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深低温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李博文;王志维;吴智勇;任伟;刘化刚;昌金星

    目的 初步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在体大鼠肺深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Nrf2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深低温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远隔缺血后处理干预及阻断Nrf2信号通路,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SOD)活性、肺湿/干重比值(W/D)、Western blot法测定Nrf2的表达情况和肺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远隔缺血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Nrf2表达增加(P<0.05)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MDA含量减少(P<0.05),SOD活性增高(JP<0.05),W/D比值减低;而阻断Nrf2信号通路后这一变化明显减弱.结论 远隔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大鼠深低温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Nrf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深低温肺缺血远隔缺血后处理的保护机制.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霞;陈志敏(综述);王丽华(审校)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疾病。虽然目前血管内介入技术及溶栓药物的应用可有效缓解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实现很好的临床转归,但其带来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也不容忽视,研究者们经过不懈努力,终发现缺血后处理,尤其是远隔缺血后处理能够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触发自我吞噬、抑制细胞凋亡、激活信号通路或开放离子通道途径、调控NO相关途径等机制实现脑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上述具体机制进行系统综述。

  • 依达拉奉和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作者:李知平;张曙;李恒昌;林永锋;谢海辉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依达拉奉后处理组(E组)、远隔缺血后处理组(P组)、依达拉奉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组(E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E组和EP组再灌注前1min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 mg/kg;P组和EP组左冠状动脉结扎20 min时实施远隔后处理(即用止血带结扎大鼠双后肢,持续10 min).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末记录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心肌梗死面积测定.结果 与S组相比,其他各组灌注后CK-MB和小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I/R组灌注后SOD活力降低而MDA的水平增高,EP组灌注后SOD活力增加(P<0.05);与I/R组相比,E组、P组和EP组灌注后和小肌梗死面积减小,CK-MB、MD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增加(P<0.05);EP组与E组、P组比较,CK-MB和MDA水平降低,SOD活力增加(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 依达拉奉后处理组和远隔缺血后处理都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依达拉奉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效果明显强于两者单独应用.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再灌注损伤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

    作者:王宁;李晓欧;巴晓红

    背景:虽然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远隔缺血后处理可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具体的机制尚不明了.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进行远隔缺血后处理,同时设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作对照.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RT-PCR检测缺血周围区脑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远隔缺血后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梗死范围和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 o.05).远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缺血周围区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和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果证实,远隔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的影响

    作者:苏静缘;李晓明;齐广伟;梁国标

    目的 检测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 conditioning,RIPC)对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RIPC对CIR损伤后自噬-溶酶体途径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即刻用动脉夹夹闭股动脉15min再放开15min,重复3次,进行后处理干预.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质1轻链(MAP1-LC3)和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观察RIPC对神经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自噬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 RIPC干预CIR,损伤程度减轻,行为功能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RIPC能减少CIR后脑梗死体积(P<0.01).HE染色显示RIPC能改善CIR病理损伤程度,脑组织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RIPC组较I/R组LC3、Cathepsin B表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 RIPC减轻CIR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RIPC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诱导自噬-溶酶体途径有关.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晓欧;王宁;巴晓红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RIPC)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RIP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RT、GRP78和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进行远隔缺血后处理.再灌注6h、12 h、24 h后分别采用Westernblot检测CRT、GRP78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caspase-12和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6h、12 h和24 h)与假手术组相比,CRT、GRP78、caspase-12、Bcl-2和caspase-3表达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远隔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CRT、GRP78和Bcl-2表达升高(12 h和24 h),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caspase-12和caspase-3表达降低(6h、12 h和24 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远隔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

  •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远隔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许亚超;薛富善;袁玉静;王强;廖旭;程怡;李瑞萍;刘建华;王天龙

    目的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远隔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g~350 g)麻醉后,采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芬太尼后处理组(F组)、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组)及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F-R组).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30 min造成局部心肌缺血后,开放心肌再灌注60 min建立大鼠心肌I/RI模型.采用SA Bioscience公司功能分类基因芯片和免疫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再灌注60 min后缺血区心肌内与PI3K/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的与PI3K/Akt相关的基因中,与C组比较,F组共有9个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而R组仅2个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但F-R组共有33个基因的表达较C组显著上调.蛋白印记分析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F组、R组和F-R组心肌标本内磷酸化Akt蛋白表达量均增高;而与F组和R组比较,F-R组心肌标本内磷酸化Akt蛋白表达量进一步增高.结论 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可明显增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激活.

