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起搏电极导线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王秋菊;王冬梅

    1958年世界上首例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用于临床,起搏器的发展经历了50多年的历程,起搏器的电极导线在材料、绝缘性能、形态、固定方式、起搏部位上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上由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有着到位容易,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等优点,因此一直是起搏器植入时常用的导线.随着人们对右心耳、右室心尖部起搏危害性及心脏特殊部位(右室流出道间隔部、高位房间隔、低位房间隔等)起搏有益作用认识的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这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RBBB患者右心室双部位起搏1例

    作者:柴巧英;张海军;李鑫平

    患者女性,69岁,患“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年,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入院查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末内径为5.8 cm,左室射血分数(LVEF)32%,心电图呈右末支传导阻滞(RBBB),QRS波时限168 ms(图1),随后给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CRT-D)治疗,行CRT-D达到左右心室同步收缩,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术后患者两次出现左心室电极脱位,行原电极拔除术,重新植入新电极,但因前侧静脉狭窄未能植入,心中静脉及心大静脉出现起搏阈值较高或膈肌跳动,不易行电极植入。于右室高位间隔部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右室双部位起搏,即一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另一电极植入右心室高位间隔,植入后测定右室高位间隔部电极阈值为0.8 V,R波振幅为8.0 mv,符合起搏要求,行心电图示QRS波时限为112 ms (图2),CRT-D植入后达到同步,手术成功返回病房。术后心电图:QRS波时限112 ms,较术前168 ms明显缩短,故达到左右心室电同步,手术成功。

  • 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应用

    作者:彭宇镇;龚浩;戴朝晖;胡威

    目的 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加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8~81岁.21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固定,19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心尖部固定.结果 主动电极与被动电极置入时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起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0.20)V和(0.66±0.18)V,(804±115)Ω和(853±188)Ω,P均>0.05).结论 使用主动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与被动电极一样是安全可行的.

  •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谭晓晖;刘杰强;罗翊芝;伍伟铭;梁转合;朱可云

    目的: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SP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并对比两组心室电极植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心室起搏心电图QRS波群宽度,术毕与术后3个月电极阈值、感知、阻抗,术前与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时间(SPWMD)等指标,并记录术中、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RVAP组相比,RVSP组电极植入时间与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及术后3个月阈值、感知、阻抗,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VAP组相比,RVSP组心室起搏心电图QRS波形较窄,SPWMD更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试验中未发现围术期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安全有效,适宜县区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1例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唐利娟;申萍

    右室间隔部起搏器置入术是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而在间隔部起搏可以获得接近正常生理的心室激动顺序,有效地避免了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其较心尖部起搏能明显改善心脏动力学指标,室间隔部起搏有利于左右心室协调运动但需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西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置入术的病例较少,我科于2007年8月重置入1例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术,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已出院,现报道如下.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卫玲;秦中胜;王丽;韩麦丰;王育惠

    目的 探讨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将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15例,患者均为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为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7例为主动电极组,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将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再送入导线内,操控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无明显差异,无一例电极脱位.结论 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将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

    作者:芦婷;李学文;王雄;刘向东;赵太生;王群;吴萍;吕吉元

    目的 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需要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房、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组),3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房心耳部、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在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曝光时间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置入后5 min后可达到理想阈值.两组起搏阈值、R波波幅置入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组置入时起搏阻抗、P波波幅较被动电极组低,但7 d后,两组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 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术后7 d、1个月时两组起搏阈值均升高,相反,阻抗降低.3个月时均恢复至置入时水平,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起搏心电图比较,主动电极组的QRS、P波宽度均较被动电极组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电极组有1例发生电极脱位,主动电极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心脏起搏是可行的、安全的.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患者二例的护理

    作者:李海燕;曹爱芳;王寿萍;李松华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已作为比较成熟的技术运用于临床心律失常患者.由于右室心尖部到位容易、固定简单、脱位率低、起搏可靠,因此,长期以来认为右室心尖部是合适的起搏部位.我院心内科于2007年10-12月先后有2例患者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RVOT)室间隔部起搏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

    作者:朱燕;周静;周军;杨敏全;张小忆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118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0例,房室传导阻滞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结果 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3%,起搏参数达到起搏标准,其中出现术中电极穿孔1例,术后电极脱位2例,脱位率1.7%.结论 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

    作者:王卫明;成益;杨玲;邵山;程亚敏;孙建辉

    传统起搏器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到位容易,固定简单,脱位率低,因此使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选用被动固定电极导线一直被认为是适合及经典的起搏部位及导线.后人们逐步认识到心尖部起搏存在着左右室电机械活动的不同步,以及右室心尖部起搏可以造成左束支传导阻滞削弱了左室球体的协调运动,近年来证实心尖部起搏能使心功能下降[1].Tse等[2]研究认为,长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会引起心肌血流灌注减少、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而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能改善心室同步性,可改善心功能及逆转左室重构[3-5].右室流出道是一个管状的三维结构,室间隔起搏有利于左右室协调运动,但是这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我们在临床中探索应用主动固定导线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 主动固定临时起搏在急性心肌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徐强;屈百鸣

    急性心肌炎可引起心动过缓伴发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室性心律失常,对此临床上积极病因治疗的同时,常需植入临时起搏器治疗。传统的临时起搏电极较硬,且为被动固定,存在移位及引起心肌穿孔等风险,因此患者常需卧床限制活动。2013年7月,我科收治1例急性心肌炎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患者入院时急诊经股静脉植入临时起搏器,之后在病房又因出现心室颤动、电风暴而多次行心肺复苏电复律,抢救过程中临时起搏电极发生移位导致无法进行起搏,患者又因心动过缓而发作阿-斯综合征,再次前往导管室放置临时起搏器。为避免发生电极脱位,我们经左锁骨下植入主动固定电极至右心室,电极连接永久起搏器,外置在胸壁固定作为临时起搏器使用。之后又有类似病例4例均采用主动固定临时起搏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体会

