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桂亭

    目的 :分析并研究对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和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Ⅰ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的Ⅱ组,选择同期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100例健康人作为本研究的Ⅲ组,对本研究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进行检测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Ⅰ组患者和Ⅱ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明显高于Ⅲ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Ⅱ 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明显高于Ⅰ组患者,两者之间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和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明显升高,所以采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来检测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具有典型的价值,可以作为辅助的诊疗手段,并且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鉴别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当中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与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芳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血脂及肌钙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组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B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C组:急性心梗患者(27例),同期选取70例来我院接受体检的人群为D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中的hs-CRP、肌钙蛋白及血脂水平,分析并比较测定结果.结果 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中hs-CRP的水平与肌钙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血清中hs-CRP与肌钙蛋白含量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中hs-CRP与肌钙蛋白含量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患者血清中TG、LDC-C及TC水平明显高于D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TG、LDC-C与TC水平明显低于C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分析冠心病血清hs-CRP、血脂以及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可预测患者的病情,并未其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临床依据.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SAA和IL-18水平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文涛

    目的 对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血清白介素(IL)-18水平表达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治疗的32例PCI患者作为PCI组,将非进展性脑梗死(NPCI)31例患者作为NPCI组,将针对血管危险因素查体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于血清Hs-CRP水平检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血清白介素(IL)-18的水平状况进行检测,后比较两组血清Hs-CRP、SAA和IL-18水平.结果 NPCI(8.12±4.47)mg/L,(6.14±3.67)mg/L,(4.75±2.79)mg/L,(0.85±0.22)mg/L与对照组(0.75±0.16)mg/L及PCI组(17.42±4.14)mg/L,(14.31±3.14)mg/L,(11.78±2.45)mg/L,(7.18±2.67)mg/L相比,其在患者住院第1、3、14天等在SAA、IL-18及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1),且上述血清蛋白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状态(P<0.01).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IL-18及SAA水平升高明显,与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及早期水平存在密切相关性,在PCI临床进程中血清Hs-CRP、IL-18及SAA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为PCI今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 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价值

    作者:吴丽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其价值.方法: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对两组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以及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hs-CRP、CK、AST以及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意识障碍患者的hs-CRP、CK、AST以及LDH水平均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P<0.05).结论:心肌酶谱与hs-CRP水平变化对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类药物治疗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丛向阳;尹丽

    目的 探究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类药物治疗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64例)分为不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接受并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发病后48 h、30 d检测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发病后48 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后30 d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56±1.42)mg/L vs(3.56±0.93)mg/L,t=3.43,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88%vs 75.00%)(Χ2=6.34,P=0.01).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茗茗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BL)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早期DN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各40例.检测两组尿mALB和血清hs-CRP水平,并对早期DN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复查尿mALB和血清hs-CRP水平.结果:早期DN组尿mALB和血hs-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期DN组经治疗后尿mALB和血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发现DN肾损害、及时合理治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 通心络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万艳;韩立燕;王旭辉;李红霞;李哲敏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河北省华北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和相关血脂指标的改善程度,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 ①血压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后对照组高血压控制有效率为74.0%,治疗组为91.3%,两组高血压控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② 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治疗组为(1.03±0.46)mg/L,对照组为(1.94±0.58)mg/L]均较同组治疗前[分别为(2.37±0.79)mg/L,(2.56±0.92)mg/L]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③血脂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治疗组分别为(4.03±0.51)mmol/L、(1.69±0.36)mmol/L、(3.17±0.48)mmol/L,对照组分别为(4.86±0.47)mmol/L、(2.03±0.47)mmol/L、(3.45±0.66)mmol/L]均较同组治疗前[治疗组分别为(5.14±0.63)mmol/L、(2.28±0.62)mmol/L、(3.76±0.83)mmol/L,对照组分别为(5.08±0.86)mmol/L、(2.31±0.54)mmol/L、(3.81±0.75)mmol/L]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改善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

  •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旭;郑利平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血清hsCRP,cTn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AP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AMI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UAP组血清hs-CRP,cTnI,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血清hs-CRP,cTnI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TC,TG,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hs-CRP与cTn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cTnI及血脂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刘兵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联合采用通心络胶囊以及西医常规治疗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联合采用通心络胶囊和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hs-CRP指标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实验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联合采用通心络胶囊以及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冠心爽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作者:周小明;刘如秀;李敏;阚杰

