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组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徐永芳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分层级管理价值.方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分层级管理办法,将4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分层级后和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前进行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对比.结果: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较之前相比均有较大提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临床中应予以广泛推广.

  • 持续质量改进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帕丽丹·达吾提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惠者病情重且变化快,需护理人员密切监护,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护理人员数量相对较少等特点,是护理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

  • 重症监护患者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武丹丹;王晓旭;匡巧珍

    总结ICU患者的心理反应,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恐惧、焦虑、孤独、不安全感、抑郁、生气、担心、绝望、怀疑等是ICU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运用体态语言,做好护患沟通;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加强护士自身修养,实施规范服务行为;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建立参与型护患关系;是减轻ICU患者心理不适的关键.

  • 持续性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护理中价值分析

    作者:杨代豪

    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中的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持续性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危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杨华欣

    目的对危机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363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收治的366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的是危机管理模式,对两种管理模式下的危机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发生护患纠纷和护理操作失误等情况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结论对于危机管理措施,其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应用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提高重症医学科诊疗质量及护理研究

    作者:杨建华

    目的:通过分析和探讨,研究应用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对重症医学科的诊疗的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期为重症医学科的诊疗找到有效的方式.方法:选取并收集60家医院(同意可以公开参与调查)的重症监护病房开设与管理情况的临床资料,对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对重症医学科的诊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和分析诊疗和护理前后的共享障碍因素临床指标情况,以及多学科协作团队信息中心框架的建设情况.结果:由于制度和文化的缺陷,以及环境的不和谐性,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形成知识共享障碍,导致了诊疗重症监护病房的不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前后临床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护理前相比,平均住院日的时间变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抗生素使用率和院内感染患病率均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具有良好的质量改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医学多学科协作信息中心存在临床功能不完善,组织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功能存在缺陷等问题,为方便多学科协作团队对各种不同信息的访问和模块化处理,以及方便大家的交流等,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多学科协作团队信息中心框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多学科协作团队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重症医学科诊疗质量,及护理研究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疾病质量改善效果.

  • 分层次培训在重症医学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刘丽

    目的:研究探讨重症医学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重症医学科参加培训护理人员共2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重症医专科特点,将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10例,研究组采用结合护理人员个人能力层次,水平制定出的重症医学科专业知识培训计划进行分层次培训,对照组采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统一培训方式.结果:通过对比,研究组护理人员在重症医学科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和操作能力明显高于和对照组(P<0.05);患者平均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分层次培训计划有利于提高重症医学科护士的科室常规护理检查、护理知识、护理质量及技能考核成绩.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韩爱侠;卢月珍;林艺珍

    目的 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诊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重症肺炎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在重症肺炎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即实际为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观察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61%(33/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6/39)(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自护能力,效果显著.在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强化护理措施对降低重症医学科管路千日感染率的效果评价

    作者:季建红;石锋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降低重症医学科管路千日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03~2018.03接收的42例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分析其干预前后管路千日感染率.结果 强化护理前后,患者在置管总数、住院时间、置管时间、感染例数以及千日感染率之间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后可降低管路千日感染率,减少死亡率,提高其医疗水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PCT与CRP对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昆;彭春霞通;周亚光

    目的 总结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诊断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急诊病房收治的感染性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细菌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30例与非细菌感染组20例,对比两组感染前后血清PCT、CRP水平差异.结果 ①细菌感染组PCT水平(3.91±0.12)、CRP水平(67.4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0.04±0.03)、(31.49±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873、15.033,P<0.05);②依据诊断阳性标准(PCT≥0.05 g/L,CRP≥5.0 mg/L)为准,PCT与CRP诊断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特异度明显高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CRP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区分细菌性与非细菌性感染,相比而言,PCT特异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症医学科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作者:韩萨娜

    目的 观察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应用重症医学科护理层级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护理工作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护理层级管理,对比两组护士使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采用护理层级管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重症医学科医患纠纷原因及处理方法

    作者:王英;焦峰;陈娟;姚乃修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危重患者,治疗费用高,病死率高,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本文从不同方面分析ICU产生医疗纠纷原因,并探讨如何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发生,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积累经验。

  • 病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带教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驰

    临床医学的实践性非常强,属于是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重症医学科指的是对所有疾病或者是损伤造成的机体死亡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对疾病和损伤进行治疗和恢复的学科,它的终目的是挽救更多的重症患者。它的临床实习过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规范的实习教程,病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可以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带教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影响

    作者:徐妍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对重症医学科肠内营养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促进肠内营养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血清指标.

  •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武巧云;丁维强;王云辉;李涛;李九月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MPDT)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集团总医院治疗且行气管切开的14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MPDT组(75例)及常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CPDT)组(74例),记录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质数、入组时的APECHE Ⅱ及SOFA评分、手术时间、穿刺针数、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结果 MPD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7±4.28) min vs (13.09±3.93) min]、术中出血量[(8.32±6.35) ml vs (11.28±6.84) ml]均少于CP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82、2.741,P均<0.05);MPDT组患者的穿刺针数略少于CPDT组[(1.19±0.39)针vs (1.38土0.70)针],一针穿刺成功率略高于CPDT组[84% (63/75) vs 73% (54/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DT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CPDT组低[0 (0/75) vs6.76% (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4,P< 0.05);2组患者低氧血症、皮下气肿、气管食管瘘、假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并发症MPDT组低于CPDT组[5.3% (4/75) vs 13.5% (10/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延迟拔管改良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医保支付方式在中国实践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剑

    目的 解决医保基金的有限性与民众医疗保健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方便就医和降低就医成本成为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方法 DRGs本质是一个管理工具,主要应用可以分为医保医疗费用控制管理和医疗机构绩效管理两大类.结果 DRGs的指导思想,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标准的制定,达到医疗资源利用标准化.结论 DRGs收付费改革是促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制改革,破除以药补医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途径.

  • 重症医学科患者程序化镇静方案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耿衍忠

    目的 对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镇静治疗,实验组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镇静深度、镇静时间、重症护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死亡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镇静时间相比较对照组要显著缩短、处在理想状态的患者比例要高很多、发生过度镇静的患者比例要低很多、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通气时间显著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镇静不足发生概率以及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重症医学科中采用程序化镇静方案能够使患者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

    作者:王子乐

    将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引入到重症医学科之中,也就是把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工作者对病人生命质量关怀,使病人心理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使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高,进而保使其能够在舒适、顺利渡过疾病危险期。为此笔者主要阐明了建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然后阐明人性化服务的主要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及体会

    作者:王月;孙杰;王建增

    重症医学科做为重症病人集中的科室,在病人全面、准确、细致的提供高质量护理方面要求更高。以移动手持电脑设备为硬件,配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实现 HIS 系统在重症病房扩展与延伸的床旁工作终端执行系统,成为护理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述使用移动护理系统的应用,总结该系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中的作用。

  • 重症医学科血行性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张志春

    目的:调查ICU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丹东市第一医院ICU内血行性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资料,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58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其中革兰阳性(G+)菌30株(51.7%),革兰阴性(G-)菌25株(43.1%),真菌2株(5.1%).其中居前五位的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重症医学科近三年来血行性感染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606 条记录 26/31 页 « 12...23242526272829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