WC和WHR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HDL-C和apoA则与上述指标呈明显负相关(P<0.05);多因素配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时期超重病史、出生巨大儿、运动时间少、喜食高脂肪、高热卡食物以及母亲、父亲肥胖以及家庭其他肥胖患者是儿童肥胖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预示着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 康脉3号胶囊治疗糖尿病足32例观察

    作者:李令根;李日恒;赵钢;徐恒;吴康君

    目的:观察康脉3号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方法:按住院先后将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2例,应用康脉3号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通塞脉片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用药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疗效差异显著(P<0.05),且明显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均P<0.05-0.01).结论:康脉3号胶囊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 藏灵菇培养液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血压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陶应龙;施培培;陈青;何军;帕丽;韩丁;张月明

    目的初步研究藏灵菇培养液的降脂效果.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牛奶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每日睡前摄入藏灵菇培养液4ml/kg体重,牛奶组喝等剂量牛奶,连续服用20天;对照组除不饮用藏灵菇培养液和牛奶外其他试验条件与试验组和牛奶组保持一致.试验组、牛奶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服用藏灵菇培养液的高脂血症病人试验前后血清总胆固醇的降低幅度大于牛奶组和对照组(P<0.05),牛奶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别(P<0.05).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压试验前后的改变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藏灵菇培养液对血脂中的胆固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 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与血脂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杨云霞;周莉;刘淑媛;罗晓惠;刘洁玉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以高分辨率超声对比观察46例颈动脉硬化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作为动脉硬化的指标,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所有病例左右两侧颈总动脉IMT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动脉硬化组IMT厚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动脉硬化组的TG、LDL-C、ApoB较正常组增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C、ApoAI较正常组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G、LDL-C、ApoB与IMT厚度呈正相关(r=0.38,r=0.50,r=0.42,P<0.05).HDL-C、ApoAI与IMT厚度呈负相关(r=-0.53,r=-0.62,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时与LDL-C、HDL-C、ApoAI有密切联系,有上述血脂异常者易患动脉硬化.

  • 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血脂的临床分析

    作者:辛桂琴;李俐;丁宁

    目的探讨血脂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钟点法技术测定血脂,选择116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及42例健康体检者,分成6组,高血压无合并心脑血管病(ET-NC)组42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组(ET-ACI)组4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ET-CHD)组33例;脑梗塞(ACI)组58例:冠心病(CHD)组68例;健康对照组42例.结果ACI和C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ET-NC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LDL-C、HDL-C均无差异(P<0.05).ET-CHD组,ET-ACI组与ET-NC组比较,LDL-C及LDL-C/HDL-C升高(P<0.05,P<0.01),HDL-C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在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高血压患者甘油三酯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分析

    作者:方慧娟;李梦;王树欢;胡健;丛涛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脂与血尿酸、尿素氮等的检测水平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6例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尿素氮(UN),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周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BG)的水平,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美国Bayer公司)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69例高脂血症患者尿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血清尿酸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63).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尿酸含量明显增高,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后者引起肾损伤,造成尿酸重吸收与分泌比例失调,尿酸排泄受阻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 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富平;黄继良;杨应坡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的影响.方法:对33例绝经1年以上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31例绝经1年以上无高血压健康妇女(B组)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血浆葡萄糖(G)、血浆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血脂谱进行检测.结果:A组E2、I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P、INS、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与INS、TC、TG、LDL-C呈显著负相关,而E2与ISI、HDL-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且与胰岛素抵抗(IR)、脂代谢异常并存,可能参与绝经后妇女EH的发生和发展.

  • 脑梗死病人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孔建

    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AS).在形成AS的各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研究证明ApoAI、ApoB、LDL-C、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度的指标.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住院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ApoAI、ApoB、LDL-C、LP(a)与89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 改良健康宣教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的影响

    作者:叶璟;叶秀春;戴立磊

    目的:探讨改良健康宣教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8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模式,干预组实施改良健康宣教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依从性各项评分、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方式依从性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改良健康宣教模式,可增强患者的各项生活方式依从性;有效的调节各项血脂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分级检验方法应用于临床血脂生化检验的效果分析

    作者:陈浩

    目的:研究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运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血脂生化检验的患者46例,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均应用分级检验及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2种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运用分级检验方法,能够提高血脂检验的准确性,缩短患者的检验时间,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的临床作用

    作者:徐应波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2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验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的HbA1c、TC、TBiL、HDL-C、TG、LDL-C进行比较,观察组的HbA1c、TC、TG、LDL-C更高,TBiL、HDL-C更低.结论: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验能够准确地反映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症状,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治,值得应用.

  •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监测中的意义

    作者:邓宁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DM)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糖耐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的血糖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糖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该类患者应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血脂的联合检测,以有利于临床更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并进行及时控制.

  • 缺血性脑卒中和TIA二级预防中的血脂管理新说

    作者:李刚;王国防;郝亚楠;孙晓欣

    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居民死亡的首因,且复发率、致残率极高.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80%以上的脑卒中和TIA可以得到有效预防.

  • 美国大杏仁对年轻吸烟者体重、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作者:张馨;王伟;崔文明;李宁;贾旭东

    目的 本研究探讨了美国大杏仁对吸烟者体重、血脂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位健康年轻男性吸烟者摄入美国大杏仁,84 g/d,连续28 d.分别在试验前后测量体重和血压,并取血测定相关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果 吸烟者摄入美国大杏仁28 d后,与摄入前相比,体重、血压和血脂均没有显著改变.结论 连续28 d摄入84 g美国大杏仁对年轻健康吸烟者的体重、血压和血脂均没有明显影响.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与BMI及血脂的关系

    作者:王卫香;王玲;王雯;孙琳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与体质指数(BMI)及血脂之间的关系,以期为MS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MS患者159例作为病例组,该院门诊健康体检者165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身高、体重,计算BMI指数.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的血清网膜素水平.所有数据均由SPSS 17.0软件包处理,两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网膜素与BMI及各个血脂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病例组的血清网膜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血清网膜素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268,P<0.01)、与HDL-C呈正相关(r=0.162,P<0.05)、与TG呈负相关(r=-0.17,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降低,血清网膜素在MS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布渣叶提取物的调血脂作用及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

    作者:陈孔

    目的:探讨布渣叶提取物的调血脂作用及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方法:将建立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50只作为研究对象,期间所有大鼠均按时服用布渣叶提取物,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所有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用药前后所有大鼠血清检测结果显示,用药后血清TC、TG和LDL-C检测结果明显低于用药前(P<0.050),HDL-C水平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提示布渣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调血脂作用.结论:布渣叶提取物主要通过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减少内外源性胆固醇以及改善机体代谢产物吸收率,从而调节人体血脂状态,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3607 条记录 14/681 页 « 12...11121314151617...6806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