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研究

    作者:郭新卿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对照方法,比较氨磺必利联合降糖药物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在SPNSS评分表中评分以及糖尿病各项指标上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氨磺必利和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疗效显著,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关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作者:梅仕锋

    目的:通过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分别应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率氨磺必利组显著优于利培酮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与治疗效率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治疗有效率相当,但是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小。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作者:王丽梅;梁博文

    目的:比较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用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服用利培酮治疗,实验组服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8周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PANSS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高,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与利培酮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分析

    作者:吕林英

    目的: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3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78例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39)、对照组(n=39),给予实验组患者氨磺必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瓦应发生率、阴性与阳性综合征量表评分(ASNSS)、精神分裂抑郁表评分(CDSS)、血压异常率、脉搏异常率、体指数增加值、空腹血糖增加值、空腹胰岛素增加值、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阴性与阳性综合征量表评分、精神分裂抑郁表评分、血压异常率、脉搏异常率、体指数增加值、空腹血糖增加值、空腹胰岛素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都有一定效果,但氨磺必利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临床效果评估

    作者:杨卫东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入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氨磺必利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培酮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效果显著,优于利培酮,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 氨磺必利对2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缓解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分析

    作者:弓剑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对2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缓解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中心收治的2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氨磺必利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奥氮平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对2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缓解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对比

    作者:牛学虹

    目的:对比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诊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9%,低于对照组的37.14%(P<0.05).结论:使用氨磺必利治疗首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培酮,药物安全性也要优于利培酮,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进行借鉴和应用.

  • 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侯志增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1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单一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予以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6.31±4.21)分,低于对照组的(13.92±4.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对照组为4.4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给予帕罗西汀与氨磺必利联合用药,可有效缓解患者睡眠障碍及抑郁症状,且安全性高.

  • 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志刚;孙群星;范大庆

    为验证氨磺必利对我国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我们以利培酮作对照进行开放性研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对象资料来源为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间首次住院或出院随访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因疗程不足脱落6例(氨磺必利组2组,利培酮组4例),共完成80例.氨磺必利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47岁,平均(27.1±3.4)岁,病程5-14个周,平均(7.4±4.6)周,家庭遗传史阳性6例(15.0%).利培酮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9-48岁,平均(26.3±3.8)岁,病程4-16个周,平均(7.3±4.7)周,家庭遗传史5例(12.5%),以上各项经x2或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 氨磺必利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陈青松;李彦辉;张红岩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氨磺必利开放性治疗试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及12周末采用PANSS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良反应量表( TESS)系统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RESES)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利用自编的月经调查问卷每4周调查1次月经情况,以及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体重。结果①治疗12周后PANSS总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分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②32例患者PANSS减分率75%;③RESES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④治疗后体重测定有轻度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月经周期、月经量及行经时间与用药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变;⑥整个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氨磺必利400-800 mg/d时,能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对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危险性较小;对体重、月经影响不明显,尤其对女性患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

  • 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优明;施先平;李芸

    目的:研究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精神分裂症患者94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单一药物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药物联合组采用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的差异.结果:药物联合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比单一药物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NSS总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联合组相较于单一药物组PANSS总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药物联合组相较于单一药物组认知功能和生存质量情况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的改善,可减轻患者痛苦,对减轻其家庭和社会负担均有重大意义.

  • 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35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新苗;胡拴萍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35例门诊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病人予氨磺必利50 mg/d~150 mg/d,疗程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PANSS总分及各量表分均自治疗7 d时开始下降,敌对、抑郁、焦虑症状均得到减轻,1个月后认知功能有所改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劳、恶心,但均较轻,病人能耐受,1周后缓解.结论 氨磺必利对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病人的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疗效,且以低剂量即能明显起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 齐拉西酮氨磺必利奥氮平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俊伟;任虹;赵伟;王斌红

    盐酸齐拉西酮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该药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和情感症状等,也用于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氨磺必利属苯甲酰胺类,目前将其归类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被广泛接受[1, 2].本研究回顾2012 年3 月至2013 年3 月在我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回顾分析同期治疗的齐拉西酮、奥氮平、利培酮、氨磺必利4 组之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吴建凡;吴新娇;陈华云;林文;周春闽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和奥氮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选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奥氮平治疗。观察12周,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评定阳性与阴性综合量表(PANSS)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的阳性与阴性综合量表(PANSS)评分减分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泌乳素值均增加,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出现月经改变的几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体重升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奥氮平的疗效相当,氨磺必利引起月经改变现象较奥氮平多见,氨磺必利引起体重增加现象较奥氮平少见。

  •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氨磺必利对泌乳素的影响

    作者:刘杨;周刚柱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6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66例健康女性设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20~35岁、35~50岁两组,研究组于入院24h内和治疗2周、4周、8周后,抽取4次血液,对照组抽取1次血液,利用化学发光法分别进行血清泌乳素测定.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氨磺必利后,均会引起泌乳素增高,不会随服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不会因为年龄的不同而升高幅度不同.结论:血清泌乳素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预测性指标,氨磺必利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丽静

    目的:探究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47例.观察组通过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通过利培酮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对比,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02%、38.3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通过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潘兴华;钟古华;甘郁文

    目的:对比研究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9.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3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7.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不良反应中的体重增加和泌乳素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利培酮对患者的体重影响较大,而氨磺必利对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影响较大,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 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陈平勋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锥体外系反应、脉率异常及血压异常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体重增加、Q-T间期延长及空腹血糖上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均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疗效相当,氨磺必利不良反应较少.

  •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王春江

    目的:探索分析应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卡尔加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以及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均有减分,研究组减分情况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PS增分值、体重增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组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QTc、血糖以及泌乳素增加情况显著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对抑郁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分析

    作者:董辛

    目的:对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n=52)和利培酮组(n=52),分别采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治疗期间的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96.15%VS 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失眠、口干、震颤、肌强直等副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体重增加、静坐不能以及血压异常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氨磺必利组治疗后比较,利培酮组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是,氨磺必利的副反应及对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较轻.

568 条记录 11/29 页 « 12...891011121314...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