    目的:观察冠心爽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冠心爽合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单项症状、心绞痛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并检测血清生物标记物.结果: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胸痛、胸闷、气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症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增加SAQ评分(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有显著降低,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MMP-9明显降低(P<0.05),而TIMP-1无明显变化.结论:冠心爽合剂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中药复方,抗炎、稳定动脉斑块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周珈莉;张建伟;李林;陈晓蕾;杜薇蓓

    目的 探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胰岛B细胞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该科初次诊断且接受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10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基础上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三短一长).治疗前和停止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测定患者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 h和2 h胰岛素(INS1、INS2)、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BG、2 h PBG、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的FINS、INS1、INS2及Homa-IS、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能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改善代谢紊乱,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hs-CRP水平,作为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血清hs-CPR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预测的意义

    作者:崔艳辉;朱艳彬

    目的:研究血清hs-CPR(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预测的意义。方法对就诊的30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检测颈动脉彩超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并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血清hs-CRP升高可作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标志物,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和斑块的进展密切相关。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为临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提供有效的检测信息。

  •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及其意义探讨

    作者:陆少欢;章静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急性脑梗死斑块的性质[无斑块组(46例)、稳定性斑块组(13例)、不稳定性斑块组(21例)]、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37例)、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43例)]、梗死面积的大小[大面积梗死组(34例)、小面积梗死(33例)、腔隙性梗死组(13例)]进行分组研究,对各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不稳定性斑块组患者的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稳定性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梗死组患者的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大面积梗死组和小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高于小面积梗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的尿酸(463.23±51.23)mmol/L和超敏C反应蛋白(16.72±2.19)mmol/L水平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321.05±44.21)、(6.62±1.81)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酸水平的明显升高,对于患者的斑块性质、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梗死面积状况具有诊断性意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研究

    作者:刘海波;林颖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180例AECOPD患者,对治疗前后血清hs-CRP、血常规、血沉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AECOPD患者血清hs-CRP浓度、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血沉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可作为判断AECOPD患者治疗疗效的一种炎症指标,有助于AECOPD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作用的比较

    作者:谢坚;章成国;王玉凯;邵燕;罗韶辉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0例ACI患者分为3组,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于用药前、后,检测血脂和Hs-CRP;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NIHSS及mRS评分以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10 mg·d-1)与阿托伐他汀组(20 mg·d-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及Hs-CRP水平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结论: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能更明显降低ACI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hs-CRP、BNP水平的影响

    作者:侯文启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CHF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75~15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比索洛尔治疗(1.25 mg,q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s-CRP、BNP水平与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hs-CRP、BNP水平,安全高效,临床推广价值高.

  • NAFLD患者hsCRP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淑芳;牛福来;杨瑞霞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对180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测IMT,乳胶凝集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NAFLD组分为糖代谢正常组(82例)和异常组(98例).结果 对三组hsCRP浓度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与糖代谢正常组及对照组超声IMT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正常组IMT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IM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NAFLD与颈动脉IMT具有相关性,可能是通过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介导所致.

  • 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戴毅;吴玉泉;胡金华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9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6)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n=46)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C、TG、Hs-CRP、LDL-C水平下降幅度(4.65±0.70) mmol/L、(1.30±0.38) mmol/L、(6.11±1.48) mg/L、(2.41±0.25) mmol/L,明显大于对照组(5.10±0.75) mmol/L、(1.59±0.42) mmol/L、(8.75±1.42) mg/L、(2.89±0.21) mmol/L;实验组HDL-C水平上升幅度(1.80±0.30) mmol/L,明显大于对照组(1.65±0.41) mmol/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急性乙醇中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政宁;黄英华

    急性乙醇中毒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功能.C反应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普遍视为急性炎症、感染以及组织损伤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急性乙醇中毒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如何,是否可以通过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来了解患者急性乙醇中毒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乙醇中毒对机体的损害程度.本文将对急性乙醇中毒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关系予以综述.

  • 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陈静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对39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分别检测尿mAlb及血清hs-CRP水平.并和39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和血清ha-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与血清中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