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饮片前景技术--超微粉碎技术

    作者:郭学东

    1 超微粉碎技术简介 超细粉碎技术是使物料微细及超细化的机械加工手段,是提供超细粉体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超细粉碎,系指通过机械或流体动力的途径,使粉体物料达到10微米以下的粉碎过程。超细化带来的是比表面积的巨增,是提高药物利用效率、充分释放药物有效成分、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充分实现多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的直接和有效的途径。药物粉体细微化已成为制药工艺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暗紫贝母超细粉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作者:李彩霞;冯海生;马世震

    目的 研究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粉体形貌和粒径分布及研磨前、后的理化性质差异,为暗紫贝母超细粉体的粒径控制与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设计单因素实验,采用球磨法制备不同球磨时间、球料比、转速条件下的暗紫贝母超细粉体,扫描电镜观察粉体形貌,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对比球磨前后粉体粒径大小和分布、膨胀度、总生物碱含量等性质.结果 暗紫贝母超细粉体的较优制备条件为研磨时间为0.5 h,球料比为12∶1,转速为250 r/min.暗紫贝母超细粉体体积平均粒径(D[4,3])为(26.92±0.12) μm,D90为(45.15±0.18)μm.研磨后,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膨胀度和休止角增大,粉体的引湿性无显著变化,松密度减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总生物碱含量有较大提高.结论 适度球磨能显著降低暗紫贝母粉体尺寸,改善粒度分布,提高总生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

  • 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

    作者:罗付生;韩爱军;杨毅;李凤生;庄宏波;郑梁元

    对超细粉体技术作了简要的概述,对在我国中药行业中引入超细粉体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关键词: 中药 超细粉体 应用
  • 紫河车超细粉体的表征技术研究

    作者:刘永;付廷明;郭立玮;陈峰

    目的:对紫河车细粉和超微细粉体进行表征研究.方法:先用中草药粉碎机将紫河车粉碎成细粉,然后用倍力微粉机对细粉进行超微粉碎;用扫描电镜和粒径测定仪表征.结果:细粉与超细粉的d10分别为16.05μm、9.37μm,d50分别为96.69μm、50.57μm,d90分别212.8μm、148.21μm,分布宽度分别为2.035、2.745.结论:经过超微粉碎后,粉体外观性状得到改善.

  • 浅谈超细粉体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靖;杨永华

    1超细粉体技术的优点与传统的中药加工生产方式相比,超细粉体技术应用予中药产业中,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细胞破壁率,促进药物成分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2,3];(2)超细粉体可以作为辅料直接造粒,简化了制剂工艺;(3)经控制,在超细粉碎中,超细粉体可不产生过热现象,甚至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并且粉碎速度快,有利于保留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药效;(4)增加粉末细度,可改善口感,便于服用;(5)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充分挖掘中药的应用潜力,节约中药材资源,降低中药生产成本,使商家和患者都获益[2].

  • 粉体粒径对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的影响

    作者:毛克亚;郝立波;唐佩福;王继芳;卢世琳;贺大为;王岩;卢世璧

    目的检测不同粉体粒径对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 cement,CHC)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的影响,为其修复骨缺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研磨和超细粉体技术制备400目、600目和超细粉体粒径的CHC干粉,检测不同粉体粒径对CHC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变化.结果超细CHC干粉平均粒径为3.1091μm,比表面积为2.288m2/cm3,在37℃、100%湿度条件下CHC固化时间随粉体粒径减小而缩短,而固化后压缩强度随粉体粒径缩小而升高,超细粉体CHC初凝时间3min,终凝时间8min,终固化后压缩强度(51.042±3.728)MPa.结论超细CHC具有原位固化性能,固化时间合理,压缩强度高,比较符合临床使用的要求.

  • 吉非罗齐超细药物粉体的制备

    作者:黄巧萍;王洁欣;陈桂子;陈建峰

    采用结晶法制备吉非罗齐超细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复分解反应温度和搅拌转速对药物颗粒形态和粒径的影响.通过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及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分析和溶出试验表征产品性质.所得颗粒形貌规则,粒径分布范围为0.5~2μm,比表面积为9.2263m2/g,120min时体外溶出速率是原药的4倍.

