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探讨

    作者:吴国海;沈一同

    目的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化.纤维瘢痕形成后可出现心肌电传导障碍,本文结合具体5例心室电极重置的冠心病患者,来探讨冠心病患者合适的起搏部位.方法 分析5例具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同时又有多年冠心病病史的患者,置入翼状电极至右室心尖部后,短时间内发生起搏及感知功能障碍,重新置入螺旋电极至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观察其前后的起搏及感知功能.结果5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起搏阈值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显著降低[(0.8±0.1)V vs (6.7±1.6)V],感知阈值显著升高[(8.6±2.5)mV vs(3.0±1.2) mV],阻抗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无明显电极脱位,起搏和感知功能良好.结论 冠心病右室心尖部达不到理想起搏阈值的患者,借助于螺旋电极放置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可获得理想的起搏阈值.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合适的起搏部位.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肖平;江朔晨;焦鹏

    目的 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和左房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更接近生理的起搏位置.方法 选择具备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62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58例),以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左室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分数(FS)间的差异;左房功能指标大左房容积(LAVmax)、左房小容积测量(LAVmin)、左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测量、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的差异;起搏QRS波宽度差异及起搏器植入前后P波离散度(Pd)与P波大时限(Pmax)的差异.结果 RVA组与RVOT组患者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均较植入前时限有明显延长,但RVA组延长的程度更大(P<0.01);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RVA组LVEF、FS较植入前降低,LVEDD较植入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RVOT组差异显著(P<0.01).而RVOT组,植入后与植入前相比,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RVOT组左心房客积参数LAVp、LAVmin、LAVmax较RVA组显著缩小(P<0.01),LATEF和LAAEF较术前均有提高,但RVOT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术后6个月的Pd及Pmxax均高于术前,但RVOT组术后显著低于RV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由于起搏位置更接近房室结水平,使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更接近于生理,从而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应用螺旋电极固定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洪;杨洪;曹碧珍;艾伟民;袁逸群;袁娟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心功能的影响,评估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有永久起搏器(桓)入适应证的患者21例,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以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和QRS波宽度差异.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优于RVA起搏(P<0.05),RVOT起搏QRS波宽度较RVA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基本可行且较为安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右室心尖部.

  •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应用

    作者:郭晓玲;蔺雪峰;金丁;金树琦;周丽芹;王蒙琴;张杰梅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先进性.方法:33例患者,男12例,女21例;右室心尖部起搏9例,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4例,观察电极置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QRS波时限.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闪值、阻抗、R波幅度,心功能情况.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34.34±6.54 min vs 16.78±5.38 min,20.86±4.32 min vs 8.67±4.52 min);QRS波时限(0.14±0.04 s vs 0.16±0.03 s,P<0.01).经过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阻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改善.结论:主动固定电极植入优于被动电极植入.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置入起搏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林纯莹;陈泗林;蔡清媚;古良;刘烈;陈东骊;梁远红;费洪文

    背景:已有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但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目的:应用SF-36量表和超声心动图方法来评估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2005-06/2007-09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行.对象:缓慢心律失常患者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62±18)岁.方法: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置入DDD(R)起搏器,心室电极采用主动固定电极置入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于置入前和置入后12个月用SF-36量表及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度.主要观察指标:①起搏器置入及起搏参数变化.②生活质量评分变化.③超声心动图评价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全部患者未出现置入并发症,随访12个月无电极移位、阈值增高;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治疗12个月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社会功能、生命力、心理健康和总的健康状况方面高于置入前(P均< 0.01),而情感角色的变化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 =0.125);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充盈时间高于置入前(P均< 0.01),Tei指数明显低于置入前(P < 0.01).结论:对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未出现置入并发症.

  • 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崔俊友;张华;殷泉忠;易桂斌;陆叶;王东升;徐伟

    目的:观察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0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入组,采用VVl或DDD起搏模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OT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各40例,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以及起搏心电图的QRS宽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1例术后发生电极脱位.全部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VOTS组手术X线曝光时间明显延长(19.8±6.4 vs 10.3±4.8,P<0.01);术中心室的起搏阈值RVOTS组高于RVA组(O.61±0.23 vs 0.48±0.17.P<0.05),但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阻抗、感知在术中及术后无统计学差异,起搏心电图QRS波宽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主动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问隔部起搏是安全和可行的.

  • 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22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国锋;王群立;王勇;熊斌

    目的:探讨选择性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主动电极植入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对22例患者进行起搏器植入,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手术全部成功,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间隔部起搏的QRS波群较窄(P<0.01),间隔部导管置放固定时间、X线曝光时间稍有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一个良好的,甚至是较心尖部起搏为优的备选方式,特别是对于已有心衰症状或潜在心功能障碍,但又无力承担三腔起搏费用的患者.

