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麻用药的影响

    作者:崔建修;赵国栋

    目的 探讨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麻用药的影响.方法 6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二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每侧15ml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B组患者采用0.9%的生理盐水每侧15ml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20min后针刺法测定A、B组患者的颈丛阻滞平面,二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异氟烷全身麻醉,传统的临床征象(如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患者体动等)调节麻醉深度,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镇静深度,维持BIS于40~50之间.记录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全麻药异氟烷的用量和镇痛药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全麻药异氟烷和芬太尼的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并不能减少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麻药异氟烷和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用量.

  • B超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刘磊;陈涛;丁娟

    锁骨骨折属常见多发病[1].锁骨骨折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和上肢神经阻滞麻醉.B 超引导下精确的神经阻滞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全身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对患者的生理影响较大,并发症较多.我们采用 B 超引导肌间沟神经阻滞法和肌间沟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法,对 60 例锁骨骨折内固定病人进行麻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颈丛神经阻滞+强化在耳后切口乳突根治术的应用

    作者:杨天明;全超坤;范新民;范学良

    对于乳突根治术,绝大多数医院都是在全麻或局麻+强化下进行[1].2002-01,我们开展在颈丛神经阻滞+强化下实施耳后切口乳突根治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报告如下:

  •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作者:龚金山;杨小立;杨武

    目的 比较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试验组应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结果 在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面,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 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与0.375%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具有相似的麻醉效果.

  • 颈丛神经阻滞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作者:孙建斌;程海涛;童晓东

    为了解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颈部手术时,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本文对我院1997~1998年58例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方法与结果一、一般资料:58例成年ASA Ⅰ~Ⅱ级患者,平均年龄41.5岁(10~73岁),其中男20例,女38例,甲状腺手术52例(其中甲亢患者20例),其他手术6例.均可捧除术中出血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 臂丛神经加颈丛神经阻阻滞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观察

    作者:伍胜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加颈丛神经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肩关节脱位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对照组应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应用臂丛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结果:实验组显效的有89.7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的有48.71%,总有效率为76.92%.与注药前相比,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方面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对照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患者痛苦小,并且操作简便、管理方便.

  • 颈丛神经阻滞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作者:郑传国

    1 目的观察优化改进C3或C4横突前结节一针法颈丛阻滞方法的易操作性和临床麻醉效果.颈丛神经阻滞是枕、颈、肩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目前常用的阻滞方法有C2、C3、C4三针阻滞法和肌间沟顶点一针阻滞法,前者因定位繁琐,穿刺次数多,增加了不便和误伤颈部神经、血管,甚至误入椎管的机率.而后者因穿刺点、给药点较低,所以无法满足枕颈部手术需要.

  • 麻醉前肌注咪唑安定对颈丛神经阻滞时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林建

    目的:探讨麻醉前肌注咪唑安定对颈丛神经阻滞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2例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行麻醉前肌注咪唑安定处理的观察组和仅行生理盐水滴注的对照组.2组均于入组后20min后行一针法单侧颈深丛神经阻滞和双侧颈浅丛阻滞.监测记录2组颈丛神经阻滞前(T0)、颈丛阻滞后10min(T1)、10min(T2),及甲状腺切除时(T3)中心静脉压(MAP)、心率(HR)及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观察组在T0时点时MAP、HR、NE和E四个主要指标浓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在T1~T3 上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麻醉满意度上差异明显(P<0.05).结论:颈丛神经阻滞前肌注咪唑安定可有效减轻甲状腺手术时出现的应激反应.