  • 药物累积法测定普通马钱子粉与超细马钱子粉的表观药动学参数

    作者:黄芳;郭立玮;金万勤

    目的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用药物累积法测定普通马钱子粉与超细马钱子粉ig时的表观药动学参数。结果两种粉末均符合一室开放型模型,测得Tmax分别为1.30 h、0.31 h;Cmax分别为131.2 mg/kg、176.5 mg/kg; CL分别为0.1054 mg/kg/h、0.2108 mg/kg/h。结论超细粉体技术既可加快、加大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又可加快其在体内的消除。

  • 珍珠、牛黄超细粉体的表征

    作者:付廷明;袁红宇;郭立玮;史亦红;陈同义

    目的探索珍珠、牛黄普通粉和超细粉间理化特性的差异.方法通过粒径、分布宽度、松密度、休止角及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其普通粉和超细粉体进行表征.结果与普通粉相比,超细粉体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d90小于30 μm,较普通粉降低6.9~16.5倍;松密度下降;比表面积提高2.4~5.4倍.结论珍珠、牛黄经超细粉碎后,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球性度及均质度明显改善;粉体孔隙率增加,流动性增强,比表面积显著提高,从而使药物与机体亲和力变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加,药物的疗效大大提高.

    关键词: 超细粉体 珍珠 牛黄
  • 超细粉体技术对二妙丸体内吸收、分布的影响

    作者:黄芳;郭立玮;袁红宇;金万勤

    目的探讨超细粉体技术对二妙丸中指标成分小檗碱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服用普通粉或超细粉二妙丸后的家兔血浆和小鼠组织中小檗碱的浓度,并用3P97软件计算相应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分别给药2种二妙丸后,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参数普通二妙丸组为:t1/2(Ka)=0.566 9 h, C(max)=187.726 9 ng/mL,T(peak)= 1.418 5 h,AUC=6 897.870 1(ng/mL)*h;超细粉二妙丸组为:t1/2(Ka)=0.502 3 h, C(max)=251.620 8 ng/mL,T(peak)= 1.070 1 h,AUC=5 433.620 6(ng/mL)*h.小檗碱在小鼠体内各脏器中分布,超细粉组均高于普通粉组.结论经超细粉碎技术处理的二妙丸在体内吸收、分布明显优于普通二妙丸,消除也较普通二妙丸快.

  • 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及其制剂溶出速率的影响

    作者:孙晓燕;袁红宇;郭立玮;马宏裕

    目的为了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及其制剂溶出度和溶出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粒径当归及其制剂溶出液中特征峰的吸收度,通过威布尔分布函数求出相应的溶出速率参数.结果当归超细粉及其制剂的溶出速率参数T50、Td分别为129.3、215.7 min和139.5、221.1 min;当归普通粉及其制剂T50、Td分别为179.5、304.7 min和208.0、328.7 min.结论当归超细粉及其制剂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均优于普通粉及其制剂.

  • 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中士的宁在体内分布的影响

    作者:袁红宇;郭立玮;薛焰;郑方鸣;黄芳

    目的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主要成分士的宁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小鼠以100 mg/kg剂量灌胃给予2种不同粒径的马钱子粉末后,在规定的时间摘取各脏器,匀浆提取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士的宁浓度.结果马钱子超细粉给药组士的宁在各组织器官中吸收、分布、排泄普遍快于普通粉组,且在体内脏器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粉组.结论超细粉体技术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而减少其在体内蓄积.

  • 药理效应法测定超细粉马钱子和普通粉马钱子的药动学参数

    作者:薛焰;郭立玮;袁红宇;郑方鸣

    目的以药理效应法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热板法镇痛效应为指标,测定了2种不同粒径马钱子粉末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2种马钱子粉末给药后体存量的表观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普通马钱子粉为:Ke=0.109 4 h-1,Ka=0.854 5 h-1,t1/2(Ka)=0.811 2 h,t1/2(Ke)=6.335 h,T(peak)=2.758 6 h,C(max)=29.7179 mg/kg,AUC=367.307 4(mg/kg)*h,Cl/F(S)=0.163 4 (mg*kg-1)/[h*( mg*kg-1)-1];超细马钱子粉为:Ke=0.163 7h-1,Ka=2.404 9 h-1,t1/2(Ka)=0.288 2 h,t1/2(Ke)=4.233 9 h,T(peak)=1.198 9 h,C(max)=30.415 8 mg/kg,AUC=226.077 9(mg/kg)*h,Cl/F(S)=0.265 4 (mg*kg-1)/[h*( mg*kg-1)-1].结论超细粉体技术既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使其迅速发挥疗效,又可加速马钱子在体内的清除.

