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PLC法测定益精灵口服液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作者:赖艳;温悦;贝莹珽;傅正毅;孟德胜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精灵口服液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22∶78),流速为1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32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二苯乙烯苷在0.625~160 μg·mL-1进样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28%,RSD为2.06%(n=9).结论:本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

  • 益精灵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提高研究

    作者:程猷;盛芳芳;傅若秋;王林丽;卢来春

    目的:对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何首乌、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的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二苯乙烯苷质量浓度在0.01648~0.41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6641.272966x+20.849766,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21% (n=9).结论:本方法简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精灵口服液中大黄素含量

    作者:赖艳;温悦;郭莉;王云亮;孟德胜

    目的 建立益精灵口服液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80:2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在0.05~64.00 μg·mL-1进样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1.68%(n=9).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及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

  • 益精灵口服液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作者:王林丽;李卓恒;吕金胜;卢来春

    目的 研究益精灵口服液对大鼠的抗疲劳、抗抑郁和对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方法 通过躯体应激和心理应激相结合法观察益精灵口服液的抗疲劳作用;通过对学习记忆障碍的防护观察益精灵口服液的学习记忆作用;对抑郁动物模型的作用观察益精灵口服液的抗抑郁效果.结果 益精灵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抗疲劳模型大鼠的睾酮和皮质醇水平,同时可显著降低其肌肉乳酸水平;以跳台法测定的潜伏时间和5 min内错误次数,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悬尾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中给药模型组在后4 min内不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益精灵口服液具有抗疲劳、抗抑郁和增强学习能力的作用.

  • 益精灵口服液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作者:王林丽;李卓恒;吕金胜;卢来春

    目的:考察益精灵口服液长期给药对大鼠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低[0.5 mL/(kg·d)]、中[2.5 mL/(kg·d)]、高[5 mL/(kg·d)]剂量组,给药量分别相当于临床患者每日用量的1,5,10倍。30 d后每组随机处死雌雄大鼠各5只,取尾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心、肝、肾、肺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连续给药30 d后,各剂量组动物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常规未发生变化,心、肝、肾、肺均未见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益精灵口服液临床用药较安全。

  • 益精灵口服液抗大鼠疲劳作用研究

    作者:傅若秋;孟德胜;卢来春;唐晓冬

    目的 观察益精灵口服液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贞芪扶正胶囊组,益精灵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另设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药物干预7d后,每组取6只大鼠采用负重游泳力竭试验观察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的影响;剩余大鼠负重游泳90 min后取血测定血尿素氮(BUN)、血乳酸(LAC)和血糖(GLU)的变化.结果 益精灵口服液能明显延长大鼠负重力竭游泳的时间,模型组力竭游泳时间为(97±21.17)min,贞芪扶正胶囊组和益精灵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147.60±22.62) min,(148.17±14.35)min,(174.17±19.51)min,(178.50±23.60)min;能显著降低运动性疲劳大鼠的BUN和LAC含量.结论 益精灵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大鼠运动性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BUN和LAC的堆积有关.

  • 益精灵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温悦;赖艳;孟德胜

    目的 对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何首乌、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何首乌的成分二苯乙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二苯乙烯苷质量浓度在0.625~1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8%,RSD为2.06%(n=9).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

  • 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张瑶;彭亦新

    目的 探讨益精灵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成口服液,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何首乌、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临床用于治疗虚证.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何首乌、补骨脂药材.该制剂对虚证的总有效率为82.50%.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质量可控,疗效显著,服用方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