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D CT成像、MR 3D- VIBE等序列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新霞

    肝门胆管癌又称Klatskin瘤,是指发生于胆囊管开口近端的肝外胆管癌,其发生率居胆道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3T VIBE动态增强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苗华栋;张长萃;刘海泉;陈丽娟;张莹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磁共振多期动态增强(DCE-MRI)特征,评估超快速高分辨率VIBE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36例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行MR常规扫描、VIBE动态增强扫描,绘制前列腺癌灶及增生结节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比较两者的动态增强参数.结果:前列腺癌的多期动态增强以早期迅速强化多见,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部分可见对比剂快速流出;前列腺增生多表现为缓慢持续的强化,达峰值后维持在一平衡状态.结论: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动态增强各具特征性表现,3T VIBE技术进行动态增强可以较好的获得前列腺病变血流灌注信息,是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 颞颌关节区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作者:王真真;吴颖为;陶晓峰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区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颞颌关节区GCTTS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颌面部常规3.0T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8例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2例行1 H-MRS检查.结果:14例GCTTS均呈弥漫性生长,伴明显骨质破坏,以膨胀性、溶骨性破坏为主,6例同时伴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并出现颞颌关节间隙增宽及颅底组织的侵犯.14例GCTTS中,在T1W I上呈等低信号10例(10/14)、等信号3例(3/14)、混杂高信号1例(1/14);在T2 WI上病灶呈稍高信号6例(6/14)、低信号5例(5/14),混杂信号3例(3/14).注射Gd-DTPA增强后,9例呈轻中度强化,4例呈明显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DCE-MRI结果显示,7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为速升平台型,1例为持续上升型.2例1H-MRS扫描均在3.2ppm处可见明显Cho峰.结论:颞颌关节区GCTTS表现为弥漫性、侵袭性生长;T1WI上以等/等低信号为主,T2WI上信号多样,可呈低、高及混杂信号;注入Gd-DTPA增强后可出现轻中度强化、明显强化;TIC以速升平台型为主.

  • MRI 3D-VIBE序列联合MRCP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军法;陈卫霞;王小鹏;李昌宪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MRI 3D-VIBE)序列联合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PDDU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PDDUC患者(胰头癌34例,胆总管下段癌14例,壶腹癌11例),行常规MRI、MRCP及3D-VIBE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计算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测量胰胆管汇合角、胰胆管末端间距、十二指肠主乳头至扩张的胰胆管末端的距离、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 结果 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3组间病灶大径、中心位置、边缘情况和病灶均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头癌较易累及胰周血管,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均未见邻近血管受累征象.胰头癌组的胰胆管汇合角度、十二指肠主乳头至胰胆管梗阻端的距离及胰胆管末端间距均大于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组;"四管征"多见于胰头癌.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SNR高于胰头癌和壶腹癌组(P<0.05),动脉早期和动脉晚期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胆总管下段癌信号强度稍高于胰腺实质.结论 MRI 3D-VIBE序列联合MRCP能较好显示不同类型PDDUC的形态学特征和强化特点,能较好显示胰胆管的细微差别,有助于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肝癌转移灶MR WB-DWI和VIBE序列应用比较

    作者:杨志杰;周军;陈凯;李天然;陈玉辉;黄晓斌;杨平生

    目的 探讨VIBE序列磁共振全身成像技术在发现血行性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肝癌合并血行性转移瘤患者同时采用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和3D-VIBE序列平扫+增强扫描技术进行扫描.结果 15例肝癌合并血行性转移瘤患者中WB-DWI平扫显示305个病灶,其中肝内转移灶67例,肝外转移灶199例(肺转移129,椎体转移50,脑转移20),伪影总数20个.病灶SNR平均为98.20±25.13,CNR平均为75.22±22.58,采集时间25.01 min.减影VIBE平均显示335个病灶,其中肝内转移灶83例,肝外转移灶211例(肺转移134,椎体转移54,脑转移23),伪影总数15个,病灶SNR平均为152.30±53.26,CNR平均为118.10±39.56,采集时间7.21 min.VIBE显示血行转移瘤病灶数目明显多于WB-DWI,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IBE的SNR与CNR显著高于WB-DWI,两者的SNR与C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肝癌合并血行性转移瘤患者,VIBE较WB-DWI能够显示更多病灶,采集时间明显缩短,图像质量优于WB-DWI.

  • 探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在诊断肝泡型包虫病中诊断价值及效果评价

    作者:于泽亚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DWI、MRCP及VIBE技术在肝泡型包虫病(HAE)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方法:搜集本院HAE的10例患者,行MRI常规平扫、DWI、MRCP及VIBE四期扫描,观察HAE在DWI,MRCP及VIBE技术应用中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10例共检出17个HAE病灶,其中肝右叶9个,肝左叶5个,跨叶生长有3个.病灶在常规MRI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形态不规则,坏死液化型中心坏死液化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示7例为低信号(3/10),ADC图为高信号,而中心坏死液化区在DWI示为高信号,其在ADC图上显示低信号.MRCP显示肝内胆管扩张6例,3例可见不规则的残腔,12个病灶显示小囊泡更为清晰.结论:磁共振平扫、DWI、MRCP及VIBE技术联合应用,对HAE评价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肝泡型包虫病(HAE)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