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股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替萘芬与克霉唑软膏治疗股癣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股癣患者60例,分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使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每日1次,涂抹于患处,并且于治疗前后各做镜检培养1次,治疗2周;对照组使用1%克霉唑软膏每日早晚各1次涂抹于患处,并且于治疗前后各做镜检培养1次,共治疗2周,在就诊的第1周、第2周分别检查治疗效果.结果布替萘芬组痊愈率93.33%,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70.0%,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是治疗股癣满意的药物.
-
国产布替萘芬体外抗真菌作用及其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作用和布替萘芬乳膏剂治疗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试管药液法,100株菌种为皮肤癣菌57株、念珠菌20株和其它条件致病菌23株;共建立皮肤真菌病豚鼠感染模型45处,分别用1%布替萘芬乳膏、1%萘替芬软膏、1%联苯苄唑乳膏和1%克霉唑软膏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疗程为14d,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复发状况.结果布替萘芬对皮肤癣菌的MIC值在0.0025~0.32μg·ml-1之间,对着色霉菌、孢子丝菌及曲霉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值在0.01~2μg·ml-1之间,对念珠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抑菌作用优于对照萘替芬和联苯苄唑,与对照药的抑菌浓度相比相差2~50倍,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布替萘芬乳膏14d临床治愈率比联苯苄唑乳膏和萘替芬软膏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克霉唑软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后继续观察复发症状三周,布替萘芬复发数远小于其它各组药物.结论布替萘芬作为抗皮肤浅表真菌药物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抗真菌药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属于本类的药物有萘替芬、特比萘芬和布替萘芬.它们的抗真菌谱和抗菌作用相似,现以特比萘芬为代表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
布替萘芬治疗花斑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替萘芬外用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 86例花斑癣患者采用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每天一次,连续28天.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14天和28天随访,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86例患者中共82例完成全部疗程,痊愈48例,占58.54%,显效21例,占25.60%,有效8例,占9.76%,无效5例,占6.10%.有效率为81.14%.不良反应发生丰为8.54%,主要为局部烧灼感受(3例),红斑(4例).结论 布替萘芬外用治疗花斑癣安全有效.
-
复方布替萘芬乳膏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探索家兔外用复方布替萘芬乳膏的体内药动学评价方法.方法 6 只家兔给予3g复方布替萘芬乳膏,采用LC-MS/MS法同时测定家兔血浆中的布替萘芬和糠酸莫米松浓度.结果 以LC-MS/MS法监测外用复方布替萘芬乳膏主要成分布替萘芬和糠酸莫米松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的药动学参数,布替萘芬Cmax为(16.16±7.15)ng/mL、max为(10.5±7.3)h、AUC(0→T)为(131.1±51.07)ng.h.mL-1:糠酸莫米松Cmax为(0.707±0.43 9)ng/mL,Tmax为(6.7±8.7)h,AUC(0→T)为(2.891±1.368)ng.h.mL-1.结论 外用乳膏同样可以药动学参数评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试验建立的LC-MS/MS同时测定血浆中布替萘芬和糠酸莫米松的方法,灵敏度高,符合透皮给药药动学研究要求.
关键词: 布替萘芬 糠酸莫米松 乳膏 药动学 LC-MS/MS测定 -
核素掺入研究布替萘芬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抗真菌药物布替萘芬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真菌活细胞[1-14C]乙酸钠掺入和离细胞液[2-14C]甲羟戊酸掺入实验,考察布替萘芬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 布替萘芬能使真菌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减少,而增加角鲨烯的含量,两种方法测得布替萘芬对真菌细胞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IC50分别为136.19 nmol/L和203.15 nmol/L.结论 布替萘芬为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核素掺入法能定量考察布替萘芬对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抑制活性,且效果优于薄层色谱扫描法.
-
布替萘芬擦剂治疗足癣67例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目的:评价国产1 %布替萘芬擦剂治疗足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1 %联苯苄唑溶液为对照药,对131例足癣进行随机双盲用药,A组67例,B组64例,每日外涂1次,连续4 wk,观察其临床和真菌学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和B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3 %和69 %,有效率分别为84 %和80 %,真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1 %和89 %,临床和真菌学疗效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不良反应发生,B组2例出现中度局部刺激症状.结论:国产1 %布替萘芬擦剂治疗足癣疗效好,安全性高.
-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和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0例体股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6例,外用盐酸布替萘芬乳膏;对照组94例,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2组疗程均为2周,在治疗结束及停药后2周随访时记录症状、体征积分及真菌学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2周停药时及停药2周后的治疗组2周停药时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用药后真菌直接镜检转阴率和真菌培养转阴率均为100%.结论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体股癣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临床观察
2002年7~9月,在上海6家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中山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皮肤性病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进行了1%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
布替萘芬及其临床应用
布替萘芬属于苄甲胺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模式类似于烯丙胺类抗真菌药,为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兼具抑菌及杀菌作用.同时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由于该药具有强大的杀菌活性并可持续滞留于皮肤角质层,故停药后具有抗菌后效应,治愈后复发率低.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及花斑癣等皮肤真菌感染,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外用抗真菌药.