    作者:陈炬;张鑫;顾园清;傅国胜

    传统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具有易操作、固定可靠、植入经验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随着对心脏生理性起搏的深入研究和对心脏特殊部位起搏益处的认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主动同定螺旋电极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心室主动与被动电极植入后起搏疗效的研究

    作者:邢杨波;郭航远;游斌权;周妍;彭放;裘宇芳;何益平

    目的 比较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 方法 将入选患者按植入电极分为螺旋电极组(n=50)和被动电极组(n=50).测定两组术中,术后1周.术后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起搏阈值、V波电压及阻抗. 结果 螺旋电极组术后1周起搏阈值和阻抗均较术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变化不明显;被动电极组起搏阈值、阻抗术后1周较术中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略下降(P>0.05),术后6个月内保持稳定状态,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V波电压测定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时间点V波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主动螺旋电极安全,脱位率低,术后起搏参数稳定,可用于长期稳定起搏.

  • 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和心尖部被动固定电极体表起搏心电图的研究

    作者:郑继锋;王迎;张建勤;孙勇

    目的 观察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被动电极体表起搏心电图的变化. 方法 比较右心室流出道主动固定电极(游离壁12例,间隔部16例)和右心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电极(20例)起搏心电图的QRS波群主波方向及时间,比较6个肢体导联上起搏和自主QRS波形态的相似性. 结果 QRS时间间隔部起搏(0.113±0.020)S较游离壁(0.135±0.027)S和右心室心尖部10.151±0.032)s起搏短,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个肢体导联上,间隔部起搏QRS形态较接近自主QRS形态.间隔部起搏Ⅰ和aVL QRS波群主波向下的比例显著高于游离壁起搏(P<0.05).游离壁起搏ORS波群切迹比例显著高于间隔部起搏(P<0.05). 结论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可指导起搏器起搏位置的选择.

  •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曙东;陈弹

    [目的]比较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组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右室流入道间隔部(RVITS)起搏组均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固定,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使用被动固定电极.术前、术后6个月在同一起搏频率下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起搏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结果]RVITS间隔起搏组术后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RVA起搏组术后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降低(P<0.05).[结论]RVITS起搏六月随访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RVITS起搏较RVA起搏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 主动固定电极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研究

    作者:郑继锋;江力勤;王迎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8例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放置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描记起搏心电图测定QRS时间、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共使用主动电极导线68根.出院后1、3、6个月随访无电极导线脱位,起搏参数与置入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右心室中部间隔起搏心电图QRS时间较短,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游离壁起搏QRS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心脏特殊部位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为获得较窄的QRS波形,建议将电极固定在右心室流出道的高位间隔面或者右室中部间隔.

  • 心电图判断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的可靠性

    作者:廖乐琴;汤永谦;马可忠;刘海;丁星华;任勇;赵惠;刘文卫

    目的 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判断主动固定电极固定的可靠性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56例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55~73岁,平均65±9岁,符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右室电极采用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12导联心电图,连接好肢体导联,而V1导联连接起搏电极远端,记录心内膜损伤电流,同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仅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进行对比.结果 V1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ST段弓背上抬振幅至少≥5mV,且高于R波振幅,持续至少5min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的可靠指标相一致.螺旋电极旋出15min后,后测定起搏参数,均符合起搏阈值≤1.0V、阻抗300~ 1000Ω、R波振幅≥5.0mV.56例患者中,除3例右室流出道植入失败,被迫改为心尖部起搏外,另53例临床3个月随访发现,无一例电极脱位.结论 12导联心电图机V1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可以作为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可靠性的一项指标.

  • 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

    作者:章宏祥;钱钧;毛建华;侯发琴;刘永宁;王正红;王霞

    目的 研究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65例,按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31例)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34例),记录并比较二组术中、术后起搏参数,并比较二组间的QRS时限,记录并比较二组术前、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RVOT主动电极置入15min后可以达到理想的起搏参数.RVOT组的电极导线各项起搏参数与RVA组比较,在置入即刻及以后的随访中无显著性差异.RVOT组的QRS时限较RVA组明显变窄,差异有显著性(P<0.05).RVA组12个月后EF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32.6±3.8):(58.4±4.6),差异有显著性(p<0.05),RVOT组12个月后EF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57.4±4.8):(56.6±4.2);但RVOT组12个月后EF值与RVA组12个月后E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7.4±4.8):(32.6±3.8).结论 RVOT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与RVA起搏相比,RVOT间隔部起搏不影响心功能.

  •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荣炎;吴桥;卜令同;陈多学;汪慧敏

    目的 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高位间隔部的定位方法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64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主动固定电极右室高位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组)与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固定组),记录植入时间、曝光时间、QRS宽度及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主动固定组较被动固定组植入时间及曝光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动固定组QRS波宽度明显小于被动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主动固定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并且更加符合生理性起搏.

  • 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阳贻红;周爱琴;谢东明;钟一鸣;廖祥中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间隔部电极定位固定的技术方法. 方法:24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植入,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起搏阈值(0.45±0.17) V,R波幅度(10.2±2.5) mV,电极导线阻抗(680±120) Ω.起搏心电图Ⅱ、Ⅲ、avF 导联的QRS 波群直立向上, Ⅰ或AVL导联呈负向波.术后随访起搏良好,胸片无电极脱位,部分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复查心脏超声示心腔缩小,心功能改善.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