  • 芬太尼后处理、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初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袁玉静;许亚超;薛富善;王强;廖旭;熊军;程怡;李瑞萍;刘建华

    目的 对比观察芬太尼后处理、远隔缺血后处理和缺血后处理3种干预措施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初期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的差别.方法 将73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 g~350 g)麻醉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S组,n=5);对照组(C组,n=7);芬太尼后处理组(F组,n=9);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组,n=9);缺血后处理组(P组,n=8);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F-R组,n=9);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组(F-P组,n=8);联合应用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组(R-P组,n=9);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组(F-R-P组,n=9).所有大鼠开胸后采用丝线套扎其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做成活结.除S组之外,所有大鼠接受局部心肌缺血30 min和再灌注60 min的处理.C组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F组、F-R组、F-P组和F-R-P组在LAD结扎15 min时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R组、F-R组、R-P组和F-R-P组在LAD结扎15 min时结扎大鼠双下肢造成肢体缺血10 min后恢复双下肢血流灌注;P组、F-P组、R-P组和F-R-P组开放实施再灌注的初期连续实施3个循环的开放LAD 20 s/阻断LAD 20 s的缺血后处理.记录缺血期和再灌期前30 min内的心律失常评分(AS评分)以及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和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缺血期VT和VF的发生率、VT或VF的持续时间以及AS评分在C组、F组、R组、P组、F-R组、F-P组、R-P组和F-R-P组无统计学差异.C组、F组、R组、P组、F-R组、F-P组、R-P组和F-R-P组再灌注初期AS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4、2、2、1、2、1、1和2.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再灌注初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显著减少;再灌注初期的VT持续时间和AS在F组和R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F-R组再灌注初期的VT持续时间则显著降低.与F组和R组比较,P组、F-R组、F-P组、R-P组和F-R-P组再灌注初期的VT持续时间和室性心律失常评分显著减低. 结论 与芬太尼后处理和远隔缺血后处理比较,缺血后处理可更有效抑制再灌注初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远隔缺血后处理后,抑制心肌再灌注初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相对增强.

  • δ受体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许亚超;薛富善;袁玉静;王强;廖旭;程怡;李瑞萍;刘建华;王天龙

    目的 探讨δ受体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保护作用机制中的地位.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造成局部心肌缺血30 min后开放血流再灌注180 min建立心肌I/RI模型.将72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18只),分别在结扎LAD 15 min时给予芬太尼(30 μg/kg)、远隔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芬太尼和远隔缺血后处理或生理盐水(对照).在结扎LAD前5 min,将每组大鼠平均分成A和B两个亚组,分别静脉注入生理盐水和δ受体拮抗剂Nahrindole hydrochloride (NTD).再灌注180 min时,测定血浆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活性,采用伊文氏蓝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值.结果 C-A亚组、F-A亚组、R-A亚组、F-R-A亚组、C-B亚组、F-B亚组、R-B亚组和F-R-B亚组的IS%值分别是(59.6±3.1)、(55.6±2.2)、(48.4±1.4)、(35.5±1.7)、(57.9±2.0)、(52.2±2.4)、(50.3±1.2)%和(46.9±2.8)%.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IS%值以及CK-MB和cTnI活性,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可获得显著增强的心肌保护效果.NTD可显著削弱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但对芬太尼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无影响.预先应用NTD能够消除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在降低IS%值方面的协同作用.结论 δ受体参与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但未参与芬太尼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δ受体对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在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方面的协同作用十分重要.

  • 远隔缺血处理在心肌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代晶;潘道波

    背景 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远隔缺血处理作为一种无创性,启动机体自身内源性心肌保护的方法已被外科医师接受.然而,在临床非急性器官缺血时,由于受到时间,伦理上的约束,该处理很难开展. 目的 就远隔缺血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内容 远隔缺血处理的发现、发展过程、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 趋向 远隔缺血处理在溶栓治疗、血管成形和心脏外科手术等领域将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依达拉奉联合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谢海辉;李知平;张曙;李恒昌;许立新;杜魏;叶志彬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后处理联合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RI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依达拉奉后处理组(E组)、肢体RIP组(R组)、联合处理组(ER组),每组15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 30 min、再灌注18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前15 min,E组和ER组静脉注射依达拉奉5mg/kg,C组和R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R组和ER组在结扎LAD 20 min后用止血带结扎大鼠双后肢,持续10 min实施RIP.再灌注后180 min采集颈静脉血样,测定血浆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浓度,采用伊文蓝+1%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重染色法分离坏死区与缺血区心肌评估心肌梗死面积(IS).结果 与C组比较,E组、R组及ER组各时点ST段抬高程度明显降低,IS、血清CK-MB活性、MDA含量及cTnⅠ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E组和R组比较,ER组各时点ST段抬高程度明显降低,IS、血清CK-MB活性、MDA含量及cTnⅠ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后处理或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联合应用的保护效果优于两者单独应用.

