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观察

    作者:刘妍;万成福;董道松;赵林;奚奇;于雪;宋涛

    目的 评价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56 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A 组)和对照组( B 组). A 组:普瑞巴林150 mg,2 次/d 口服,联合应用芬太尼透皮贴4. 2 mg,每72 h更换1次;B组:单独应用口服普瑞巴林150 mg,2次/d口服. 两组分别治疗8 周. 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4、6、8周时的疼痛评分( 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前,A、B组的VAS评分为7. 79±0. 92、7. 70±0. 87,治疗2周后降至3. 89±1. 07、6. 33±0. 73 (P<0. 05),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4、6、8周亦存在相似情况. 治疗后8周,两组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除一般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高于B组. 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联合普瑞巴林对PHN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普瑞巴林,不良反应较小.

  • 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颖;刘妍;万成福;宋涛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的临床效果. 方法 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单独应用加巴喷丁;试验组:加巴喷丁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5 mg,每7天贴敷1次.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逐渐调整加巴喷丁剂量,直至患者疼痛评分<4 分,两组患者加巴喷丁大剂量为1 800 mg/d. 治疗8 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4、8 周的疼痛评分( VAS)、睡眠评分、加巴喷丁日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明显降低( P <0. 01);治疗后4、8周,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 01);试验组加巴喷丁的用量较小(P<0. 05);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可以显著降低加巴喷丁相关不良反应头晕、嗜睡的发生率(P<0. 05). 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对PHN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加巴喷丁,不良反应较小,可安全用于临床.

  •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鹏;张蕾;马佳明;丁远远;孟凌新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6例.A组使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B组联合使用普瑞巴林,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程度、用药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B组患者14~28 d的疼痛缓解率明显优于A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使用量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SF-36评分优于A组;B组患者除了头晕、口干及嗜睡发生率略高之外,其他不良反应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中重度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 盛氏“祛瘀扶正”针法对不同性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季静;王和生;刘兰英

    目的:观察盛氏“祛瘀扶正”针法治疗不同性质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组3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盛氏“祛瘀扶正”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加巴喷丁治疗.治疗20 d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不同性质疼痛的VAS积分及McGill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疼痛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后VAS、McGill疼痛评分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优于B组、C组.(2)A组对于牵扯痛、触痛治疗前后的McGill疼痛评分差与其他性质的疼痛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优于其他性质的疼痛.(3)A组对于治疗前后牵扯痛的McGill疼痛评分差明显优于C组.结论:盛氏“祛瘀扶正”针法可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于不同性质的PHN疼痛改善程度存在差异性,其中对于牵扯痛、触痛的改善效果较好.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随访观察

    作者:李晶晶;林辰;罗婕;方刚;杨丽萍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果及随访资料分析.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药线组30例,西药组30例,药线组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西药组予口服芬必得、甲氰咪呱片.结果:药线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同时在VAS评分、SQS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经过6个月的随访,药线组疗效基本稳定,西药组有2例病情反复.药线组无不良反应,西药组有7例出现不适.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安全、稳定、有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和护理

    作者:章向英;何江娟;赵素琴

    目的:通过对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和护理积累护理经验.方法:对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均健康恢复.结论:对肝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和护理要以镇痛为基础,进行全面护理和干预.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治疗进展

    作者:范文江;刘庆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好发于老年人,因缺乏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疼痛常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发展成难治性神经痛,患者多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本文就近年国内外 PHN 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恩再适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树青;唐文成

    目的:探讨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观察.方法:老年PHN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恩再适静点,B组予恩再适注射液肌注.疗程均为2周,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前后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AB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AB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AB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在连续治疗2周后可以明显缓解老年PHN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且肌肉注射较静脉点滴疗效更佳.

  • 臭氧水注射联合针灸治疗腰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迪;王栋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臭氧水注射联合针灸治疗与单纯采用臭氧水注射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完成治疗的93例PN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例43.对照组采用臭氧水注射治疗,用SYZ-80A型臭氧治疗仪制成的浓度为25 mg/L医用臭氧水,经椎间孔入路注入相应病变节段的硬膜外及肋间神经,并在疱疹区域皮下注射,7d注射1次;治疗组除对照组治疗方法外采用针刺夹脊穴配合体针法,辅助华伦牌SDZ-Ⅱ型电子诊疗仪治疗,采用频率2 Hz和100 Hz交替波,每日治疗1次,10d为1疗程.两组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睡眠质量(quality of sleep,QS)评定治疗3d、7d、15 d、30 d的分值,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与QS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节点,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3.72%,治疗组为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注射联合针灸治疗PHN,止痛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单纯采用臭氧水注射治疗.

  • 高频rTMS刺激M1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高飞;贾会宾;冯艺

    目的 比较观察rTMS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和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对早期胸腹部PHN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 将PHN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真rTMS联合口服药物治疗,B组给予假rTMS联合口服药物治疗,C组给予单纯口服药物治疗.连续治疗和观察12周,使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治疗后2周、6周、12周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和C组的治疗效果,而B组和C组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有效的rTMS治疗能够显著增强口服药物对早期胸腹部PHN的治疗效果.