  • 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罗会盛;袁红宇

    目的 探讨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中指标成分阿魏酸的药物代谢(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服用普通粉或超细粉当归后家兔血浆中阿魏酸浓度,并用3P97软件计算相应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家兔分别给于两种粒径当归粉末后,药代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室模型.超细粉当归组主要参数:吸收半衰期(5.3±2.9) min,消除半衰期(38.7±17.2) min,峰浓度(2.7±1.0) μg/ml,达峰时间(17.5±6.2) min, 药-时曲线下面积 (205.5±96.0) μg·ml-1·min-1;普通粉当归组主要参数:吸收半衰期(11.7±4.2) min,消除半衰期(34.7±11.3) min,峰浓度(1.9±0.7) μg/ml,达峰时间(27.8±9.1) min, 药-时曲线下面积(165.9±65.5) μg·ml-1·min-1;当归超细粉吸收半衰期、达峰时间与普通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峰浓度与普通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当归超细粉在体内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 羚羊角超细粉体与粗粉镇痛及解热作用对比研究

    作者:周瑞玲;陈玉兴;陈长洲

    目的:对比羚羊角超细粉体与粗粉的作用差别.方法:采用镇痛及解热试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羚羊角超细粉体与粗粉均有镇痛及解热作用,超细粉体稍优于粗粉.结论:羚羊角超细粉体在功效上优于粗粉.

  • 超细氧化锆对提高金泥涂层耐磨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安琦;曹晓夫;许丽娴;廖先冥

    目的:探索超细氧化锆对金泥涂层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在乙醇溶液中分散超细氧化锆,调节pH>7,机械研磨超声振荡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散效果和测定氧化锆粒径;在金泥中分别加入1%、2%、3%、4%、5%的超细氧化锆,均匀涂布烧结于镍铬合金表面,用喷磨实验仪测量金泥涂层的耐磨性,用扫描电镜测量金泥涂层的厚度,计算耐磨系数.结果:超细氧化锆能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氧化锆的粒径为70~200 nm,超细氧化锆与金泥混合均匀,分散良好;在金泥中加入2%~4%的氧化锆,金泥的耐磨性显著提高,以加入3%为佳.结论:在金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超细氧化锆作为填料是一种提高金泥涂层耐磨性的可行方法,以加入3%的浓度为佳.

  •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在中药药剂中的应用

    作者:侯连兵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是近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物料加工高新技术.本技术是一种纯物理过程,加工出的超细粉体具有效成分溶出迅速和全组分人药等优点,是值得深入研究与开发的新技术.

  • 搅拌转速对川贝超细粉体浸提的影响

    作者:林周;陈长洲;孙冬梅;彭俊锋

    目的研究搅拌转速对川贝超细粉体浸提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搅拌转速下测定400目川贝超细粉的浸出率,并与100目川贝细粉进行比较.同时对浸提过程应用双曲线函数及威布尔函数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搅拌转速高于70 r/min时,川贝超细粉120 min的累积浸出率高于川贝细粉(P<0.05),搅拌转速低于70 r/min时,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双曲线函数拟合浸出过程优于采用威布尔函数.结论搅拌转速对川贝超细粉的浸出率有较大影响,提示在川贝的超细粉碎研究和生产中应注意到扩散作用对浸出作用的影响.

  • 几种新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殷红;王真

    目的:了解近年几种现代高新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介绍生物芯片、分子蒸馏、超细粉体、超临界流体新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发展概况,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新技术能有效促进中药各方面的研究效率与深度.结论:加大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