  • κ受体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应中的作用

    作者:许亚超;薛富善;袁玉静;王强;廖旭;程怡;李瑞萍;刘建华;王天龙

    目的 探讨κ受体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RIP)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模型组、芬太尼后处理组、肢体RIP组、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RIP联合应用组.全部大鼠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 30 min和再灌注180 min.在结扎LAD前5 min,将每组再均分为A、B两个亚组,分别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κ受体拮抗剂nor- binaltorphimine( nor-BNI).再灌注180 min时,测定血浆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活性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采用伊文氏蓝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IS).结果 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RIP均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IS以及血清CK-MB和cTnI(P<0.05),联合应用组心肌保护效果显著增强(P<0.05).结论 κ受体参与芬太尼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但未参与肢体RIP的降低进行梗死面积的保护作用.κ受体对于联合应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RIP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方面的协同作用十分重要.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猪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书波;张伟华;乔晨晖;廖秋明;Stig Steen

    目的:探讨下肢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猪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头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处理组(R组)2组,每组5头.2组都接受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闭塞30 min然后再灌注6 h的处理.R组在冠状动脉开始再灌注的同时对双侧股动脉实施4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的远隔缺血后处理.实验过程中,连续监测猪的心率(fH)、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LADF)和心电图(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分别在缺血开始前后和再灌注后3和6 h获取血浆标本,用于检测肌钙蛋白(cTnT).利用cTnT总释放量曲线下面积量化评估心肌梗死面积.结果:2组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fh=1.777,P=0.219;FMAP=1.118,P=0.321;FLADF=0.838,P=0.387;Fco=0.320,P=0.587);2组间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室性心律失常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8,P=0.599).与C组相比R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9.5%;R组血浆cTnT水平较C组下降(F组间=6.213,F组间=173.657,F交互=5.900.P均<0.05).结论:下肢远隔缺血后处理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

  • 远隔缺血处理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李彩凤;李利文

    目的 探讨左下肢的远隔缺血后处理和远隔缺血预处理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是否有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两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是否有差别.方法 将48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需行瓣膜置换术的病人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ON组,n=16),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n=16),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PostC组,n=16).RIPC组于麻醉诱导后用血压计绕于左大腿(距膝关节约5 cm)并充气到200 mmHg持续5 min后放气,间隔5 min后重复3次.RPostC组在主动脉阻断后和主动脉开放之前,利用血压计充气到200 mmHg持续5min后放气,间隔5 min后重复3次;CON只绑血压计不充气.记录三组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恢复窦性心律比例、在ICU停留的时间及病人的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三组在麻醉诱导前、停机时、停机后6h和停机后24 h各时点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浓度.结果 三组病例在年龄、体重、手术类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前cTnI、TNF-α和ICAM-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停机时和停机后6h,RIPC组和RPostC组的血清cTnI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机时和停机后6h,RIPC组和RPostC组的血浆TNF-α和ICAM-1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I在RIPC组和RPostC组在停机时和停机后6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机时和停机后6h,血浆的TNF-α、ICAM-1在RIPC组和RPost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远隔缺血后处理和远隔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损伤,两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没有差别.

  • 不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方法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作者:陈卓;魏继承

    目的 观察上、下肢体缺血后处理两种处理方法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浓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探讨不同的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模式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48例风湿病瓣膜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C组)、上肢缺血后处理组(S组)、下肢缺血后处理组(X组),均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分别在S组患者的右上臂、X组患者的左大腿系止血带,在体外循环期间、主动脉开放前30 main内,将S及X组的止血带充气保持阻断3 min后复流3 min,重复3次;C组对上、下肢体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2 h(T2)、12 h(T3)、24 h(T4)、36 h(T5)检测血清cTnT的浓度,记录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在各时间点,S组及X组的cTnT水平均低于C组(P<0.05),S组及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cTnT水平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P<0.05).S组及X组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P<0.05),S组及X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远隔缺血后处理方式能降低术中及术后血清cTnT的浓度,缩短术后恢复的时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