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间38例 ARDS 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压力控制通气策略(PEEP)的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8例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的 ARDS 患者中,脱机成功30例,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医学科,脱机成功率78.9%,8例死亡,病死率为21.1%,患者大多死于严重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插管行机械通气,同时应兼顾原发病治疗,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 PEEP 通气策略,可降低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抗感染治疗,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态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预后。

  • 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作者:王立成;杨斌;张向立;马为民;王海彦

    目的 总结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开胸术后45例ALI/ARDS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SIMV+PSV+PEEP),潮气量6~8ml/kg,PEEP8~15cmH2O.结果 全组死亡16例(35.5%),机械通气时间3~23天,平均13.3±2.4天,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发生并发症23例次.结论 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ALI/ARDS重要、具肯定疗效的方法,早期介入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周贻荣;李昌崇;周小坚

    传统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机械通气会导致NRDS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有人报告发生率高达15%[1,2].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策略

    作者:赵建平;牛汝楫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低氧血症、X线上双肺浸润和不伴左房压升高为特征的综合征.它与许多肺和肺外危险因素有关,往往伴有很高的死亡率.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注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增加、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的衰竭.治疗措施多为支持疗法,机械通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给予病人理想的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水平可以通过测量病人的压力-容积曲线获得.ARDS时压力-容积曲线常呈乙状形态,伴有两个折点,一个在低肺容量,另一个在高肺容量(分别代表高、低两个折点).低折点(也称Pflex)代表塌陷的肺泡重新复张时的压力,而上折点反映了肺过度膨胀及顺应性降低.换言之,通过调节潮气量使气道压力低于上折点,同时使PEEP水平设在低折点之上,可减轻机械通气对肺的损害.然而这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假设,只有通过人体试验才能证实它的合理性.

  •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倪华静;戴克智

    目的:研究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急性肺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结果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的结果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急性肺损伤的患者,采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促进呼吸功能的稳定,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抢救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作者:林明祥;潘海贤;李玩如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未用机械通气;B组41例,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CMV),潮气量(VT)12~15 ml/kg,呼吸频率(RR)30~40次/分,气道峰压(PIP)<3.43 kPa,呼气末正压(PEEP)(1.12±0.34)kPa;C组45例,运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LPSV),潮气量6~8 ml/kg;呼气末正压(0.84±0.21) kPa,吸入氧浓度(FiO2)由0.8逐渐降至0.3,吸/呼比(I:E)1:1.5~2.0.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未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传统策略机械通气组病例率及并发症高于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进一步减少呼吸衰竭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 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张德勇;刘玉美;李振华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151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8例,未用机械通气;B组53例,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潮气量(12.15±1.68)ml/kg,呼气末正压(1.40±0.45)kPa,平台压(3.40±0.43)kPa,PaCO2(5.48±1.10)kPa,pH值7.36±0.04];C组50例,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潮气量(7.58±0.42)ml/kg,呼气末正压(0.78±0.23)kPa,平台压(2.80±0.41)kPa,PaCO2(10.15±1.38)kPa,pH 7.21±0.03].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未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传统策略机械通气组病死率高于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呼吸衰竭的病死率;肺保护通气策略机械通气可进一步减少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 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分析

    作者:潘赫男;张勇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ICU病房28例ARDS患者的治疗.结果:28例ARDS患者21例治愈,7例死亡.结论:ARDS患者应给予及时的合理的呼吸机支持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病.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9例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马文超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为ARDS)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9例,对其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诊疗并密切观察,39例ARDS患者通过辅助通气治疗,其中有32例脱机成功,并随之转出ICU重症监护室,成功率为82.05%,另外7例死亡,病死率为17.95%,分析其死亡原因可能为原发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临床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征患者,应尽早并及时应用呼吸机对其治疗,可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应注意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肺炎的发生及肺机械性损伤,是提高ARDS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