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分离的水滴样铜绿假单胞菌致病1例
铜绿假单胞菌是机会致病菌,可引起烧伤创面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感染与多种医源性操作、长期应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有关.铜绿假单胞菌形态为直或稍弯,两端钝圆的杆菌,大小(0.5~0.8)μ m×( 1.5~3.0)μm.有1~3根单端鞭毛,运动活泼.临床分离的菌株常有菌毛和微荚膜,不形成芽孢.革兰染色阴性,专性需氧菌,适生长温度35℃,在41℃也能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不一,平均直径2~3mm,扁平、边缘不整齐,且常呈相互融合状态.由于本菌产生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较大,有金属光泽和生姜气味,菌落周围形成透明溶血环.在肉汤中形成菌膜,肉汤澄清或微混浊,菌液上层呈绿色.培养在pH8.0碱性环境中有自溶现象.我院近期从1例肺脓肿患者痰中3次分离培养出水滴样铜绿假单胞菌,现报道如下.
-
医学生物组织活检半导体制冷保鲜冰盘的研制
在现代的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常常需要按照教学实验目的或科学研究方案对动物、植物进行活体样品取材,在细胞学或亚细胞学水平上对其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以便研究其微观组织结构对生物组织、器官等功能的影响.而在实验过程中,动物活体取材工作一般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还要对取材后的样品按实验要求做初步处理,并且将处理好的样品标本迅速放入固定液中做固定处理.特别是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生物样品取材过程中,样品取材和处理工作要求在样品离体2min内处理完毕,避免生物组织细胞自溶现象,否则会影响其微细结构,因为样品的取材是实验或科研工作的关键环节.而在夏天或室内气温较高时,比较容易发生组织细胞自溶现象.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将水放入金属容器中,并在冰箱中冷冻成冰,然后再将牙科蜡盘放在此冰面上冷却到6℃~7℃.取材和处理样品就在冷却的牙科蜡盘上进行,以达到对细胞组织降温保鲜的目的.但是夏天气温高,当取材样品数量较多或取材处理操作时间较长时,往往会出现冷冻冰盘融化现象,这会使冰盘表面温度升高,影响了对组织细胞的冷却保鲜效果,同时也给取材操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额外的工作量.本文介绍利用半导体制冷器作为制冷单元研制生物活检取材保鲜冰盘.
-
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铸型材料应首选新鲜(没有腐败或自溶现象轻微,未经防腐固定液处理的材料)的脏器,组织柔软,富有弹性,血管内血液尚未凝固,管道比较通畅;取材时要把管道部分尽量留长一些,以便于插管。……
-
老年无Q波心肌梗死患者45例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呈迅速上升趋势,其中无Q波心肌梗死(NQMI)约占老年心肌梗死的1/4.由于NQMI梗死面积小,且在冠状动脉血栓发生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自溶现象,所以NQMI与Q波心肌梗死(QMI)患者在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有很大差别.1991~2004年,我们对146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药物配伍与合理用药
1速效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如阿莫西林+利君沙,氨苄青霉素+罗红霉素因为速效抑菌剂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细胞质体积不增大也不发生细胞壁合成和自溶现象,使杀菌剂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作用不能发挥而降低了抗菌作用,因此,上述配伍极不合理.
-
急性心肌梗死自溶现象分析--附31例报告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的自溶现象,探讨自溶现象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意义.方法:155例未予静脉溶栓的首次AMI患者,均在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所有患者按照有无自溶现象分为两组:自溶组(31例)和无自溶组(124例).用放射性核素测定心功能,观察两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①自溶组梗死前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自溶组(P<0.01);CK-MB、心肌肌钙蛋白I峰值均低于无自溶组(P<0.01,P<0.01),侧支循环发生率亦低于无自溶组(P<0.05);②自溶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无自溶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无自溶组;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前心绞痛和缺乏侧支循环是发生自溶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P<0.05).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和缺乏侧支循环是发生自溶现象的独立预测因素,而自溶现象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改善预后.
关键词: 自溶现象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