-
1%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与1%联苯苄唑喷雾剂治疗体股癣、足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和评价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研制的1%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治疗体股癣、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对照药为1%联苯苄唑喷雾剂.在治疗开始、中间、结束和2周随访时记录症状、体征积分及真菌学检查结果,以评价疗效,并监测不良事件.结果体股癣共117例,试验组58例,对照组59例.足癣共119例,试验组59例,对照组60例.体股癣停药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25.86%和40.68%,有效率为86.21%和91.53%;2周随访痊愈率为58.62%和74.58%,有效率为96.55%和96.61%.足癣停药时痊愈率分别为23.73%和25.00%,有效率为81.36%和78.33%;2周随访痊愈率为37.29%和41.57%,有效率为81.36%和90.00%.试验组有13例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6%;对照组有20例,发生率为16.67%.上述各项指标经统计学检验,与对照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治疗体股癣、足癣安全有效.
-
布替萘芬对动物实验性炎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布替萘芬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观察布替萘芬的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结果:布替萘芬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程度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程度.结论:布替萘芬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
抗真菌药对角膜真菌感染病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角膜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对现有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M38-P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氟康唑(F)、布替萘芬(B)和那他霉素(N)在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时,分别读取80%、100%的生长抑制为低抑菌浓度(MIC),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为FIC<1有协同作用,2>FIC≥1有相加作用,HC≥2有拮抗作用.结果:单用氟康唑组对酵母菌的MIC值远低于其他菌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布替萘芬组各菌属的MIC值比较,顺序为甄氏外瓶霉组<曲霉组<枝孢霉组<枝顶孢霉组,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那他霉素组的MIC值,链格孢霉为低,曲霉菌与甄氏外瓶菌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利用Fisher氏精确概论计算,F+B联合用药及N+B联合用药,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通过对数线性模型分析,进行F+B与N+B两组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用药时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对布替萘芬敏感的为甄氏外瓶菌,对那他霉素敏感的菌种为链格孢霉,而曲霉菌与甄氏外瓶菌对其不敏感.在F+B和N+B联合使用时,对各组内的各株菌的抑菌作用无差异,但利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分析,F+B的抑菌作用优于N+B.
-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治疗甲真菌病的自身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从同一甲真菌病患者中随机挑选一个或多个病甲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外用治疗,激光每周治疗1次,4次后,每4周1次,布替萘芬软膏每日2次,指甲治疗12~16周,趾甲治疗20~24周.对照组仅外用布替萘芬软膏.结果: 共治疗19例甲真菌病患者131个病甲,其中治疗组为66个病甲,对照组为65个病甲.治疗组有效率为51.52%高于对照组的18.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真菌镜检阴性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26.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布替萘芬软膏治疗甲真菌病优于单用布替萘芬软膏.
-
盐酸布替萘芬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备盐酸布替萘莽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为凝胶材料制备盐酸布替萘芬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布替萘芬含量.结果 盐酸布替萘芬的线性范围为10.5~105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1.07%.结论 该凝胶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
1%盐酸布替萘芬凝胶治疗体股癣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1%盐酸布替萘芬凝胶治疗体股癣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4例患者入选,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1%盐酸特比萘芬凝胶)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根据临床症状改善及病原学检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治愈率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5.7%、97.9%(P>0.05);真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5.7%、100%(P>0.05);总治愈率分别为91.5%和97.9%(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100%(P>0.05).个别患者发生与研究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红斑、瘙痒,不影响治疗,均自行缓解.结论1%盐酸布替萘芬凝胶治疗体股癣疗效肯定,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其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和安全性与1%盐酸特比萘芬凝胶相似.
-
布替萘芬体外抗真菌活性及对真菌麦角甾醇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真菌药物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和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以氟康唑和酮康唑为对照,分别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和薄层色谱扫描法研究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和对真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布替萘芬对念珠菌属的MIC大于16μg/ml,对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8μg/ml,对浅部真菌的MIC小于4μg/ml.布替萘芬能使真菌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减少,而增加角鲨烯的含量,其含量变化与布替萘芬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布替萘芬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优于氟康唑,与酮康唑作用相当,其对部分浅部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酮康唑.布替萘芬为角鲨烯环氧化酶抑制剂,其作用靶酶与氮唑类抗真菌药不同,用薄层色谱扫描法能考察其对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抑制活性.
-
布替萘芬对豚鼠皮肤须发癣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替萘芬乳膏剂治疗豚鼠皮肤真菌病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共建立皮肤真菌病豚鼠感染模型45处,分别是1%布替萘芬乳膏治疗组,1%萘替芬乳膏治疗组,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组,1%克霉唑软膏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疗程为14d,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复发状况.结果:布替萘芬乳膏10d临床治愈率比联苯苄唑乳膏和萘替芬乳膏高22.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克霉唑软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后继续观察复发症状3周,布替萘芬复发数远小于其它各组药物.结论:布替萘芬作为抗皮肤浅表真菌药物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布替萘芬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疗效Meta分析
目的 系统性评价布替萘芬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数据库与MEDLINE,EMBASE和Cochran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布替萘芬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布替萘芬疗效”或“布替萘芬感染”为关键词,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中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价布替萘芬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的疗效.结果 共入选15篇文献,布替萘芬治疗组1 067例,对照组1 061例.停药时,布替萘芬治疗组有效率和真菌学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真菌学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停药后2周时,布替萘芬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真菌学疗效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和真菌学疗效相似,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布替萘芬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替萘芬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1%布替萘芬霜和复方布替萘芬霜治疗足癣的临床观察
布替萘芬(butenafine)是新一类真菌外用药的代表药物[1],我们分别应用1%布替萘芬霜、加入氯倍他索的复方布替萘芬霜和孚琪(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足癣,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