  • RT3D-STI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胡文泽;杨明;韩凌;陈欣;陈萍;孙晓勤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60岁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组28例和心尖部(RVA)起搏组24例,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取心尖全容积成像测量术前与术后射血分数(LVEF);RT3D-STI测量术前与术后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轴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结果 RVA组患者的LVEF术后与术前及术后RVOT组比较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T3D-STI测量的GLS、GCS、GRS、GAS指标RVA组患者术后与术前及与术后RVO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I能够无创、简便、准确地评价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王品晓;林加锋;季亢挺;李嘉;孙海燕;兰华仙;金戈;殷日鹏

    目的 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分别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心室心尖部(RVA)植入永久性心室起搏导线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比较各项指标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SSS患者60 例,随机分为RVOT 组和RVA组,均植入DDD永久性起搏器.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3、6 个月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QRS 时限;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右室射血前期时间延迟(PETd);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分别检测左心室16、12 节段达到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偏差(Tmsv16-SD、Tmsv12-SD)及心率校正后的Tmsv16-SD/R-R、Tmsv12-SD/R-R 和左心室16 节段达到小收缩容积时间的大差值(Tmsv16-Dif)、心率校正后的Tmsv16-Dif/R-R 和左右心室间机械延迟(IVMD);检测血NT-proBNP.结果 与术前比较,RVOT组术后1、3、6个月QRS 及IVMD 均显著升高(P<0.01);RVA组术后1、3、6 个月QRS、IVMD、Tmsv16-SD、Tmsv12-SD、Tmsv16-SD/R-R、Tmsv12-SD/R-R、Tmsv16-dif、Tmsv16-dif/R-R 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3、6 个月PETD 亦显著升高(P<0.01).与ROVT 组比较,术后1、3、6 个月时RVA 组IVMD、Tmsv16-SD、Tmsv12-SD、Tmsv16-SD/R-R、Tmsv12-SD/R-R Tmsv16-dif、Tmsv16-dif/R-R均明显升高(P<0.05 或0.01).结论 DDD 起搏后,无论是RVA 起搏还是RVOT起搏,均影响了心室运动的同步性;RVOT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影响较RVA 小.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DDD 起搏术后患者心室运动的同步性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

  • 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阳贻红;周爱琴;谢东明;钟一鸣;廖祥中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固定的技术方法. 方法:24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植入,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起搏阈值(0.45±0.17) V,R波幅度(10.2±2.5) mV,电极导线阻抗(680±120) Ω.起搏心电图Ⅱ、Ⅲ、avF 导联的QRS 波群直立向上, Ⅰ或AVL导联呈负向波.术后随访起搏良好,胸片无电极脱位,部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复查心脏超声示心腔缩小,心功能改善.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 镜向性右位心伴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DDD右室间隔起搏一例

    作者:宿燕岗;沈建颖;葛均波

    患者男性,81岁,反复头晕1月,加重伴晕厥1天入院.外院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后体检、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及腹部B超证实为镜向性右位心伴内脏转位.置人DDD起搏器,分别将心房、心室电极固定于右心耳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术后参数满意,顺利出院.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钱剑峰

    目的:探索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安装DDD起搏器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右室心尖部(RVA)组,一组是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组,比较两组起搏进行置入时以及术后3个月的起搏参数与左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RVA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导线阻抗与RVS组的起搏阈值、感知、导线阻抗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的术后QRS波时(154.9±15.84)明显高于RVS组的术后QRS波时(124.1±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RVS组的LVEF分数(0.56±0.03)明显高于RVA组的LVEF分数(0.51±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对心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心尖部起搏,并且安全可靠。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病窦综合征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龙曼云;吴海;朱立光;吴棘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确诊为SSS 的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AI组、RVOTs组和RVA 组,均植入DDD/DDDR起搏器。术后1个月、6个月、1年随访,使用组织多普勒测定Tei指数、E/E ’,同时测定传统超声参数,比较其差异。结果:术后1年, LV Tei和RV Tei指数在AAI组数值小,RVOTs组其次,RVA组高;E/E’在RVA 组数值高,AAI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LVEF 在 AAI 组高, RV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SV在AAI组数值高,RV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S患者RVOTs起搏比RVA起搏可获得更好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效应,但仍不如AAI起搏。

  •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山;王小青;钱波;孙建辉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①人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1(男39,女22)例,随机分入RVS部起搏组(RVS组,n =33)和RVA部起搏组(RVA组,n=28).②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术中及术后12月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的差异.③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月QRS波时限;术后应用组织多普勒同步图(TSI)分别测定两组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差(△Ts).评价心室间不同步的程度.④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2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患者测试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导线阻抗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均P<0.01),RVA组较RVS组延长更为明显(P<0.01).RVS组与RVA组△Ts分别为(27±14) ms和(90±22) ms,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术后12个月两组LVEDD均较术前增加,RVA明显大于RVS组[(54±5) mmvs.(51±5) mm,P<0.05].RVA组术后12月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54±5) mmvs.(50±4) mm,P<0.05],术后12月两组LVEF均较术前降低[RVS组:(0.58±0.14)vs.(0.63±0.09),JP<0.01;RVA组:(0.51±0.12) vs.(0.64±0.13),P<0.01],组间比差异不显著.结论:RVS起搏对心室间同步性、左室重构的影响要优于RVA起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