  • 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强化麻醉在前径路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莫双艳;张汉湘

    颈椎前入路手术可采用多种麻醉方法予以完成.我院从2002~2006年开展颈椎前入路手术68例,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强化麻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在辅助局麻药行颈丛神经阻滞中作用的比较

    作者:王剑鸣;张安生;曾宾;张治明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在颈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3组,由同一麻醉医师行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注入配伍不同,剂量相同的局麻药;而后测定其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记录麻醉前后循环系统变化.结果加用地塞米松组在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上优于肾上腺素组,用药后对肾上腺素组循环系统影响较地塞米松组略明显.结论地塞米松在行颈丛神经阻滞中减轻局麻药中毒反应,增强麻醉效能,延长麻醉作用时间等优于肾上腺素.

  •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术前应用长托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春玲;蔡宏伟;孙蓓;张丽娜

    目的 研究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作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术前用药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切除患者4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n=20),东莨菪碱组(B组,n=20).记录用药前,用药后lO、20和30min,颈丛神经阻滞后10和20min,切皮及术中牵拉甲状腺上极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东莨菪碱组患者血压心率多个时点高于基础值或高于同时点的长托宁组患者,而长托宁组患者血压心率平稳,部分时点甚至低于基础值.结论 长托宁能够有效地控制颈丛神经阻滞导致的血压增高且不增加心率,较东莨菪碱更适合于作为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术前用药.

  • 小剂量吗啡-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德峰;杨林;闫妮;张丽荣;蔡晓

    目的 通过观察小剂量吗啡-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探寻一种比较适用于该种术式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行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全凭静脉全麻组(A组)、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B组)及小剂量吗啡-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C组).B、C两组分别先以0.25%罗哌卡因及0.25%罗哌卡因与吗啡4mg混合液25 mL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15min后行全麻,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等的用药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并进行术后镇痛VAS评分.结果 芬太尼用药量B、C两组明显少于A组(P<0.05);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B、C两组明显短于A组(p<0.05);术后6~24 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1或0.05),而术后14~48 h内VAS评分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 <0.01或0.05);术后镇痛持续时间C组明显长于A、B两组(P<0.01或0.05).三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小剂量吗啡-罗哌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是一种更适合应用于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副作用较少且可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的麻醉方法.

  • 泵入瑞芬太尼在甲状腺手术颈丛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葛小军;杨英起;高培珍;张晓霞;高伟

    目的:颈丛神经阻滞并且持续微量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靠性.方法:甲状腺腺瘤50例,在颈丛神经阻滞下行腺瘤切除术.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05-0.08ug/kg·min.观察麻醉过程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各值变化.分析术中疼痛及呼吸抑制、肌强直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中MAP、HR、SpO2均保持平稳 镇痛效果50例全部满意.有1例轻度呼吸抑制SpO2 下降到92% 经给氧处理后迅速恢复正常,余49例患者麻醉过程SpO2全部在95%以上,50例患者均无肌强直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微量瑞芬太尼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 全麻与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中军;张秋丽

    目的:探讨全麻与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实验组(BSCPB组和BDSCPB组)及对照组(GA组),检测两组间术中各时点的HR、MAP及围术期E、NE及术后各时点的CORT水平的变化.结果:BDSCPB组和BSCPB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围手术期神经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较基础值变化不明显.结论: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能有效地调控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 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中的疗效

    作者:张欢楷;黄小贤;林耿彬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中的疗效.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甲状腺肿手术患者80例,均行颈丛神经阻滞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间断静脉滴注氟芬合剂.比较两组患者在颈丛神经阻滞前(T0)、手术开始切皮时(T1)、游离甲状腺上下极时(T2)和术毕缝皮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和VRS镇痛评分.结果:治疗组内各时间点MAP、HR、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各时间点MAP、H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镇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中可有效抑制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是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低频电子脉冲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钱伟民;陈小平;崔敬伟