  • 自拟中药复方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i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丽;方玉甫;耿庆娜;周国秀;王雪峰

    目的 通过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慢性感染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大鼠模型,研究自拟中药复方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慢性感染大鼠,建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左趾璞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自拟方高剂量组、自拟方低剂量组.各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开始后第4、7、14天检测大鼠机械缩爪阈值、热刺激缩爪潜伏期;末次测量完成后,取各大鼠L4 ~ L6 脊髓组织进行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结果 分组后给药前1 d,模型组、自拟方高、低剂量组的MWT、PW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这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造模成功.模型组MWT、PWL值第4、7、14天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给药后第7、14天,自拟方高低剂量组MWT、PWL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在第14天MWT、PWL值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模型组PWL值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自拟方高低剂量组iN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降低,高剂量组iNOS mRN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自拟中药方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痛觉行为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NOS在脊髓背角的表达有关.

  •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师存伟;敬晓鹏;冶占福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57例随机分为加巴喷丁组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两组病人均使用加巴喷丁胶囊1 200~1 800 mg/d,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接受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和皮损区皮内注射治疗,共6 w.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价疼痛缓解程度和疼痛对睡眠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加巴喷丁组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VAS评分分别为(8.2土1.3)分和(7.9±1.2)分,治疗4w后分别为(2.8±0.5)分和(1.9±0.5)分,6w后分别为(1.6±0.3)分和(0.9±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第2、4、6周有效率分别为31.3%、40.6%、81.3%,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分别为44.0%、64.0%、9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组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1%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与预防

    作者:王建峰;张晓;傅志俭

    带状疱疹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出现疱疹并伴有严重的疼痛.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作者:刘春梅;赵桂香;张红岩;李惠敏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受累区皮肤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因其发生率高(9%~13%带状疱疹患者可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60岁以上老龄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可高达50%~75%[1])、持续时间长(可达3.5年).迄今仍有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2],所以其治疗尤为重要,现综述如下.

  • 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作者:付强;郑宝森

    目的:探讨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及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血清 TNF-α和 IL-1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后即刻、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1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7 d TNF-α和 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神经阻滞治疗相比,脉冲射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更显著,且更能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调节免疫反应。

  • 脉冲射频联合 PECA 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张蓉;张妍;王秀莲;陈家骅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 PHN 老年患者随机分成 PECA 组(A 组)和脉冲射频联合 PECA 组(B 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w、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使用简式 McGill 疼痛问卷( SF-MPQ)对疼痛强度进行评定。通过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记录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 SF-MPQ 评分和 BPI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在治疗后1 w、1个月及3个月,B 组 SF-MPQ 评分较 A 组显著下降(P<0.05,P<0.01);治疗后3个月,B 组 BPI 各项评分较 A 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脉冲射频脉联合 PECA 是治疗 PHN 相对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 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选穴规律研究

    作者:敖琼媛;黄亚风;谭洁;张洪来

    目的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选穴内在规律.方法 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针灸"等为主题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2015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文献共138篇,共使用48个穴位.采用系统聚类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使用频次排名前20位腧穴之间可能蕴含的内在关系及规律.结果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针灸治疗以阿是穴、夹脊穴等为主穴,十四经中以肝经、胆经及脾经为主,注重使用特定穴,尤重用五输穴之合穴.

  • 带状疱疹81例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韩柯柯

    目的:探讨和研究带状疱疹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1例,给予患者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药物口服.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给予250 mg阿昔洛韦的静脉滴注,3~5 d后改服泛昔洛韦.对于重症的老年患者,在病程早期联合使用泼尼松.结果:经治疗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有6例,发病率为7.4%,对于重症的带状疱疹患者,在发病早期联合应用20~40 mg的泼尼松,都没有产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结论:泛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依从性高,对于皮损严重和疼痛剧烈的患者,在短期联合运用剂量中等的糖皮质类激素,非常有利于减小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

  • 度洛西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用药效果观察及研究

    作者:赵颖;左小华;黄红娟;石岩

    目的:探究分析度洛西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用药效果观察.方法:择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75例,随机分为A组(单独应用神经阻滞剂)37例和B组(在A组基础上,加服度洛西汀)3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T1)、3周T2、6周(L)的VAS评分和PSQI评分,评价效果.结果:经过治疗,B组患者在T1、T2 、T3三个时刻的VAS评分及PSQJ评分均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用药效果理想,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可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 阿米替林、氦氖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作者:何大勇;黎明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和氦氖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8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阿米替林口服,25 mg,3次/天,连用14天,同时用氦氖激光照射疼痛处,每次照射时间为15分钟,连用14天.对照组单用阿米替林25 mg,3次/天,连用14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2.0%,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治愈率为34.9%,总有效率为60.5%.经x2检验,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治愈效果及总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米替林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优于单用阿米替林.

341 条记录 8/18 页 « 12...567891011...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