    目的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功率谱分析,探讨低频电子脉冲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 A组选用低频电子脉冲刺激双侧合谷穴、内关穴,诱导15 min后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采用双侧颈浅丛加手术颈侧深丛神经阻滞,药物采用1%利多卡因+0.5%左旋布比卡因,浅丛每侧8 mL,深丛5 mL. B组采用单纯颈丛神经阻滞方式.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基础状态下(T0)、低频电子脉冲后(T1)、颈丛神经阻滞后(T2)、手术开始(T3)、分离甲状腺(T4)、甲状腺切除后(T5)、手术结束(T6)7个时间点的血压(BP)、心率(HR)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采用脑电双频指数( BIS)监测两组患者的麻醉深度. 结果 A组BP、HR从入室开始至手术结束升高不明显. B组BP、HR从入室开始至手术结束升高明显,在T4时间段达高,HR升高34%,BP升高26%. A组患者HR变异性低频成分(LF)在T4时间段下降低26%,总功率成分(TP)下降17%,高频成分(HF)在T4时间段升高明显,升高27%. B组LF、HF和TP入室开始到牵拉甲状腺逐渐降低,在T4时间段下降低,分别下降38%、17%、17%. A组BIS值入室开始到牵拉甲状腺逐渐降低,在T4时间段达低58. B组BIS值入室开始到牵拉甲状腺下降不明显,低78. 结论 低频电子脉冲辅助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甲状腺手术效果优于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低频电子脉冲对患者交感神经活动有抑制作用,对副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明显降低术中应激反应.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监测,可以量化低频电子脉冲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

  • 颈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 CRF 继发 SPHT 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宿颖岚;张中军;戴中亮

    目的:比较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PHT)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 CRF 继发 PHT 患者,ASAⅢ~Ⅳ级,分为3组:单纯全麻(GA)组、全麻联合双侧颈浅丛(BS)组和全麻联合双侧颈深浅丛(BD)组。每组20例。GA 组采用1%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混合液,经传统的一点法进行颈丛神经阻滞。BD 组每侧颈深、浅丛各注入5 mL,共计20 mL;BS 组每侧颈浅神经丛注入5 mL,共计10 mL。3组患者全麻插管诱导及维持采用相同的方法及药物,BS 组和 BD 组插入气管导管后行颈丛神经阻滞。监测并记录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和神经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拔管时间,拔管前、后躁动的发生率,术中全麻药物的用量等。结果 BS 组和 BD 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 GA 组(P <0.05),其中又以 BD 组更为满意。结论气管插管全麻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特别是全麻联合双侧颈深浅丛阻滞是 CRF 继发 HPT 患者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颈丛神经阻滞用于耳后切口手术86例体会

    作者:杨天明;全超坤;范新民;钟军;范学良

    对于耳后切口单纯乳突凿开手术和乳突根治术,绝大多数医院都是在全麻或局麻+强化下进行[1].2002年1月,我们开展在颈丛神经阻滞下实施耳后切口单纯乳突凿开手术和乳突根治术,取得满意效果.既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又节省了人力物力.现报告如下.

  • 电针配合颈丛麻醉施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庆明;王名南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甲状腺手术116例,随机选用电针麻醉为主2 7例,颈丛神经阻滞为主36例,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53例,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效果.结果 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心率,平均动脉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与术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意义.电针麻醉组无并发症发生,但麻醉效果不理想,肌松效果欠佳.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6例,占16.7%,膈神经阻滞4例.占11.1%.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3例,占5.6%,肌松,镇痛效果佳,并发症少.结论 采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 咪唑安定降低颈丛神经阻滞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秦廷英;刘琴湘

    目的 评价颈丛神经阻滞术中应用咪唑安定能否减少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方法 将60例甲状腺肿瘤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0.0015mg/kg;B组:静注氟哌利多0.05mg/kg+芬太尼0.0015mg/kg.两组均选用0.25%罗哌卡因,左右各10ml行颈丛神经阻滞.观察阻滞前、阻滞后5min、15min、30min时的SBP、DBP、HR及SPO2.结果 B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高于阻滞前(P<0.05),B组血压和心率在15min、30min明显高于A组(P<0.05).SPO2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颈丛神经阻滞术中应用咪唑安定能减少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211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